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黄口服液生产工艺研究_第1页
银黄口服液生产工艺研究_第2页
银黄口服液生产工艺研究_第3页
银黄口服液生产工艺研究_第4页
银黄口服液生产工艺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银黄口服液小试试验方案一、实验目的:综合考虑影响银黄口服液的稳定因素和含量、ph值的要求,以及生产成本等因素寻找最佳的生产工艺。二、实验方案:采用传统正交设计法优先成品的绿原酸的含量、ph值的最佳条件,考虑影响因素有金银花提取工艺、绿原酸投料量、配制液ph值、柠檬酸钠用量、灭菌方法,根据各因素的取值范围和及实验要求设计成4水平5因素水平表,具体见表:因素水平表(表1)因素水平金银花提取工艺绿原酸投料量(g/l)配制液ph值柠檬酸钠用量(g/l)灭菌方法1饮片水提2.45.50不灭菌2饮片80温浸3.45.82.94辐照灭菌3饮片60温浸4.86.014.7100,30min4提取物6.87.2

2、29.4100,20min三、实验方法:1、饮片水提:将金银花中药饮片采用热投的方法(即先将饮用水煮沸,再将中药饮片投入进去),分两次微沸,第一次加10倍饮用水,微沸2小时;第二次加10倍饮用水,微沸1小时。(饮片投入量根据金银花中药饮片绿原酸含量按提取率为30%计算投料)2、饮片80温浸:将金银花中药饮片分两次温浸,第一次加10倍饮用水,加热至80时后温浸2小时,第二次加10倍饮用水,加热至80时后温浸1小时。(饮片投入量根据金银花中药饮片绿原酸含量按提取率为30%计算投料)3、饮片60温浸:将金银花中药饮片分两次温浸,第一次加10倍饮用水,加热至60时后温浸2小时,第二次加10倍饮用水,加

3、热至60时后温浸1小时。(饮片投入量根据金银花中药饮片绿原酸含量按提取率为30%计算投料)10倍饮用水10倍60饮用水4、提取物:直接使用金银花提取物进行配制,金银花提取物投入量按实际检测的绿原酸含量计算投料。药渣(弃掉)金银花饮片60温浸1小时温浸2小时5、生产工艺:中药材提取液提取液合并离心过滤低温浓缩金银花提取物(冷藏备用)纯化水热水溶解黄芩提取物离心过滤18%naoh调节ph值离心过滤2混合均匀(粗配液)中间品检测(ph值、密度)山梨酸钾、蔗糖溶解加入混合液中瓶子(用灌封退回的)柠檬酸钠溶解加入混合液中灭菌灌封银黄工艺处方:(100ml)物料名称金银花提液黄芩提取物蔗糖山梨酸钾柠檬酸钠

4、氢氧化钠数量适量2.8g10g0.13 g适量适量方案一(1-1-2-2-1):金银花水提,投入2.4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不灭菌的样品方案二(1-1-2-2-3):金银花水提,投入2.4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灭菌30min的样品注:方案一和方案二各制得100ml,即取用51.6g的金银花中药饮片(3.1%)用水提方法提取,一起配制成200ml,最终分装成20支,10支100灭菌30min,10支不灭菌。方案三(2-1-2-2-1):金银花80温浸提取,投入2.4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不灭菌的

5、样品方案四(2-1-2-2-3):金银花80温浸提取,投入2.4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灭菌30min的样品注:方案三和方案四各制得100ml,即取用51.6g的金银花中药饮片(3.1%)用80温浸提取方法提取,一起配制成200ml,最终分装成20支,10支100灭菌30min,10支不灭菌。方案五(3-1-2-2-1):金银花60温浸提取,投入2.4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不灭菌的样品方案六(3-1-2-2-3):金银花60温浸提取,投入2.4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灭菌30min的样品方案七(3

6、-2-2-1-1):金银花60温浸提取,投入3.4g/l,不添加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不灭菌的样品方案八(3-2-2-1-3):金银花60温浸提取,投入3.4g/l,不添加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灭菌30min的样品方案九(3-2-2-2-3):金银花60温浸提取,投入3.4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灭菌30min的样品方案十(3-1-2-2-3):金银花60温浸提取,投入4.8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灭菌30min的样品方案十一(3-4-2-2-3):金银花60温浸提取,投入6.8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

7、配制液调节至5.8,灭菌30min的样品注:方案五至方案十一各制得100ml,即取用286g的金银花中药饮片(3.1%)用60温浸提取方法提取,提取液量用总体积,最后再按相应投料量分配,各方案配制成100ml,分别分装成10支。方案十二(4-1-1-1-3):使用金银花提取物加1/3量的纯净水溶解,投入2.4g/l,不添加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5,灭菌30min的样品方案十三(4-1-1-2-3):使用金银花提取物加1/3量的纯净水溶解,投入2.4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5,灭菌30min的样品方案十四(4-1-2-2-3):使用金银花提取物加1/3量的纯净水溶

8、解,投入2.4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灭菌30min的样品方案十五(4-2-1-2-3):使用金银花提取物加1/3量的纯净水溶解,投入3.4g/l,不添加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5,灭菌30min的样品方案十六(4-2-2-2-3):使用金银花提取物加1/3量的纯净水溶解,投入3.4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灭菌30min的样品方案十七(4-2-3-2-3):使用金银花提取物加1/3量的纯净水溶解,投入3.4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6.0,灭菌30min的样品方案十八(4-2-4-2-3):使用金银花提取物

