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儒家管理思想儒家管理思想 课程结构:课程结构: 一、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一、儒家思想产生的背景 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三、儒家代表人物的管理思想三、儒家代表人物的管理思想 四、儒家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的联系四、儒家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的联系 一、儒家思想的产生背景一、儒家思想的产生背景 1.1.时代背景:东周后期,周王室衰微,诸时代背景:东周后期,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侯割据 2.2.阶级基础: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出现阶级基础:新兴的地主阶级的出现 3.3.思想基础:早期华夏文化的积淀和新兴思想基础:早期华夏文化的积淀和新兴思想的融合思想的融合二、儒家思想的形成
2、和发展过程二、儒家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1.儒学的创立儒学的创立 孔子(前孔子(前551-前前479),名丘,字仲),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末尼,鲁国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学的创始人。主要儒学的创始人。主要代表著作代表著作论语论语。 2.儒学的分化儒学的分化 孔子之后,孔子之后,“儒分为八儒分为八”,“有子张有子张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之儒、子思之儒、颜氏之儒、孟氏之儒、漆雕氏之儒、仲漆雕氏之儒、仲 良氏之儒、乐正氏之儒、良氏之儒、乐正氏之儒、公孙氏之儒公孙氏之儒”。 归根结底仍然属于原生儒学(经典儒学)归根结底仍然属于原生儒学(经典儒学)的范畴
3、,并未构成新的儒学形态的范畴,并未构成新的儒学形态。 “新儒学新儒学”内容包括:内容包括:“大一统大一统”的政治系统论的政治系统论“君权神授君权神授”的政治权力的政治权力论论“三纲五常三纲五常”的政治关系的政治关系论论“德主刑辅德主刑辅”的政治手段的政治手段论论“有常有变有常有变”的政治运作的政治运作论论 3.汉朝儒家的复兴汉朝儒家的复兴 董仲舒,西汉广川人(今董仲舒,西汉广川人(今河北景县),哲学家和经河北景县),哲学家和经学家。学家。 上书武帝,建议上书武帝,建议“罢黜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家,独尊儒术”,被武帝,被武帝采纳,从此儒学成为正统采纳,从此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思想,
4、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成了显学。学成了显学。 董仲舒的董仲舒的“新儒学新儒学”是儒是儒家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一个家思想发展史上的第一个新形态新形态“政治哲学政治哲学”形态。形态。4.汉代以后的发展汉代以后的发展(1)魏晋时期儒学演变成玄学,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魏晋时期儒学演变成玄学,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代表人物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极思想。代表人物何晏、王弼和竹林七贤。(3)宋朝儒学演变称为理学)宋朝儒学演变称为理学形态形态-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吸收了佛教和道教思想。 周敦颐、程颢、程颐是周敦颐、程颢、程颐是研究理学的始祖,朱熹是集研究理学的始祖,朱熹是
5、集大成者。大成者。(2)唐朝的儒学大家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唐朝的儒学大家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4)明朝中叶,王阳明反对朱熹的把)明朝中叶,王阳明反对朱熹的把心和理当成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了与心和理当成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了与朱熹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朱熹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心学。王阳明,浙江余姚人,著有王阳明,浙江余姚人,著有王文成公王文成公全书全书。(5)元朝的邓牧)元朝的邓牧,钱塘人,自称钱塘人,自称“三教外人三教外人”,著书大,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胆否
6、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著有想家有一定影响。著有洞霄图志洞霄图志、伯牙琴伯牙琴。(6)明朝李贽,福建晋安人,是明后期)明朝李贽,福建晋安人,是明后期“异端异端”进步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万世之至论”,揭露道,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著有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著有焚书焚书、初谭集初谭集。 (7)清初)清初黄宗羲,浙江余姚人,被称为黄宗羲,浙江余姚人,被称为“中国启蒙思想之父中国启蒙思想之父”。对封。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法治”反对反
7、对“人治人治”,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反对重农抑商,他的思想震动了当时的学术界,对晚清民主思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著作多至潮的兴起也有一定的影响。著作多至50余种,余种,300多卷,其多卷,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中最为重要的有明儒学案明儒学案、宋元学案宋元学案、明夷待访明夷待访录录、孟子师说孟子师说等。等。王夫之,湖南衡阳人,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主要著作有王夫之,湖南衡阳人,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主要著作有周易稗疏周易稗疏、考异考异宋论宋论读通鉴论读通鉴论等等 。 提出提出“气者,理之依也气者,理之依也”和和“天下惟器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的唯物主义观点 提出提
