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学简答题答案及选择题_第1页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答案及选择题_第2页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答案及选择题_第3页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答案及选择题_第4页
普通心理学简答题答案及选择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通心理学简答题答案1、人的心理现象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主要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感知、思维、想象、记忆等等)、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和理想等)和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和性格)。2、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和知觉的恒常性3、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有哪些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注意的选择作用、知觉者本身的主观因素4、什么是记忆?记忆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记忆是个体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或再认)5、影响识记效果的条件有哪些?目的任务对识记效果的影响、活动的任务、性质对识记的影响、材

2、料的数量和性质对识记的影响、识记方法对识记的影响6、影响遗忘的原因是什么?如何防止遗忘?原因:衰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致最后消退的结果;干扰说: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提取失败:在提取有关的信息的时候没有找到适当的提取线索。针对遗忘产生的原因及遗忘发展的先快后慢的规律,正确地组织复习和练习,以便及时强化,加深理解,纳入经验系统,巩固所记内容。正确组织复习的方法是: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制定复习计划要有科学性;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化和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7、如何正确组织复习?趁热打铁,及时复习;制定复习计划要有科

3、学性;复习要经常性和多样化和经常运用识记过的材料9、什么是思维?思维的基本过程有哪些?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包括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系统化和具体化10、在概念教学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正确对待已有经验、正确地使用变式、恰当地使用概念的否定例子、适时给概念下定义、在实践中运用概念11、什么是问题解决?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完成非常复杂,又未曾有过完成这类问题的经验的任务的思维活动叫做问题解决。问题中材料的组织形式、定势、功能固着、情绪与动机12、青少年的思维品质发展有哪些特点?思维广阔性和深刻性有很大的发展、独立性和批判性有了很大的发展、思维的灵活性的发展呈现两个特

4、点:随年龄的增大而发展、到高中一年级以后,青少年的灵活性的差异趋于稳定;敏捷性的特点:青少年个体之间差异很大。13、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有哪些?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和刺激物的新异性;人的主观状态:需要和直接兴趣、情绪和精神状态14、怎样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合理地组织活动、激发间接兴趣和培养学生抗干扰与分心的意志力15、“一心二用”在什么条件下能成立,在什么条件下不能成立?取决于同时并进的几种活动的性质、复杂程度及人对活动的熟悉或熟练程度等条件,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动化的程度。如果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有几种是达到自动化的,则能进行

5、“一心二用”,反之,则不行。16、试说明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的特点和关系。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无意注意是指无预定目的,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而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但不需要作出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通常处于一种竞争状态,如果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一致,无意注意会加强有意注意,而如果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的方向不一致,有意注意通常需要克服或抑制无意注意。 三种注意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17、提高记忆效果的条件?头脑清醒,无疲劳感。 有能够“记住”的信心。 记忆的目的任务明确。 有适合于自己的特点的记忆方法。 18、情绪和情感的关系怎样

6、?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主观体验:区别:通常把那些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称为情绪,那些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内心体验叫情感;情绪可以是由于对事物单纯的感觉或知觉所直接引起的,情感则是由于对事物复杂意义的理解所引起;情绪的情境性明显,很不稳定,情感则稳定性强;情绪比较低级、简单,人与动物共有,情感是高级的复杂的内心体验,是人所特有的心理现象。(3分)联系: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本质特征。19、什么是焦虑?焦虑对学习有何影响?焦虑定义:指由当前对未来活动的预想而引起的一种不安、忧虑、紧张、恐惧的情绪状态。 焦虑影响学习的原因有主观与客观两方面,客观方面原因主要有社会舆论的压力、家长和教师方

7、面的压力、作业过多、考试频繁等;主观方面的原因主要有个人的学习水平、抱负水平、个性特点等。 焦虑程度与学习效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 20、什么是挫折感?它会使人产生何种心理和行为变化?挫折是指个人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应。挫折感常会使人的心理和行为发生各种变化:可产生攻击性行为、过度抑郁、当挫折损害了人的自尊心之后,有的人还可能出现自欺欺人的反应。21、影响个人挫折耐受力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对待挫折人对挫折的耐受力受生理条件、过去挫折的经验以及个人对挫折的主观认识的影响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以积极的归因代替消极的归因、学会使用应付挫折引起

