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编基础理论证据二简补充了两个证据规定PPT学习教案_第1页
第二编基础理论证据二简补充了两个证据规定PPT学习教案_第2页
第二编基础理论证据二简补充了两个证据规定PPT学习教案_第3页
第二编基础理论证据二简补充了两个证据规定PPT学习教案_第4页
第二编基础理论证据二简补充了两个证据规定PPT学习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会计学1第二编基础理论证据二简补充了两个证第二编基础理论证据二简补充了两个证据规定据规定三、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三、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一)证据能力(一)证据能力 证据能力证据能力是指证据在是指证据在法律上法律上可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即能可作为定案根据的资格,即能否在审判中用来证明控辩双方所主张的、并且必须由审判人员否在审判中用来证明控辩双方所主张的、并且必须由审判人员加以判断的事实。加以判断的事实。规定证据能力的意义:规定证据能力的意义:1、没有证据能力的材料,不得在法庭审理的证据调查阶、没有证据能力的材料,不得在法庭审理的证据调查阶段提出来进行调查,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段提出

2、来进行调查,不得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2、控方或辩方对于相对方请求在法庭上调查的某一材料、控方或辩方对于相对方请求在法庭上调查的某一材料的证据能力存有异议的,原则上应当在法庭审理以前申请排除的证据能力存有异议的,原则上应当在法庭审理以前申请排除,由法官作出是否排除的决定;,由法官作出是否排除的决定;3、经过法庭调查后判明没有证据能力的证据,法庭应当、经过法庭调查后判明没有证据能力的证据,法庭应当依职权或者应当事人的异议声明予以排除;依职权或者应当事人的异议声明予以排除;第1页/共60页(二)证明力(二)证明力证明力又被称为证明力又被称为证据价值证据价值,它是指证据证明案情事实的能力,它是指证

3、据证明案情事实的能力,或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或功能。证明力原则上由,或是指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的价值或功能。证明力原则上由审判人员审判人员自由判断自由判断。(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关系(三)证据能力和证明力的关系1、证据能力是、证据能力是可能性可能性的范畴,证明力是的范畴,证明力是现实性现实性的范畴。的范畴。2、对于证据能力,法律上多以证据规则加以、对于证据能力,法律上多以证据规则加以消极的限制;消极的限制; 对于证明力,一般由法官自由心证,法律上的对于证明力,一般由法官自由心证,法律上的限制很少限制很少。3、证据、证据无证据能力则无证明力无证据能力则无证明力; 无证明力则无证据能力

4、。无证明力则无证据能力。第2页/共60页第二节第二节 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刑事诉讼证据刑事诉讼证据的种类是指以证据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为标准的种类是指以证据的存在和表现形式为标准所划分的刑事诉讼证据的不同类型,它是法律上对证据的分类所划分的刑事诉讼证据的不同类型,它是法律上对证据的分类,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具有法律约束力。根据根据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第第42条第二款的规定,刑事诉讼证据条第二款的规定,刑事诉讼证据有以下七种:有以下七种:1、物证、书证;、物证、书证; 5、鉴定结论;、鉴定结论;2、证人证言;、证人证言; 6、勘验、检查笔录、勘验

5、、检查笔录;3、被害人陈述;、被害人陈述; 7、视听资料。、视听资料。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第3页/共60页一、物证和书证一、物证和书证(一)物证(一)物证1、概念、概念物证物证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或物质痕迹。是指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物品或物质痕迹。 广义的物证包括书证广义的物证包括书证, 狭义的物证不包括书证,狭义的物证不包括书证,我国物证是狭义物证。我国物证是狭义物证。2、特征、特征(1)是以其)是以其存在状况、物质属性、外部特征和性能存在状况、物质属性、外部特征和性能等对等对案件起证明作用的。这是物证最显著的特点。案件起证明

6、作用的。这是物证最显著的特点。(2)具有较强的)具有较强的客观真实性客观真实性,一般不容易被伪造。,一般不容易被伪造。(3)物证具有)物证具有独立的证明性独立的证明性。(4)物证具有)物证具有不可代替不可代替性。性。第4页/共60页(二)书证(二)书证1、概念与特征、概念与特征 书证书证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是指以文字、符号、图形等所记载的内容或表达的思想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文字材料和其他裁体。想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文字材料和其他裁体。书证与物证区别书证与物证区别:(1)物证以其存在、外形等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物证以其存在、外形等外部特征和物质属性证明案件真实情况

7、;书证则以件真实情况;书证则以文书或物品所记载的内容文书或物品所记载的内容证明案件事实证明案件事实。(2)法律对物证无特殊的形式上的特定要求;而书证则)法律对物证无特殊的形式上的特定要求;而书证则不同,法律有时规定必须不同,法律有时规定必须具备特定形式或履行了特定的程序具备特定形式或履行了特定的程序后后,才具有证据效力。,才具有证据效力。(3)物证是一种客观实在,不反映人的主观意志;而书)物证是一种客观实在,不反映人的主观意志;而书证是一定主体制作的,反映了人的证是一定主体制作的,反映了人的主观意志主观意志。如果某个物体同时具有物证和书证的作用,那么它就既是如果某个物体同时具有物证和书证的作用

