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课程标准喜爱探讨如何搞好初中地理教学和会考复习_第1页
在新课程标准喜爱探讨如何搞好初中地理教学和会考复习_第2页
在新课程标准喜爱探讨如何搞好初中地理教学和会考复习_第3页
在新课程标准喜爱探讨如何搞好初中地理教学和会考复习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新课程标准喜爱探讨如何搞好初中地理教学和会考复习山东省阳信县小桑中学 王学民初中毕业生的学业水平考试是关系中小学教育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 考试的结果既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又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对中小学校教育有着重要的、直接的导向和影响。 2005 年的生地毕业会考是我县新课程实施以来的第一次毕业会考, 为了统一思想, 使教学符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要求, 我们召开这次学科会来共同研究如何搞好考前复习,力图认真落实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地理教学和会考复习,我在此谈几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参考。一、认真研究、透彻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和

2、教材的内涵1.深入学习、研究课程标准,进一步转变观念中学教师尤其是过去经验丰富的、具有娴熟扎实的教学基本功的教师,一定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 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 完善和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 重新认识教育教学的目标与目的,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教育所谓的学以致用。为了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创新人才, 教师必须正确把握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在“创新”两字上狠下功夫,从革新教育观、学生观、价值观、教学方法和手段上积极思考和实践。2.深入分析、挖掘教材,提高驾驭课堂的能力教材的分析决不是简单的教材体系和知识结构的分析,而是教师优化教学过程的方法与手段。改革后的教材内容同以前

3、相比,淡化、粗化了具体知识。 地理教师更要精心地去备课,不但要备教材内容本身,还要备自己、备学生个体。通过反复钻研、感悟去挖掘教材潜在的东西,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向学生展现知识。要有意识地挖掘教育资源,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多用身边鲜活生动的材料因势利导, 灵活恰当地根据学生反应与参与的状况调节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在开放式的地理教学中,更要体现教师的作用,教师要把握主方向,要收放有度,要引导学生多探讨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争取做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3.注重地理“三基”教学,不拘泥于教科书课堂教学中,教师都有把课程标准融入课堂的愿望和倾向,但具体怎样做能更好,心里没

4、有底,毕竟这是个新事物,没有任何成形的经验可参考,有些教师认为课堂上热热闹闹就是成功的课,实际上这种理解是有一定偏差的。有一些课,课堂气氛热闹异常,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与各种讨论,但整个课结束后,学生却感觉没有收获。我觉得地理课应有自己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地理“基础知识” ( 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律) 、“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维方法”是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也是学生发展的基石,是实现学习过程的载体。因此,课堂教学中应以知识为中心,以适宜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为活化、优化课堂的途径。只有在夯实“三基”的基础上,学生才

5、能有条件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自由发展。4.充分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来丰富地理课程内容我们所说的地理课程资源,并不单纯是指地理教科书的内容,它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学生的经验及其所在生活环境(学校、社区、家庭)校内外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等等,都可以是课程的范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离不开教师, 从这个角度上讲, 教师本身就是最有潜力的课程资源。新标准强调课程的开放性,作为教师,我们要改变过于注重教科书的倾向。教师需要明确的一个问题是“教材”不局限于教科书,而是指与教科书有关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 “教材”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点的汇集。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载体, 掌握知识点不是教学的最终目的。在

6、某种程度上说,教材只是教学的手段,促进学生的发展才是教学的根本目的。 要加强课程内容与现代社会、 科技发展与学生生活的联系,要恰当选择和组合多种课程资源【教材、参考书、学生工具书、用于培养技能的学具、电影、 幻灯、录像(音)带、图片等】和各种直观教学手段来丰富课堂, 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解决教学重、难点及创设、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等方面的作用,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为学生提供线索、 尝试和思考的机会,多让学生进行体验性学习。二、进一步明确、落实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1.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培养创新人才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也是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改革的重大问题之一。

7、初中生活泼、好动,具有丰富的情感,活跃的思维,是一群身心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学生不单纯是抽象的学习者,更是有着丰富个性的完整的人。 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 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就有所不同。 这就使得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学生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我们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善待差异。地理教材中有些内容对某些学生来说是熟知的,容易理解的,而对另一些学生来说是陌生的, 难以理解的。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教材进行适当的删、 增,替换例子,调整教法。要研究每个学生成长的需要, 不能只把他们看做一种知识的容器。 要与学生积极互动、

8、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要尊重学生的人格,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把他们培养成一个充满活力、 富有个性和善于学习创造的人。当然,我们绝对不是完全放任学生, 而是在理解学生的前提下,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克服不足,从而促进学生有机和谐地发展和进步。2.教师要随时总结和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必须经常有意识地反省自己的教学实践, 从中总结经验教训,要有意识地虚心听取他人对自己教学工作的评价。 通过自我总结和积极借助他人的反馈来分析自己的学习需要, 进而不断充实自己教与学的知识库。另外,教师还要积极参加科际间的评课、观摩、研讨等活动,虚心学习,努力提高。3

9、.树立正确的教师角色意识传统教育造成了师生关系事实上的不平等。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成了知识的容器。传统课堂教学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其课堂气氛追求的是“静”。我们说课堂确需要纪律,但同纪律相比,课堂气氛更加重要。 新课程下的教学不追求课堂的绝对安静,倡导学生主动、合作、探究地学习,创造性地思考和行动。新课程中的教师角色定位应该是: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 善于发现和开发学生潜能的伯乐;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协作者;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引导者;与学生平等相待的朋友。 现代教育要求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合作与交往的关系。 教师要实现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顾问、朋友、伙伴的转

