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毕毕 业业 论论 文文中文题目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英文题目 the evolution and tendency of the incoterms系 别: 商学系专业年级: 2009 级国际商务(专升本)姓 名: 学 号: 200901085129 毕业论文诚信声明书毕业论文诚信声明书本人郑重声明:在毕业论文工作中严格遵守学校有关规定,恪守学术规范;我所提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陈燕鸿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研究、撰写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他人的文字、研究成果,均已在论文中加以说明;在本人的毕业论文中未剽窃、抄袭他人的学术观点、思想和成果,未篡改实验数据。本论文和资料若有不实之处,本
2、人愿承担一切相关责任。学生签名: 年 月 日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演变及发展趋势【摘摘 要要】贸易术语是国际货物买卖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内容。它是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用来指导买卖交易双方在货物交接过程中的风险、责任和义务的划分。随着国际贸易和交通运输与通讯事业的发展,贸易术语也在不断的演变与修改,以减少国际间的贸易摩擦。因此,贸易术语的每次修订都是和生产力的发展及世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本文通过对不同时期的贸易术语进行研究和对比,能够准确的了解和应用贸易术语。【关键词关键词】国际贸易术语,演变,发展the evolution and tendency of the incot
3、erms【abstract】trade term is the international sale of goods, indispensable important content。it is international trade developed to a certain stage, is used to guide the product of a transaction in the process of parties in delivering goods risk, the division of responsibilities and obligations. as
4、international trade and transport and communications career development, trade term also in constant evolved and modified to reduce international trade friction. therefore, the trade terms every revision i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world economy and inseparable
5、.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trade terms of different period studied and compared, can accurate understanding and application trade terms.【key words】international trade terms, evolution, developed目 录一、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术语的产生及发展一、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术语的产生及发展 .1 1(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 .1(二)国际贸易术语的产生和发展 .2二、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介及二、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
6、则简介及20002000 年通则年通则 . .4 4(一)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4(二) 2000 年通则 .5三、浅析三、浅析2010201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6 6四、四、 20002000 年通则年通则与与20102010 年通则年通则比较比较 . .7 7(一)二者的不同之处 .7(二) 2010 年通则的特点. .9(三) 2010 年通则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 .10五、贸易术语的发展趋势五、贸易术语的发展趋势 .1111六、结论六、结论 . . .1212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 .1313致谢致谢 . .1414一、一、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术语的产生及
