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短的寓言故事_第1页
简短的寓言故事_第2页
简短的寓言故事_第3页
简短的寓言故事_第4页
简短的寓言故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简短的寓言故事篇一:寓言故事的短文阅读第一讲阅读短文寓言故事寓言,就是 “寓意于言 ”。一个人想要把自己认为正确的道理说给 别人听的时候,就编一个具体形象的小故事, 让听的人从故事里体会道理。 这个故事就叫寓言。一般来说,寓言都是虚构的,篇幅都比较短小。1、了解寓言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寓言所要说明的道理都是寄托在故事之中, 后人对寓言所要说明 的道理的把握,也必须在故事提供的框架之内,而不能主观随意。所以,我 们阅读寓言,首先要了解它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了解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寓言故事往往是明白如话的,又是比较含蓄的。明白如话,才能 避免晦涩,让人们容易理解、体会;含蓄,才能避免浅陋,给

2、人们留下广阔的思维空间。从结构上看,大多数寓言分为故事和教训两部分,教训就是寓言故 事的寓意。3、了解寓言采用了什么表达方法。寓言故事情节非常新奇,往往能唤起人们丰富的联想。这样,它 免不了要借助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表现手法将深刻的道理寄托在寓言 故事中。因此,我们在阅读寓言故事时,不要忽视对其中的表现方法的理解,要 联系生活实际去深入体会它的教育意义。(一)毛驴和牛大哥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时把腿摔坏了,请毛驴把它背(be ib)ei 回家。毛驴向它要十斤山芋做报酬,老山羊拒绝了,自己一瘸一拐地走 了。过了一会儿,老山羊骑在牛大哥的背上缓缓走来,毛驴看见了, 上前问道:“牛哥,它出多少山

3、芋请你背它? ”“千斤。” 毛驴冷笑道 十斤山芋还不干呢 千斤 你可别做梦了牛大哥认真地说道: “不是我别做梦了,而是你别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谊的分(f e nf)量重千斤呀! ”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站在那扇(sh a nsh卩了扇长长的耳朵,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1、在短文中括号里正确的读音下画横线。2、文中划线句子是谁说的?3、全文一共有个自然段。第 自然段揭示了寓言的寓意。4、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5、毛驴听了牛大哥的一席话, “垂下头不好意思地走了 ”,这说明 了什么?请在括号中打”(1)说明毛驴很不服气。 ()( 2)说明毛驴觉得很惭愧。()( 3)说明毛驴毫不在乎

4、。 ()6、读了这篇寓言故事,你最喜欢谁?为什么?7、用文中的一句话,把下面的话补充完整。这篇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二)避露水有个郑国人,白天怕热,就跑到一棵大树底下去乘凉。过了一会儿,太阳越升越高,树荫随着太阳的移动而移动。那个郑国人也随着树荫挪动席子,太阳总是晒不着他。到了晚上,月亮出来了。树荫随着月亮的移动而移动。那个郑国 人怕露水打湿衣裳,又随着树荫挪动席子。夜越深,月亮越偏西,树荫也离 树越远,还没等天亮,那个郑国人的衣服就全被露水打湿了。 树荫只能乘凉,哪能避露水呢?这个人单凭老经验办事,结果吃 了亏。1、选择正确的读音,在括号里画 “"”ch e ng li a ng (

5、)sh u y 1 ng ()乘凉 ch e ng l 0树荫)s u y 1 n() Che ng li a n()sh u y1 n()2、选字填空。那 挪哪( 1 )天底下( )有这样的好事?(2)()个院子里花草很多。(3)老人的两脚艰难地向前()着。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1)白天,树荫随着( )挪动,那个人怕() ,就在树荫 下乘凉,并随着树荫挪动席子,结果 ()。(2)夜晚,树荫随着()移动,那个人怕( ),又随着树 荫挪动席子,结果(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说明道理?用 在短文中画出来。5、读了这个故事,联系自己的生活说说你有没有遇到这类事? 看图学编寓言故事篇二:第二篇

6、寓言故事第二篇 寓言故事、尸、 亠前言我国古代的寓言多姿多采,是文学艺术宝库中的珍品。生动的故 事、深刻的思想、短小的篇幅、夸张的手法,使这些寓言脍炙人口,深受广 大读者的喜爱。本书选编古代寓言,都从思想性、艺术性、知识性、趣味性等各 个角度考虑了少年儿童读者的需要。 每则寓言由文言文、 译文、注释、 故事、意思等部分组成。希望通过用现代汉语改写的故事和简短的译 文、注释,能够把每则寓言的主旨鲜明地表达出来,并引导少年儿童 读者结合今天社会现实的需要,去着重理解某一方面的思想内容。1、买椟还珠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原文: 楚人有卖某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 玫瑰,缉以翡翠。郑人