8、,那么它就既是物证又是书证。物证又是书证。第5页/共60页二、证人证言二、证人证言(一)概念(一)概念证人证言证人证言是指证人就其直接或间接感受和了解到的有关案是指证人就其直接或间接感受和了解到的有关案件事实的某些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件事实的某些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书面证言不是书面证言不是“书证书证”,而是,而是“证人证言证人证言”的一种表现形的一种表现形式。式。(二)证人证言的特征(二)证人证言的特征1、是、是了解案件事实的人了解案件事实的人所提供的证明。所提供的证明。2、只包括、只包括能够正确表达意志的人能够正确表达意志的人就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

9、就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3、与其他人证相比,证人证言、与其他人证相比,证人证言较为客观较为客观。4、具有、具有不稳定性和多变性不稳定性和多变性。一是易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一是易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二是证人对案件事实的感知能力、记忆表达能力的响和干扰。二是证人对案件事实的感知能力、记忆表达能力的不同,也会使证人证言出现误差。不同,也会使证人证言出现误差。第6页/共60页三、被害人陈述三、被害人陈述被害人陈述是指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就其遭受犯罪行被害人陈述是指受犯罪行为直接侵害的人就其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事实和所了解的有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情况向公为侵害的事实和所了解的有关犯罪嫌疑人、被告

10、人的情况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被害人的特定性决定了其陈述的专安、司法机关所作的陈述。被害人的特定性决定了其陈述的专属性,不能由其他人代替被害人陈述案件事实和被害经过。属性,不能由其他人代替被害人陈述案件事实和被害经过。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四、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一)概念(一)概念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俗称俗称“口供口供”,是指犯罪,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案件的有关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口嫌疑人、被告人就案件的有关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作的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供述是指承认犯有某种罪行所作的交待。辩头或书面的陈述。供述是指承认犯有某

11、种罪行所作的交待。辩解是指否认犯罪或反驳控诉的申辩和解释。解是指否认犯罪或反驳控诉的申辩和解释。第7页/共60页1、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自己犯罪的供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自己犯罪的供述。即犯罪嫌。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承认对他控告的犯罪事实,并向司法机关讲清他疑人、被告人承认对他控告的犯罪事实,并向司法机关讲清他实施犯罪的全部事实经过和情节,表现为自首、坦白和承认。实施犯罪的全部事实经过和情节,表现为自首、坦白和承认。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自己无罪或罪轻的辩解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自己无罪或罪轻的辩解。表现。表现为否认、申辩、反驳、提供反证等。为否认、申辩、反驳、提供反证等。3、犯罪嫌疑人、

12、被告人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的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检举揭发他人犯罪行为的陈述,也叫攀供。也叫攀供。(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特征(二)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的特征1、虚假的可能性大虚假的可能性大。2、易有反复性易有反复性,随时可能翻供,甚至时供时翻。,随时可能翻供,甚至时供时翻。 3、口供具有、口供具有虚假成分与真实成份并存虚假成分与真实成份并存的特点。的特点。第8页/共60页五、鉴定结论五、鉴定结论(一)概念(一)概念鉴定结论鉴定结论是指鉴定人根据公安、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者聘请是指鉴定人根据公安、司法机关的指派或者聘请,运用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运用

13、自己的专门知识和技能对案件中需要解决的专门性问题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后所作出的结论性的书面意见。因此,进行分析、鉴别、判断后所作出的结论性的书面意见。因此,鉴定结论又叫鉴定人意见,是一种独立的诉讼证据。鉴定结论又叫鉴定人意见,是一种独立的诉讼证据。(二)鉴定结论的特征(二)鉴定结论的特征1、独立性、专门性。、独立性、专门性。2、结论性、判断性。、结论性、判断性。3、范围性、科学性。不直接涉及对案件的有关法律问题、范围性、科学性。不直接涉及对案件的有关法律问题做出评价,只是科学上的判断。做出评价,只是科学上的判断。鉴定结论和证人证言的区别鉴定结论和证人证言的区别是:是:1、鉴定结论是鉴定人对与案

14、件事实有关的某些专门性问、鉴定结论是鉴定人对与案件事实有关的某些专门性问题进行鉴别、判断后所作出的结论。而证人证言是证人就其所题进行鉴别、判断后所作出的结论。而证人证言是证人就其所知道的案件事实情况所作的陈述。知道的案件事实情况所作的陈述。第9页/共60页2、鉴定结论是司法机关为解决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指派或、鉴定结论是司法机关为解决案件中的专门性问题指派或聘请鉴定人而作出的书面结论。聘请鉴定人而作出的书面结论。鉴定结论具有可代替性。而证鉴定结论具有可代替性。而证人证言具有不可代替性人证言具有不可代替性。3、鉴定结论是在案件发生后形成的。而证人证言是在案件、鉴定结论是在案件发生后形成的。而证人证

