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等教育心理学(第二版)试题库 (2009年7月)一、名词解释1、高等教育心理学:指研究高等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科学2、教师角色:指受过专门教育和训练的,在学校中向学生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体质,对 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3、教学风格: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 的特点。4、 自我效能感:所谓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结果预期是指个体在特定情境中对特定行为的可能后果的判断,
2、如学生对顺利答完试卷产生结果的推测。而效能预期是指个体对自己有能力完成某种作业水平的信念,如学生对自己是否有能力顺利答完试卷的主观判断。5、教学效能感: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教学活动能力的主观判断。6、动机与学习动机:动机是引起维持人们从事某项活动,以达到一定目标的内部动力。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的动力,人的需要、兴趣、爱好、价值观等都要转化为动机后才对活动产生动力作用。动机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对人的行为发动、维 持和促进的能量,直接影响行为的强度和效果;二是具有某种动机的行为总是指向某一目标,而忽视其他方面,使 行为表现出明显的选择性。学习动机 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心理特点,它是在学习需要
3、基础上产生的,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活动,并力图促使 学习活动趋向教师所设定的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7、学习迁移是指在一种情境中获得的技能、知识或形成的态度对另一种情境中技能、知识的获得或态度的形 成的影响。8、问题解决: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问题解决存在三种状态:初始状态,中间状态以及目标状态。9、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把“我”分解为主体我和客体我。自我意识也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概括地说,自我意识包括人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 两个方面。10、心理健康教育:指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
4、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11、教师期望效应:又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种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提高学习效果的暗示手段。12、教学监控能力: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13、教师胜任力:教师从事教育教学应具备的进取心、责任感、理解他人、自我控制、专业知识与技能、情绪察觉能力、挑战与支持、自信心、自我评估等特征。14、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
5、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15、学习:狭义的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系统地进行的,在较短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广义的学习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中介,通过思维自觉地、有目的地、有计划地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16、创造力:创造力是指产生新思想,发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它是成功地完成某种创造性活动所必需的心 理品质。例如创造新概念,新理论,更新技术,发明新设备,新方法,创作新作品都是创造力的表现。创造力是一 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17、 品德与品德
6、心理结构: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对社会、 对他人、对周围事物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品德心理结构 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一般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 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组成。18、人际交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也可指人与人已经 形成的关系。二、简答题1 简述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P14、15 )1)对象: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2) 任务:1、探索、构建本学科的理论任务;2、以理论指导教育教学提高教育效率、学生素
7、质以及教师教学 水平的教育实践任务。2 简如何理解现代教育条件下教师角色的作用?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教师的领导方式对班集体的社会风气有决定性影响,另外对课堂教学气氛,学生 的社会学习、态度和价值观、个性发展以及师生关系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教学风格是指在计划相同的教学目的前提下,教师根据各自的特长,经常所采用的教学方式方法的特点。由于每个教师的能力结构、个性特点、气质类型、认知方式等均有差异和多样性,因此反 映在教学上,就导致了每个教师风格的差异性和多样性。每个教师都会有自己的教学风格,这对于促进不同个性学 生生动活泼的发展是有利的。教师人格特征对学生的影响:教师
8、的人格特征不仅关系到教师的行为以及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而且对学生的 学习情绪、学习效果、智力发展和品德形成都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其中,有两种重要特征对学生有显著影响, 一是教师的热情和同情心;二是教师富于激励和想象的倾向性。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举止言行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一是有声的言教,一是无声的身教。言教固然重要,身教意义更大,因为这是一种人格的教育力量,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必须规范自己的言行,为学生树立榜样。3. 简述学习的作用。(P75 )获取知识。几千年来的人类文明史,积累了极其丰富
9、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等知识。这些知识都浓 缩在各种书籍和其他载体中。人们要获得知识,就得通过一定形式和一定时间的学习活动,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的 最基本、最主要的知识学到手,把前人积累的经验逐步转化为自己的经验,使人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 成为有知识的人。发展智能。人们通过学习,在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发展了人的智力和能力。在学习活动中,各种智力因素都渗 透其中。尤其是智力的核心要素一一思维能力更为明显。提高素质。学习在全面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素质等方面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习 是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还能够帮助人克服精神世界的许多消极因素。4.