8、出“静即含动,动不舍静静即含动,动不舍静”,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想 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政治上用发展观点来看待历史,认为历史发展是有规律的,政治上“趋时更新趋时更新”顾炎武,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顾炎武,江苏昆山人,明末清初思想家。强调“经世致用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的实际学问,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提倡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提倡“实学实学” ,批判理学,反对君,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对清代学者影响很大。著有主专制政治,对清代学者
9、影响很大。著有日知录日知录、音学音学五书五书。 三、儒家代表人物的管理思想三、儒家代表人物的管理思想 (一一)孔子的管理思想孔子的管理思想 1.以以“礼礼”为核心的直接管理目标为核心的直接管理目标 “礼礼”主要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一种以社会尊卑贵贱秩序主要是一种社会规范,是一种以社会尊卑贵贱秩序为内容的伦理规范,孔子是希望在全社会建立这种行为规为内容的伦理规范,孔子是希望在全社会建立这种行为规范后,进而最终达到一种范后,进而最终达到一种“仁仁”和和“和和”的理想境界。的理想境界。 如何达到如何达到“礼礼”? a.“正名正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10、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措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法不中则民无措手足手足”(子路)(子路) b.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宪问(宪问)-维持维持. c. “惟上智和下愚不移惟上智和下愚不移”(卫灵公卫灵公)冻结冻结 d.“尚中贵和尚中贵和”2.重义轻利的管理原则重义轻利的管理原则“义义” 是指合乎善或美的行为规范,是儒家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指合乎善或美的行为规范,是儒家重要的道德规范之一。.案例:冯谖买义案例:冯谖买义 子曰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如何贯彻如何贯彻“重义轻利重义轻利”的管理原则:的管理原
11、则:(1)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以义制欲)管理者要以身作则,以义制欲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群星拱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群星拱之”. “戒、畏、思戒、畏、思”: “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
12、,忿思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难,见得思义”(季氏)(季氏)(2)君子理政要眼光远大,依次而进)君子理政要眼光远大,依次而进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子路)(子路)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禄在其中矣。”(为政)(为政) (3)对百姓要加强思想上的说教)对百姓要加强思想上的说教 “上好礼则民易使也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上好义则
13、民莫敢不服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子路)(子路)3.以人为本的民本管理思想以人为本的民本管理思想 儒家管理思想,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认为儒家管理思想,把人的因素放在首位,认为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是搞好管理的首要条件,即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是搞好管理的首要条件,即所谓所谓“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为政在人为政在人”。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可谓仁之方也”。 案例:日本迪斯尼的企案例:日本迪斯尼的企业文化业文化 4.教育是首要的管理手段教育是首要的管理手段 孔子把教育手段提到各种管理手段的首位,孔子把教育手段提到各种管理
14、手段的首位,”导之以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且格” 教育手段的运用,不单适用于管理对象,同时教育手段的运用,不单适用于管理对象,同时 也适用于管理者,也适用于管理者,“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 注重教育的效率性注重教育的效率性 ,“可与之言而不与言,谓失人;可与之言而不与言,谓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谓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不可与言而与之言,谓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注重各种管理手段的综合运用,注重各种管理手段的综合运用,”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教而杀谓之虐“ 5.举用贤才是人事管
15、理的主要内容举用贤才是人事管理的主要内容 关于贤才的重要性,关于贤才的重要性,“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直,则民不服” ,“”“”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人存则政举,人亡则政息人存则政举,人亡则政息” 关于如何选择贤才,关于如何选择贤才,“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卫卫灵公)灵公)., “听其言而观其行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公冶长),“众恶之,必众恶之,必察焉察焉;众好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卫灵公卫灵公) 关于如何使用贤才,关于如何使用贤才, “器之器之” (子路子路) ,“无求备于一无求备于一
16、人人”(微子微子) 6. 经济管理思想经济管理思想 “惠而不费惠而不费”. “使民以时使民以时” “节用而爱人节用而爱人” (二二)孟子的管理思想孟子的管理思想 孟子(前孟子(前372前前289)名轲,战国中)名轲,战国中期鲁国邹人,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传世期鲁国邹人,是战国中期儒家的代表。传世有有孟子孟子七篇。七篇。 孟子把孔子的孟子把孔子的“仁仁”发展为发展为“仁政仁政”的学说,提出的学说,提出“民贵君轻民贵君轻”的思想:的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尽心下尽心下)。)。 孟子的孟子的“人性论人性论” 性善论。性善论。 四端:四端:“恻隐之心恻隐之
