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器采暖系统开题报告_第1页
散热器采暖系统开题报告_第2页
散热器采暖系统开题报告_第3页
散热器采暖系统开题报告_第4页
散热器采暖系统开题报告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1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000字左右的文献综述:1 简介散热器采暖是以热源(锅炉)热水作为循环热媒通过散热器等作为终端散热设备的采暖方式。散热器采暖系统由锅炉+散热器+管道组成,属于对流采暖方式,优点是升温迅速;可以解决居室任意区域供暖要求;款式多样;合理选择可以起到装饰美观效果;对层高没有影响;维修方便易于清洗;使用成本相对较低,无噪音。如果采用间断性采暖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节能。缺点是占用一定墙面及室内空间,安装位置不合理会影响美观;散热器表面温度较高,易产生散热不均匀,有温度梯度产生。2 课题背景散热器起步较

2、早发展成熟,当属欧洲,尤其是意大利。散热器在欧洲成熟出现的年代大家公认为19世纪末,1890年在欧洲贵族宅邸兴起,采用铸铁浮雕单柱形式,价格极其昂贵,作为一种生活中的奢侈品流行于上流社会。1900-1920年代,伴随着散热器取暖的方便性、舒适性被厂泛认可和用于上流社会交际场所(如教堂、剧院)的需要,产生了散热量较大的多柱、铸铁浮雕散热器。满足了较大空间的楼堂馆所。 1920- 1930年代间,散热器第一次革命产生了单柱钢质散热器,明显地提高了生产量,较大量满足社会需求。 1930-1950年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多数人放弃生火取暖的基本方式。 追求更高生活水准。从而产生了大众化的散

3、热器,即多柱铸铁和多柱钢质散热器。1950-1960年,人们已经医治完毕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创伤。产生了较为良好的工业革命成果,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人们在满足取暖舒适的同时,在节能环保、美观装饰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铜质板式散热器以散热量大、外观简洁、大方、价格适中,受到人们青睐,成为主流产品。1960-1980年人们考虑到铝材传热系数高的特点,希望其能取代铸铁和钢质散热器。但由于铸铝型材粗犷简单及不能很好解决碱性水质腐蚀问题,故而在1980-1990年期间散热器主流又回归到钢质。可人们要求其外观必须能和现代的家居格调相一致,满足人性化、个性化的要求。依据当时的生产工艺水平,大多数生产厂商普遍采用

4、氩弧焊工艺插接式焊接,生产线条流畅的管式散热器。1996年以后随着超声波自动焊接(激光焊)工艺的普及和焊接成本降低,国内生产厂商经过生产设备改造,大胆采用色彩,运用文化底蕴和卓越的创造力,以专业的国际化设计理念,创造出装饰性与采暖功能完美结合的现代钢质散热器。3 系统特点1)传统采暖方式,技术成熟,安装方便。2)全自动调节运行,单个房间实现独立温控,便于使用。3)经济节能,室内无噪音,舒适性更高。4)不同款式彰显个性与品位。5)无污染,对潮湿环境的防潮有着明显的效果。4 系统形式4.1 上供下回式系统布置管道方便,排气顺畅,是用得最多的系统形式。4.2 上供上回式系统采暖干管不与地面设备及其他

5、管道发生占地矛盾。但立管消耗管材量增加,立管下面均要设放水阀。主要用于设备和工艺管道较多,沿地面布置干管发生困难的工厂车间等。4.3 下供下回式与上供下回式相比,供水干管无效热损失小、可减轻上供下回式双管系统的竖向失调(沿竖向各房间的室内温度偏离设计工况称为竖向失调),因为通过上层散热器环路的重力作用压头大,但管路长,阻力损失大,有利于水力平衡。顶棚下无干管,比较美观,可以分层施工,分期投入使用。底层需要设管沟或有地下室以便于布置两根管,要在顶层散热器设放气阀或设空气管排出空气。4.3 下供上回式系统与上供下回式系统相对照,被称为倒流式系统。如供水干管在一层地面明设时其散热器可加以利用,因而无

6、效热损失小,与上供下回式系统相比,底层散热器平均温度升高,从而减少底层散热器面积,有利于解决某些建筑物中底层房间热负荷大、散热器面积过大,难于布置的问题。立管中水流方向与空气浮生方向一致,在四中系统形式中最有利排气。当热媒为高温水时,底层散热器供水温度高,然而水静压力也大,有利于防止水温较高的供水的汽化。5 选题意义1) 小区住宅供热方案的不同,导致其相应的最初投资及运行费用有很大差异。利用动态年值法和投资回收期等经济概念,来计算各不同供热方案的优劣,得到在临界供热范围以内,采用小区集中供热是最省的。2) 以燃气燃料为例,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是烟尘和二氧化碳。应用高斯扩散模式进行计算,结果表明小

7、区集中热供应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3) 将模糊数学和大气环境评价方法引入供热方式环境评价中;初步尝试建立对供热方式环境评价分析的方法,提高供热模式选择中的客观性和准确性。4) 改进住宅小区集中供热的监控和收费方式。通过对经济分析、技术剖析,使人们对小区集中供热的节能、经济性、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加明朗,小区集中供热方式能进一步得到政策、开发商和广大用户的拥护。6 总结现阶段大部分建筑采用散热器采暖系统,安装方便,维修简单,可实现热量分户和计量。在满足人们所需热量的同时,技术发展成熟,是人们首选的采暖方式。参考文献1 付伟. 小区集中供热经济及环保效益分析. 上海理工大学硕博士论文大观.2007.