15、言是在案件发生过程中形成的。发生过程中形成的。六、勘验、检查笔录六、勘验、检查笔录(一)概念(一)概念勘验、检查笔录勘验、检查笔录是指公安、司法人员依法对与犯罪有关的是指公安、司法人员依法对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勘察、检验或者检查时所作的场所、物品、人身、尸体等进行勘察、检验或者检查时所作的客观情况的记载。客观情况的记载。第10页/共60页勘验笔录勘验笔录是指办案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痕是指办案人员对于与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痕迹、尸体等勘查、检验中所作的记载。它以文字记录为主,还迹、尸体等勘查、检验中所作的记载。它以文字记录为主,还包括绘图、照相、录像、模型等方式

16、,分为包括绘图、照相、录像、模型等方式,分为现场勘验笔录、物现场勘验笔录、物证检验笔录、尸体检验笔录、侦查实验笔录证检验笔录、尸体检验笔录、侦查实验笔录等种类。等种类。检查笔录检查笔录是指办案人员为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是指办案人员为确定被害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生理状态以及证人的作证能力,而人的某些特征、伤害情况或生理状态以及证人的作证能力,而对他们的人身进行检查和观察后所作的客观记载。对他们的人身进行检查和观察后所作的客观记载。 (二)勘验、检查笔录的特征(二)勘验、检查笔录的特征1、综合性综合性。勘验、检查笔录是将客观存在的一系列证据。勘验、检查笔录是将客观存

17、在的一系列证据进行综合记载。进行综合记载。2、独立性独立性。勘验、检查笔录不依附于任何其他证据,而。勘验、检查笔录不依附于任何其他证据,而是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是一种独立的证据形式。第11页/共60页(三)勘验、检查笔录与书证的区别(三)勘验、检查笔录与书证的区别1、产生的时间不同。书证一般是在案件发生前或在发案、产生的时间不同。书证一般是在案件发生前或在发案过程中制作发生的。而勘验、检查笔录则是在过程中制作发生的。而勘验、检查笔录则是在案件发生后制作案件发生后制作的。的。2、制作主体不同。书证一般是由当事人或有关单位及公、制作主体不同。书证一般是由当事人或有关单位及公民制作的。而勘验、检查笔

18、录则是办案人员在民制作的。而勘验、检查笔录则是办案人员在执行公务中依法执行公务中依法制作制作的一种文书。的一种文书。3、反映的内容不同。书证本身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事实情、反映的内容不同。书证本身能直接证明案件的事实情况。而勘验、检查笔录完全是一种况。而勘验、检查笔录完全是一种对客观情况的如实记载对客观情况的如实记载。4、能否重新制作不同。书证不能涂改,也不能重新制作、能否重新制作不同。书证不能涂改,也不能重新制作,要保持其原意。而勘验、检查笔录若记载有误或不明确,要保持其原意。而勘验、检查笔录若记载有误或不明确,可可以重新勘验、检查以重新勘验、检查,并,并作出新的勘验、检查笔录作出新的勘验、检查

19、笔录。第12页/共60页七、视听资料七、视听资料(一)概念(一)概念视听资料视听资料又称又称音像资料音像资料,是指利用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是指利用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等储存的音响、图像、信息等资料和数据来证明案件事实的机等储存的音响、图像、信息等资料和数据来证明案件事实的一种证据。一种证据。(二)(二) 视听资料的特征视听资料的特征1、高度的准确性和逼真性。、高度的准确性和逼真性。 2、直观性、客观性强。、直观性、客观性强。3、动态连续性。、动态连续性。 4、存在被伪造、变造的可能性、存在被伪造、变造的可能性。 (四)视听资料与书证的区别(四)视听资料与书证的区别书证是以书面文字形式记载的

20、思想或行为内容来证明案件书证是以书面文字形式记载的思想或行为内容来证明案件事实,而视听资料则主要是以音响、图像、数据内容来反映案事实,而视听资料则主要是以音响、图像、数据内容来反映案件事实。书证是以静态的方式来证明案件事实,而视听资料则件事实。书证是以静态的方式来证明案件事实,而视听资料则是以动态的方式来证明案件事实。是以动态的方式来证明案件事实。第13页/共60页第三节第三节 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 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是指在是指在证据理论证据理论中根据不同的标准对中根据不同的标准对证据所作的划分和归类。这种分类不具有法律约束力。证据所作的划分和归类。这种分类不

21、具有法律约束力。一、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一、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一)概念(一)概念 根据诉讼证据根据诉讼证据来源的原生性或派生性来源的原生性或派生性,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可以把证据分为原始证据和传来证据。始证据和传来证据。 原始证据原始证据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是指直接来源于案件事实的“第一手第一手”证据材料证据材料。传来证据传来证据是指经复制、转述、转抄等中间环节形成的是指经复制、转述、转抄等中间环节形成的“第第二手二手”证据材料。证据材料。第14页/共60页(二)划分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意义(二)划分原始证据与传来证据的意义确立一种确立一种“最佳证据观念最佳证据观念”,注意审查形成传来证据的