17、心”“”“羞恶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辞让之心”“”“是是非之心非之心” 四德:四德:“仁、义、礼、智仁、义、礼、智”(孟子孟子告子上告子上) “恻隐之心恻隐之心”是是“四端四端”之首,之首,“仁仁”是是“四德四德”之之首。首。“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孟子孟子公孙丑公孙丑上上) 1.“仁政仁政”为目标的治国思想为目标的治国思想 (1)仁政管理的基础)仁政管理的基础人性善人性善 “人之性善也,尤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人之性善也,尤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下”。“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人皆
18、可为尧舜人皆可为尧舜” “若夫为不善,非本之罪也若夫为不善,非本之罪也” (2)仁政管理的中心)仁政管理的中心民为贵民为贵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孟子尽心下尽心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君主的统治,并非为民争地位,但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封建君主的统治,并非为民争地位,但促使统治者重视民众的问题,要爱民,与民同乐是有积极促使统治者重视民众的问题,要爱民,与民同乐是有积极意义的。意义的。 (3)仁政管理的原则)仁政管理的原则得民心得民心 “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悦而诚服也” (孟子
19、孟子公孙丑上公孙丑上) 2.以以“富民富民”为中心的经济管理思想为中心的经济管理思想 实现实现 “仁政仁政”的基础的基础 “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 (孟子孟子尽心上尽心上) (1)不违农时,鼓励耕种)不违农时,鼓励耕种 “民事不可缓也民事不可缓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也” (2)要给百姓以恒产)要给百姓以恒产 “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己放辟邪侈,无不为己”。(。(孟子孟子腾文公上腾文公上)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
20、百亩,同养公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 (3)要薄税敛)要薄税敛 在农业方面,孟子主张实行单一税制在农业方面,孟子主张实行单一税制 。“用其二而民有殍,用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其三而父子离。” (孟子孟子尽心下尽心下) 在工商业方面,孟子主张减轻商人的负担,在工商业方面,孟子主张减轻商人的负担,“市,廛而不征,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法而不廛”,“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出于其关,讥而不征,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路矣” 3.用人思想用人思想 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重视人才的选拔和使用,“不用贤
21、则亡,削何可得不用贤则亡,削何可得与?与?” (孟子孟子告子下告子下)“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孟子孟子尽心尽心下下) 对贤人一要对贤人一要“养养”,即给以优厚的生活待遇;二是,即给以优厚的生活待遇;二是“举举”,即加以重用,使,即加以重用,使“贤者在位,能者在职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治人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者食于人,天下之通义也。” (孟子孟子腾文公上腾文公上)(三)荀子的管理思想(三)荀子的管理思想 荀子名况
22、,字卿,赵国人,是杰出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是杰出的的唯物唯物主义思想家和儒学大师。晚年在主义思想家和儒学大师。晚年在芝陵(今山东峄县东)从事著述,现存芝陵(今山东峄县东)从事著述,现存荀子荀子32篇。篇。 荀子的人性理论荀子的人性理论-性恶论性恶论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涂之人可以为禹涂之人可以为禹”,积善成圣,积善成圣 节欲的原则节欲的原则-对待物质欲利问题,应节欲、导欲,对待物质欲利问题,应节欲、导欲,不能去欲、寡欲不能去欲、寡欲 1.荀子管理思想的目标和出发点荀子管理思想的目标和出发点 (1)荀子管理思想的目标:富国富民)荀子管理思想的目标:富国富民 “王者
23、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府王者富民,霸者富士,仅存之国富大夫,亡国富府库,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库,府库已实,而百姓贫,夫是之谓上溢而下漏,入不可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复灭亡可立而待也以守,出不可以战,则倾复灭亡可立而待也” 富国富民的手段是富国富民的手段是“强本节用强本节用”,“强本而节用,则天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不能贫!” (2)荀子管理思想的出发点:人的自利行为)荀子管理思想的出发点:人的自利行为 “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人之所生而有也”(性恶性恶) “生而有好利焉生
24、而有好利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疾恶焉”“”“生而有耳目之欲,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有好声色焉” 2.荀子管理思想的核心荀子管理思想的核心-“明分使群明分使群” .人类为何要人类为何要“分分”呢?人呢?人“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力不若牛,走不若马。而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牛马为用,何也?曰:人能群,彼不能群也。人何以能群?曰:分曰:分” 人们群居在一起如果不分工就会产生矛盾,这是由人的人们群居在一起如果不分工就会产生矛盾,这是由人的自利性引起的。自利性引起的。“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人有树事之患,而有争功之祸矣”。 “人生不能无群,群则无分则争,争则
25、乱,乱则离,离则人生不能无群,群则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离则弱,弱则不能胜物弱,弱则不能胜物” 怎样能够保证怎样能够保证“分分”更有效率的达到更有效率的达到“群群”呢?惟有呢?惟有“义义”。“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分何以能行?曰:义。故义以分则和,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强则胜物。” “隆礼重法隆礼重法” “明分使群明分使群”的内容:的内容:(1)明君、民之分)明君、民之分 首先要厚君,首先要厚君, “人君者,所以在分之枢要也人君者,所以在分之枢要也”, “不美不饰之不足不美不饰之不足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