8、的消极情绪的方法。22、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将需要明确地概括出五种不同水平,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需要层次理论表明:作为一种基本的动力,需要推动着人在获得低一层级需要的满足之后继续寻求高一层级需要的满足。 越是低层级的需要,越为大多数人所共有,且这类需要也较易获得满足。 对于高层级的需要来说,不但真正产生这种需要的人很少,而且其满足的百分比也较小。 23、什么是学习动机?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动机有哪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它是在社会生活条件和教育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有交往动机、成就动机和求知欲24、能力与

9、知识、技能的区别及联系?知识是人类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客观结果,而技能是通过练习而巩固了的自动化的行为方式,是一种以行为方式的形式被人掌握的人对某些事物及其关系认识的结果。 能力是指使活动得以完成,并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心理特征。 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必要条件。 能力本身也在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中才能得到形成与发展。 25、性格有哪些方面的特征?答:人对现实的态度体征。是性格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的性格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主要体现在:对待社会、集体、他人态度的特征。(2分)性格的理智特征(1分);性格的情绪特征(1分);性格的的意志特征。(1分)26、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什么条件?素质,时能力发展的

10、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早期经验,早期阶段获得的经验,可促使能力得到更快的发展、教学和教育,对能力的发展起主导作用、个人的努力,所有的条件都必须通过个人主观努力才能发挥作用。27、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怎样?两者关系密切,常常互相渗透,互相影响。气质可使同一性格者有不同的表现、气质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性格可制约气质的表现并改造气质。28、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包括哪些?家庭环境,包括父母的教养方式、家庭成员的品行、父母关系的和睦程度等。 学校环境。 社会实践和自我教育。 29、在制作教具时如何应用感知规律?应用感知对刺激强度的依存性规律、应用对比规律、应用知觉中对象和背景的相关规律30、问题解决

11、的思维过程有哪些?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选择题(包括绪论、认知过程和注意)1、心理学是一门 ( C )的科学。A、古老    B、年轻    C、新兴    D、既古老又年轻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是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B )。A、反映B、感觉C、知觉D、直觉2、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 C)。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感觉过程D、知觉过程3、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A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阈限D、差别感受性4、人的

12、感受性的大小是用( A )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A、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觉阈限5、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感受性越大,其感觉能力也( A )。 A、越强B、越弱C、一样D、呈正比1、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  ( B  )现象。A、对比    B、适应    C、相互作用    D、感受性6、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它表现为(  B )    。A、先慢后快  

13、   B、先快后慢    C、中间稍快    D、中间稍慢7、记忆的第一个基本过程是    (B    )。 A、储存    B、编码    C、保持    D、提取8、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  A   )的表现。A、选择性    B、理解性   &

14、#160;C、整体性   D、恒常性9、对寂静的适应是当一定声音突然停止以后,感受性( A )的过程。A、升高B、降低C、保持不变D、a和b10、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做( D )。A、运动知觉B、听知觉C、空间知觉D、时间知觉11、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被称为( B )。 A、空间知觉B、错觉C、时间知觉D、运动知觉12、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 B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13、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角大小,总是随

15、着距离的远近而变化的。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参与,人仍然对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大小知觉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知觉特征称之为( A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大小知觉恒常性D、距离知觉恒常性14、一支白粉笔,无论把它置于明亮处还是黑暗处,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是白粉笔,这种知觉特性被称之为( C )。A、明度知觉恒常性B、大小知觉恒常性C、颜色知觉恒常性D、形状知觉恒常性15、人们总是把红旗知觉为红色,无论它是在黄光或蓝色日光照射下都是如此。这种知觉的持性被称之为( C )。A、明度知觉恒常性B、大小知觉恒常性C、颜色知觉恒常性D、形状知觉恒常性16、人在知觉对象时,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对象的

