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物流管理建设_第1页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物流管理建设_第2页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物流管理建设_第3页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物流管理建设_第4页
【南京城市职业学院】-物流管理建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项目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南京城市职业学院二一二年七月(一)建设发展概况物流管理专业是我校2008年立项建设的学校重点专业,经过四年的建设和发展,该专业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支理论与实践教学力量较强、队伍结构合理、以中青年为主的师资队伍,该专业群科研能力较强,已经编写出版教材3部,承担省级立项课题两项,近五年已培养出了1000多名毕业生,协议就业率达98%以上。其中,从事本专业领域内工作的比例达75%,用人单位满意率90%以上。2012年以物流管理专业为核心的包括商务管理、连锁经营管理、营销与策划等专业构成的物流管理专业群被列为江苏省“十二五”高等学校重点专业遴选建设的

2、专业。教学设施与实验条件较完善。经过几年来的不断投入,本专业已建成功能较齐全、设施较完善的多个实训室,能为四个专业提供专业综合实训和10多门核心课程提供课程综合实训服务。同时,70%以上的教室配有投影设备,能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本专业高度重视学生实习工作,目前已与宜家、沃尔玛、苏宁、苏果、卫岗乳业、中山大厦等十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能为本专业80%以上的学生提供集中实习基地。以岗位需求为依据设计教学方案、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进行课程改革是本专业的突出优势和特色。本专业教学计划都经过企业专家、行业协会权威人士的研讨。90%以上的课程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学时不少于课程总学时的5

3、0%。本专业教学组织严密,教学制度齐全,教学管理规范。校园文化活动生动、活泼,每年都组织或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技能大赛,如省级物流沙盘模拟大赛、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大赛、供应链实战模拟大赛等,并取得了较好成绩。由于培养的学生思想素质好,综合能力强,爱岗敬业,专业知识扎实,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调查反馈表明用人单位好评率在90%以上。由于学生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因此学校也得到了学生和家长的认可。近三年来,本专业生源充足,学生报考十分踊跃,每年招生80-120人左右,第一志愿录取率达90%以上。(二)专业构建设想总体构想:整合优质资源,教学设施和实验实训条件建设、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和课

4、程体系及教学内容的改革,促进本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形成“立足南京,面向江苏,专业与产业互动良好,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相吻合”的专业发展格局,把本专业打造成为理念先进、专业达标、软硬条件良好、社会服务水平较高、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较好、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点专业。1、探索新的产学研结合模式。聘请相关企业的高管人员、经验丰富的现场专家,共同探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制定,开展教学研讨,开设专题讲座,参与指导实习实训等。加强与南京市物流行业协会和现代服务联合会的联系与协作,提升在行业内的影响力。条件成熟时采取“订单式培养”或与企业联合办学。2、依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适时调整专业教

5、学计划,适应社会发展和区域经济建设需要来进行专业建设。(1)培养方案与职业标准和岗位要求接轨。根据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确定职业能力要求和知识模块;根据职业能力要求和知识模块,构建专业主干课程。专业建设中不片面追求学科理论性和系统性,而注重职业性、应用性和岗位针对性。(2)全面构建“双证书”制度,确保80以上的学生在毕业时能获取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所要求的职业资格证书。(3)适当增加教学计划的弹性,采用模块式课程及模块化教学内容、配合弹性学制以适应学生的不同需要,给学生更大的自由选择空间。(4)构建具有前瞻性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加大实验、实训环节所占课时的比例,完善实习过程的管理和考核制度,

6、拓宽校外实习基地的范围。突出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特色,从内容、体系、组织方式、训练模式、考评手段等多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5)加强对学生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3、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引进人才,充实专职教师队伍,改善教师队伍的职称结构、学历结构。重点引进既有实践背景,又有扎实理论基础的专业人员充实教师队伍,以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2)加强教师培训,加大培养力度。通过鼓励中青年教师到高校进修、攻读学位,利用假期进行培训、参加研讨、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提升他们学历层次、理论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提高高职教师队伍综合素质。(3)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学校提供经费和制度的保障,鼓