10、简述大学生学习特点。一、大学生学习内容的特点:1、 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大学教育的任务是为社会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学生进入大学后一 般要开始分系、分专业,在某一专门领域从事深入的学习和提高。在大学学习期间,大学生应培养自己对本专业的 热爱,形成对本学科知识的浓厚兴趣,树立献身专业的志向。2、 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为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实践知识和动手能力,单靠几个星期或两三个月的 教育实习、临床实习、生产实习是不够的,还应在平时学习中,经常同社会、同实际工作部门联系。3、 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大学生在专业学习中,不但要掌握本专业各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还要了解这
11、些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发展趋势。大学生学习内容中包含一些有正义性的、没有定论的学术问题,教师引入这些问题可以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激发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科研动机,帮助学生认识发 现真理的过程,培养他们攀登科学高峰的信心和勇气。二、大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有三点表现:1课程安排有较多的自学时间,使学生有精力投入到自己认为必要的或感兴趣的方面。2课堂教学中教师也会不知各种参考书供学生课后自学;3.大学生撰写论文、参加科研工作都是在教师指导下依靠自己力量独立完成的。所有这些都要求大学生注意培养自学能力,独立自主地获取知识。2、 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
12、断增强。大学生的独立性、批判性较强,总是以批判的态度对待学习。 他们不轻信教师讲课的内容、书本上现成的结论,不迷信专家、学者的有关论述,相信自己通过独立思考、探索所 得到的正确结论。3、 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除了校内的多种学习途径外,大学生能不断地同校外社会现实相联系, 进行社会调查或开展咨询服务,从社会实践中学习。5. 简述学习动机的功能。(P89 )激活功能:即唤起和引发学生学习行为。指向功能:学生在学习动机的作用下,将自己的学习活动引导向某一特定目标。强化功能:人们的活动动机受其行为结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的影响。6. 简述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问题的特征。个体解决有关问题时,
13、常受到问题的类型、呈现的方式等因素的影响。问题陈述的陈述方式或 所给图示的不同,也会直接影响问题解决过程。 情绪与动机。动机影响问题解决的效果,在一定限度内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效率成正比。情绪对问题的 解决也有一定影响,乐观、平静、积极的情绪有助于问题的解决。 对问题情境的知觉。问题情景与个人的认知结构的差异程度影响问题解决的难易程度。解决问题时,问题中的事件和物体的呈现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影响人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表征。当呈现方式越符合人们的经验或知觉习惯,就越易于知觉问题情境,问题的解决就越容易。 定式。定式是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它使人按照某种较为固定
14、的 方式解决问题,影响问题解决时的倾向性。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解决类似问题,具有积极作用,反之则表现出消极 影响。 功能固着。是指看到某物体的惯常用途后很难看出该物体所具有的其他潜在功能。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 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解决问题。 原型启发。对解决问题能产生启发作用的事物叫做原型。自然现象、日常用品动物等都可以成为原型,并可 能对问题解决产生启发作用。7 .简述创造力的影响因素。关于影响创造力的因素,研究者们罗列过许多。塔迪夫和斯滕伯格把诸多因素概括为认知因素和人格因素两大 类。1 )认知因素认知因素主要包括智商、领域知识和策略性知识等三个方面。智商。
15、研究表明,高创造力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低智商不可能有高创造力。领域知识。认知心理学认为,创造力一般都需要一定的知识基础,学习者需要以一定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去理 解问题的含义和结构,去寻找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过程是对原有知识进行转化和运用的过程,知识是 创造的基础。策略性知识。戴维斯认为,创造的过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定:其一是创造者用来叫绝问题的一系列步骤或 方法。其二是当新的观念或方法突然迸发的瞬间,是由于知觉的突然改变或转换。其三是创意者有意无意间用 来引发新的主意、关系、意义、知觉、转换等的一些技巧和策略。2)人格因素。大量研究表明,创造力与创造者的人格特质动机特性关系更加密
16、切。综合相关研究,以下人格因素对创造力的 形成尤其具有很大影响:强烈的好奇心和浓厚的创造兴趣。好奇心和兴趣是创造性思维的驱动力,人有了好奇 心和兴趣就会形成对事物积极探究的倾向,对新问题、新观念和新方法保持高度的敏感,知识激发创造性思维 的有利条件。勇敢而独立的个性和批判精神。喜好独立判断,富有个人见解,不轻信他人、不落俗套、不畏权 威、不拘泥于陈规陋习等都是具有高创造力者的特征。积极的心理承受力和开放的心胸。有创造力的人往往不 怕错误和失败,历史上那些伟大的发明创造往往是在无数次失败的基础上诞生的。同时还要有恒心、耐心和毅 力。此外,善于广泛摄取信息,不固执己见也是创造者所需要的人格。8 培
