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jiu jiang university 毕 业 设计(终稿) 题 目 综合教学楼框架结构设计 院 系 土木工程与城市建设学院 专 业 土 木 工 程 姓 名 庄 园 年 级 指导教师 二零一二年六月第一章 设计任务及要求第一节 设计原始数据一、工程概况 本结构为六层框架综合教学楼,建筑面积6455,结构主要高度h=23.4m<24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抗震设防分类为丙类,抗震设计防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框架的抗震等级为四级。二、设计条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参照勘察结论和建议,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基持力层选定为粉质
2、黏土层,该层为褐黄色,呈可塑坚硬壮,质地均匀,网状裂隙发育,层内夹有少量呈褐黑色的铁锰质结核。地基承载力按300kpa考虑。基本风压=0.35。拟建九江市区,地面粗糙度属c类。三、设计要求 1、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人的行为规律合理进行功能分区,流线组织明确便捷,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2、管理方便,各个房间采光通风良好。 3、适当运用现代建筑造型手段和建筑构图规律,创造新颖,活泼,有现代感的建筑形象。 4、合理进行柱网布置,合理选择基础类型,并进行相关的计算。 第二章 建筑设计第一节 建筑设计总说明1、 设计标高: 室内设计标高为±0.000m,室内外高差+0.600m。2、墙
3、身做法: 墙身为普通粘土砖填充墙,m5水泥砂浆砌筑。外墙为37墙, 24墙。内粉刷为混合砂浆底,纸筋灰面,厚20mm,“803”内墙涂料两度。外粉刷为1:3水泥砂浆浆底,厚20mm,马赛克贴面。3、 屋面做法: 膨胀珍珠岩保温层(厚100140,2%找坡);1:2水泥砂浆找平层厚20mm;现浇钢筋混凝土板;15厚纸筋粉底。4、 楼面做法: 30mm厚水泥砂浆面层;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20mm厚纸筋粉底。5、 门窗做法: 均为铝合金门窗,自重为0.45 kn/m2。6、 活荷载: 屋面活荷载2.0 kn/m2 ,雪荷载为2.0kn/m2 ;教室楼面活荷载2.0 kn/m2;走廊楼面活荷载2.5k
4、n/m2。第二节 平面设计:相关图见建筑施工图。第三章 结构设计第一节、结构选型以及结构布置和计算简图一、结构方案的确定:本设计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2、 基础类型的确定:上部结构荷载不大,且地基比较均匀、地基承载力适中故可选独立基础设计。3、 结构布置:结构平面布置如图1:6000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3600 6000 6000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5、13 14 15 16 17dcba600030006000dcba结构平面布置(图1)四、结构构件截面的确定 1、基础顶面设计标高的确定:取基础顶面距离室外设计地面500mm 2、楼板厚度的确定:以上板块均按双向板设计。取板跨最长的板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混规第9.1.2条,双向板的跨厚比, 按构造要求,现浇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最小厚度为80mm; 综合荷载等情况考虑,取板厚h=150mm。3、框架梁截面尺寸确定1) 横向框架梁:横向框架梁的最大跨度为6000mm,横向框架梁高h= =400600mm,取h=500mm;横向框架梁宽b= = =167250mm, 取b=200mm 2) 纵向框
6、架梁:纵向框架梁的最大跨度为6000mm纵向框架梁高h=400600,取h=500mm;纵向框架梁宽b= = =167250mm, 取b=200mm 4、框架柱截面尺寸确定:对于多层框架,无论从受力的角度,还是柱的净高而言,都以底层最为不利。底层层高h=5m,柱截面高度取h= = =250333mm,又对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房屋高度为26.3m>24m,即抗震等级为二级的框架结构,为保证柱有足够的延性,需要限制柱的轴压比,初步估计框架柱截面的高度为h=500mm,截面宽度取为500mm,柱的截面尺寸为500×500。5、材料选择: 混凝土强度等级:除基础垫层混凝土选用c15,
7、基础选用c25外,基础以上各层混凝土均选用c30。 钢筋级别:框架梁、柱等主要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选择hrb400级钢筋;构造钢筋、箍筋及板内钢筋选用hrb235。五、结构计算简图的确定(取一榀横向框架,号轴线) 根据地质资料,确定基础顶面距室外地面500mm,底层层高为3.9+0.5+0.6=5m,各梁柱构件线刚度列于图2中: 柱: 底层: =() 标准层: =() 梁: 边跨(ab、cd):=() 中跨(bc) :=() 图2图2 (单位:) 结构计算简图 第二节、框架荷载计算(取结构平面布置图号轴线框架做具体计算)一、 恒载计算1、 屋面框架梁线荷载标准值20mm厚1:2水泥砂浆找平 10
