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南宁改革开放变化资料_第1页
最新南宁改革开放变化资料_第2页
最新南宁改革开放变化资料_第3页
最新南宁改革开放变化资料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南宁在改革开放中的变化说起自己的家乡,每个人都应该是很自豪的,因为我们对家乡都有特殊的感情, 我也一样。家乡在改革开放中的变化也令我们自豪。我的家乡就是南宁。改革开放30年来,南宁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中国西部小城成长为一个面向东盟各国的区 域性国际都市,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高了、路宽了、桥多了、灯亮了、景美 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连土生土长的“老南宁”都很难找到旧城的痕迹,不由自主地感叹南宁的变化实在是太大了。1949年,南宁建成区面积为 4.5平方公里,总人口 9万余人。目前南宁市总人口达到 683万多人,其中,市区人口达到 260万人,建成区人口约 180万人。 市区面积6479

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180多平方公里,比1949年扩大了 40倍。曾几何时,南宁的第一高楼仅仅是位于朝阳花园附近的望火楼,高29.4米,是五六十年代南宁第一高楼,作为当时的地标式建筑,老南宁们无人不知。现如今,地王大厦高276米,59层,已经成为南宁的新地标、新形象、新高度。君不见高楼林立的埌东新区,如一 位朝气蓬勃的少女,娉婷伫立在南宁的东大门,让各方来宾领略到她的迷人气息。曾几何时,南宁市区大小街道114条,总长仅90.4公里,且街道狭窄坎坷。现如今,这个数目仅仅是当前南宁市城市道路总长的一个零头数而已,按照规划,不久的将来,南宁市的城市道路主、 次干道系统总长将突破1 8 0 0公里,

3、如果加上快速环道和环城高速,那么总长将接近2 0 0 0公里。君不见平直宽阔的民族大道,拥有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带,因为路宽、气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形象独特,被誉为“森林大道”,成为“广西第一景观大道”,它是南宁城市现代化和迅速发展腾飞的象征。其实,不只是民族大道,还有大 学路、星光大道、壮锦大道、白沙大道、竹溪大道:曾几何时,南宁的跨江大桥仅有一座,1964年7月28日,由苏联援建的邕江大桥建成正式通车,使南宁人第一次感受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意。现如今,如果 你站在邕江大桥头凭栏观望,上游有北大桥、中兴大桥,下游有桃源大桥、葫芦鼎大桥等 10座大桥,从1座到11座大桥的建成

4、,实现了邕江两岸无缝连接,把江南江北连成缜密的 有机体,也承载着南宁从边陲城市变国际区域性中心的梦想与渴望。曾几何时,南宁的夜景只是从千家万户透出的居家照明点点灯光。现如今,在市委、 市政府实施亮化工程打造南宁不夜城的决定下,先后建立了以民族大道景观亮化工程为轴 线,以会展中心,五象广场,滨湖广场、民族广场等为代表节点的组团亮化工程。这些量化 工程与精品线路亮化和主要楼宇亮化、 城市路灯照明工程等有机融合, 逐步形成了以南湖片 区为中心, 民族大道为轴线,各活动场所、广场为节点的景观照明格局。君不见绚丽多彩的 邕城夜色处处流光溢彩, 光影交融, 犹如璀璨银河倒映人间的盛景, 使客人们更是沉醉其

5、中。 “白天看绿化,晚上看亮化” 、“白天看街景,晚上看灯景” ,南宁打造出自己的夜景品牌。曾几何时,南宁的园林的绿化面积很小,只有两个小公园,面积只有 8.46 公顷, 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有 0.92 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只有 6%。现如今, 全市共有园林绿地 面积 1548.65 公顷,公园 10 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39.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 12.23 平方米。呈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成林、花成片”的美丽景象。 2007年 9月 8日, 联合国人居署为南宁颁发了“联合国人居奖” 。这是全球人居领域的最高奖项,标志着南宁 的人居环境改善已成为国际典范。 君不见似树影绰绰

6、、 芳草茵茵的南湖名树博览园, 仿佛一 颗璀璨的明珠,与碧波粼粼的南湖交相辉映其实,南湖名树博览园仅仅是美丽绿城南宁巨幅画卷中的轻轻一笔。南宁这个既古老又年轻的城市,今天我们看到,她变大了,变高了,变美了,我们 将更加热爱我们的家园! 南宁是祖国南疆的一颗绿色明珠, 是广西政治、 经济、文化、教育、 科技、 金融信息中心,大西南出海通道的枢纽城市。全市辖管六个县和六个城区。改革开放30 年来, 南宁从一个默默无闻的中国西部小城成长为一个面向东盟各国的区域性国际都市, 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楼高了、路宽了、桥多了、灯亮了、景美了日新月异 的变化连土生土长的 “老南宁” 都很难找到旧城的痕

7、迹, 不由自主地感叹南宁的变化实在是 太大了。 1949年,南宁建成区面积为 4.5 平方公里,总人口 9万余人。 2008年,市区面积 6479 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 180 多平方公里,比 1949 年扩大了 40 倍。目前南宁市总人口 达到 683 万多人,其中, 市区人口达到 260 万人, 建成区人口约 180 万人。 南宁是一个多民 族的城市, 全市聚居 20 多个民族, 其中壮族是全国 55 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 壮族 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 55.81%。曾几何时,南宁的第一高楼仅仅是位于朝阳花园附近的望火楼,高29.4 米,是五六十年代南宁第一高楼,作为当时的地标式建筑