22、中,注意审查形成传来证据的中间环节,掌握可能出现的失真,以避免判断事实出现失误。间环节,掌握可能出现的失真,以避免判断事实出现失误。(三)传来证据的作用(三)传来证据的作用 1、可以作为发现原始证据的、可以作为发现原始证据的线索线索。 2、可以用作审查原始证据真伪的、可以用作审查原始证据真伪的手段手段。 3、原始证据无法保存的情况下,传来证据是、原始证据无法保存的情况下,传来证据是保存证据材保存证据材料料的一种方式。的一种方式。4、在确实无法取得原始证据的情况下,经过查证属实的、在确实无法取得原始证据的情况下,经过查证属实的传来证据,传来证据,可以作为认定案情的一种根据可以作为认定案情的一种根

23、据。 第15页/共60页二、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二、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一)概念(一)概念根据证据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罪重还根据证据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是否实施了犯罪、罪重还是罪轻等方面所起的是罪轻等方面所起的不同证明作用不同证明作用,可以把证据区分为控诉证,可以把证据区分为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据和辩护证据。 凡是能够证明被告人有罪以及应当从重或加重处罚的证据凡是能够证明被告人有罪以及应当从重或加重处罚的证据,就是,就是控诉证据控诉证据。 凡是能够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减轻、免除被告凡是能够证明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应当减轻、免除被告人刑事责任的证据,是人刑事责任的证据,是辩

24、护证据辩护证据。第16页/共60页(二)划分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的意义(二)划分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的意义1、便于控辩双方把握证据的性质和不同特点,运用证据完、便于控辩双方把握证据的性质和不同特点,运用证据完成其控诉犯罪的举证责任或有效地行使其辩护权利。成其控诉犯罪的举证责任或有效地行使其辩护权利。2、便于确立司法人员收集证据、客观认定事实的、便于确立司法人员收集证据、客观认定事实的“客观义客观义务务”。(三)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的特点和要求(三)控诉证据和辩护证据的特点和要求控诉证据,控诉证据,必须达到必须达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的证明标准(大陆法系要求高度的

25、盖然性即可能性,英美法系则证明标准(大陆法系要求高度的盖然性即可能性,英美法系则要求排除合理怀疑)。要求排除合理怀疑)。辩护证据则辩护证据则不需全面证实事实情况,只要有一两个关键证不需全面证实事实情况,只要有一两个关键证据或一组证据能够打破控诉证据的证据锁链,使对方的有罪立据或一组证据能够打破控诉证据的证据锁链,使对方的有罪立证难以成立即可证难以成立即可第17页/共60页三、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三、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一)概念(一)概念根据单一证据根据单一证据能否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能否直接证明案件的主要事实,证据可分为,证据可分为直接证据直接证据和和间接证据间接证据。 所谓案件的主要事实,是

26、关于犯罪事实是否发生以及由何所谓案件的主要事实,是关于犯罪事实是否发生以及由何人所为的事实。人所为的事实。 直接证据:直接证据: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某一证据。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某一证据。间接证据:间接证据: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必须与其它不能单独直接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必须与其它证据联系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证据联系起来才能证明案件主要事实的证据。第18页/共60页(二)特点(二)特点1、直接证据的特点、直接证据的特点 (1)基本特征是不必经过推理过程就)基本特征是不必经过推理过程就能够单独地、直接能够单独地、直接地证明案件主要事实地证明案件主要事实。(2)证

27、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及书证有可能是直接证据。)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及书证有可能是直接证据。(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都是直接证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都是直接证据。(4)物证(狭义物证)、鉴定结论和勘验、检查笔录,)物证(狭义物证)、鉴定结论和勘验、检查笔录,不可能成为直接证据。不可能成为直接证据。(5)直接证据通常)直接证据通常数量较少数量较少,往往,往往不易取得不易取得,多为言词,多为言词证据,失真的可能性大,证据,失真的可能性大,不稳定性较强不稳定性较强。2、间接证据的特点、间接证据的特点(1)基本特征是每一个间接证据)基本特征是每一个间接证据都不能单独证明案件的都不能单独证明案

28、件的主要事实主要事实,间接证据具有证明关系上的,间接证据具有证明关系上的间接性间接性、证明方法上的、证明方法上的推断性推断性、证明作用上的、证明作用上的相互依赖性相互依赖性等特点。等特点。第19页/共60页(2)间接证据一般比直接证据更)间接证据一般比直接证据更容易获得容易获得。失真可能性小。失真可能性小,稳定性相对较高稳定性相对较高。(3)在某些案件中,收集到的证据可能只有间接证据。)在某些案件中,收集到的证据可能只有间接证据。(三)间接证据的作用及运用规则(三)间接证据的作用及运用规则1、间接证据的作用、间接证据的作用(1)辅助证明作用辅助证明作用。它是鉴别、印证、强化直接证据的重。它是鉴

29、别、印证、强化直接证据的重要手段。要手段。(2)独立证明作用独立证明作用。多个间接证据所形成的符合证明条件。多个间接证据所形成的符合证明条件的的“证据群证据群”,也能证明案件事实。,也能证明案件事实。2、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间接证据的运用规则(1)定案的每个间接证据都)定案的每个间接证据都必须查证属实必须查证属实。(2)每个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某种)每个间接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之间存在某种客观联系客观联系,能证明案件的某一方面事实或情节。,能证明案件的某一方面事实或情节。 第20页/共60页(3)间接证据之间、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须)间接证据之间、间接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须协调,协调,