16、特性称之为( C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17、彼此接近的物体比相隔较远的物体容易产生( A )的倾向。A、知觉恒常B、知觉选择C、知觉理解D、知觉整体18、人脑中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叫做( D )。 A、思维B、感觉C、过去D、记忆19、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D )。A、再认和回忆B、保持和遗忘C、识忆、保持和遗忘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20、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的编码方式和储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先后分为三个阶段( A )。A、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C、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D、瞬时记忆、

17、长时记忆、短时记忆21、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里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叫做( D )。A、保持B、想象C、回忆D、表象22、以感知过去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B )。A、表象B、形象记忆C、再记D、运动记忆23、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对事物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A )。A、逻辑记忆B、运动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24、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B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25、以过去经历过的运动或做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C )。A、动作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形象记忆26、

18、当回忆发生困难,需要积极思维和作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这种回忆叫做( A )A、有意回忆B、追忆C、有意识记D、理解识忆27、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回忆叫做( D )。 A、无意回忆B、无意识记C、追忆D、遗忘28、一时不能再现或回忆,但有了适当条件,记忆还可能再恢复的现象叫做( A )。A、暂时性遗忘B、遗忘C、永久性遗忘D、部分遗忘29、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确良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B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干扰D、抑制30、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A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干扰D、抑制31、一个较长的学习材

19、料,它的开头与末尾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则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受到了( A )的影响。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的干扰抑制D、倒摄抑制3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要采用( C )。A、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B、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C、及时复习D、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33、“触景生情”是一种( A )。 A、无意回忆B、有意回忆C、再忆D、识记34、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续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B )。A、过度学习B、无倒摄抑制的影响C、记忆的恢复现象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3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 C )。A、识记后不会遗忘B、遗忘是逐渐产生

20、的C、遗忘是先快后慢的D、遗忘的先慢后快的36.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 B )关系。A、正比;B、反比;C、正相关;D、负相关。37.根据艾宾浩斯研究得出的遗忘规律,背诵掌握好一篇文章后,如果不再学习这篇文章,一般会出现下面( A )的情况。A、1天内就会遗忘60%以上;B、第2天才开始遗忘;C、第3天才开始遗忘;D、从第1天开始,按每天遗忘20%的进程发展。38. 假如小张用20分钟就恰好能记忆掌握好10个英语新单词,小张用下面( A )时间来学习这10个英语新单词是最理想的。A、20分钟;B、30分钟;C、40分钟;D、25分钟。39.以概念、判断、推理等的意义为

21、内容的记忆,叫做( A )。A、语言逻辑记忆;B、运动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40.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 B )关系。A、正比;B、反比;C、正相关;D、负相关。41.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 A   )。A. 先快后慢   B. 不快不慢   C. 先后一致    D. 先慢后快42. “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注意的( D )。A、强度;B、广度;C、转移;D、分配。43.以概念、判断、推理等的意义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A)。A、语言逻辑记忆;B、

22、运动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44. 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A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43. 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 B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44.学习一个较长的学习材料,往往是开头部分与末尾部分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则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受到了( A )的影响。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的干扰抑制;D、倒摄抑制。45. 凭借头脑中已有的形象或表象

23、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叫做( A )。A、形象思维;B、运动思维;C、具体思维;D、动作思维。46.人们在以某种思路解决问题以后,在随后解决类似特点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继续沿用这种思路。这种以特定思路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B )。A、刻板现象;B、功能固着;C、原型启发;D、定势。47. 形状、大小、远近、方位和立体等特性的知觉称为( C )。A、时间知觉;B、运动知觉;C、空间知觉;D、图形知觉。48. 以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D )。A、逻辑记忆;B、运动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49.使用语词或符号表示的概念进行判断和推理的过程叫做( C )。A、形象思维;B