8、0140厚膨胀珍珠岩 150mm厚现浇板 15mm厚纸筋石灰抹底 屋面恒载 框架梁自重 梁侧粉刷 框架梁恒载 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线荷载为: ,2、 楼面梁线荷载标准值25mm厚水泥砂浆面层 150mm厚现浇楼板 15mm厚纸筋抹底 楼面恒载框架梁恒载 边跨填充墙 墙两侧粉刷 填充墙恒载 因此作用在中间层框架梁的线荷载为: , ,3、 屋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边柱框架梁恒载 1m高女儿墙自重 女儿墙粉刷 女儿墙恒载 纵向框架梁传来屋面恒载 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中柱框架梁自重 纵向框架梁传来屋面恒载 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4、 楼面框架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边柱框架梁恒载 铝合金窗自重 窗下墙体
9、自重 粉刷 窗边墙体自重 粉刷 框架柱自重 粉刷 纵向框架梁传来楼板自重 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中柱纵向框架梁恒载内纵墙自重 粉刷 扣除门洞重 门重 纵向框架梁传来楼板自重 中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5、 弯矩标准值(恒载引起): 顶层边节点集中荷载 偏心(向外) 顶层边节点弯矩标准值 顶层中节点集中荷载 偏心(向走廊) 顶层中节点弯矩标准值 中间层边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偏心(向外) 中间层边节点弯矩标准值 中间层中节点集中荷载标准值 偏心(向走廊) 中间层中节点弯矩标准值 二、 楼屋面活载标准值计算屋面面荷载:上人时为;教室活载:;走廊:。屋面:,; 楼面:,; 由于活载偏心产生的弯矩
10、很小,可以忽略。恒载、活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分别如下图3(a)、3(b): 图3(a)活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图3(b)三、地震作用计算 1、重力荷载代表值的计算 1 屋面恒载标准值 2 雪荷载标准值 3 楼面恒载标准值 4 楼面活载标准值(由于走廊活荷载为2.5kn/m2,其余均为2.0kn/m2,为方便计算,楼面活载均取为2.5kn/m2) 5 梁柱的自重标准值 表1.1梁或柱截面尺寸(mm×mm)跨度或柱高(m)净跨或净高各层根数单根自重标准值(kn)各层梁或柱自重标准值(kn)l133-0.5=2.5176.25106.25l23.63.6-0.5=3.17.75403l366
11、-0.5=5.513.75632.5一般柱3.93.924.3751657.5底层柱5531.252125 6 墙体自重标准值 表1.2墙体每片面积()片数墙体厚度(mm) 面荷() 重量(kn)女儿墙1120(钢筋混凝土)468标准层外墙1 3704112.55标准层内墙12403283.2底层外墙13705318.898底层内墙12404246.272 7 荷载分层汇总屋面重力荷载代表值为屋面恒荷载+0.5屋面雪荷载+纵横梁自重+屋面下半层的柱及纵横墙自重;楼面重力荷载代表值 为楼面荷载+1.0楼面均布活载+纵横梁自重+楼屋面上下各半层柱及纵横墙自重。 表1.3层数屋面/楼面恒载屋面/楼面
12、活载纵横梁柱纵横墙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65293.5442024.312451.0754544.5542530.3751657.517269.9344544.5542530.3751657.517269.93续表层数屋面/楼面恒载屋面/楼面活载纵横梁(kn)柱(kn)纵横墙(kn)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kn)34544.5542530.3751657.517269.9324544.5542530.3751657.517269.9314544.5542530.37518588.39 2、横向框架抗侧刚度计算 根据d值法,横向框架抗侧刚度,计算过程及结果如下表: 表1.4层次柱类型柱高(m)柱子的线刚
13、度(kn/m) d()一般层边柱3.90.520 0.206 6521.476 中柱1.560 0.438 13850.408 68底层边柱50.666 0.437 6562.162 中柱1.999 0.625 9375.000 68 3、框架基本自振周期的计算 表1.5层位612451.07138528812451.070.0090 0.262 3262.1 854.63 517269.931385288297210.0215 0.253 4369.3 1105.46 417269.93138528846990.930.0339 0.232 3998.8 925.92 317269.9313
14、8528864260.860.0464 0.198 3413.0 674.50 217269.93138528881530.790.0589 0.151 2611.9 395.02 118588.391083727100119.20.0924 0.092 1717.3 158.65 取,结构基本自振周期s 4、多遇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和位移的计算 房屋高度为24.5<40m,且刚度和质量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故可采用底部剪力法计算多遇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由抗震书表3-4,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的多遇地震下,水平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按二类场地类别,第一 设计分组,查抗震书表3-2,设计特征周期为