7、发展国际贸易及国际贸易术语的产生及发展(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一)国际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国家、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反映了世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的相互依赖。国际贸易产生的条件:一是剩余产品的出现;二是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国家的产生。国际贸易的产生与三次社会大分工密切相关: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游牧部落从其他部落中分离出来;人类历史上的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人类历史上的第三次社会大分工:随着商品货币的发展,进而出现专门从事贸易的商人。1.1.国际贸易的产生国
8、际贸易的产生奴隶社会初期,由于阶级矛盾的深化逐步形成了国家。国家出现后,商品的交换开始超出国界,便产生了国际贸易。2.2.国际贸易的发展国际贸易的发展(1)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海运事业逐渐发展,贸易组织、货币制度先后建立,使奴隶社会的国际贸易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以及封建社会城市手工业的发展。但总的来说,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国际贸易在社会经济中并不占主要地位。(2)资本主义社会时期,由于资本的原始积累,欧洲国家通过暴力、掠夺以及欺骗的方式,扩大了对殖民地的贸易;城市手工业的发展、地理大发现和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工场手工、商品生产和交换也逐渐发展起来。(3)当代国际贸易在战后发展迅速,第三次
9、科学技术革命的浪潮,电子学、原子能、半导体、高分子化学、高能物理学及生物工程学等快速发展为国际贸易提供了便利;交通运输和通讯设备的广泛应用,资本输出迅速发展,跨国公司的增加,市场容量不断扩大,世界进出口总额的趋势不断上升,反映了当代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二)国际贸易术语的产生和发展(二)国际贸易术语的产生和发展1.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贸易术语的含义和作用0国际贸易具有线长、面广、环节多、风险大的特点。货物从启运地至目的地通常要经过远距离运输,通过多道关卡,交接各种手续。期间货物遭受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而导致损坏或灭失的风险,与国内相比也比较大。为明确交易双方各自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当事人在洽商交易
10、、订立合同时,一般来说要考虑若干问题,例如:卖方在何处,以何方式办理交货?何时转移货物发生损坏或灭失的风险?由谁负责办理货物的运输、保险及通关过境的手续?所需的各种费用由谁承担办理?买卖双方需交接的相关单据有哪些?这些问题在国际贸易实践中是必须重视和明确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贸易术语的产生和发展也是必然的,并且在长期的过程中不断地演变发展。商品在交易中,其价格不仅包含其自身的价值,还包含了商品从厂家到销售商乃至最终买方手中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系运费、风险、责任及相关手续等。如果由卖方承担的风险大、责任广,费用多,其价格自然要高一些;反之,由买方承担较多的风险、责任和费用,货价则要低一些交易才可达成
11、。由此可见,贸易术语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是用来确定交货的条件;另一方面,又用来表示该商品的价格构成因素。二者紧密相关。贸易术语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可归纳为以下 3 点:(1)每种贸易术语都有其特定的含义,一些国际惯例对各种贸易术语作了统一的解释和规定,这些解释和规定在国际上广泛被接受,成为从事国际贸易的行为准则。因此,当事人只要商定按何种贸易术语成交,便可明确各自应承担的费用、风险与责任。有益于简化交易手续,缩短洽商时间以及节约费用开支。(2)由于贸易术语可以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因素,所以买卖双方确定成交价格时,必须要考虑采用的贸易术语中包含哪些从属费用,如运费、保险费、装卸费、关税、增值税以