24、、运动思维;C、逻辑思维;D、动作思维。50.“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是注意的( D )。 A、强度;B、广度;C、转移;D、分配。51.( B )是属于注意灵活性的表现。A、注意的范围;B、注意的转移;C、注意的分散;D、注意的分配。52.知觉对象有各种不同的特性,往往由不同的部分组成,但个体并不是仅反映其个别的特性或孤立的部分,而是将各种信息进行加工组织成一个统一整体,这是( D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53.学习一个较长的学习材料,往往是开头部分与末尾部分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则遗忘较多,这是因为受到了( A )的影响。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

25、制;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的干扰抑制;D、倒摄抑制。54. 凭借头脑中已有的形象或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叫做( A )。A、形象思维;B、运动思维;C、具体思维;D、动作思维。55.人们在以某种思路解决问题以后,在随后解决类似特点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继续沿用这种思路。这种以特定思路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B )。A、刻板现象;B、功能固着;C、原型启发;D、定势。56.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是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以及( D )。A、创造力;B、意志品质;C、情绪状态;D、知觉对象的特点。1. 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在数量上成( B )关系。A、正比;B、反比;C、正相关;D、负

26、相关。57.军队中不同兵种采用不同的颜色作伪装,如海军蓝色,与海洋色相近;陆军绿色,与草木色彩相近,这些伪装利用了( A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58.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是嗅觉的( C )。A、恒定现象;B、减退现象;C、适应现象;D、对比现象。59.根据艾宾浩斯研究得出的遗忘规律,背诵掌握好一篇文章后,如果不再学习这篇文章,一般会出现下面( A )的情况。A、1天内就会遗忘60%以上;B、第2天才开始遗忘;C、第3天才开始遗忘;D、从第1天开始,按每天遗忘20%的进程发展。60. 假如小张用20分钟就恰好能记忆掌握好10个英语新单

27、词,小张用下面()时间来学习这10个英语新单词是最理想的。( A )A、20分钟;B、30分钟;C、40分钟;D、25分钟。61.在抽象思维中起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B )。A、形象;B、语言;C、动作;D、图表。62.人们在以某种思路解决问题以后,在随后解决类似特点的问题时,会不自觉地继续沿用这种思路。这种以特定思路解决问题的心理准备状态叫( D )。A、刻板现象;B、功能固着;C、原型启发;D、定势。63、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B )。A、反映;B、感觉;C、知觉;D、直觉。64、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 C )。A、认识过程;B、心理过程;C、

28、感觉过程;D、知觉过程。65、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 A )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差别感觉阈限。66、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感受性越大,其感觉能力( A )。A、越强;B、越弱;C、不变;D、呈正比。67、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刺激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A )。A、感觉对比;B、同时对比;C、联觉;D、继时对比。68、当几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叫( B )。A、感觉对比;B、同时对比;C、继时对比;D、彩色对比。69、当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个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叫做( A )。A、继时对比;B、同时对比;C、

29、感觉对比;D、彩色对比。70、对寂静的适应是当一定声音突然停止以后,感受性( A )的过程。A、升高;B、降低;C、保持不变;D、a和b。71、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叫做( D )。A、运动知觉;B、听知觉;C、空间知觉;D、时间知觉。72、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被称为( B )。A、空间知觉;B、错觉;C、时间知觉;D、运动知觉。73、人在知觉过程中,总是用过去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当前的知觉对象,并且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这种知觉的特征叫做( B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74、同一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视角大小,总是随

30、着距离的远近而变化的。但是由于知识经验参与,人仍然对不同距离的物体的大小知觉保持相对稳定不变,这种知觉特征称之为( A )。A、知觉的恒常性;B、知觉的理解性;C、大小知觉恒常性;D、距离知觉恒常性。75、人们总是把红旗知觉为红色,无论它是在黄光或蓝色日光照射下都是如此。这种知觉的持性被称之为( C )。A、明度知觉恒常性;B、大小知觉恒常性;C、颜色知觉恒常性;D、形状知觉恒常性。76、人在知觉过程中,能迅速地从背景中选择出知觉对象,这是( C )。A、知觉的理解性;B、知觉的恒常性;C、知觉的选择性;D、知觉的整体性。77、彼此接近的物体比相隔较远的物体容易产生( A )的倾向。A、知觉恒