7、励和支持教师取得“双师”资格,鼓励和支持教师结合专业到企业挂职锻炼,从而培养出一批既精通理论又精通实践操作的“双师”型教师。(4)拓宽师资来源渠道,广开门路,向社会招聘和引进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建立一支数量足够、相对稳定的优秀兼职教师队伍。(5)强化教师岗位设置,完善教师职务评聘和考核机制,完善分配制度,探索并建立有利于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脱颖而出的激励机制。4、实验(实训)基地建设以职业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构建单项与综合实训相结合,校内与校外实训相结合,仿真模拟与现场实习相结合的实践体系;积极探索建立融学生实训、师生研发、职业培训与技术鉴定为一体的校内外实践教学基

8、地的途径和方法。3年内,新建语音实验室、计算机应用实验室、物流企业沙盘模拟实训室等校内实训室,并继续与南京市物流行业、商贸行业的有关企业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建立工学结合的校外实习与就业基地。5、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需求的具有高等职业教育特色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中,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兼顾知识的广度与深度;兼顾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突出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1)注重课程的整体优化。认真处理好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科学、全面、协调发展。(

9、2)课程内容要及时更新,充实生产一线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3)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下的模块化教学制度,增加课程体系的弹性,通过预留机动课时增加计划执行中的可操作性。(4)加强实践教学和职业技能训练,积极推行“双证制”,逐步形成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融合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5)推进精品课程的建设。在未来35年内,本专业要建成4-5门校级精品课程,其中12门力争建成省市级精品课,同时推动其他课程建设,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的改革创新,形成一批能体现岗位技能要求,有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6、建设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专业教材体系。加强对教材的筛选和审查,力争形成

10、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专业教材体系。要求本专业主干课程的教材全部选用教育部高职高专规划教材。7、改革教学的方法。大力推广案例教学、引导式教学、参与式教学;普遍采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要加强过程考核,推行开卷、面试、实际操作、项目任务等考核方式。(三)专业建设目标经过3年左右的持续不断努力,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成为理念先进、专业达标、软硬条件良好、社会服务水平较高、办学质量和社会声誉较好、在全省高职院校中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点专业,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运输、配送、采购、仓储、包装、物流市场推广、客服等物流技能型人才的需要。(1)学生规模:物流管理在校学生达到350人左右。(2)人才培养质量:对

11、学生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使本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创新意识,吃苦耐劳,职业道德与综合素质良好,能适应江苏省和南京市现代商贸物流业基层岗位的要求,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毕业生当年一次就业率不低于95%。同时逐步提高毕业生对口率、岗位稳定率、工资水平、岗位晋升率以及学生与企业满意率等多元指标。(3)师资建设:建设一支较高水平的、专兼职结合的专业教师队伍,2-3年内本专业要引进或培养2名副高以上职称并具有“双师”资格的专业带头人,培养23名专业骨干教师,选聘35名企业行业技术专家,使专业教学师资队伍数量达标、结构优化,质量上达到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综合素质好、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技能高、具有

12、开拓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水平。(5)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建立融学生实训、师生研发和职业培训与技术鉴定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校内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2-3年内建成现代商务与物流实训中心,并能够与南京市物流行业、商贸业的大中型企业建立起稳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或订单式培养等校外专业实习与就业基地。(6)课程建设目标:参照物流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改革,建成4-5门优质专业核心课程,并配套建设和出版3-4门特色教材和课件,同时推动其他课程建设,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等的改革创新,形成一批能体现岗位技能要求,有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教材及教学课件等

