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24例临床观察_第1页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24例临床观察_第2页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24例临床观察_第3页
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24例临床观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24例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4例行尿激酶溶栓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发病后溶栓开始时间分为3小时,3-6小时,6-12小时3组。观察各组胸痛缓解时间、心电图、心肌酶学改变,以及并发症和住院期间病死率。结果3小时内溶栓再通率72.73%,3-6小时溶栓再通率55.56%,6-12小时溶栓再通率25%。冠脉再通患者病死率7.14%,冠脉未通患者病死率30%。未见严重出血副作用。结论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且发病时间越早溶栓再通成功率越高。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溶栓 2005-2008年

2、,我科共收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3例,其中24例采用了尿激酶溶栓治疗,取得较好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4例患者中,男17例,女7例,年龄4673岁,平均年龄60岁。 入选条件:严重胸闷,持续性心肌缺血性疼痛30min,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心电图至少两个相邻导联ST段提高,肢体导联1.0mV或胸导联0.2mV;发病时间在12h以内;年龄小于75岁;无溶栓禁忌证。 心电图定位:前壁3例,前间壁2例,广泛前壁6例,下壁8例,下壁+正后壁4例,高侧壁1例。 胸痛开始3小时内溶栓11例,3-6小时9例,6-12小时4例。 1.2治疗方法 溶栓前以阿司匹林片0.3克嚼服,以后每日

3、0.3克口服,连服3日后改每日0.1克长期口服。尿激酶150万U加生理盐水100毫升,30分钟内静脉滴注。同时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每12小时1次,连用7天。常规吸氧,应用硝酸酯类药物扩冠(有右室心肌梗死者除外),他汀类药物稳定斑块等治疗。 1.3观察指标 溶栓前常规18导联心电图,血凝四项,血清心肌坏死标记物,溶栓后每30分钟做1次心电图,连续6次。溶栓后6、8、10、12、16、20小时查血清CK-MB、CK,观察酶峰、胸痛、生命体征与并发症,心电监护5-7天。 血栓溶解判定标准: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2小时内回降>50%;胸痛2小时内基本消失;2小时内出现再灌注性心律

4、失常;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内)。4项中具备2项或2项以上判断为再通。单独具备、不能判为再通1。 2治疗效果 2.1结果 发病至溶栓时间在3小时内冠脉再通8例,再通率72.73%;3-6小时冠脉再通5例,再通率55.56%;6-12小时冠脉再通1例,再通率25%;总再通14例,总再通率58.33%。 2.2副作用 牙龈出血1例,鼻衄1例,上消化道出血1例,其余病人未出现明显副作用。 2.3预后情况 14例冠脉再通患者中1例死于心脏骤停,病死率为7.14%;10例冠脉未通患者中3例死亡,其中死于心衰2例,死于恶性心律失常1例,病死率达30%。 3讨论 溶栓治疗是急性心肌梗死治疗史

5、上的重要进展,是心肌梗死治疗史上死亡率下降最显著的一项治疗措施。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治疗基于下述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冠状动脉血栓性闭塞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原因,占60%90%。新鲜血栓形成早期小于3h血栓可自溶或用药物溶解,从而使血管再通,获得早期再灌注。早期再灌注能挽救濒死心肌,并提高早期存活率和改善后期功能2。因而急性心肌梗死演变过程早期施行溶栓疗法,迅速恢复闭塞的冠脉血流,使梗死相关血管达到充分而持久的再灌注,就能有效限制和缩小梗死面积,保存左室心肌,减轻梗死区室壁扩张,改善心肌电稳定性,从而减低近期病死率和改善心功能。溶栓治疗越早越好,有报道12小时的溶栓期内,每延迟1小时每1000例患者中多损失1.6个生命(前6小时为2.6/1000,后6h为0.6/1000)。有动物实验证明,在堵塞冠脉30分钟内开始溶栓,挽救心肌组织达100%3。本组资料中,3小时内溶栓再通率72.73%,3-6小时溶栓再通率55.56%,6-12小时溶栓再通率25%,也同样认证了发病时间越早溶栓再通成功率越高。综上所述,在没有条件行介入治疗的基层医院,应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是一项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3-296. 2齐国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