17、养大学生创造力的途径与方法有哪些创设促进学生创造的环境;发挥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培养学生的创造人格;训练学生的创 造性思维方法;激励学生展示创造行为;珍视学生的创造成果。9 简述凯尔曼的品德形成理论。社会心理学家凯尔曼认为,个体品德是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因此,人的品德的形成也是社会规范及其价值原 则内化的结果,经历了从外向内的转化过程。他认为有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社会规范的依从。依从即表面上接受规范、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行动,但对规范的必要性或根据缺乏 认识,甚至有抵触情绪。依从是规范内化的初级阶段,也是进一步内化的基础。第二阶段,社会规范的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和态度和行为上主
18、动接受他人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 他人接近。第三阶段,社会规范的内化。内化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观 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10 .简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品德这种个体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及其相互关系。主要由以下四个成分组成:1. 道德认识。道德认识是指个体对于道德行为规范中的是非、善恶、好坏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 程在道德上的表现。道德认识是社会上的道德要求转换为个体需求的第一步,它对人对事做出是非、善恶的道德判 断,继而形成道德信念,引导有效实行道德的自我控制、履行自我职责和做出自我评价。2道德情感。道德
19、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实现及其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也就是人在心理上所产生的 对某种道德义务的爱憎、喜恶等情感体验。道德情感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内在动力。它可以表现为人们依据道德观念 来评价他人和自己行为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也可以表现为人们在道德观念支配下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具有不同层次的内心体验:直觉的道德情感、形象性的道德情感和伦理性的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人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表现的意志品质,是人们自觉客服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的困 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是为达到既定的道德规范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道德意志在人的品德结构中意义重大, 它是到的结构的精神支柱。
20、4. 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道德意识支配下和道德情感激励下表现出来对他人和社会的行为。它是品 德的外在表现,是评判人的道德品质高低的标志。道德行为主要包括道德行为方式和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方式 是通过练习或实践而掌握的道德行为技能,而道德行为习惯则是一种自动化的道德行为。11 .简述自我意识发展。(P227)1)自我中心期(0-2岁)2 )社会自我发展期(3-14岁)心理自我发展期(15岁以后)12.简述自我意识的功能。提高认识水平自我意识使人能把自己的心理活动也当做客体加以反映,大大提高了人的认识活动的效能;丰富感情世界,自我意识的存在和发展,使得人的情感生活变得日益丰富、细致而复
21、杂;发展意志能力,个体自尊的维护和自尊的水平,是影响意志力的重要因素。而自尊的水平及其发展, 是直接同自我意识的水平和发展密切相关的;促进道德形成,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包含了道德、信念和道德体验,以及与之想联系的诸如责任、使命、荣誉等价值 观念的内容。13 .试述人际交往的功能。(P236 )一、信息交流功能。信息作为社会生活中的动力和原料已经展示出越来越大的意义。信息是多种多样的,信 息交流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而人际交往就是一种获得和交流信息的有效方式。二、促进发展功能。人际交往时个人社会化的起点和必经之路。社会化即个人学习社会知识、生存技能和文 化,从而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开始发展自己的过程
22、。如果没有其他个体的合作,个人是无法完成这个过程的。三、协调整合功能。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有时这种差异还会导致剧烈的矛盾冲突。在社会生活 中为了协调人们的行为,使之保持平衡,避免发生相互干扰及矛盾冲突,就会产生社会公约与团体规范。这些公约 与规范之所以发生作用,乃是通过人际交往将社会信息传递给每个社会成员,从而促使人们的行为相互协调、保持 一致。人际交往常能使人们联合起来,形成一个整合的主体。四、自我认识功能。人的自我意识的保持和自我价值感的确立是通过社会比较过程来实现的。一个人只有将 自身置于社会背景之中,通过将自己与别人进行比较才能确立自己的价值。五、心理保健功能。通过彼此相互交
23、往,诉说各自的喜怒哀乐,可增进人们之间的亲密感、安全感,并能从中吸取力量,这对保证人的心理健康无疑都是必需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 与别人交往越积极, 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关系也越融洽。有的社会心理学者认为,人们要求交往是出于和睦、解除恐惧的需要。14 试述人际交往的影响因素。1. 仪表。包括长相、仪态、风度、穿着等,这些都会影响人们彼此间的吸引。爱美是人的天性,美丽的仪表能够使人产生身心愉悦感。更为重要的是仪表的美丑往往会产生晕轮效应,即由一点而推及其他。仪表在人际交往中 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但随着交往时间的增强,仪表因素的作用会越来越小。2. 空间距离。因为距离近,使双方交往和接触的机