30、没有矛盾。没有矛盾。(4)所有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所有间接证据必须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体系完整的证据体系(或称(或称证据锁链)。证据锁链)。(5)根据间接证据体系足以得出确定的结论,该)根据间接证据体系足以得出确定的结论,该结论是结论是唯一的唯一的,具有排他性,不存在任何其他的可能性。,具有排他性,不存在任何其他的可能性。四、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四、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一)概念(一)概念根据证据的根据证据的存在和表现形式存在和表现形式,可以把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可以把证据分为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两类(人证和物证)。实物证据两类(人证和物证)。以人的语言表述作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就是以人的语言表述

31、作为存在和表现形式的证据就是言词证据言词证据。以实物的性质、外部特征、存在状况或记载的内容为表现形。以实物的性质、外部特征、存在状况或记载的内容为表现形式的证据就是式的证据就是实物证据实物证据。第21页/共60页(三)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特点(三)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的特点1、言词证据的特点、言词证据的特点(1)动态反映性。()动态反映性。(2)不稳定性。)不稳定性。2、实物证据的特点、实物证据的特点(1)客观性。()客观性。(2)相对稳定性。)相对稳定性。(3)被动性。()被动性。(4)间接性。)间接性。第22页/共60页第四节第四节 证据规则证据规则一、证据规则概述一、证据规则概述 规定证据

32、收集、证据运用和证据判断的法律准则即为证据规定证据收集、证据运用和证据判断的法律准则即为证据规则。规则。二、自白任意性规则二、自白任意性规则(一)含义(一)含义自白自白就是自我表白心迹或自己说明自己的意思,大多数情就是自我表白心迹或自己说明自己的意思,大多数情况下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况下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口供。自白任意性规则自白任意性规则又叫又叫非非任意性自白排除规则任意性自白排除规则,是指凡是通过违法或不恰当的方式取得,是指凡是通过违法或不恰当的方式取得的并非出于陈述人自由意志的自白以及对自白的任意性有疑问的并非出于陈述人自由意志的自白以及对自白的任意性有疑问时应当绝对排除。

33、只有在自愿状态下的自白才能作为证据采用时应当绝对排除。只有在自愿状态下的自白才能作为证据采用。(二)确立此规则的目的及理由(二)确立此规则的目的及理由第23页/共60页1、反对强迫性自我归罪的价值观念。、反对强迫性自我归罪的价值观念。2、鼓励正当的警察行为。、鼓励正当的警察行为。3、认为这一规则有利于在刑事诉讼中维持控辩双方适当、认为这一规则有利于在刑事诉讼中维持控辩双方适当的平衡,而强迫供述必然打破这种平衡。的平衡,而强迫供述必然打破这种平衡。4、防止判决受到不可靠的强迫性口供的影响。、防止判决受到不可靠的强迫性口供的影响。三、违法证据排除规则三、违法证据排除规则(一)含义(一)含义违法证据

34、排除规则违法证据排除规则又叫又叫排除规则排除规则,是指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是指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司法机关不得采纳非法取得的供述和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司法机关不得采纳非法取得的供述和非法搜查、扣押取得的证据作为定案的根据。违法收集的证据,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证据作为定案的根据。违法收集的证据,大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以违法方法获取的口供;另一类是违反法定程序型:一类是以违法方法获取的口供;另一类是违反法定程序(主要是搜查、扣押程序主要是搜查、扣押程序)取得的实物证据。取得的实物证据。(二)运用(二)运用1、对违法获取的口供应当排除、对违法获取的口供应当排除第24页/共60页(1)非法获取口供对

35、基本人权损害极大,应严格禁止。)非法获取口供对基本人权损害极大,应严格禁止。(2)非法获取口供也可能妨害获得案件的实质真实。)非法获取口供也可能妨害获得案件的实质真实。(3)基于自白任意性法则。)基于自白任意性法则。2、对违反法定程序获取的物证,适用利益权衡原则、对违反法定程序获取的物证,适用利益权衡原则美国:美国:严格实行非法物证排除规则。严格实行非法物证排除规则。 “毒树之果毒树之果” 理论认为,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其使用理论认为,以非法手段获取的证据其使用是有害的。是有害的。英、德、法等国家:英、德、法等国家:并不一般的排斥违法取得的物证,注并不一般的排斥违法取得的物证,注意违法的严重程

36、度与排除违法证据对国家利益的损害程度,进意违法的严重程度与排除违法证据对国家利益的损害程度,进行利益权衡,赋予法官对于证据取舍的自由裁量权。行利益权衡,赋予法官对于证据取舍的自由裁量权。对违法获取的证据,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一律准用,对违法获取的证据,既不能一概排斥,也不能一律准用,而应依利益权衡原则,予以区别对待。对违法取得的言词证据而应依利益权衡原则,予以区别对待。对违法取得的言词证据应绝对排除。应绝对排除。第25页/共60页对违法取得的实物证据应相对排除,即违法情节较轻而案对违法取得的实物证据应相对排除,即违法情节较轻而案情重大的,对违法获取的实物证据应予采用;相反,违法情节情重大的,