9、加1/3量的纯净水溶解,投入3.4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7.2,灭菌30min的样品方案十九(4-2-2-3-3):使用金银花提取物加1/3量的纯净水溶解,投入3.4g/l,添加14.7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灭菌30min的样品方案二十(4-2-2-4-3):使用金银花提取物加1/3量的纯净水溶解,投入3.4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灭菌30min的样品方案二十一(4-2-2-2-1):使用金银花提取物加1/3量的纯净水溶解,投入3.4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不灭菌的样品方案二十二(4-2-2

10、-2-2):使用金银花提取物加1/3量的纯净水溶解,投入3.4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辐照灭菌的样品方案二十三(4-2-2-2-4):使用金银花提取物加1/3量的纯净水溶解,投入3.4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100灭菌20min的样品方案二十四(4-3-2-2-3):使用金银花提取物加1/3量的纯净水溶解,投入4.8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灭菌30min的样品方案二十五(4-3-2-2-1):使用金银花提取物加1/3量的纯净水溶解,投入4.8g/l,添加2.94g/l柠檬酸钠,配制液调节至5.8,不

11、灭菌的样品注:1、方案16、21、22、23是比较不同灭菌条件的灭菌效果及产品的稳定性。2、方案13、14、16、17、18是比较配制液的ph值不同时对产品的稳定性作用大小。3、方案16、19、20是比较不同柠檬酸钠的添加量对产品的稳定性作用大小。4、方案12、13是比较添不添加柠檬酸钠对产品的稳定性(ph值和含量)作用大小。5、方案24、25是比较当金银花提取物添加量为药典处方量的2倍时,产品的稳定性(ph值和含量),灭菌前后的变化。四、样品检测分析:1、绿原酸检测测方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乙腈-0.4%磷酸溶液(10:9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32

12、7nm。理论板数按绿原酸峰计算应不低于20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绿原酸对照品适量,精密称定,置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制成每1ml含40g的溶液,即得。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1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以0.45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 2、黄芩苷检测测方法:色谱条件与系统适用性试验 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以甲醇-水-磷酸(50:50:0.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274nm。理论板数按黄芩苷峰计算应不低于2500。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黄芩苷对照品约

13、1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甲醇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含黄芩苷50g)。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量取本品1ml,置5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3ml,置25ml量瓶中,加50%甲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取续滤液,以0.45m微孔滤膜滤过,即得。测定法 分别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10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即得。方案金银花提取工艺绿原酸投料量(g/l)配制液ph值柠檬酸钠用量(g/l)灭菌方法成品检测结果ph值绿原酸(mg/ml)黄芩苷(mg/ml)一112215.716.7319

14、.80二112235.445.1420.53三212215.677.6221.05四212235.855.4620.25五312215.697.4319.61六312235.516.3919.05七322115.7210.3819.46八322135.478.1219.24九322235.458.8219.63十312215.4010.8718.40十一312235.3315.7319.43十二411135.322.0120.92十三411235.372.3721.16十四412235.432.2119.93十五421235.352.9718.54十六422235.632.8320.81十七4

15、23235.832.8519.92十八424236.831.8119.12十九422335.712.4220.01二十422435.732.0719.99二十一422215.663.3720.30二十二422225.603.2020.28二十三422245.622.9820.89二十四432235.693.7319.54二十五432215.604.5419.44五、结论:1、分析比较方案一、三、五实验数据,中药饮片提取方法提取率分别为84%、95%、93%,由此可见,采用饮片80温浸提取方法提取率最高,同时考虑到大生产中提取液的浓缩温度为6080,由于绿原酸的热稳定性不好,所以浓缩中温度608

16、0不会影响提取率,所以金银花的最佳提取工艺为:将金银花中药饮片分两次温浸,第一次加10倍饮用水,加热至80时后温浸2小时,第二次加10倍饮用水,加热至80时后温浸1小时。2、分析比较方案六、九、十、十一、十四、十六、二十四等实验数据,绿原酸投料量与最终产品绿原酸含量比例系数,可以得出绿原酸的投料量越大最终绿原酸含量比例系数越小,即绿原酸的投料量越大,在制剂过程中的损失率越大。3、分析比较方案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等实验数据,配制液的ph值越高,制剂过程中绿原酸的损失率越大,但实验过程中发现配制过程中,当ph值低于5.5时黄芩提取物溶解性较差,而制得成品后ph值在5.35.5时比较稳

17、定,由于考虑到2010版中国药典中银黄的质量标准为5.57.0,所以配制过程中,配制液的ph值控制在5.86.0时绿原酸的利用率较高。4、分析比较方案十六、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等实验数据,比较不同灭菌条件的灭菌效果及产品的稳定性,绿原酸灭菌损失率分别为:5.04%、17.82%、17.51%,以此看来绿原酸的热稳定性较差,三种灭菌后的产品细菌检测均合格,相对来说co60辐照灭菌绿原酸有效成份损失较小,但成本较高而且需要送到外面去灭菌操作不方便;100流通蒸汽灭菌20min和30min有效成份损失差别不大,故生产可行的方法可选择100流通蒸汽灭菌30min。5、分析比较方案七、八、九及方案十二、十三等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添加柠檬酸钠缓冲剂有利于ph值和绿原酸有效成份的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