24、会增多,彼此间更容易了解熟悉。空间距离的邻近是密切人 际关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但不是充分必要条件。3. 交往频率。人们接触的次数称为交往频率。交往的次数越多,越容易具有共同的经验、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的 感受,因而越可能建立密切的关系。交往频率在形成人际关系的初期起着重要作用。4. 相似性。相似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龄、性别、学历、兴趣、性格、气质、态度等。在相似性因素中,态度是最重要的因素。相似性有助于人际交往, 这是因为首先各种相似的因素使人具有较多的共同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因而人们接触较多, 容易熟悉和相悦;其次,相似性可使交往双方产生一种社会增强作用,能满足双方共同的需要;最后相似性可使
25、人与人之间的意见容易沟通,从而有利于维护良好的人际关系。5. 互补性。所谓互补是指人的个性表明的差异,由内在的共同观点或看法来弥补。如果相似性是客观因素,那 么,互补性可视为主观因素。互补性实际上是一种主观的需要或动机。6. 能力。一般来说,一个人的才能出众或有某方面的专长,对别人就有一种吸引力,使人愿意与他交往。一个极其聪明能干的人会使人感到高不可攀,而有小缺点、才能超群者往往更受人们喜爱。但能力差、自尊心低以及能 力强、自尊心脆弱的人例外。7. 个性品质。在影响人际交往的诸多因素中,个性品质是最重要的因素。多数大学生把“诚实坦率”“品德高尚” “聪明有才华和富于创造精神”作为择友的首要标准
26、。15 .简述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P252 )交往愿望的迫切性;交往观念的自主性;交往内容的丰富性;交往系统的开放性16、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哪些? 交往自卑。形成原因:缺乏自我认知、消极的自我暗示、长期的环境影响、生理条件相对不足。调适方法: 客观的自我分析、积极的自我暗示、善于表现自己并积极与他人交往。 交往孤独。形成原因:性格因素(不善与人交往)、因过于自尊而孤独、环境因素(长期生活在缺乏理解和关爱的环境中,或是在压抑没有凝聚力的群体中)。调适方法:融入集体、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克服不良性格并培养高尚情趣。 交往嫉妒。形成原因:相对主体的差别,相对主体即嫉妒主体指向的对象,
27、相对主体的差别既可以是现实的客观差距也可以是非物质性差距。错误的认识,将自己与周围人在名利、地位等方面进行错误比较,心理失去平衡,带来心理障碍。病理的信念,对某种不真实的思想内容坚信不疑。调适方法:转移注意,调整注意力重心,关注自我优势;提高认识,不断自我反省,改善自我的品性;学会自我反省,坦诚沟通。 交往恐惧。形成原因:直接经验的影响,在原先的交往经验中屡遭挫折,产生不愉快甚至痛苦体验;间接 经验的影响,看到别人或听到别人在某种交往中遭受挫折,据此预测自己将在特定社交场合遭受同样对待;家庭背 景及其他因素。调试方法:正确认识社交、调整心态多参加社交活动、掌握心理社交相关知识。17、试述心理健
28、康的标准 。(一)智力水平正常:智力是以思维能力为核心的各种认识能力和操作能力的总和,它是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 前提和基础;(二)自我意识正确:自我意识是个体心理健康的核心标准,它提倡一种积极的自我观念,包括了解自我、接 纳自我和完善自我;(三)人际关系和谐:人际关系和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准,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四)生活平衡积极:心理健康的人能享受学习、工作和休闲给自己带来的不同满足,他们能过一种平衡的生 活,并不只是埋头工作,也懂得享受学习给自己带来的满足感和休闲给自己带来的放松感;(五)社会适应良好:心理健康的人,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使得自己的思想、信念
29、和行动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协调一致;(六)情绪乐观向上:情绪乐观向上是指情绪的产生是由适当的原因所引起的,情绪的持续时间是随着主客观 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活动的主流是愉快的、欢快的、稳定的。(七)意志行为健全:一个人的意志是否健全主要表现在意志品质上,意志品质上是衡量心理健康的主要意志 标准,其中行动的自觉性、果断性和顽强性是意志健全的重要标志;(八)人格统一完整: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既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人的各种特征 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有机结合成一定联系和关系的整体,对人的行为进行调节和控制;(九)心身特征一致: 人的一生包括不同的年龄阶段,每一
30、个年龄阶段其心理发展都表现出相应的质的特征, 称为心理年龄特征。18、简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1)环境适应教育:培养大学生的掌握和学习必要的生活自理能力;指导大学生重新确立正确的自我形象;引 导大学生在大学新的坐标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位置,正确认识自己,重新估价自己,主动接纳自己。2)学习活动教育:强化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改善学习方法。3)人际交往教育:培养大学生提高增强人际关系的能力意识;对大学生加强交往技巧的培养;进行大学生良好人际关系的训练。4)恋爱与性教育:性生理卫生教育;注意人格培养;鼓励与异性正确交往;教育学生正确对待失恋。5)求职就业教育: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就业形式;教