8、,老南宁们无人不知。现如今,地王大厦高276米, 59 层,已经成为南宁的新地标、新形象、新高度。君不见高楼林立的埌东新区,如一 位朝气蓬勃的少女,娉婷伫立在南宁的东大门,让各方来宾领略到她的迷人气息。曾几何时,南宁市区大小街道114 条,总长仅 90.4 公里,且街道狭窄坎坷。现如今,这个数目仅仅是当前南宁市城市道路总长的一个零头数而已, 按照规划, 不久的将来, 南宁 市的城市道路主、 次干道系统总长将突破1 8 0 0公里,如果加上快速环道和环城高速,那么总长将接近2 0 0 0公里。君不见平直宽阔的民族大道,拥有多层次、立体化的绿化带, 因为路宽、气派、生态良好、环境优美、形象独特,被

9、誉为“森林大道”,成为“广西第一 景观大道”,它是南宁城市现代化和迅速发展腾飞的象征。其实,不只是民族大道,还有大 学路、星光大道、壮锦大道、白沙大道、竹溪大道曾几何时,南宁的跨江大桥仅有一座,1964年 7月28 日,由苏联援建的邕江大桥建成正式通车,使南宁人第一次感受到“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诗意。现如今,如果你 站在邕江大桥头凭栏观望,上游有北大桥、中兴大桥,下游有桃源大桥、葫芦鼎大桥等10座大桥,从 1 座到 11 座大桥的建成,实现了邕江两岸无缝连接,把江南江北连成缜密的有 机体,也承载着南宁从边陲城市变成国际区域性中心的梦想。曾几何时, 南宁的夜景只是从千家万户透出的居家照明

10、点点灯光。现如今, 在市委、市政府实施亮化工程打造南宁不夜城的决定下,先后建立了以民族大道景观亮化工程为轴线, 以会展中心,五象广场, 滨湖广场、 民族广场等为代表节点的组团亮化工程。这些量化工程 与精品线路亮化和主要楼宇亮化、 城市路灯照明工程等有机融合, 逐步形成了以南湖片区为 中心, 民族大道为轴线, 各活动场所、广场为节点的景观照明格局。君不见绚丽多彩的邕城 夜色处处流光溢彩, 光影交融, 犹如璀璨银河倒映人间的盛景, 使客人们更是沉醉其中。 “白 天看绿化,晚上看亮化”、“白天看街景,晚上看灯景”,南宁打造出自己的夜景品牌。曾几何时,南宁的园林的绿化面积很小,只有两个小公园,面积只有

11、8.46 公顷,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仅有 0.92 平方米, 绿化覆盖率只有 6%。现如今, 全市共有园林绿地面积 1548.65 公顷,公园 10 座,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 39.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 12.23 平方 米。呈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树成林、花成片”的美丽景象。2007年 9月 8 日,联合国人居署为南宁颁发了“联合国人居奖” 。这是全球人居领域的最高奖项, 标志着南宁的人 居环境改善已成为国际典范。 君不见似树影绰绰、 芳草茵茵的南湖名树博览园, 仿佛一颗璀 璨的明珠,与碧波粼粼的南湖交相辉映其实,南湖名树博览园仅仅是美丽绿城南宁巨幅画卷中的轻轻一笔。在南宁生活了二十几

12、年, 亲眼见证了南宁市从一个发展落后于全国的民族区域首府成为 一个生产总值过千亿元的繁华都市的过程, 亲眼目睹了南宁市从默默无闻的西南边陲小城到 如今的区域经济核心城市的演变,改革开放 30 年来,南宁市国民经济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 的辉煌成就。上个世纪 80 年代初,南宁虽然是广西首府,但在工业发展上经济规模不大,地位不如 柳州,农业就更不用说了。 1978 年整个南宁市的第三产业增加值也不过区区的 3 亿多元。 基础设施也非常差, 没有高速公路, 南宁到北海要走 8个小时, 到广州要花 2天时间。现在, 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到北海只要 3 个小时了。数字表明, 1978 年南宁市财政收入只有

13、2亿多元,到 1988年增长到 6.42 亿元。而 1988 年南宁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仅为 9.15 亿元。经过改革开放 30年的发展, 南宁进入了一 个全新的高速发展时期, 1978年,南宁市生产总值仅为 13.07 亿元,到 1988 年增加到 53.78 亿元; 2005 年,南宁市经济总量超过 700 亿元; 2007 年,全市经济总量一举突破千亿元大 关,增长幅度为 17.1 百分号。这一发展速度显著高于全区、全国增速, 也是自 1994 年以来 我市经济发展的最高速度, 南宁市也因此成为了广西首个生产总值突破千亿元的城市。 目前, 南宁市不仅已经形成了以制糖、 机械、 化工、铝

14、产品加工、 生物制药为代表的几大主导产业, 并已形成了集群优势和上下游产业链条, 而且,随着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而兴盛起来的会 展、现代物流、信息等产业,也成为南宁市经济发展中越来越活跃的因素。30 年来,南宁市还在城市建设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优良的城市人居环境已成为南 宁的新“名片” ;经济体制改革也在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一步完善;自2004年起每年举办的中国东盟博览会连续五届取得圆满成功, 使南宁市成为中国面向东南亚开 放的前沿和窗口, 区域合作也进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特别是南宁市的区位优势、 资 源优势、政策优势已越来越凸显,为全方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前景。南宁人有理由相信, 按照打造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核心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