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油_第1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油_第2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油_第3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油_第4页
化工原理课程设计柴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设计任务与条件12、确定性物理数据13、试算和初选换热器规格14、工艺结构尺寸25、换热器核算66、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8附图91、 题目将柴油从175冷却到130,流量为12500kg/h,压力0.4MPa,用循环冷却水做冷却介质,循环冷却水的压力为0.3MPa。循环冷却水入口温度20,出口温度为60.设计一台冷却器完成该生产任务。2、 设计任务与条件 1、设计任务   流 量: 12500Kg/小时 设备型式: 列管式换热器 2、操作条件(1)柴 油:入口温度 175 出口温度 130 (2)冷却介质:循环水入口温度 20 出口温度 60 (3)操作压强:柴油:

2、0.4MPa 循环水: 0.3MPa由于柴油粘度大并且泄露后危险性大,再者水的体积小,所以煤油走壳程,水走管程。2、确定性物理数据密度(kg/m3)比热容Cp(kj/(kg·)粘度(Pa·s)导热系数(W/(m·)柴油7152.48×1030.64×10-30.133水992.24.170.656×10-30.63383、试算和初选换热器的规格计算热负荷和冷却水流量:Q=W 0Cp0(T1-T2)=12500×2.48×103(175-130)/3600=387500 WW1=QCp1(t2-t1)=387500&

3、#215;36004.17×103(60-20)=8363.309 kg/h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暂按单壳程、多管程计算。两流体的平均温度差:逆流时平均温度差为tm'=(t2-t1)lnt2t1式中: t1=175-60=115 t2=130-20=110   求得: tm'=112.43tm=ttm'=0.96×112.43=107.933、初选换热器规格。根据两流体的情况,假设K=300W/(m2),故S=QKtm=387500300×107.93=12.254、工艺结构尺寸

4、 (1)管径和管内流速及管长 选用25×2.5传热管(碳钢),取管内流速ui=0.5m/s,选用管长为3m(2)管程数和传热管数 可依据传热管内径和流速确定单程传热管数Ns=按单程管计算,所需的传热管长度为 L=按单程管设计,传热管过长,宜采用多管程结构。根据本设计实际情况,采用非标设计,现取传热管长l=5 m,则该换热器的管程数为 Np= 传热管总根数 Nt=15×5=753)平均传热温差校正及壳程数 R=60-20175-60=1.125 P=175-13060-20=0.258由于平均传热温差校正系数大于0.8,同时壳程流体流量较大,故取单壳程合适。(4).传热管排列

5、和分程方法 采用组合排列法,即每程内均按正三角形排列,隔板两侧采用正方形排列。 取管心距t=1.25d0,则 t=1.25×25=31.2532 隔板中心到离其最.近一排管中心距离按式计算 S=t/2+6=32/2+6=22各程相邻管的管心距为44。 (5).壳体内径 采用多管程结构,取管板利用率=0.75 ,则壳体内径为: D=1.05t 按卷制壳体的进级档,可取D=400mm (6)折流板 采用弓形折流板,去弓形之流板圆缺高度为壳体内径的25%,则切去的圆缺高度为: H=0.25×400=100mm,故可取h=100mm取折流板间距B=0.3D,则 B=0.3×

6、;400=120mm,可取B为150mm。 折流板数目NB=5、换热器核算 (1) 热流量核算 1.1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用克恩法计算得 当量直径: = 壳程流通截面积:壳程流体流速及其雷诺数分别为: 普朗特数Pr: 粘度校正 : 壳程表面传热系数 2) 管内表面传热系数: 管程流体流通截面积: 管程流体流速: 普朗特数: 4.17×103×0.007270.626=4.86 查相关文献知:柴油测热阻:RS0=0.00034·/W 循环水侧热阻:RSi=0.000172·/W传热系数(4) 传热系数 (5) 传热面积裕度 计算传热面积SS=QKtm=387500300×107.93=12.25 该换热器的实际传热面积为S1 该换热器的面积裕度为: 传热面积裕度合适,该换热器能够完成生产任务6换热器内流体的流动阻力(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