31、常;B、知觉选择;C、知觉理解;D、知觉整体。78、人脑中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叫做( D )。A、思维;B、感觉;C、过去;D、记忆。79、记忆过程包括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D )。A、再认和回忆;B、保持和遗忘;C、识忆、保持和遗忘;D、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80、根据记忆过程中信息的编码方式和储存时间的长短,可以把记忆先后分为三个阶段( A )。A、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B、短时记忆、长时记忆、瞬时记忆;C、长时记忆、瞬时记忆、短时记忆;D、瞬时记忆、长时记忆、短时记忆。81、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而在头脑里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叫做( D )。A、保持;B、想象;C、回忆;D、表象。82

32、、以感知过去的事物在头脑中再现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B )。A、表象;B、形象记忆;C、再记;D、运动记忆。83、以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形式,对事物关系以及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A )。A、逻辑记忆;B、运动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84、以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B )。A、运动记忆;B、情绪记忆;C、动作记忆;D、形象记忆。85、以过去经历过的运动或做过的动作为内容的记忆叫做( C )。A、动作记忆;B、情绪记忆;C、运动记忆;D、形象记忆。86、当回忆发生困难,需要积极思维和做出一定的意志努力,这种回忆叫做( A )A、有意回忆;B、追忆

33、;C、有意识记;D、理解识忆。87、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是错误地再认或回忆叫做( D )。A、无意回忆;B、无意识记;C、追忆;D、遗忘。88、一时不能再现或回忆,但有了适当条件,记忆还可能再恢复的现象叫做( A )。A、暂时性遗忘;B、隐性记忆;C、永久性遗忘;D、部分遗忘。89、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B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干扰;D、抑制。90、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A )。A、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干扰;D、抑制。91、一个较长的学习材料,它的开头与末尾遗忘较少,而中间部分则遗忘较多,这是因

34、为受到了( A )的影响。A、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B、前摄抑制;C、倒摄抑制的干扰抑制;D、倒摄抑制。92、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复习要采用( C )。A、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B、采取多样化的复习方法;C、及时复习;D、试图回忆和反复阅读相结合。93、“触景生情”是一种( A )。A、无意回忆;B、有意回忆;C、再忆;D、识记。94、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B )。A、过度学习;B、无倒摄抑制的影响;C、记忆的恢复现象;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95、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表明了( C )。A、识记后不会遗忘;B、遗忘是逐渐产生的;C、遗忘是先快后慢的

35、;D、遗忘是先慢后快的96、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过程叫( D )。A、知觉;B、想象;C、表象;D、思维。97、人类对同类事物的本质属性和思维之间规律性的联系的反映,是思维( C )的特点。A、间接性;B、直接性;C、概括性;D、推理过程。98、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概括称为( B ),它是概括的低级形式。A、理解概括;B、感性概括;C、抽象概括;D、语词概括。99、凭借头脑中已有的形象或表象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叫做( A )。A、形象思维;B、运动思维;C、具体思维;D、动作思维。100、在抽象思维中起特别重要作用的是( B )。A、形象;B、语言;C、动作;D、图表。101、在

36、人脑中确定对象之间相同点和差异点的思维过程叫做( C )。A、分析;B、综合;C、比较;D、抽象和概括。102、从其它类似的事物中,引起联想,从而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称之为( B )。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解决;D、定势。10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那些对解决问题起了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之为( A )。A、原型;B、原型启发;C、问题解决;D、启发。104、在人脑中发现事物之间的本质及其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独特的而又有价值的思维成果。用以组织某种活动或解决某种问题的思维过程,称之为( C )。A、发散;B、集中思维;C、创造性思维;D、再造性思维。105、( C )是属于形成

