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明钦)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培育机制及成长动力研究申报_第1页
(楚明钦)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培育机制及成长动力研究申报_第2页
(楚明钦)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培育机制及成长动力研究申报_第3页
(楚明钦)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培育机制及成长动力研究申报_第4页
(楚明钦)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培育机制及成长动力研究申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学科类别1编 号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申 请 书项目名称: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培育机制及成长动力研究 课题负责人: 楚明钦 申请单位: 郑州科技学院 填报时间: 2011 年 4 月 11 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制项目承诺书1、 本表填写的各项内容属实,没有知识产权争议。2、 如获准立项,同意以本表作为协议开展研究工作,并按照表中填报的研究内容和时间如期完成研究任务。3、 遵守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课题公开招标管理办法有关项目管理规定,自觉接受项目检查与监督管理。4、 同意在项目结项时将本表所列的研究与调查原始数据、资料等提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并由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无偿

2、使用。 申请者(签章): 年 月 日填表说明:一、 申报人按要求认真如实填写每一栏目,原则上不空格;用计算机填写,电子文本和纸质(一式四份)一并上报。二、 封面应标明课题类别(重点课题或一般课题);学科类别(七类别中选一)。 三、 课题设计方案在表中一、二、三、四部分填写,总计不超过3000字。四、 课题主持人资格: 重点课题主持人资格为:高级职称或担任副厅级以上领导职务,承担完成过省部级以上重大研究项目。一般课题主持人资格为:中级以上职称和硕士以上学位或担任处级领导职务,承担完成过重大研究项目。五、 课题组主持人一人,课题组成员七人,总数不得超过八人。六、 学科类别: 1、宏观经济、区域经济

3、 2、“三农”问题 3、财政、金融 4、科教、文卫 5、人口、环境、可持续发展 6、工业(含服务、建筑、交通运输)7、党建、行管、法律、社会及其它课题名称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培育机制与成长动力研究申报单位及意见(签章) 年 月 日主持人基本情况姓名楚明钦性别男民族汉出生年月1982.4行政职务无技术职称讲师、中级经济师研究专长区域经济学历、学位硕士研究生联系电子邮箱mingqinchu是否承担过省部级以上社会科学项目及成效何时承担过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 无是否按期结项没结项的原因主要参加人员情况姓名性别专业职务或职称工作单位是否承担过省级以上社会科学项目及成效王花

4、毅女产业经济学讲师郑州科技学院是孟刚男电子商务助教郑州科技学院是潘斗凤女中文讲师郑州科技学院是李双凤女英语教师二七区八十二中否王自娜女国际经济与贸易讲师郑州科技学院是蔡晓亮男会计学助教郑州科技学院是白战伟男政治经济学在读博士南开大学是课题名称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培育机制与成长动力研究一、申请理由(包括研究目的、内容、意义、条件)(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中外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证明,产业集聚区发展是区域竞争力提升的重要路径。随着市场竞争程度的不断加剧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速,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决定产业集聚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20l0年4月,河南省对312个产业集聚区进行规范整合,确定了首批18

5、0个产业集聚区的空间布局。2011年1月河南省又在180个产业集聚区当中确定了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为河南省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同时还确定了10个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试点。建设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有利于破解产业集聚区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创造企业科技创新的环境和条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要素驱动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本项目将从系统理论和共生理论出发,将产业集聚区作为一个自适应、自协调和自组织的复杂性生态系统进行研究,有助于丰富和发展产业集聚区理论。对我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培育机制与成长动力进行研究,试图寻求促使我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又好又快发展的内生动力,并在此基础上探索其培育机制

6、。这对发展我省产业集聚区并发挥其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其核心竞争力具有决策参考价值;另一方面,发展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对支撑实现两大跨越和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从这一层面来说,本课题的研究是有价值的。(二)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关于产业集聚区的研究,王辑慈 (2001)认为,产业地理集中从根本上改变了产业生命周期,提高了产业竞争力,延续了产业衰退期的到来;刘乃全(2004)归纳了我国产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宋伟(2010)主要研究了产业集聚区的功能定位和产业选择;吴宣恭(2002)总结了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吴国玺(2010)研究了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形成机理和发展模式。钱学森(1988)认为“系统

7、”是由相互制约的各部分组成的具有一定功能的整体;萧灼基(2002)认为,共生现象不仅存在于生物界,而且广泛存在于社会体系当中,经济学上的共生就是指经济主体之间存续性的物质联系。但是很少有学者把系统理论和共生理论和产业集聚区结合起来,并且把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比如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培育机制以及河南省新批准的10个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试点)的可持续成长动力的研究更少。本项目拟把系统理论和共生理论引入到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演化机制过程当中,设计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从郑州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基本情况出发,探索出适合我省省情的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发展模式。本课