12、及其他费用,以便交易双方进行比价和加强成本核算。(3)买卖双方签约时,对某些涉及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问题规定得不明确,致使履约中产生的争议不能依据合同的规定处理,此等情况下,可以援引有关贸易术语的一般解释来处理。因此,熟练掌握国际贸易中的各种术语,有益于妥善解决贸易争端。0黎孝先, 国际贸易实务j,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年 8 月.综上所述,在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中产生的贸易术语是用来表示商品的价格构成并说明货物交接过程中有关的风险、责任和费用划分的专门用语。在国际上有关贸易术语的惯例主要有三种,即:1932 年华沙牛津规则 、 1941 年美国对外贸易定义修订本和2000 年国际贸
13、易术语解释通则 。其中,因2000 通则所含术语最多且进行了与时俱进的多次修订,所以它是术语解释上使用最广、影响最大和最重要的一种国际贸易惯例。2.贸易术语的产生与发展贸易术语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源起于社会奴隶制社会,它是随着跨越国界的商品交换而产生的,而贸易术语则是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据有关史料记载,中世纪时,海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是,商人自己备船将货物运至国外,在当地市场直接销售。也有一些商人则亲自到国外采购货物然后运送回国。更多的是二者兼顾,在售出货物的同时,购进所需的货物。不论哪种方式,都是由货主自己承担货物在长途运输中的全部风险、责任和费用。这些做法是与当时商品经济发展水平
14、相适应的,那时还没有关于贸易术语的记载。18 世纪末、19 世末初,出现了装运港船上净化的术语,即 free on board(fob) 。当时的所谓 fob,是指买方事先在装运港口租订一条船,并要求卖方将其售出的货物交到买方租好的船上。买方自始至终在船上监督交货的情况,并对货物进行检查,如果他认为货物与他先前看到的样品相符,就立即偿付货款。这一描述的情景虽然不同于今天使用的凭单交货的 fob 术语,但它可以说是 fob 的雏形。随着科技的进步,运输和通讯的发展,国际贸易的条件发生了巨变,为国际贸易服务的轮船公司、保险公司纷纷成立,银行参与了国际贸易结算业务。至 19 世纪中叶,以 cif 为
15、代表的单据买卖方式逐渐成为国际贸易中最常用的贸易做法。国际贸易术语在长期的贸易实践中,无论在数量、名称以及其内含方面,都经历了很大的变化。伴随贸易发展的需要,新的术语应运而生,过时的术语逐渐被淘汰。例如,国际商会在 1936 年制定并于 1953 年修订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简称通则 )中只包含了 9 种贸易术语。后来,由于业务发展的需要, 通则作了多次修改。例如,为适应航空货运业务的发展,添加了启动地机场交货术语(foa) ;为适应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的要求,添加了货交承运人(fca)等术语中。当1980 通则问世时,它所包冯智慧,透析国际贸易术语的选用m,河南大学经济学院,2005 年
16、5 月黎孝先, 国际贸易实务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年 8 月.含的贸易术语已增加到 14 种。20 世纪 80 年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数据交换在发达国家得到日益广泛的运用,集装箱多式联运业务也在国际货物运输中进一步普及。为适应这种新形势,国际商会又于 1990 年推出了1990 通则 。在1990 通则中,删除了完税交货(ddu) 。这样,将原来的 14 种术语改为 13 种,并对部分语的国际代码作了适当的改动,对各种贸易术语的解释更加系统化、条理化和规范化。20 世纪 90 年代后期,国际商会又根据新技术革命及国际贸易发展的需要,对已使用了 10 年的1990 通
17、则作了进一步的修订,在此基础上推出了2000 通则 。2000 通则保留了原来的 13 种术语,只在对当事人的有关义务的规定方面作出了适当的变更。二、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介二、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简介及及20002000 年通则年通则(一)(一) 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是国际销售合同订立的国际惯例,是国际贸易合同订立、责任、风险、费用划分的规则,是进出口商、对外运输、金融结算、货物保险、一关三检等与国际贸易有关单位处理贸易纠纷的准则。 通则从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今的国际贸易中得到普遍承认和应用,为节省谈判时间、减少纠纷、促进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18、。在国际贸易中,因合同双方当事人之间相互不完全了解对方国家贸易习惯,常常会引起误解、争议和诉讼,从而浪费时间和费用。为解决这些问题,国际商会(icc)于1936 年首次公布了一套解释贸易术语的国际规则,名为 incoterms1936,以后又于 1953年、1967 年、1976 年、1980 年、1990 年多次修改,现在使用的是 2000 年版本。2009 年国际商会(icc)计划再对 incoterms 进行修订,使其满足国际贸易不断发展的需求。通则的宗旨在于对国际贸易中普遍使用的贸易术语提供一套具有国际通则的解释,以避免各国对这些术语作不同的解释,或者至少可将这种情况降到最少的程度。以