26、暴胜慢也以一民也,不富不厚之不足以管下也,不威不强之不足以禁暴胜慢也” 其次是裕民,其次是裕民,“以政裕民以政裕民“,“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轻田野之税,平关市之征,省商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贾之数,罕兴力役,无夺农时” 。最关键的就是。最关键的就是“上以法取焉,而上以法取焉,而下以礼节用之下以礼节用之” (2)士与农工商之间的关系)士与农工商之间的关系 首先,士与农工商之间的关系,是德与力的关系,精于道者与精首先,士与农工商之间的关系,是德与力的关系,精于道者与精于技者的关系。于技者的关系。 “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君子以德,小人以力。力者,德之役也”,“精于物者以物物
27、,精于物者以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精于道者兼物物” 其次,应根据士大夫的不同才能委任他们以不同的管理职责并享其次,应根据士大夫的不同才能委任他们以不同的管理职责并享受比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更优厚的物质待遇。受比农民、手工业者和商人更优厚的物质待遇。 “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所宜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所宜” ,“德德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必称位,位必称禄,禄必称用” 第三,提出了第三,提出了“士大夫众则国贫士大夫众则国贫”的论断的论断 (3)农业与工、商业关系)农业与工、商业关系 首先,农工商各项产业均很重要,主张对农、工、商首先,农工商各项产业均很重要
28、,主张对农、工、商都应采取促进其发展的政策。都应采取促进其发展的政策。 “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削而足械用,工泽人足乎木,山人足乎鱼,农夫不削而足械用,工贾不耕田而足菽粟贾不耕田而足菽粟” 其次,提出其次,提出“工商众则国贫工商众则国贫”的论断的论断 (4)在生产力发展方面)在生产力发展方面 首先要首先要“度人力而授事度人力而授事”。 “量地而立国,计利而畜量地而立国,计利而畜民,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胜事,事必出利,利足以生民民,度人力而授事、使民必胜事,事必出利,利足以生民” 其次,在民力使用上,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其次,在民力使用上,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一种为为“垂事养誉垂
29、事养誉”,另一种为,另一种为“遂功忘民遂功忘民” ,“上好功则上好功则国贫国贫” 四、儒家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的联系四、儒家管理思想与现代管理思想的联系 1.儒学与现代柔性管理儒学与现代柔性管理 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如上级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如上级的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的发号施令),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民主管理,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个员工的内在潜力、主动性和创造精神,使他们真正做到内心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不断开拓新使他们真正做到内心舒畅,不遗余力地为企业不断
30、开拓新的优良业绩,成为企业在全球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的优良业绩,成为企业在全球剧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的力量源泉。优势的力量源泉。 儒家管理思想中的儒家管理思想中的“以人为本以人为本”与现代企业柔性管理中的与现代企业柔性管理中的“人本管理人本管理 ”念是相通的念是相通的,二者都看到了作为主体的人的二者都看到了作为主体的人的作用作用,并把人看作第一要素。儒学的人本思想并把人看作第一要素。儒学的人本思想,不仅与现代不仅与现代社会的精神并行不悖社会的精神并行不悖,而且对于企业管理水的提高具有重而且对于企业管理水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要的积极意义。 2.儒学与团队管理儒学与团队管理 儒家思想主张儒家思想主张“以和为贵以和为贵”。儒家。儒家“和谐和谐”的管理思想体现出崇的管理思想体现出崇尚团结、讲求团队协作的价值观念。尚团结、讲求团队协作的价值观念。. 儒家倡导儒家倡导“以和为贵以和为贵”,但坚持,但坚持“和而不同和而不同”,要求人们在坚持,要求人们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存在差异性、多样性。在现代团队管理中我们也原则的前提下,允许存在差异性、多样性。在现代团队管理中我们也要坚持要坚持“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在保持整体协调性的前提下,让团队成员在知,在保持整体协调性的前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上半年合肥市市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笔试总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企业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含完整答案(各地真题)
- 2025年公司项目部安全培训考试试题加解析答案可打印
- 2025学校食堂蔬菜采购合同模板
- 2025合同撤销的法律后果
- 2025年个体工商户买卖合同模板
- 2025生产制造外包服务合同
- 2025销售顾问劳动合同模板AA
- 2025停车场建设合同范本模板
- 2025年度合同协议范本
- 青岛超银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阶段性调研地理试题【带答案】
- 2024年安徽省初中(八年级)学业水平考试初二会考生物+地理试卷真题
- 火针疗法在皮肤科:国际视角
- 4000m3d制药废水计算书
- 越剧古装衣介绍
- 宅基地确权委托书
- 人事行政工作成功典范总结
- 英国皇室文化课件
- 咯血个案护理
- 第6课+呵护花季+激扬青春【中职专用】《心理健康与职业生涯规划》(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博士生入学复试面试报告个人简历介绍(完美版)模板两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