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并耳聋1例_第1页
川崎病并耳聋1例_第2页
川崎病并耳聋1例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川崎病并发耳聋1例【关键词】 川崎病;并发症;耳聋 1 病历摘要患儿,男,2岁6个月。以发热、眼红周为主诉入院。患儿周前无诱因发热,体温波动在38.5 39.5 ,起病后出现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黏膜红且干裂,右侧淋巴结肿大。当地曾按“流行性腮腺炎”给予青霉素、病毒唑等治疗后病情未见好转。既往健康,生长发育正常,1岁6个月会说话。查体:T 36.7 ,P 112次/min,R 26次/min。一般情况可,神志清楚。无皮疹,右侧淋巴结肿大,直径约1 cm。双眼球结膜充血,口唇干红皲裂、血痂。草莓舌,口腔黏膜潮红,咽充血。心肺腹未见异常。肛周皮肤潮红、脱皮。肢端无硬肿脱皮。神经系统未见异常。辅助检查

2、:白细胞11.9×,红细胞4.25×10/L,血红蛋白119 ,血小板666×10/L,血沉第1小时27 mm,抗“”、类风湿因子阴性。免疫球蛋白、补体、正常。心肌酶LDH 257 u/L,CK及-正常。肝肾功、电解质正常。心电图正常。心脏彩超:左侧冠状动脉内径0.38 cm,右侧0.35 cm,示双侧轻度局限性扩张。入院第2天发现患儿听力障碍,头颅未发现异常,第一次电听力测定 dB无听觉,第二次电听力测定 dB始有听觉。查询起病后的用药史,无氨基糖苷类等相关用药史。诊断川崎病并发耳聋,入院即给予IVIG 1 g/(kg·d)×2,阿司匹林30

3、 mg/(kg·d)分3次,潘生丁、Vit E、Vit B1及复方丹参等治疗。体温恢复正常,指趾端膜状脱皮,症状体征相继消失,血小板降至335×10/L,住院2周出院。3个月后听力无好转佩戴助听器有音感。心脏彩超及血常规恢复正常。随访2年至今听力无恢复,电听力测定仍大于100 dB。 2 讨论川崎病的发病机制目前还未完全清楚,但公认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以侵犯中小动脉为主,可致多系统损害。川崎病约25%可并发神经系统损害,轻者表现为易激动、烦躁不安,高热惊厥,重者可致无菌性脑膜炎,面神经瘫痪,偏瘫,并可有听力丧失等1。川崎病并非听力损害报道较少,徐华2和潘瑞英3分别报道例。造成听力损伤的原因可能与川崎病引起中耳血管炎有直接关系,并可能直接导致听神经损伤所致。本例导致永久性全聋,造成终身残废。故提醒医务人员在川崎病病程中应注意了解患儿听力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并防治耳聋。【参考文献】 1 李荣辉.儿童病毒性疾病.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91.2 徐华,李平.川崎病致永久性耳聋例.空军总医院学报,2001,17(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