19、往的通则是以国际海洋运输为基础的国际贸易惯例,对以陆地国际运输为基础的国际贸易规范不到位,因此不利于内陆地区国际贸易发展。何新明,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 2000 版对 1990 版的修改j,厦门大学,2001 年 2 月.(二)(二) 2000200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1.20001.200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的主要内容的主要内容200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共 13 个贸易术语,依次分为 e、f、c、d 四组,主要涉及货物的运输、风险划分、交货地点、投保义务、进出口通关手续及费用负担、装卸货义务及适用的运输方式等内容。表 1 2000
2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基本内容(1)fob 地名(表示离岸价)和 cif 地名(表示到岸价), f 组、 c 组其他术语同此。 http:/ 解释与应用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年 8 月.(2)fca 下,如果在卖方所在地交货,则卖方负责装货;如果在其他地点交货,则卖方可在自己的运输工具上完成交货,不用负责将货从自己的运输工具上卸下。(3)“()”表示该卖方或买方没有(通则 2000 )所要求的投保义务,而是依照交易习惯通常由该方办理保险。2.20002.2000 通则通则较以往通则对比的发展与不足之处较以往通则对比的发展与不足之处不断修订,与时俱进。是通则的一个重要特点。不断
21、修订 incoterms 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使其适应当代商业活动的实践。施米托夫教授这样写道:“从实务的角度看,最为成功的制法机构是国际商会。过去 50 年来,它对全球出口贸易法的协调与统一方面的突出贡献是由它主持制订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以及国际商会仲裁院的活动。”三、浅析三、浅析2010201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国际商会在 2007 年开动关于新通则的会议;在 2008 年 5 月成立讨论小组;09 年第一次修订稿;2009 年 9 月改称为2011 通则;2010 年改称为2010 通则版。修订的过程,有 23 个国家参与,并给出意见;201
22、0 年 3 月末递交国际商会,同年 5 月份审核通过,2010 年 9 月 27 日公布,于 2011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取代了已经在国际贸易领域使用了近十年的 incoterms2000。2010 年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共有 11 种贸易术语,按照所适用的运输方式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组: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的七种术语:exw、fca、cpt、cip、dat、dap、ddp。exw(ex works) 工厂交货fca(free carrier) 货交承运人cpt(carriage paid to) 运费付至目的地cip(carriage and insurance paid to) 运费
23、/保险费付至目的地吴百福贸易术语解释国际规则的最新发展j 国际商务研究,2000,11 http:/ 年 12 月dat(delivered at terminal) 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货dap(delivered at place) 目的地交货ddp(delivered duty paid) 完税后交货 第二组: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的四种术语: fas、fob、cfr、cif。fas(free alongside ship) 装运港船边交货fob(free on board) 装运港船上交货cfr(cost and freight) 成本加运费cif(cost insurance and
24、 freight) 成本、保险费加运费四、四、20002000 年通则年通则与与20102010 年通则年通则比较比较(一)二者的不同之处(一)二者的不同之处1 1.20102010 年通则年通则调整了术语数量调整了术语数量新通则已将 13 种术语减为 11 种。具体而言,增加了 dat 和 dap(指定目的地或指定地点交货) ,取代 daf,des 和 ddu 而实现的。所谓 dat 和 dap 术语,同被取代的那些术语一样,是“实质性交货”术语,在货物运至目的地过程中涉及的到所有费用和风险均由卖方承担。此术语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因此在 daf,des 以及 ddu 以前被使用过的情形中也同