37、对违法获取的实物证据应予采用;相反,违法情节严重而案情较轻的,则违法取得的实物证据应当排除。严重而案情较轻的,则违法取得的实物证据应当排除。四、补强规则四、补强规则(一)含义(一)含义补强规则补强规则(Corroboration Requirement)是以直接保障口供是以直接保障口供之证明力为目的的规则,要求仅有被告人口供不能认定其有罪之证明力为目的的规则,要求仅有被告人口供不能认定其有罪,还必须附加其他证据佐证。,还必须附加其他证据佐证。补强证据补强证据又叫又叫佐证佐证,是指不能证明案件事实、但可用来证,是指不能证明案件事实、但可用来证明主要证据的可靠性、增强主要证据的证明力的证据材料。而

38、明主要证据的可靠性、增强主要证据的证明力的证据材料。而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就是主要证据。能够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就是主要证据。第26页/共60页许多国家限制口供的证明能力,不承认口供对案件事实的许多国家限制口供的证明能力,不承认口供对案件事实的独立和完全的证明力,禁止以被告人口供作为有罪判决的唯一独立和完全的证明力,禁止以被告人口供作为有罪判决的唯一依据,而要求提供其他证据予以依据,而要求提供其他证据予以“补强补强”。 (二)(二)要求要求第一,补强证据必须具有证据能力,非法证据即使在实质第一,补强证据必须具有证据能力,非法证据即使在实质上是真实的,也不得作为口供的补强证据。上是真实的,也不得

39、作为口供的补强证据。第二,不能与口供作出实质性区分的证据,不能构成补强第二,不能与口供作出实质性区分的证据,不能构成补强证据。如记载有口供之内容的讯问笔录。证据。如记载有口供之内容的讯问笔录。第三,犯罪嫌疑人、告人在其他场合所做的陈述,如果没第三,犯罪嫌疑人、告人在其他场合所做的陈述,如果没有其他附加证据的,也不得单独作为本案中口供的补强证据。有其他附加证据的,也不得单独作为本案中口供的补强证据。第27页/共60页(三)(三)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共犯口供是否需要补强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共犯口供是否需要补强:英美国家英美国家,一般对共犯的口供要予以补强证明。,一般对共犯的口供要予以补强证明。日本日本

40、最高法院的判例认为,共犯不论是否同案审理,其他最高法院的判例认为,共犯不论是否同案审理,其他嫌犯的自白不属于嫌犯的自白不属于“本人的自白本人的自白”,对于,对于“本人的自白本人的自白”不再不再需要补强证据。需要补强证据。我国我国,一般认为,共同被告人的供述仍然是,一般认为,共同被告人的供述仍然是“被告人供述被告人供述”,同样具有真实性和虚伪性并存的特点,应受刑诉法第,同样具有真实性和虚伪性并存的特点,应受刑诉法第46条条的制约,适用证据补强证据规则。的制约,适用证据补强证据规则。五、意见证据排除规则五、意见证据排除规则意见规则意见规则是指证人作证只能陈述自己所了解的案件事实,是指证人作证只能陈

41、述自己所了解的案件事实,而不能将自己的判断意见和推测作为证言的内容。理由是:而不能将自己的判断意见和推测作为证言的内容。理由是:1、认定事实、作出判断属于法官职责所在,、认定事实、作出判断属于法官职责所在,证人不能代证人不能代行法官的判定职能行法官的判定职能,责任在于提供法官判断事实的材料。,责任在于提供法官判断事实的材料。2、法庭需要证人提供其经验事实,而、法庭需要证人提供其经验事实,而意见和推测则非证意见和推测则非证人的体验,因此并无证据用途,而且容易导致立证混乱人的体验,因此并无证据用途,而且容易导致立证混乱。第28页/共60页七、相关性证据规则七、相关性证据规则(一)含义(一)含义相关

42、性证据规则相关性证据规则是指只有与本案有关的事实材料才能作为是指只有与本案有关的事实材料才能作为证据使用。证据使用。(二)理由(二)理由1、认定案件事实的需要认定案件事实的需要。防止当事人将没有关联性的证。防止当事人将没有关联性的证据材料提供给法庭而导致法庭错误认定案件事实。据材料提供给法庭而导致法庭错误认定案件事实。2、限定调查证据的范围限定调查证据的范围。避免在不相关问题上花费时间。避免在不相关问题上花费时间。(三)运用(三)运用证据材料必须在逻辑上与案件事实相关,例如:品格证据证据材料必须在逻辑上与案件事实相关,例如:品格证据排除规则。被告人过去一般的不良品格都不能提出来证明他现排除规则

43、。被告人过去一般的不良品格都不能提出来证明他现在的犯罪事实。在的犯罪事实。第29页/共60页第五节第五节 刑事诉讼证明刑事诉讼证明一、概念和特点一、概念和特点刑事诉讼证明刑事诉讼证明是指证明主体依法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是指证明主体依法收集、审查判断和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二、证明对象二、证明对象(一)含义和特点(一)含义和特点证明对象证明对象又称又称待证事实待证事实、要证事实要证事实,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需,是指在诉讼活动中需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一切事实。要运用证据加以证明的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一切事实。(二)种类(二)种类1、实体法事实实体法事实