37、科学概念的思维过程。A、抽象;B、比较;C、抽象概括;D、具体化。106、在人脑中,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关系的突然接通,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这种心理活动称之为( D )。A、直觉;B、感觉;C、知觉;D、灵感。107、( B )是指人的思考不受定势作用的影响而能触类旁通,灵活多变和举一反三,并提出不同凡俗的新观念。A、灵敏性;B、变通性;C、独特性;D、流畅性。108、( D )指人能对客观事物做出超乎异常的独特见解。A、敏捷性;B、变通性;C、流畅性;D、独特性。109、( A )是指人在短暂时间里,能迅速地表达出较多的观念。A、敏捷性;B、变通性;C、独特性;D、流畅性。110、人脑对已有

38、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从而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叫做( B )。A、表象;B、想象;C、心象化;D、意象。111、人在头脑中创造形象的基本材料( A )。A、表象;B、感知;C、记忆;D、想象。112、在人脑中重现过去所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叫( C )。A、想象;B、知觉;C、记忆表象;D、再造想象。113、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样的示意,在人脑中产生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称为( D )。A、想象;B、表象;C、再造想象;D、创造想象。114、不依据现成的描述而独立地创造新形象的过程叫做( A )。A、创造想象;B、再造想象;C、表象;D、想象。115、在创造性活动中,新形象的出现常常带有突然性,这种心理状态称

39、为( D )。A、思维敏捷性;B、再造想象;C、幻想;D、灵感。116、粘合、强调、夸张、典型化是( C )所具有的特点。A、再造想象;B、记忆表象;C、创造想象;D、幻想。117、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叫( D ),它是创造想象的特殊形式。A、表象;B、再造想象;C、梦;D、幻想。118、在正确的世界观指导下,符合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并且是可能实现的幻想叫做( B )。A、创造想象;B、理想;C、幻想;D、空想。119、无意想象的一种极端形式是( D )。A、幻想;B、表象;C、梦;D、空想。120、幻想是一种( B )并指向于未来的想象A、凭空的;B、与生活愿望相结合的;C

40、、突然产生的;D、与客观现实相结合的。121、再造想象和创造性想象都是有意想象,它们主要是在想象的( D )上存在着差异。A、表象储备;B、知识经验;C、实践要求;D、独创性和新颖性。122、注意具有两个基本特点( A )。A、指向性和选择性;B、指向性和集中性;C、集中性和紧张性;D、以上一个也不是。123、有自觉的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A )。A、有意后注意;B、有意注意;C、无意注意;D、以上一个也不是。124、有预定目的,在必要时还需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 B )。A、无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以上一个也不是。125、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

41、力的注意是( B )。A、有意注意;B、无意注意;C、有意注意;D、以上一个也不是。126、刺激物的强度是引起( A )的重要原因。A、无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以上一个也不是。127、间接兴趣是引起( C )的原因。A、无意注意;B、有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以上一个也不是。128、注意的范围是指( A )。A、同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B、先后把握对象的数量;C、a和b都是;D、a和b都不是 。129、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主要是个人的活动任务和知识经验以及( D )。A、创造力;B、意志品质;C、情绪状态;D、知觉对象的特点。130、如果活动的任务多,注意范围就

42、( A )。A、大;B、稳定不变;C、小;D、以上一个也不是。131、注意的转移与神经过程的(A)有关。A、强度;B、平衡性;C、灵活性;D、以上一个也不是。132、“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这是感觉的(  B  )现象。A.对比    B.适应    C.感受性    D.相互作用133、上课时“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这属于(B)。A.注意分配   B. 注意分散    C. 注意转移  D. 注意起伏134、阅读红

43、楼梦时,关于林黛玉形象的想象是(C)。A. 无意想象    B. 有意想象    C. 再造想象    D. 创造想象135、“一叶知秋”属于知觉的(  D )。A.  理解性    B.  选择性    C.  恒常性    D.  整体性136、问题解决的第一阶段是:(    A    )  &