7、买其椟而还其珠。此可谓善买椟矣,未可谓善鬻珠也。译文或注释:有个楚国商人在郑国出售珍珠。他用木兰名贵木料做小盒子,用 香料把盒子熏香,还用珠宝、玫瑰、翡翠来加以装饰。一个郑国人买走了这个盒子,却把珍珠还给了他。这真是善于卖 盒子,不能说是卖珍珠啊。【注释】1 为(W!i):制做。木兰:一种高级木料。柜:这里指小盒。2 桂椒:香料。3 缀(zhu )点缀。4 玫瑰(m© igu):种美丽的玉石。5 缉:装饰边沿。翡翠(f e icU: 一种绿色的美玉。犊(d u):小盒。还:退回。7鬻(y卖。买犊还珠的道理:讽刺了那些只看重外表而不顾客观实际和目 光短浅取舍不当的人的人。【拼音】:md

8、 i d u hu a n zh 口【释义】:犊: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2、滥竽充数 作者: 韩非子 原文:22 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 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mi n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 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译文: 齐宣王派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南郭处士请求给齐宣王 吹竽,齐宣王很高兴。 官府给他的待遇和那几百人一样。 齐宣王死后, 他的儿子齐湣王 (田地)继承了王位。 齐湣王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 南郭处士就逃跑了。注释:节选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这则寓言讽刺了无德无才、

9、 招摇撞骗的混子,提醒人们只要严格把关,混子就难混。告诉人们要 有真才实学。滥:失实的。竽:一种古代乐器,即大笙。 “滥竽 ”即不会 吹竽。充数:凑数。 齐宣王: 战国时期齐国的国君。 姓田,名辟疆。使:派,让,指使。 南郭:郭指外城墙,南郭指南城。处士:古代称有学问、有 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相当于 “先生 ”。 这里是戏 称。请:请求。说:通悦”喜欢。廩食(I 1 n以数百人:官府供食。廩:粮仓。食:给东西吃。 以:同 “与”。以:给。湣王:齐国国君,宣王的儿子,在宣王死后继位。姓田,名地。好:喜欢,爱好。( 11)逃:逃跑。( 12)立:继承王位。寓言故事:古时候,齐国的国君齐宣王爱

10、好音乐,尤其喜欢听吹竽,手下有 300个善于吹竽的乐师。 齐宣王喜欢热闹, 爱摆排场, 总想在人前显示 做国君的威严,所以每次听吹竽的时候,总是叫这 300 个人在一起合 奏给他听。有个南郭先生听说了齐宣王的这个癖好,觉得有机可乘,是个赚 钱的好机会,就跑到齐宣王那里去,吹嘘自己说: “大王啊,我是个有 名的乐师,听过我吹竽的人没有不被感动的,就是鸟兽听了也会翩翩 起舞,花草听了也会合着节拍颤动,我愿把我的绝技献给大王。 ”齐宣 王听得高兴,不加考察,很爽快地收下了他,把他也编进那支 300 人 的吹竽队中。这以后,南郭先生就随那 300 人一块儿合奏给齐宣王听,和大家 一样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11、心里得意极了。 其实南郭先生撒了个弥天大谎,他压根儿就不会吹竽。每逢演奏 的时候,南郭先生就捧着竽混在队伍中, 人家摇晃身体他也摇晃身体, 人家摆头他也摆头, 23脸上装出一副动情忘我的样子, 看上去和别人一样吹奏得挺投入, 还真瞧不出什么破绽来。 南郭先生就这样靠着蒙骗混过了一天又一天, 不劳而获地白拿薪水。 但是好景不长,过了几年,爱听竽合奏的齐宣 王死了,他的儿子齐湣( m7)王继承了王位。齐湣王也爱听吹竽,可是他和齐宣王不一样,认为 300 人一块儿吹实在太吵,不如独奏来得悠扬逍遥。于是齐湣王 发布了一道命令,要这 300 个人好好练习,作好准备,他将让它 300 人轮流来一个个地吹竽

12、给他欣赏。乐师们接到命令后都积极练习,都 想一展身手,只有那个滥竽充数的南郭先生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惶 惶不可终日。他想来想去,觉得这次再也混不过去了,只好连夜收拾 行李逃走了。像南郭先生这样不学无术靠蒙骗混饭吃的人,骗得了一时,骗不 了一世。假的就是假的,最终逃不过实践的检验而被揭穿伪装。我们 想要成功,唯一的办法就是勤奋学习,只有练就一身过硬的真本领, 才能经受得住一切考验。【拼音】:I a n y u ch o ng sh u释义】:滥:失实的,假的。不会吹竽的人混在吹竽的队伍里 充数。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出处】:韩非子内储说上3、掩耳盗铃作者: 吕不韦原文:范氏之亡