31、育大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为人民服务思想,把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与社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二、论述题P230 )1、根据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试述如何帮助大学生进行自我意识完善(一)建立大学生自我意识积极发展的导向系统(二)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意识教育系统(1)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2)引导大学生积极悦纳自我(3)引导大学生努力塑造自我,完善自我2、创造性的实质是什么?大学教育中如何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书上只有创造力,而且没有具体定义,罗列了多方观点,部分如下)创造力就是一种创造的能力,也称为创造性思维能力,具有以下属性;创造能力是由个人产品决定的,这种研 究多注
32、重创造的成果;创造能力是一种心理过程,这种研究注重创造的发生及其历程;创造能力是由测验和评价结 果决定的,这种研究注重运用因素分析等方法研究创造能力;创造能力与人格特质有关,认为创造能力决定于某种 人格特征与动机特性;创造能力指不依据现成的模式或程序,独立的掌握知识和技能,发现新的规律和创造新的方 法的能力。(此定义摘自心理咨询师教材,供参考)创造力的培养:创设促进大学生进行创造的良好环境第三,首先,要改革人才评价的标准和方式方法, 其次,课程设置上要为学生留下更多自由支配的空间和时间; 教学内容要体现基础性和开放性的统一。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动机要以学生为主题,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充分发挥主 导作
33、用,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塑造大学生的创造人格,保护学生的创造欲,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和幻想,清除学生对错 误的畏惧心理,鼓励学生与有高创造力的人接触,训练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法。是最常见的方式,主要训练内容:用途发散,结构发散,形态发散,方法发散,类比思维法根据 两对象的相似关系受到启发而产生类推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方法。逆向思维法。逆向思维指从一定的事物、事理或观点、方法等相反或相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并使问题得到创 造性解决的一种思维方式。转换思维法。指通过对某种观念、理论或策略、方法等进行变换,而使问题最终获得创造性解决的一种方法。直觉思维法。训练的途径与方法进行跳跃性思维训练,进行灵感性思
34、维训练,进行整合性思维训练,进行猜测性思维训练。3、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有那些?在实际教学中如何促进大学生的学习迁移?一、客观因素:1.存在相同成分的学习内容。有关学习迁移理论表明,两种学习内容在客观上存在一定的相同点是实现迁移的必要条件。通过运用学习内容中存在的相同成分促进学习迁移一般都能收到良好的效果。2.较高概括程度的已有知识。已有知识具有一定的概括性或结构性是学习迁移产生的最重要的条件。二、主体因素:1.学习者的技能和策略掌握水平。学生不仅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也需要一点的认知活动中所需要的模式识别能力和操作步骤的执行能力,以及认知活动中必要的自我监控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此外,认知策略 也是
35、影响问题解决的重要因素。2.学习者的迁移心向。心向是指限于一种活动而指于该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学习迁移的心向是指学生随时将已学的知识迁移到新场合的心理准备状态。这种心向的产生有利于学习迁移的实现。如何促进:一、合理安排教材,科学确定教学目标。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高校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合理安排教材, 突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更要注意教材的整体性、有序性、概括性和实用性等特点。在确定教学目标要遵循两个 原则:一是系统性原则。不仅对某门课程教学目标的确定要有全局观念,而且对某一单元或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 确立也必须从所要构建的心理结构的整体出发来考虑,把一个单元或一堂课的教学目标作为整个课程目
36、标的组成部分。二是序列性原则。学生掌握了扎实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为进一步学习新知识和技能创造了条件。二、精心选择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教学程序。根据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就是指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规则、基本方 法、基本态度等。学生只有透彻地掌握概念、原理和原则,才能在类似的学习中灵活的运用,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教学程序的安排既包括宏观方面的整体安排即学习的先后顺序安排,也包括微观方面的每一节课的教 学程序设计。三、指导学生合理编码,科学组织知识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活动中必须充分考
37、虑如何让学生进行 合理的信息编码,要运用有利于学生以后能够更加灵活地提取信息的方法来传授知识、组织教学。教师在讲授新知 识时,要引导学生将新知识和已经掌握的知识以及生活经验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新知识能够纳入到学生的认知结构 之中。四、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创设利于迁移的学习情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选取那些原理、原则的具体运用情境相似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进行讲解和学习。使学生脱离学习原理、原则的背景,把握其实质,并能在遇到该原理、原则适用的背景时,准确地运用原理、原则去学习新知识或解决新问题,达到对原理、原则的去背景化,防止学生 对某一原理、原则理解和运用的呆板化。教师只有从实际出发,使学生从理论与实际