44、#160; A. 提出问题       B. 提出假设      C. 检验假设   D. 分析问题137、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 (A    )。A. 先快后慢   B. 不快不慢   C. 先后一致    D. 先慢后快138、( C  )是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A.冯特    

45、0;B.罗杰斯    C.华生    D.弗洛伊德139、研究者有计划、有目的地控制条件,使被试产生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的方法。这种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是(B)。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测验法140. 在下列各种感觉现象中,( D)是感受性提高的过程。A.光适应    B.暗适应    C.嗅适应    D.痛适应141、对于同一

46、事物,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由于人的知觉具有(  C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142、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B   ) A.前摄干扰                   

47、;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143、能说出某一事物的多种用途,这种思维是(D)。 A.形象思维    B.逻辑思维    C.集中思维    D.分散思维144、学生只根据教师对“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诗句的描述,在头脑中也会浮现出一幅草原牧区的图景

48、,这种心理现象是(B)。A. 记忆    B. 想象    C. 注意    D.知觉145、“望梅止渴”是属于(  B  )。  A、第一信号系统  B、第二信号系统    C、无条件反射  D、防御反射146、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行为的是  A   的主要观点。A、行为主义学派         B、格式

49、塔学派C、精神分析学派         D、人本主义学派147、梦是一种   B    。A、有意想象    B、无意想象     C、幻想    D、创造想象148、“一题多解”可以训练学生的( B  )思维。A、集中   B、发散    C、习惯   D、直觉149、进入到瞬时记忆阶段

50、的信息,如果受到 (  A   ) 就转入到短时记忆阶段,否则就会很快消失。A、注意               B、感觉        C、知觉               D、思维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51、,表明情绪、情感具有(  B  )特征。A   感染性    B  情境性    C    两极性  D  移情性2、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种事物是否满足或符合自己的 ( C )为中介的。A   动机  B  态度    C    需要    D  感觉3、情绪和情感过程是伴随人的( A

52、)产生的,它们是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反映。A、认识过程    B、意志过程    C、个性的心理特征    D、以上几个都不是4、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称为( D )。A、气质                 B、性格 C、意志         &#

53、160;       D、情绪5、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这种情绪状态属于( C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

54、热情6、( D )是情绪的基本形式。A、激情、心境、应激     B、理智感、道德感、美感C、热情               D、快乐、愤怒、悲哀、恐惧7、在智力活动过程中,在认识和评价事物时产生的主观体验是( A )。A、理智感         B、美感 C、激情       

55、;    D、道德感8、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A.  热情    B. 心境    C. 激情     D.应激9、“只有知之深,才有爱之切”,这是( A)的影响。A、认知对情感    B、情感对认知    C、需要对情感   D、情感对需要。10、“忧者见之则忧,喜者见之则喜”,这是受一个人的(B)影响所致。A

56、、激情    B、心境    C、应激    D、前三个都不是。11、一个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的体验叫( C )。 A、需要    B、情绪    C、情绪和情感    D、情感12、情绪和情感是(D )。A、对客观事物的特性和规律性的反映 B、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C、对过去经验过的、体验过的事物的反映 D、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映13、维持有机体生存的条件,在种族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需要叫做( B

57、 )。A、情绪和情感    B、社会性需要    C、生理性需要    D、需要14、在有机体的生理必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 C )。A、态度   B、需要   C、情绪    D、情感15、在人的社会性需要获得满足的情况下产生的体验是( B )。A、情绪    B、情感   C、态度   D、需要16、一个人盼望或追求的目的达到后,继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

58、情绪体验叫( A )A  快乐    B、愤怒    C、恐惧    D、悲哀17、个体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所中产生的情感叫做( B )。A、道德感   B、理智感   C、美感    D、认知18、失去某种追求的目标或所盼望的东西引起的情绪体验叫做( C )。A、恐惧    B、表情    C、悲哀    D、快乐19、伴随情绪体验出现