8、题研究内容有:研究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和传统产业集聚区的联系和区别,并考察两类产业集聚区的特征和形成机制。把系统理论和共生理论应用到产业集聚区发展演化机制过程中,设计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选择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国内外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发展经验,比如美国硅谷IT产业集聚区、中国台北的新竹科技工业园、北京的中关村等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等。研究河南省批准的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培育机制和发展路径,并结合河南省2011年批准的10个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综合分析得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培育机制及成长动力,给出发展模型,同时针对我省的创新型产业集

9、聚区的又好又快发展提出有实际操作性的策略建议。 (三)本课题的研究条件本课题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近年来主持及参与多项河南省社科联项目和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项目以及教育厅项目,发表了多篇区域与产业方面的论文,在有关区域经济发展方面提出了见解,从而为在这个领域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基础。近年来的论文与项目成果如下:主持2010年河南省社科联项目网络问政及其发展态势研究(SKL-2010-105)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征收、征用和流转问题研究(结项证书编号:2007E062)。此项目2008年10月获得第二届河南省政府发展研究奖三等奖(证书编号:2008C

10、008)河南省教育厅课题项目中原城市群增长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结项证书编号:2007-GH-236)楚明钦.浅议生产性服务业与我国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J.财经界,2006(11)楚明钦,刘辉河南省城乡割裂的征地市场问题研究J.科学时代,2010(2)楚明钦.关于郑州市蚁族问题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0(6).课题参与人的条件有:本课题各参与人员都有一定的区域经济及产业经济研究专长,孟刚是郑州科技学院教师,参与多项河南省社科联课题和郑州市社科联课题,具有社科科学研究经验;白战伟为南开大学政治经济学博士,在国家一级核心期刊发表6篇论文;郑广建,浙江大学在读产业经济学博士;袁金星为河南省社科院助

11、理研究员,参与了河南省“十二五”规划的调研和制定,对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调研和成果特别突出,并积累了大量的考察资料。另外,项目组所在单位图书馆资料齐全,馆藏丰富,拥有万方、CCER等数据库,能够满足本项目需要。资金方面,学校也将给予一定的资助。二、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突破哪些难题以及创新点(一)本课题的基本内容本课题基本内容框架为:第一,研究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和原发产业集聚区的联系和区别,并考察两类产业集聚区的特征和形成机制。第二,理论分析。把系统理论和共生理论应用到产业集聚区发展演化机制过程中。设计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选择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第三,比较研究。研究国内外

12、相对成熟的创新型产业集聚区,比如美国硅谷IT产业集聚区、英国的苏格兰科技区、印度的班家罗尔高技术产业开发区、中国台北的新竹科技工业园、北京的中关村等创新型产业集聚区。通过比较,研究河南省2011年批准的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创新型产业培育机制和发展路径,进而探索河南省2011年批准的10个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试点)的成长动力。第四,对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地区比较进行总结,得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培育机制及成长动力,构建发展模型,同时针对我省的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又好又快发展提出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策略建议。(二)预计突破的难点拟把系统理论和共生理论应用到产业集群发展演化过程当中

13、。设计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选择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进行地区比较研究,构建发展模型。结合郑州和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的实际情况并应用所建发展模型,分析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培育机制和成长动力,给出发展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策略建议。(三)本课题的创新点本课题首次把系统论和共生理论融入到创新型产业集聚区中,结合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洛阳高新产业集聚区,从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发展机制入手,对园区间、园区内各产业主体的协调与整合进行了分析。设计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结合河南省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及10个创新型

14、产业集聚区(试点)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同时借鉴国内外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经验进行比较研究,构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模型。三、课题计划进度本课题的研究进度安排如下:2011年5月6月年进行本课题组有关人员的分工、协调与统筹工作;准备本课题的资料收集、项目立项申报工作;2011年7月11月,拟对河南省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及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以及河南省批准的10个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试点进行有关创新型产业集聚区进行实地调研,并根据调研资料研究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培育机制和发展动力;2011年12月2012年4月,根据调研资料,针对本课题涉及到的有关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培育机制进行分析研究,形成阶段性

15、成果。最后,在本课题结项时,综合整理本课题成果并提供综合的结项报告,完整地分析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培育机制和发展动力,提出本课题的研究观点、思路、方法与相应对策。四、预计达到的阶段性成果和最终目标阶段性成果:本课题预计达到的阶段性成果:1、研究报告:完成“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及其试点的实地调研报告”。内容包括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培育机制及成长动力分析及其发展模型;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设计文案;针对我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快速高效发展的发展战略建议。 2、学术论文:有关系统理论和共生理论与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辩证关系的学术论文。目标:本课题拟通过对河南省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实地调研,探讨有关系统理论和共生理论与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辩证关系,设计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创新能力指标评价体系。通过理论分析、实证研究和地区比较进行,得出创新型产业集聚区的培育机制及成长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