38、的结合中来理解和掌握知识, 并引导学生把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去,才能学得生动活泼,达到融会贯通。并且要多鼓励学生去发现和掌握 学习情境和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情境的相同要素,这样才能取得较大的迁移效果。五、进行有效的对比学习,促进迁移的发生。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情境的相似、感觉模式的相似和知识技能之间的相似会促进学习的迁移。相似而不同的知识,要特别进行对比学习。在实际学习之中,知识之间的联系往往在于事物的内部,这就要求学习者要有一定的辨别能力。学习者要培养这样的能力,就需要尽可能多地进行练习, 通过分析、对比来发现学习材料之间的同一性或相似性,从新旧知识中挖掘出共同因素,抓住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内
39、在联系,并逐渐形成寻找事物之间相似性的习惯。六、运用教学方法促进迁移,引导大学生学会学习。要依照学习迁移的规律选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引导大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或合作探究自己在事实材料中发现规则,概括总结出基本原理。这样,可以使大学生能够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学科的基本原理,培养和提高其概括能力,充分利用原理或规则的迁移,这是迁移训练的最有效方法。当 今信息社会,终身学习已是一种生存方式。这就要求大学教学不只是要让大学生掌握一门学科或几门学科的具体知 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大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即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或方法。在教学中,给予学生适当的学习指 导对迁移有重要影响。向学生提供适当的指导,可以明显地提
40、高学习迁移的效果。七、帮助学生建构迁移心向,利用学习策略促进迁移。在教学中,既要注意利用心向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掌握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又要培养学生积极动脑,养成对问题认真分析的态度,根据问题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解决方法,防止心向对学习的干扰。教学方法是促进迁移的重要因素,而学生的学习策略在迁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八、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促进迁移。心理状态是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的复合体,对学习迁移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干扰作用。心理状态如果表现为有信心,适度紧张感与焦虑感,斗志旺盛,意志坚强,就会 有助于迁移的实现;反之,缺乏信心、过度紧张、恐惧,意志脆弱,注意力涣散等都会妨碍迁移的实现。
41、在大学生 的教学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时具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细致的观察力,灵活的思维力,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愉快的学习情绪,端正的学习态度,广泛的学习兴趣等优良的心理品质和能力。教师可以通过反馈和归因控制等方 式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形成关于学习和学习的积极态度。在每次学习前,也应注意帮助学生形成 良好的心理准备状态,避免不良情绪、反应定式等消极心态产生的消极迁移。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让他们相信自己 的实力,努力地从现有的知识网络中去找寻与新问题的连接点,以创造出迁移产生的条件。4、结合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试述如何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学习是个体获得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42、有许多特点,如学习的迁移作用,学习中的高原现象等,它 们都对学习产生着不同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学习动机呈现以下几种特点:1.学习动机的多元性 2.学习动机的复杂性3. 学习动机的间接性 4.学习动机的社会性 52.学习动机的职业性。大学生学习动机起源于大学生的学习需求,是社会和教育对学生学习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映,是大学 生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未得到满足的学习需求形成的内心紧张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驱使大学生采取学习活 动来满足学习需求,以解除或减轻其紧张程度,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利用一定的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即由潜在状态转化为活跃状态,成为学习活动中