13、也,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锤毁 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恶人闻之,可也; 恶己自闻之,悖也!译文:范氏逃亡的时候,有个人趁机偷了一口钟,想要背着它逃跑。但 是,这口钟太大了,不好背,他就打算用锤子砸碎以后再背。谁知, 刚砸了一下,那口钟就 “咣”地发出了很大的响声。 他生怕别人听到钟声, 来把钟夺走了,就急忙把自己的两只耳朵紧紧捂住继续敲。害怕别人 听到钟的声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捂住自己的耳朵就以为别人也听 不到了,这就太荒谬了。注释:(1)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 合打败后,逃在齐国。亡,逃亡。 (2)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14、 (3)则:但是 (4)负:用背驮东 西。(5)锤(chu)槌子或棒子。(6) 况(hu a n)然:形容钟声。(7) 遽(j )立刻。(8)悖( be)i:荒谬。(8)恶(e):害怕。24 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管你掩不掩耳朵,它总是要响的。凡 是要客观存在的东西,都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有的人对不喜欢 的客观存在,采取不承认的态度, 以为如此,客观就不存在了, 这和“掩 耳盗铃 ”一样,都是极端的主观唯心主义 唯我论的表现。掩耳盗铃的故事: 春秋时侯,晋国贵族智伯灭掉了范氏。有人趁机跑到范氏家里想 偷点东西,看见院子里吊着一口大钟。钟是用上等青铜铸成的,造型 和图案都很精美。小偷心里高

15、兴极了,想把这口精美的大钟背回自已 家去。可是钟又大又重, 怎么也挪不动。 他想来想去, 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把钟敲碎,然后再分别搬回家。小偷找来一把大大锤,拼命朝钟砸去,咣的一声巨响,把他吓了 一大跳。小偷着慌,心想这下糟了,这种声不就等于是告诉人们我正 在这里偷钟吗?他心里一急,身子一下子扑到了钟上,张开双臂想捂 住钟声,可钟声又怎么捂得住呢!钟声依然悠悠地传向远方。他越听越害怕,不同自由地抽回双手, 使劲捂住自已的耳朵。 “咦, 钟声变小了,听不见了! ”小偷高兴起来, “妙极了! 把耳朵捂住不住就 听不进钟声了吗! ”他立刻找来两个布团,把耳朵塞住,心想,这下谁 也听不见钟声了。于是

16、就放手砸起钟来,一下一下,钟声响亮地传到 很远的地方。人们听到钟声蜂拥而至把小偷捉住了。【拼音】:y a n e r d a o l i ng释义】: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 盖。【出处】:吕氏春秋自知4、自相矛盾原文: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 “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 矛曰: “吾矛之利,於物无不陷也。 ”或曰: “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 如? ”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译文或注释:楚国有个既卖盾又卖矛的人。 (他)称赞他自己(的盾)说: “我 这盾牌的坚固,没有东西能

17、使它被刺穿。 ”(他)又称赞他的矛说: “我 这矛的锋利,对于任何东西没有不能被它刺穿的。 ”有人说:“用你的矛, 去刺你的盾牌,会怎么样? ”这个卖东西的人不能够回应了。那不能被 刺穿的盾牌和没有不能刺穿的矛,是不可能同时存在的。251鬻(yf)卖。2誉:赞美。3 陷:攻破。这里是刺透的意思。4 或曰:有的人说。5 莫:没有不。6应:回答。7或:有人。8 誉“之曰 ”的之:代词,指代盾。9 吾“矛之利 ”的之:文言助词,无义。10 吾“盾之坚 ”的之:同上。自相矛盾的故事:战国时楚国有一个卖盾和矛的人, 他夸说自己所卖的盾坚固无比, 没有东西能把它刺穿;又夸说自己所卖的矛十分锋利,没有东西不被 它刺穿。路上有人听见后,忍不住说: “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结 果会如何? ”楚国人立刻瞠目结舌,无法回答他的问题。【拼音】:z 1 xi a ng m a o d un【释义】: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 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出处】:韩非子难一5、郑人买履作者: 淮南子原文: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 o)其足,而臵之其坐。至之市而 忘操之。已得履,乃曰: “吾忘持度( d u) 。”反归取之。及反,市罢, 遂(su)不得履。人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