25、样适用。2.2. 20102010 年通则年通则对术语进行重新分类对术语进行重新分类2000 通则中的 13 种术语按术语缩写首字母分为四组,即 e 组、f 组、c 组以及 d 组。这种分类反映了卖方对于买方的责任程度。如 fca 或者 exw,利用交货的完成以及尽可能早的把风险转移给买方从而赋予卖方最少的责任。相反,d 组术语,或者说“实质性交货”术语,利用交货的完成以及尽可能晚的把风险转移给买方从而赋予卖方最多的责任。这种分类在新通则中仍然很重要,尤其是在当事人对 2010 通则中的 11 种贸易术语作出选择时。然而,2010 通则将这些种术语分成了截然不同的两类。第一类包含那些适用于任何
26、运输方式,适用于多式运输的七种术语,即exw,fca,cpt,cip,dap,dat 和 ddp 术语这类。这类术语可以用于没有海上运输的情形。但这些术语能够用于船只作为运输的一部分的情形。第二类,包含了较传统的只适用于海运或内河运输的四种术语。这类术语条件下,卖方交货点与货物运至买方的地点均是港口,所以“唯海运不可”就是这类术语标签。fas,fob,cfr,cif 属于本类术语。3.3.明确贸易术语使用的适用性明确贸易术语使用的适用性 贸易术语在传统上被运用于表明货物跨国界传递的国际销售合同。然而,世界上一些地区的大型贸易集团,如东盟和欧洲单一市场的存在,使得原本实际存在的边界通关手续变得没
27、有什么意义。因此,2010 通则的编撰委员会认识到这些术语对国际和国内销售合同都是适用的;所以,在 2010 通则一些地方作出明确说明,只有在适用的地方,才有义务遵守出口/进口所需的手续。两方面的发展使国际商会确信在这个方向上作一个改动是适时的。首先,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就是事实上很多交易者将通则普遍运用于纯粹的内贸合同。另一个原因就是在美国人们更愿意选择通则而不是统一商法典装运和交货条款运用于国内贸易。4.4.增加了术语的使用指南增加了术语的使用指南每一种 2010 通则中的术语在其条款前面都有一个使用指南,解释了每种术语的基本原理:何种情况应使用次术语;风险转移点;费用如何分配的。然而指南并不
28、是术语正式规则的一部分:它们是用来帮助和引导使用者准确有效地为特定交易选择合适的术语。5 5.电子通讯在新通则中被更广泛的应用电子通讯在新通则中被更广泛的应用 通则早期的版本已经对需要的单据作出了规定,这些单据可被电子数据交换信息替代。不过 2010 通则将赋予电子通讯方式完全等同的功效,只要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或者在使用地是惯例。在 2010 的使用期里,这一规定有利于新的电子程序的演变发展。6.6.最新通则加强货物的保险最新通则加强货物的保险2010通则是自全协会货物保险条款修改以来的第一个版本,此版本在所修改内容中充分考虑了这些保险同款的变动。2010 通则在涉及运输和保险合同的 a3/a
29、4 条款中罗列了有关保险责任的内容,原本它们属于内容比较泛化而且有着比较泛化的标题“其他义务”中的 a10/b10 款。在这方面,为了阐明当事人的义务,对 a3/a4 款中涉及保险的内容进行修改。7.7.保证货物的安全性保证货物的安全性如今交易双方对货物在转移过程中的安全有很高的关注,要求检定货物不会因除其自身属性外的原因而造成对生命财产的威胁。因此,在各种术语的 a2/b2 与 a10/b10 条款内容中都包含了取得或提供帮助取得安全核准的义务,如货物保管链。8 8. 20102010 年通则更加明确了码头装卸费码头装卸费年通则更加明确了码头装卸费码头装卸费按照“c”组术语,卖方须负责将货物
30、运输至约定目的地,表面上是卖方自负运费,但实际上是由买方负担,因为卖方早已把这部分费用包含在最初的货物价格中。运输成本有时包含货物在港口内的装卸和移动费用,或集装箱码头设施费用,承运人或者码头的运营方也可能向接受货物的买方收取这些费用。譬如,在这些情况下,买方就要注意避免为一次服务支付两次费用,一次包含在货物价格中付给卖方,一次单独付给承运人或码头的运营方。2010 通则在相关术语的 a6/b6 条款中对这种费用的分配作出了详细规定,旨在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9.9. 规定规定“设法获取已装船货物设法获取已装船货物”和将货物装船的义务和将货物装船的义务 在商品销售中,有一种和直接销售相对的销售方
31、式,货物在销售链运转的过程中频繁地被销售好几次。这种情况下,在一连串销售中的中间销售商并不将货物“装船” ,因为它们已经由处于这一销售串中的起点销售商完成装船。因此,中间销售商对其买方应承担的义务不是将货物装船,而是“设法获取”已装船货物。根据贸易术语在这种销售中的应用,2010 通则的相关术语中规定了“设法获取已装船货物”和将货物装船的义务。(二)(二) 2010 年通则年通则的的特点特点1.对其合同而言,该通则并不是自动适用的,具有任意性。对于合同各方当事人意欲任何一种 2010 通则中的国际贸易术语适用其合同的情形,都应当在合同中清楚具体地订明,通过诸如“所用术语,选择于 2010 通则
32、”等句式。2.该通则不包含一整套的合同条款。比如,尽管通则中规定当何方当事人承担运费或作出保险安排,何时卖方将货物交给买方以及各方当事人应承担何种费用,但通则中并未涉及到有关货物价格和所有权,或者违反合同约定的后果等内容。这些问题通常是通过合同中相关的条款或者专门管辖合同的法律来解决。同样地,当事人应明确当地强制性的法律较包括所选贸易术语在内的合同中的任何规定都具有优先权。3.选择适当特定的术语。所选术语需要适合于标的的货物,运输方式,最重要的是要适合于各方当事人是否有意将更多的责任赋予到卖方或买方,比如安排运输或保险的责任。每种术语的指南中包含着一些特别有用的关于何时作出这些选择的信息。然而