10、变,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研究性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广泛合作,积极沟通,使学生之间在共同学习中共享学习经验,达到“双赢”、双受益。三、采取有效的方式搞好八年级的地理毕业会考复习1认真学习、深入研究初中毕业会考地理考试标准与 2004 年初中毕业会考地理考试标准 相比较,加强新增内容、乡土教材、时政热点、选学材料内容的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的教学理念。2地理复习课应富有综合性、针对性、新颖性各个阶段的复习课都非常重要,它是帮助学生全面地、系统地巩固所学地理基础知识, 加强基本技能训练, 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 但往往有些教师忽视了复习课的这种巩固双基、 培养能力的作用;把复习课只看作是“

11、划书活动”,或是一遍遍地“炒旧饭”。这样,不仅不能得到良好的复习效果,而且会把复习课变成一种枯燥乏味的过程。 因此,我们必须改革这种复习方法, 精心设计、避免雷同,使每节复习课不仅具有综合性、 针对性,而且富有新颖性,把复习课变成一种“活动”,从而不断提高复习课的效率。比如,初中地理中考复习,根据各校的不同实际,和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首先以知识结构为线索进行章节复习,其次以地理要素为线索进行专题复习,第三,以课本图像为线索进行综合复习,第四,以中考说明来针对性复习。最后搞好中考模拟训练。这样的复习课的设计避免了一种方法重复使用,保证了每次复习都具有新颖性。3地

12、理复习要注意“三法”第一步:读、划先行“思维描图法”首先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读教材,然后分段精读。精读,对教材的内容要求做到读、划并行,以进一步加深印象,为正确运用地理语言解答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后动手列出章节知识结构。 与读划教材同步并行的则是配合教材内容,进行“思维描图”的练习,以树立正确的地理空间概念、地理分布规律以及地理事物具体的空间轮廓。思维描图就是把抽象思维和动手绘图结合起来的方法。 边想边描,使想象中的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 空间分布规律同地图结合起来, 这样使地理概念和地理空间分布规律更清楚、 更明白,使地图知识更牢固,杜绝“地名搬家和地理规律错位”现象的发生。第二步:填、写结

13、合“地理事物定位法”通过第一步的复习,在掌握了教材上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和相关的地图知识的基础上, 利用地理事物都占有一定空间、都有一定的分布规律这一特点,对地理事物及规律进行定位。具体做法是:准备一张空白地图(自绘或由教师印制),把有关地理事物,如山脉、河流、自然带、交通城市矿产等,按位置、比例,分别“定位”到空白地图上,把众多的地理事物归纳为一图, 使地理事物或规律更加一目了然,达到图形合一(图文合一),从而使学生的知识水平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起到深化和巩固地理知识的作用。 用此法还可以把不同章节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达到对地理教材越学越薄, 越学越少,概念、规律清楚,内容熟悉

14、的目的。第三步:练、测并重“对比强化记忆法”通过读、描、划、写填等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复习活动,在熟练掌握地理教材的“双基”内容的基础上,就应通过适当练习来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地理问题的能力, 进一步掌握各地理要素的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学会用已掌握的地理知识或规律分析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当然与地理有关的)。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要适当做一些目的性练习、测试,以了解知识掌握的情况,对有疑问的题目与同学进行讨论,通过这种讨论,使学生弄懂弄透。在此阶段,对易混淆的地理事物包括地名、重要地理界线、典型的经济项目(如南水北调,西气东输、青藏铁路等),可利用地图实行“对比

15、强化记忆法”。如把不同性质的地理界线,季风区、非季风区,干湿地区,回归线、赤道通过的国家,气候类型等,都可以列在同一图上,进行观察、对比,强化记忆。经过上述几个步骤,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地图为中心线索,通过学生复习教材。 这样就能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地理空间观念,进一步理清地理各要素之间的关系, 达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较好的完成复习的目的。4要加强对学生能力的训练地理能力是由地理智能和地理技能综合而成的,主要包括地理思维能力、地理图像运用能力和地理记忆能力。 就中考试题而言不外乎以下几个方面能力的考查:A获取信息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具体表现在- 能多角度地观察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社

16、会现象,收集相关信息; 能有效地整理及正确地表述图、 表、文字、数据等提供的信息和知识; 能提取资料中有用的信息和知识, 以解决相关问题。B分析问题的能力所谓分析,是指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属性、部分、方面,是与综合相对的基本思维过程和方法。分析能力的高低, 反映出学生思维的品质和质量, 关系着能否解决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这种能力是通过命题设置的试题情境和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体出出来的。分析问题能力的展现,必须有两个基本的立足点:占有足够的相关资料或者信息,有扎实知识功底。踏在这两个立足点上,是展现该项能力的第一步。C运用知识的能力学生能把教材中学到的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应用于实践之中, 以此来解释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能从多角度、多层面、运用多种知识和方法去分析和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它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综合使用各种理论和原理分析实际问题。从实际问题中推导出理论和原理。根据理论和原理的要求, 对实际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描述或提出初步解决方案。D描述论证的能力学生在回答问题中所表现出来的术语使用情况、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层次性情况是体现学生水平的一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