43、的积极因素。作为大学教师,可在教学中应用以下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动机。1.创设问题情景。实施启发式教学。所谓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只有在学习“半生不熟”,“似会非会”的东西时,学生才感兴趣而迫切希望掌握它。2.增强学习材料的科学性与趣味性,科学性不仅指材料内容正确、符合客观规律,逻辑结构严谨,还包括材料内容要适合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问题情境的创设既可以是在教学的开始阶段,也可以在教学中和教学结束时进行。3.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作用。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会产生相当大的激励作用。同时通过反馈作用又可以及时看
44、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及时改正,并激发上进心。4.进行恰当的表演与批评。正确的评价和适当的表扬与批评所起的作用,主要是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予以肯定或否定的强化,从而巩固和发展正确的学习动机。5.正确指导结果归因。在学生完成某一学习 任务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成败归因。一方面要引导学生找出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也应根据每个学生过去一贯的成绩优劣差异,从有利于今后学习的角度进行归因。6.开展适当的竞赛。一般在竞赛中,学生的好胜动机和成就需要更加强烈,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大提高。然而,竞赛有时也具有消极作用,过多的 竞赛不仅会失去激励作用,还会造成紧张气氛,家中学生负担,有损学生身心
45、健康。7科学设计任务难度。著名的耶克斯-多德逊定论发现:任务难度中等时动机激发水平适当,适当控制大学生学习动机的激活水平,从而实现提高大学生学习积极性,取得优良成绩目的。5、结合自己的学习体会谈谈大学生的学习特点? (P84)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内容特点:专业化程度高,职业定向性强,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较强,学科内容高层次性和争议性学习方法特点: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学习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课堂学习和课外校外学 习相结合。6. 根据你对教师心理健康的认识,谈谈如何进行教师心理健康的维护?教师的工作既崇高又艰巨,教师的角色既丰富又复杂,要想很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真正担负起教书育人的
46、重 任,教师自己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有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因为教师的心理健康不仅有利于个人的身心 健康,有助于提高生活、学习和工作效率,而且直接影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心理健康和知识学习,并将对学生的 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和社会其他群体相比,心理健康 水平较差,诸多损害教师身心健康的不利因素依然广泛存在。因此,进行教师心理健康研究和维护的意义重大。但 是维护和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必须要综合考虑,从多方面着手。为此,整个社会、学校及教师个人都应积极努力,共同致力于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1 )优化社会环境。包括: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改善教
47、师生活条件;深化教育改革,减轻教师心理压力;提高培训质量,增强教师的职业满意感;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重塑教师形象;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优化 教师心理素质。首先,重视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中对未来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建议在教师教育的课程中增设一些 关于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其次,在教师继续的课程中,开设相关必修课,从而使教师树立心理健康观念,并 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必要知识和技能。另外,政府相关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组织机构,为教师 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树立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为老师营造一个维护老师职业威望的社会氛围,创造一个融洽、温 馨、积极进取的工作环境(2)完善学校管理,包括:优化
48、学校环境,创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包括良好的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端正领导作风,要在学校里实行广泛的、真实的民主,尊重每个教师的人格和情感,使每个教师都有参与管理与 决策的机会,获得发展与进步。健全激励机制,对教师实行科学、规范、客观、准确的考核与评估,另外,也应 建立合理适度的竞争机制。密切人际关系,包括学校的干群关系和同事关系。开展健康休闲,包括丰富多彩的 文艺、体育、娱乐等健康休闲活动。建立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校环境;为老师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提高老 师的业务能力。(3 )注意自我维护(1)树立科学观念(2)进行身体锻炼(3)学会科学用脑(4)丰富业余生活(5)扩大人际交往(6)善于