8、2 朱秀 , 侯九阳 .小区供热温度监测仪的设计.黑龙江矿业学院学报.2000,(02)3 谭浩强.c程序设计.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1).4 韩雪,蒋国平.数字式温度传感器ds18b20在温室环境监测中的应用.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02(09).5 李聚光,董素玲.用ds18b20实现多路测温.内江科技出版社.2006.6 江太辉,邓展威. ds18b20数字式温度传感器的特性与应用.电子技术.2003(12).7 赵容义,范存养,薛殿华,钱以明.空气调节m.第三版.8 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50. 9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部分)

9、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社.1996:8-60. 10 董子忠,徐永光,陈启高,温永玲.窗户传热系数的简化计算方法j.建筑材料.2002(9):40-44. 11 新建集中供暖住宅分户计量设计技术规程.2000. 12 户用型超声波热量表j.暖通空调.2003,2(33).13 甘普尔温控阀j.暖通空调.2003,3(30). 14 肖兰生.住宅分户计量式供暖系统的设计要点j.暖通空调.2000,4(30):43-45. 15 贺平,孙刚.供热工程m.第三版.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8-325. 毕 业 设 计(论 文)开 题 报 告本课题要研究或解决的问题和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

10、):1 设计依据1)本工程为青岛市某住宅楼,采用散热器采暖,连续供热,小区采用直供;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2)气象资料:根据建筑所在地从设计手册中进行查找。3)建筑资料:具体见施工图。4)室内设计参数:按建筑性质,查阅暖通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确定。2 毕业设计任务及要求1)本设计主要负责建筑物室内采暖系统的设计;2)进行采暖热负荷的计算;3)管径计算及水力计算; 4)热表及温控阀选型;5)论文思路清晰,文理通顺,符号规范,设计方案、计算方法及计算结果正确,设备选型合理。3 设计研究由于气象条件(室外温度、风速、风向、太阳辐射强度等)的变化、用户用能水平的变化、系统服务对象条件的变化等,采暖

11、系统总是要运行在与设计条件不同的各种实际工况下。如果不进行调节,就会导致系统失调,造成室内温度过高或偏低。调节是解决失调采取的根本措施。但调节不当,不仅浪费电能和燃料,而且影响用户供热质量。热水采暖系统有良好的调节性能,而且有多种调节方式。采暖系统的失调可分为水利失调和热力失调。水利失调是指实际流量分配偏离所要求的流量,热力失调是指供热量及室内温度偏离设计要求。水利失调是引起热力失调的主要原因之一。采暖系统一旦投入运行,如同一层的各房间、上下层的各房间室内温度都符合设计要求(偏差在规定范围内),其效果是最好的,是设计者的努力方向。要达到这一要求并不简单,系统实际运行往往存在失调,管路末端阻力越

12、大的系统,越不易水利失调,因此单管热水采暖系统比双管热水采暖系统水利稳定性好。导致热水采暖系统失调的原因,在设计计算时采取措施可减轻失调的影响。此设计中为了减轻失调现象,各用户入口安装自力式流量控制阀,运用质调节来控制流量,入户的每组散热器回水上安装均流阀,使每组散热器的流量相同,从而达到热量平均分配,达到相同。从而减轻失调现象。4解决问题1)彻底解决水平失调及楼层之间的垂直失调,保证每个房间的供热质量。2)更加减少循环量,流量可调到每平米1kg/h,温差可拉到40(供水温度70,回水温度30),从而做到节约电能90%以上;节约热能20%以上。3)可节约钢材50%左右。4)提高用户满意度,从而提高收费率。5)利用锁闭功能可防止人为随意调节。5 注意事项1)室内系统要设计成并联方式;2)调整差压阀,使入口资用压头不超过0.1mpa。3)注意水质要干净。4)需精细调节。6 总结本文是对青岛市某住宅楼进行低温热水采暖的系统设计。所得结论如下: 1)散热器是采暖系统中最常见的末端设备,主要传统方式为热辐射和空气对流。散热器一般固定在墙上,使用工况为85度左右的进水,将散热器加热至65度以上,散热器附件空气受热上升,在室内形成冷热空气对流,室内温度在对流中逐渐上升至实际温度。2) 进行了热负荷计算。其中一单元住宅总热负荷为 31516.83w,二单元住宅总热负荷为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