15、0.35 s。 由于,所以地震影响系数。 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由于,顶部附加地震作用系数, 顶部附加水平地震作用 质点的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楼层地震剪力及楼层层间位移的计算过程见下表1.6: 层次 612451.0724.5305051 1416919 505 505 13852880.0004 517269.9320.6355761 589 1094 13852880.0008 417269.9316.7288408 478 1572 13852880.0011 317269.9312.8221055 366 1938 13852880.0014 217269.938.9153702 2
16、55 2193 13852880.0016 118588.39592942 154 2347 10837270.0022 根据gb50011-2010第5.5.1条规定,层间弹性位移角按,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 ,一般层取层间位移最大值验算,满足条件;底层,满足。 4、 与地震组合的重力荷载计算 1、荷载代表值计算 1)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重力荷载 恒载 , 雪荷载 , 作用在顶层框架梁上的重力荷载为 , 2)作用在楼面框架梁上的重力荷载 恒载 , , 活载 ,; 作用在楼面框架梁上的重力荷载为 , , 2、计算简图如下图3(c)图3(c) 地震组合荷载图 五、风荷载计算查荷载规
17、范附录d得,九江地区的基本风压为。风压标准值计算公式:,由于 h=24.7<30m,所以=1.0;矩形平面体型系数迎风面和背风面分别取0.8、0.5;按c类粗糙度查得风压高度系数在4.5、8.4、12.3、16.2、20.1、24处分别为0.74、0.74、0.74、0.764、0.842、0.904。风压标准值计算如下,其中a为一榀框架各节点的受风面积,计算简图见下图3(c):层次61.01.324.50.9120.3514.045.8351.01.320.60.8500.3514.045.4341.01.316.70.7740.3514.044.9431.01.312.80.740.
18、3514.044.7321.01.38.90.740.3514.044.7311.01.350.740.35186.06 图3(d) 风荷载作用下结构计算简图 第3节 、楼板配筋计算 一、设计资料汇总:屋面恒载为,活载为;楼面恒载为,活载在a、b轴和b、c轴为 ,在b、c轴间为,采用c25混凝土,板中的受力钢筋采用hpb235,构造钢筋等采用hpb235。楼盖结构布置图如下图4: 图4 楼盖结构布置图1、 屋面板的设计: 1、按弹性理论设计 (1)、荷载设计值 , , (2)、计算跨度 内跨:(轴线间距离),边跨:,各区格板的计算跨度列于下表: (3)弯矩计算 跨中最大弯矩为当内支座固定时在作
19、用下的跨中弯矩与内支座铰支时在作用下的跨中弯矩之和。 本题计算时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2 ;支座最大弯矩为当支座固定时在作用下的支座弯矩。根据不同的支承条件, 整个楼盖可以分为a、b、c、d、e、f六种。计算结果见下表2: 表2 项目 区格abcdef33.66-0.25+0.075=5.82536-0.25+0.075=5.82563.6 6-0.25+0.075 =5.8256-0.25+0.075=5.8256-0.25+0.075=5.825660.830.6210.520.971 续表 项目 区格abcdef-6.144-10.8400-7.729-21.486-18.966-18.9
20、66-5.5750000-18.966(4)截面设计 截面有效高度:假定选用8或6钢筋,则方向跨中截面的,方向跨中截面的 ,支座 处。采用分离式配筋方式。 截面设计用的弯矩:楼盖周边未设圈梁,故只能将a、f区格的跨中弯矩及支座a-a、a-f弯矩减少20%,其余不折减。 为了方便计算,近似取,。截面配筋计算结果及实际配筋列于下表3中。 项目 区格(mm)m() 配筋实有配筋()跨中a区格 方 向131 6200 141.5方 向1236200141.5b区格方 向1315.4326200141.5方 向1232.1586200141.5 表3 续表 项目 区格(mm)m() 配筋实有配筋()跨中
21、c区格 方 向1319.4156/8100393方 向1239.4156/8100393d区格方 向1314.0666/8200196.5方 向1231.2666200141.5e区格方 向1318.6176/8100393方 向1237.6886/8100393f区格方 向1318200251.5方 向1236100283支座a-a1318200251.5a-b131-8.61910200392.5a-d131-6.0108200251.5a-f1318/10100644.0b-b131-10.84010/12200479.0b-c131-25.02910/12100958.0b-e131-
22、21.48610/12100958.0c-e131-25.02910/12100958.0c-d131-25.02910/12100958.0d-f1318/10100644.0e-f131-20.47610100785.02、按塑性理论设计(1)、荷载设计值 (2)、计算跨度 内跨:(b为梁宽),边跨:(h为板厚),各区格板的计算跨度值列于下表中: (3)、弯矩计算 取;, 其中;弯矩值见下表4中: 表4 项目 区格a(四边固支)b(三边固支,短简支)c(两边固支)d(三边固支,短简支)e(三边固支,短简支)f(四边固支)3-0.2=2.83.6-0.2=3.43-0.2=2.83.6-0.