44、是指对解决刑事案件的是指对解决刑事案件的实体处理实体处理即即定罪量刑问题定罪量刑问题具有法律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意义的事实。(1)犯罪事实是否发生、应否追究刑事责任的事实。()犯罪事实是否发生、应否追究刑事责任的事实。(首先必须证明的)首先必须证明的)第30页/共60页(2)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证明对象的核心部分)有关犯罪构成要件的事实。(证明对象的核心部分)(3)影响量刑轻重的事实情节。)影响量刑轻重的事实情节。(4)排除行为的违法性和可罚性的事实。)排除行为的违法性和可罚性的事实。(5)被告人个人情况。)被告人个人情况。2、程序法事实、程序法事实是指对于解决案件的诉讼程序问题具有法律

45、意义的事实。是指对于解决案件的诉讼程序问题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1)关于应否审理和管辖的事实。)关于应否审理和管辖的事实。(2)关于应否回避的事实。)关于应否回避的事实。(3)关于对嫌疑人和被告人采取人身强制措施是否合法)关于对嫌疑人和被告人采取人身强制措施是否合法的事实。的事实。(4)关于对案件采取搜查、扣押等强制性侦查措施是否)关于对案件采取搜查、扣押等强制性侦查措施是否合法的事实。合法的事实。第31页/共60页(5)关于其他取证程序是否合法的事实。)关于其他取证程序是否合法的事实。(6)关于诉讼期间延长或被延误是否有法定理由的事实)关于诉讼期间延长或被延误是否有法定理由的事实。(7)延期

46、审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事实。)延期审理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事实。(三)(三)免证事实免证事实某些事实属于不用证明的事实,即某些事实属于不用证明的事实,即免证事实免证事实。对这些事实。对这些事实,不必用证据加以证明即直接确认,称为,不必用证据加以证明即直接确认,称为“司法认知司法认知”。(1)众所周知的事实;)众所周知的事实;(2)自然规律及定理;)自然规律及定理;(3)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已知事实和日常生活经验法则,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能推定出的另一事实;(4)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已为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所确认的事实;(5

47、)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已为仲裁机构的生效裁决所确认的事实;(6)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已为有效公证文书所证明的事实。 第32页/共60页三、证明标准三、证明标准(一)含义(一)含义证明标准证明标准指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指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二)国外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二)国外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大陆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内心确信内心确信”。英美法系国家:英美法系国家: “排除合理怀疑排除合理怀疑”。 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的刑事证明标准具有明显的大陆法系国家与英美法系国家的刑事证明标准具有明显的同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二

48、者相互渗透。同一性,表现在:二者相互依存,二者相互渗透。(三)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三)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证明要求是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证明标准是认定被告人证明要求是查明案件的真实情况,证明标准是认定被告人有罪必须有罪必须“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第33页/共60页四、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四、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一)含义(一)含义证明责任证明责任指证明主体收集、审查、运用证据,证实和确认指证明主体收集、审查、运用证据,证实和确认案件事实的职责,以及未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承担问题。案件事实的职责,以及未能证明案件事实的责任承担问题。(二)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的承

49、担(二)证明责任和举证责任的承担我国刑事诉讼,证明责任、举证责任承担应遵循的原则:我国刑事诉讼,证明责任、举证责任承担应遵循的原则:1、公安、司法机关承担刑事案件的证明责任、公安、司法机关承担刑事案件的证明责任公诉案件:公安、司法机关;自诉案件:自诉人公诉案件:公安、司法机关;自诉案件:自诉人2、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举证责任、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承担证明责任、举证责任3、辩护人不承担证明责任,但是可以举证证明有利于自、辩护人不承担证明责任,但是可以举证证明有利于自己的主张。己的主张。辩护人所提供的证据是否属实,还需要司法机关审查核实辩护人所提供的证据是否属实,还需要司法机关审查核

50、实和认定。和认定。第34页/共60页第六节第六节 刑事诉讼证据规定刑事诉讼证据规定一、概述一、概述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和司法部司法部2010年年5月月30日联合发布:日联合发布: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以下简称死刑案件证据规定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关于办理刑事案件排除非法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以下简称非法证据排除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两个两个规定规定对政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提对政法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特别

51、是死刑案件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对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对于完善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提高执法办案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提高执法办案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意义。第35页/共60页两个两个规定规定不仅全面规定了刑事诉讼证据的基本原则,不仅全面规定了刑事诉讼证据的基本原则,细化了证明标准,还进一步具体规定了对各类证据的收集、固细化了证明标准,还进一步具体规定了对各类证据的收集、固定、审查、判断和运用;不仅规定了非法证据的内涵和外延,定、审查、判断和运用;不仅规定了非法证据的内涵和外延,还对审查和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证明