13、优质教学资源。全面构建“双证书”制度,把国家职业标准与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既能满足职业资格证书的要求,又能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和多样性,80以上的学生在毕业时能获取本专业相应职业岗位所需要的职业资格证书。(四)专业建设内容1、人才培养体制建设南京市“十二五”规划提出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而现代物流业、现代商贸业是现代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南京经济区的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大量高素质的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类职业岗位人才。我们将以南京市、江苏省及长三角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对物流管理专业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按照“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创新物

14、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制,与大型物流企业(行业)、连锁经营企业等共同制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行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引入企业行业专业人才资源,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和教学资源;将学校教学过程和企业生产过程紧密结合,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建立行业、企业和社会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2、课程体系建设我校物流管理专业主要服务于南京经济区并辐射江苏省和长三角地区的物流业、现代商贸业的人才需求。物流是现代商贸业的核心环节,物流管理专业作为我系的核心专业,与连锁经营、营销、商务管理等其他专业相互支撑。我们将围绕物流管理、市场营销

15、、商务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等核心岗位的工作领域构建专业群核心课程,按照核心岗位的工作内容确定课程内容,形成共享课程公共平台与多个专业方向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享开放的课程体系。具体而言,首先建设好各个专业共享的公共核心课程,如:管理学、经济学、法律、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等,同时通过设置不同的专业课程模块,体现不同专业方向自身的特色。按照由简单到综合、由易到难,分级别开发的原则,进行核心课程群的整体设计。通过课程群的底层共享,中层分立,高层互选,凸显专业群的适应性,发挥以物流管理专业为核心的专业群在拓展新专业(或专业方向)方面的集群优势。3、实训体系建设以各专业的岗位通用技能与专门技能训练为基础,

16、根据校内专家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制定的专业培养计划,系统设计涵盖课程实训、专业实训、顶岗实习,校内实训与校外实训有机结合的实训体系。整合物流管理专业与其他专业的实践教学资源,实现优质实训装备、实训基地等实训资源的充分利用与高效共享。校内实训以课程实训、行业企业专家举办讲座或授课、课程实训软件模拟操作、专业实训软件模拟实训等为主,校外实训主要以企业实训基地参观、考察、顶岗实习为主,在现有基础上继续与苏宁电器、苏果超市、宜家家居、中储等知名企业紧密合作,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形成满足各专业共性需求与专门(或个性化)需求相结合、校内校外实训相结合的实训体系,培养学生的岗位应用操作技能。4、信息

17、化教学资源建设探索在学校与企业合作伙伴之间搭建信息化平台,将企业的资源引入教学过程,建设涵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数字化专业群教学资源;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开发物流运输、仓储、搬运装卸、ERP等虚拟实验室等,作为实践教学和技能训练的有效补充,提高教学效益。利用学校精品课程“天空教室”平台,围绕专业核心课程以及专业主干课程,建设由优秀数字化教学素材、优秀教学案例等教学基本素材组成,可不断扩充的开放式教学支持系统。在学校网站上建设物流管理专业主页,创建先进的数字化学习空间,实现信息化教学资源在专业群内的广泛共享。5、“双师”团队建设根据教学需要,整合专兼职教师资源,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发挥

18、不同专业背景和工作经历教师的优势,通过校企“互聘、互兼”双向交流的团队合作机制,打造一支具有现代职教理念、教学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的高水平“双师型”专业群教学团队。加大力度培养或引进本专业学科带头人,通过企业顶岗或兼职、其他院校进修等方式培养专业骨干教师,选聘企业行业技术管理专家参与教学和实训,提升教学团队的教学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满足本专业教学需要和行业企业的发展需要。6、物流管理专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设创新本专业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探索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校系职能部门、各相关专业负责人、学生代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专业建设理事会,讨论专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专业建设管理制度