23、2=3.4 6-0.2=5.8 续表 项目 区格a(四边固支)b(三边固支,短简支)c(两边固支)d(三边固支,短简支)e(三边固支,短简支)f(四边固支)000001.5542.8638.1952.6398.0561.8430.9321.7184.9171.5834.8341.106-3.108-5.726-16.390-5.278-16.112-3.686-3.108-5.7260-5.2780-3.686-1.865-3.436-9.834-3.167-9.667-2.212-1.865000-9.667-2.212 (4)、截面计算 各区格板及支座的截面计算配筋如下:按塑性理论设计的截
24、面配筋,其中:, 项目 区格(mm)m() 配筋实有配筋()跨中a区格 方 向13147.56 6200141.5方 向12330.40 6200141.5 表5 续表 项目 区格(mm)m() 配筋实有配筋()跨中b区格 方 向1312.863109.55 6200141.5方 向1231.71870.01 6200141.5c区格 方 向1318.195313.57 10200392.5方 向1234.917200.38 8200251.5d区格方 向1312.639100.98 6200141.5方 向1231.58364.51 6200141.5e区格方 向1318.056308.25
25、 10200392.5方 向1234.834197.00 8200251.5f区格方 向1311.84370.52 6200141.5方 向1231.10645.07 6200141.5支座a-a13195.12 8200251.5a-b13157.09 8200251.5a-d131-3.167121.18 8200251.5a-f131-3.686141.04 8200251.5b-b131-5.726219.10 8200251.5b-c131-16.390627.14 8/10100644.0b-e131-16.112616.50 8/10100644.0c-e131-16.39062
26、7.14 8/10100644.0c-d131-9.834376.28 10200392.5d-f131-3.167121.18 8200251.5e-f131-9.667369.89 10200392.5 (5)、楼面施工图:见施工图 第四节、内力计算 一、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 恒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采用分层法。这里只列出中间层的计算过程,其他层仅显示计算结果。取第三层的轴线所在 的框架计算,先不考虑节点的集中弯矩和集中力。图5(a)为刚度简图,图5(b)为荷载简图: 刚度简图5(a):单位: 荷载简图5(b):单位:kn/m 先将梯形分布荷载和三角形分布荷载化为等效均布荷载,等效均布荷载的计
27、算公式如下图6所示。图6 把梯形荷载化为等效均布荷载: , 利用结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为: 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如下图7所示,考虑节点弯矩作用,计算所得弯矩图见下图8。同样可以分层法求得顶层及底层的弯矩图,也见下图7(b)。 图7 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注意考虑集中弯矩的作用时,应将集中弯矩按节点刚度进行分解,计算结果见下图8: (a) (b) (c) 图8 分层法弯矩计算结果(a) 顶层;(b)标准层;(c)底层 将各层分层法求得的弯矩图叠加,可得整个框架结构在恒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果节点不平衡,要注意将不平衡弯矩进行再分配进行修正,修正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整个结构弯矩图如
28、图9(a)所示,进而求得框架各梁柱的剪力和轴力图9(b)所示,在求解轴力图是要加载节点的集中荷载: 图9(b)图9(a) 考虑梁端弯矩调幅,并将梁端节点弯矩换算至梁端柱边弯矩值,以备内力组合时用,如图9(c) 图9(c) 经调幅算至柱边的弯矩图 二、活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活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也采用分层法,对于它的不利布置,采用满布荷载法进行考虑。同样采用弯矩分配法计算,考虑弯矩调幅,并将梁端节点弯矩换算至梁端柱边弯矩值。这里只列出中间层的计算过程,其他层仅显示计算结果。取第三层的轴线所在的框架计算,先不考虑节点的集中弯矩和集中力。图10(a)为刚度简图,图10(b)为荷载简图: 刚度简图10(a