49、调适情绪。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了解并接纳自己;悦纳、善待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提高情绪的调控力, 保持平和的心态;学会休闲和放松。7、通过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谈谈学习它的现实意义。作为高校教师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学术水平,只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而掌握有关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则有助 于解决怎样教和如何教的更好的问题。(一)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提高师资水平。青年教师的专业学习一般都较出色,知识面宽广,外语水平 高,接受信息能力强,但绝大多数未系统学过教育科学理论,更未收到高等教育职业训练,因而将高等教育心理学 列为青年教师培训的必修课是完全必要的。二)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能力。
50、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1、高校教师了解大学生的学习心理;2、高校教师把握教学过程的规律,提高有效教学的能力;3高校教师提高其评价与反思能力。三)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增强教师角色胜任能力。学习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1、高校教师正确把握教师角色,增强其角色意识;2、高校教师获得各种能力,增强其对不同角色的胜任能力。四)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高等教育心理学有助于高校教师正确认识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并掌握一定的心理保健知识和心理咨询方法。8、结合自己的体会,论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适方法。1)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不过分追求完美;善于保持心理平衡;保持合理的期望。2)建立合理的生活秩序:
51、学习负担适量;生活节奏合理;注意保护大脑。3 )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保持自我情绪的最佳状态;学会妥协处理心理冲突;锻炼自己对挫折的耐受力。4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5)树立符合实际的目标。6)培养良好的性格品格:不断提高心理发展的动力水平;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四、辨析题(附答题要点)1、高校里有些老教师以前从没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课同样上得很好,有的还当了教授,可见学不学这门课 没多大关系。答:这种说法不正确。有些老教师确实从未学过高等教育心理学,但他们经过长时间的反复实践,不断进行总结和摸索,终于成长为优秀教师。而如果学了这门课,就会大大缩短自我摸索的过程,较快地取得教学
52、经验, 增强教学能力,把自己的教学工作建立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学习相应的理论,将有助于解决怎样教与如何教得更 好的问题。简而言之,学习这门课有助于提高高校师资水平,有助于教师提升教学能力,有助于教师增强角色胜任 能力,有助于教师掌握心理健康知识。2、高等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大学生学习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答:这种说法不全面。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包 括学与教两方面。3、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教师只要努力扮演好教学者的角色就已足够。答:不正确。由于教学活动的多样性,以及教师这一职业行为的艰巨性、复杂性、专业性,教师应成为一个集
53、 多种角色于一身的角色丛。除了教学者的角色外,还应包括朋友、管理员角色;心理辅导人员角色;榜样模范公民角色;学生灵魂塑造者角色;教育科学研究者角色等。4、学习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严格说来,动物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并不存在本质区别。答:错误,动物的学习与人类的学习之间存在本质区别。人类的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通过思维活动产生和 实现的;它是一个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它以语言为中介;是自觉的、有目的、有计划的过程。而 以上特点动物的学习都不具备。5、要引发大学生的学习动机,最有效的还是靠高额奖学金、评优、推荐直升研究生等外部刺激。答:这种说法较片面。题中所列的均属于外部动机,它们对大学生的学习确实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可能只对 少数较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产品质量持续改进培训课件
- 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标准
- 单病种临床路径管理制度
- 智能小区物联网应用系统
- 《Excel数据获取与处理实战》 课件 陈青 第3、4章 数据的输入、工作表的格式化
- 溶剂泄露应急处置
- GMP基础知识培训
- 病从口入教案反思
- 胸腔闭式引流器的护理
- 城市娱乐设施建筑平房施工合同
- GB/T 15249.2-2009合质金化学分析方法第2部分:银量的测定火试金重量法和EDTA滴定法
- GA 1800.4-2021电力系统治安反恐防范要求第4部分:风力发电企业
- 识别危险源-远离危险-公开课课件
- 木字的写法写字课教学课件教学设计
- 优秀-敦煌壁画课件
- 普法讲座-治安管理处罚法课件
- 全科医师培训大纲解读课件
- 云南省学校食堂“六T”管理检查评分标准
- 肿瘤细胞代谢与肿瘤微环境课件
- 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领域整治强调发言
- 腹部闭合性损伤护理查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