19、,协调本专业与其他相关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资源共享与互补,通过柔性化的专业管理与课程组织,提高专业拓展和滚动发展的能力。(五)建设进度安排第一阶段:2012年1、人才培养:每年招生90人,在校学生达到270人左右;专业资格证书考证比90%;确保70以上的学生在毕业时能获取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所要求具有的职业资格证书;积极参加省部级、市级的专业技能比赛;毕业生一次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50%,协议就业率达到60%;社会培训服务从目前的近200人次增加到250人次。2、课程建设:建设2门市校级精品课程,配套建设和出版2门特色实训教材和讲义,同时推动本专业的其他课程建设,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20、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的改革创新,形成一批能体现岗位技能要求,有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教材及教学课件等优质教学资源。3、实训基地建设:与现有的苏宁电器、苏果超市、宜家家居、中储南京分公司等的合作向深度扩展,同时积极开拓新的实训基地,充分利用和共享实训基地,探索建立融学生实训、师生研发和职业培训为一体的校内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4、实验室建设:对现有的实训室进行功能完善,并补充、购进机房实训管理系统、市场调查与客户管理软件、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模拟系统等软件,并新建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沙盘实训室。5、师资建设:引进或培养1名高级职称并具有“双师型”的专业带头人,培养23名专业骨干教师,

21、23名企业行业技术专家,争取省部级科研立项12项,市校级立项5项,使师资队伍数量达标、结构较合理、师德高尚、教学科研能力较强、实践技能较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水平。6、专业管理:建立由行业企业代表、校系职能部门、各相关专业负责人、学生代表等利益相关方参与的专业建设理事会,建立专业管理制度。第二阶段:2013年1、人才培养:在校学生达到300人左右;专业资格证书考证比95%;确保90以上的学生在毕业时能获取本专业相对应的职业岗位所要求具有的职业资格证书;毕业生就业率100%,对口就业率70%,协议就业率达到80%;社会培训服务增加到300人次。2、课程建设:建设2门市校级精品课程,力争能

22、有1-2门获得省、市级精品课程,建设配套建设和出版23门特色实训教材和讲义,同时推动本专业的其他课程建设,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评价方式的改革创新,形成一批能体现岗位技能要求,有效促进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专业核心课程、配套教材及教学课件等优质教学资源。3、实训基地建设:整合已有资源,将合作向纵深扩展,充分利用和共享实训基地,建成融学生实训、师生研发和职业培训为一体的校内外专业实践教学基地。建成现代商务与物流实训中心,与南京市物流行业、商贸业的大中型企业建立起稳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等校外专业实习与就业基地。4、实验室建设:建成工商管理沙盘实验室,购进以下实验软件系统:市场

23、营销沙盘演练软件、经营决策模拟软件等。5、师资建设:引进或培养1名高级职称并具有“双师型”的专业带头人,培养46名专业骨干教师,35名企业行业技术专家,力争省部级科研立项23项,市校级立项10项,使学院的专业教学师资队伍数量达标、结构合理、师德高尚、教学科研能力强、实践技能高、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水平。 6、专业管理:完善专业建设理事会的构成、职能分工、合作模式等,建全专业管理制度,使专业建设理事会有序高效运行。(六)预期成效1、人才培养:扩大了在校生规模,提高了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增强为社会培训服务的能力,积极参加专业技能大赛,扩大了本专业在省内高职院校和相关用人单位中的影响。(1)年

24、培养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达到100余人,职业资格证书获取率90%以上;(2)社会培训服务达到300人次以上;(3)参加专业技能大赛,省部级获奖2次,市校级获奖4次。2、课程建设:(1)建成4门市校级精品课程;(2)配套出版特色实训教材和讲义45门;(3)形成完整的物流管理专业优质教学资源库。3、实训基地建设:(1)建成纵向与横向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广度适宜、合作深度层级分明的实习基地群体。(2)建成现代商务与物流实训中心,形成与南京市物流行业、商贸业的大中型企业建立起稳定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订单式培养等校外专业实习与就业基地。4、实验室建设:(1)建成工商管理综合实验室、工商管理沙盘实验室、物流管理沙盘实验室、语音实验室,并完成现有实训室的功能升级;(2)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