29、):单位: 荷载简图10(b):单位:kn/m 先将梯形分布荷载和三角形分布荷载化为等效均布荷载,等效均布荷载的计算公式如下图11所示。图11 把梯形荷载化为等效均布荷载: , 利用结构对称性取二分之一结构计算,各杆的固端弯矩为: 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如下图12所示,考虑节点弯矩作用,计算所得弯矩图见下图13。同样可以分层法求得顶层及底层的弯矩图,也见下图12(b)。 图12(弯矩分配法计算过程) 弯矩分配法计算框架的内力图如下图13: (a) (b) (c) 图13 活载作用下分层法弯矩计算结果 (a)顶层;(b)标准层;(c)底层 将各层分层法求得的弯矩图叠加,可得整个框架结构在恒荷载作用下
30、的弯矩图。如果节点不平衡,要注意将不平衡弯矩进行再分配进行修正,修正后竖向荷载作用下的整个结构弯矩图如图13(a)所示,进而求得框架各梁柱的剪力和轴力图9(b)所示, 图13(a) 图13(b) 考虑梁端弯矩调幅,并将梁端节点弯矩换算至梁端柱边弯矩值,以备内力组合时用,如图13(c) 图13(c) 经调幅算至柱边的弯矩图 三、风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 风荷载作用下的结构计算简图如图3(c)。内力计算采用d值法,横向框架的抗侧刚度计算见表1.4。各柱的剪力及反弯点的高度计算见下表6、表7所示: 表6层次本层柱所受总剪力边柱中柱抗侧刚度边柱剪力(kn)中柱剪力(kn)k值抗侧刚度k值抗侧刚度65.83
31、0.5206521.476 1.56013850.408 0.933 1.982 511.260.5206521.476 1.56013850.408 1.802 3.828 416.20.5206521.476 1.56013850.408 2.593 5.507 320.930.5206521.476 1.56013850.408 3.350 7.115 225.660.5206521.476 1.56013850.408 4.107 8.723 131.720.6666562.162 1.9999375.000 6.530 9.330 表7层次柱高柱的类型k值63.9边柱0.520.25
32、0000.250.975 中柱1.560.3780000.3781.474 53.9边柱0.520.350000.351.365 中柱1.560.4280000.4281.669 43.9边柱0.520.40000.41.560 中柱1.560.450000.451.755 33.9边柱0.520.450000.451.755 中柱1.560.4780000.4781.864 23.9边柱0.520.500-0.020.481.872 中柱1.560.50000.51.950 15边柱0.6660.70-0.0100.692.691 中柱1.9990.5940000.5942.970 根据表格画出横向框架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图如图14: 图14 上图为风荷载作用下的剪力和轴力图, 下图为弯矩图 四、地震作用下结构内力计算 地震荷载作用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餐饮货物订货管理制度
- 项目公司保密管理制度
- 行政单位文件管理制度
- 连锁酒店销售管理制度
- 装修公司管理制度大纲
- 保安部日常管理制度
- 隧道安全运营管理制度
- 跨国公司库存管理制度
- 顶板支护材料管理制度
- 规划勘察设计管理制度
- TSHAEPI 016-2024 风冷热泵机组噪声振动控制技术要求
- 滨海城市灾害防控-深度研究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严重缺陷清单(试行)解读
- 2025-2030全球储罐除锈机器人行业调研及趋势分析报告
- 《明清家居家具设计》课件
- 【MOOC】《大学生计算与信息化素养》(北京林业大学)章节作业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海底捞服务营销策略分析
- 2-山东工业技师学院申报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项目申报书
- GA/T 2144-2024法庭科学涉火案件常见助燃剂及其残留物检验技术导则
- UL499标准中文版-2017电加热装置UL中文版标准
- A市冷链物流市场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调研报告50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