52、责任等问题进行了具体还对审查和排除非法证据的程序、证明责任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规范。的规范。二、两个规定确立的刑事证据基本原则二、两个规定确立的刑事证据基本原则(一)证据裁判原则(一)证据裁判原则死刑案件证据规定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二条:第二条:“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认定案件事实,必须以证据证据为根据。为根据。”这是法律第一次明文确立证据裁判原则,是这是法律第一次明文确立证据裁判原则,是“以以事实事实为根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的深化。原则的深化。第36页/共60页(二)为贯彻(二)为贯彻“证据裁判原则证据裁判原则”而确立的证据法原则和规则而确立的证据法原则和规则 、依法收集证据

53、原则(程序法定原则)、依法收集证据原则(程序法定原则) 死刑案件证据规定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三条:第三条: “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定程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收集、审查、核实和认定证据。序,全面、客观地收集、审查、核实和认定证据。”对照对照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第第43条:条:“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员必须依照法定程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严禁刑讯逼供和以

54、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第37页/共60页对照教材对照教材128页对证据合法性的阐述,页对证据合法性的阐述,150页对违法证据排页对违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阐述,除规则的阐述,注意:注意:公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收集证据违犯法定程序的,并不必公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收集证据违犯法定程序的,并不必然导致证据的无效。然导致证据的无效。依据两个证据规定,证据收集程序上的瑕疵依其大小分为依据两个证据规定,证据收集程序上的瑕疵依其大小分为:可以补正的违法与不可补正的违法,可以补正的违法证据,:可以补正的违法与不可补正的违法,可以补正的违法证据,采取补正措施

55、后,该证据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采取补正措施后,该证据可以作为定案的依据。2、证据质证原则、证据质证原则 死刑案件证据规定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四条:第四条:“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的经过当庭出示、辨认、质证等法庭调查程序查证属实的证据,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根据。证据,才能作为定罪量刑的根据。”第38页/共60页3、死刑案件的证明对象、证明标准、死刑案件的证明对象、证明标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死刑案件证据规定第五条第五条(对照教材对照教材166页)页) 办理死刑案件,对被告人办理死刑案件,对被告人犯罪事实的认定犯罪事实的认定,必须达到证,必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据确实、充分。证据确

56、实、充分是指:证据确实、充分是指:(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一)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二)每一个定案的证据均已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二)每一个定案的证据均已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三)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三)证据与证据之间、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或者矛盾得以合理排除;或者矛盾得以合理排除;(四)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均已查清;(四)共同犯罪案件中,被告人的地位、作用均已查清;(五)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符合逻辑和经验规则(五)根据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过程符合逻辑和经验规则,由证据得出的结论为唯一结论。,由证据得出的结论为唯一结论。第

57、39页/共60页办理死刑案件,对于以下事实的证明必须达到证据确实、办理死刑案件,对于以下事实的证明必须达到证据确实、充分:充分:(一)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发生;(一)被指控的犯罪事实的发生;(二)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与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时(二)被告人实施了犯罪行为与被告人实施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间、地点、手段、后果以及其他情节;(三)影响被告人定罪的身份情况;(三)影响被告人定罪的身份情况;(四)被告人有刑事责任能力;(四)被告人有刑事责任能力;(五)被告人的罪过;(五)被告人的罪过;(六)是否共同犯罪及被告人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作用(六)是否共同犯罪及被告人在共同犯

58、罪中的地位、作用;(七)(七)对被告人从重处罚的事实对被告人从重处罚的事实。第40页/共60页三、各种刑事证据的审查与认定规则三、各种刑事证据的审查与认定规则(一)物证、书证(一)物证、书证1、最佳证据规则(原始证据优先规则)、最佳证据规则(原始证据优先规则)第条:据以定案的物证应当是原物。第条:据以定案的物证应当是原物。原物原物的照片、录像或者复制品,不能反映原物的外形和特的照片、录像或者复制品,不能反映原物的外形和特征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征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据以定案的书证应当是原件。据以定案的书证应当是原件。书证有更改或书证有更改或者更改迹象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书证的副本、复制者

59、更改迹象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书证的副本、复制件不能反映书证原件及其内容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件不能反映书证原件及其内容的,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据。第41页/共60页2、非法物证、书证的排除规则、非法物证、书证的排除规则 (非法证据排除规定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第第14条)条)“物证、书证的取得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公正审物证、书证的取得明显违反法律规定,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否则,该物证、书证判的,应当予以补正或者作出合理解释,否则,该物证、书证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注意注意:(1)对于非法物证、书证是否排除的问题,本规定采纳)对于非法物证、书证是

60、否排除的问题,本规定采纳了教材了教材151页所主张的页所主张的“利益权衡原则利益权衡原则”;(2)本规定没有对排除非法取得的物证、书证的程序作)本规定没有对排除非法取得的物证、书证的程序作出规定,采用何种程序依照法官的裁量(但依照五机关文件,出规定,采用何种程序依照法官的裁量(但依照五机关文件,死刑案件证据规定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对于非死刑案件任然有极大的参考价值对于非死刑案件任然有极大的参考价值,而此规定中对非法物证、书证的审查有相关程序规定。),而此规定中对非法物证、书证的审查有相关程序规定。)第42页/共60页3、物证、书证瑕疵的补正方法(第条)、物证、书证瑕疵的补正方法(第条)经勘验、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