33、,包含在指南中的信息却并不构成所选术语的一部分。4.只有各方当事人指定地点或港口,所选术语才可有效行使,且指定的地点或港口越精确越奏效。如:“fca (38 cours albert 1er, paris,france) incoterms 2010” (2010 通则 fca 术语,法国巴黎,38 cours albert 1er)的精确描述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指定地点是交货点,即风险转移给买方的点;但是在 c 组术语中,指定地点是指运费已付的地点。为了更好避免疑问和争议,指定地点或目的地可以进一步描述为一个精确的点。(三)(三) 2010 年通则年通则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在国际贸易中的影响尽
34、管新版通则也许对贸易、航运影响不太大,但毕竟这些术语将被广泛使用,如果被写进贸易合同的话,同样具有法律效力。因为不理解这些术语的内涵而导致贸易纠纷的情况并不在少数。而且经修订, 通则适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据悉,由于目前欧盟、东盟等区域间的自由贸易区快速发展, 通则及时取消了已经不具有现实性的一些贸易术语,如 1953 年为边境贸易而增订的 daf 术语。因此新版通则适用范围也就不仅仅局限于国际贸易,而是延伸到国内和区域间贸易。 在这样的情况下,正确理解这些术语,按照自己的利益正确地选择贸易方式就有很大必要性。目的地或目的港的集散站交货(dat) ,取代了 2000 年版通则中的 deq。这意味着
35、:当货物从任何到达的交通工具上卸至买方指定的港口码头或者指定的地点,并在买方处置时,卖方即完成交货。与原先的 deq 相同的是,dat 要求卖方为货物办理出口清关(仅当需要时) ,但卖方无任何义务办理货物进口入关,支付任何进口税费或者办理进口的任何相关海关手续。但与之前 deq 不同的是,在集装箱运输中,dat 较之前的贸易术语有变2011-03-20http:/ 更加方便实用。因为在集装箱货物运输中,可能集装箱会在某港口卸下后进入堆场并等待再次运输,而并非直接卸在卸货港码头。这种情况下的交货,是原来的 deq 所不涉及的。 目的地交货(dap)取代了 2000 年版通则中的 daf、des、
36、deq 和 ddu。需要注意的是,dap 处于新通则的第一组,即适用于任何运输方式,在该术语下,运输工具仍可以是船舶,指定的目的地可以是港口。可见,新的 dap 术语可完全取代之前的 des术语。同样的,在 dap 术语下,卖方承担货物运至指定目的地的一切费用及风险(进口入关费用除外) 。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贸易双方在使用贸易术语的时候,应该明确使用的是哪个版本的,以避免不必要的误会而导致贸易纠纷。五、贸易术语的发展趋势五、贸易术语的发展趋势在贸易实践中,选用 fob、cfr 和 cif 术语的最多,根据国际商会 20 世纪 90 年代末对 40 多个国家使用贸易术语的频率进行统计,fob 术
37、语排在第一位,其次是 cif。原因是这三个贸易术语历史最为悠久,内容也比较成熟;其次海运价廉、运量大,货物主要是通过海运运输的,而这三个贸易术语主要适用于海运和内河运输;此外,这三个贸易术语可以比较全面地表示买卖双方在费用、保险等方面的义务,能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因此,在实务中一般企业都倾向使用这三种传统的贸易术语。 然而,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和运输技术的提高,选用 fca、cpt 和 cip 此类贸易术语的外贸合同也在逐渐增多。尤其是中国加入 wto 后,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西部内陆地区的商机无限,使得受地理环境制约而出口受限的内陆地区企业出口时选用fca、cpt 和 cip 势在必行。目前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急诊科护理微课
- 五类学生管理办法单亲
- 企业订单计划管理办法
- 企业各类培训管理办法
- 临时用电授权管理办法
- 乡镇工会采购管理办法
- 交行账户风险管理办法
- 企业节能考核管理办法
- 保险运营中心管理办法
- 伊利利益关系管理办法
- 检测站小程序需求文档
- GB/T 8905-2012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
- GB/T 1665-2008增塑剂皂化值及酯含量的测定
- 甘肃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程DB62-2023
- GA/T 1073-2013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检验方法
- GA 6-2004消防员灭火防护靴
- 临床心电向量图-沈絮华课件
- 肝门部胆管癌诊疗治疗指南
- 《紫闺祕书》杏溪浣香主人撰演示教学
- 中国服装发展史(完整版)
- 丽声北极星分级绘本第四级下 The Camping Trip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