59、的有机体的外部表现叫做( B )。A、情绪   B、表情   C、情感    D、感情20、人对客观事物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以某事物是否符合满足自己的( C )中介的。A、动机   B、态度   C、需要    D、体验21、带有宣染作用的,比较持久而又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生活的情绪状态叫做(C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情感22、猛烈爆发而短暂的情绪状态叫做

60、( A )。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情感23、在激情状态发生的过程中,很难用( D )进行控制和调节,因此应该在发生前加以预防和控制。A、思维力    B、想象力    C、能力    D、意志力24、在出乎意料的情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叫做( B )。A、心境    B、应激    C、激情   D、意义25、道德,理智感和美感是人们在社会生活条件下对(

61、 A )的反映,并且还调节着人的社会性行为。A、社会需求B、生理需求C、态度D、体验26、个体对别人和自己行为的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要求所产生的内心体验叫做( A )。A、道德感B、理智感C、美感D、责任感1、与盲目性、易受暗示性相反的品质是( A  )。A、自觉性               B、坚韧性 C、果断性          &

62、#160;    D、自制力2、对于缺乏毅力的学生,应特别注意培养他的( B )。A、果断性               B、坚韧性 C、自制性               D、自觉性3、意志行动具有三个特征:自觉的目的性、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和以(C )为基础。A、动机斗争 

63、60;   B、兴趣 C、随意运动     D、自由意志。4、个体动机性活动受到阻碍后所引起的情绪反映是( D )。A、应激        B、理智感 C、心境        D、挫折感5、( B )是意志行动的基础。A、本能         B、随意运动 C、不随意运动    D、以上都不是6、面对多重选择时的心理冲突是哪种冲

64、突表现? ( A )         A、多重趋避式冲突    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       D、双趋式冲突1、个性是指一个人的( B )。A、心理过程    B、整个心理面貌    C、气质    D、性格2、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A、马斯洛      &

65、#160;B、勒温      C、默里       D、罗杰斯3、( A )是指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的状态,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A、需要                 B、内驱力 C、动机           &

66、#160;     D、情绪4、马斯洛把人类的需要概括为下列五个层次:( A )A、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B、物质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认知的需要C、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美的需要D、生理的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和社会价值的需要5、马斯洛认为需要的满足是( B)。A、无规律的             B、由低层向高层不断发

67、展 C、由高层向低层         D、以上都不是6、“人心不同,各如其面”,这句俗语为人格的(B )做了最好的诠释。A、稳定性          B、独特性 C、整合性          D、功能性7、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  B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

68、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8、所谓归因,就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因果关系的现象。李果把自己的学习成绩差归因于老师出题太难,这一归因会( A )。A、降低李果的学习动力       B、提高李果的学习动力C、对李果的学习动力无影响    D、前三项中没有一个是正确选项。9、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  )。           &#

69、160;             A、个性倾向性             B、气质 C、性格                D、能力10、引起动机的内在心理条件是( C )   A、感觉 &

70、#160; B、思维C、需要    D、性格12、人类主要的社会性动机是( B )                        A、饥饿动机和干渴动机   B、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C、好奇动机和探索动机   D、探索动机和操弄动机13、下列哪个选项是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D ) 

71、0;             A、物质兴趣   B、精神兴趣C、直接兴趣    D、间接兴趣14、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是( A )  A、动机  B、需要  C、兴趣    D、理想              &#

72、160;15、个性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是(  A  )。A、个性倾向性    B、气质 C、性格          D、能力1、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能力, 较少依赖于文化和知识, 而主要依赖于个人先天禀赋是能力是 (  A  )。A、流体能力    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晶体能力2、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程度,可以把能力分为(

73、A)。A、能力、才能和天才               B、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C、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     D、模仿能力、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3、通常把IQ超过( C )的儿童称为智力超常儿童。A、120   B、130   C、140    D、1504、人们在社会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的能力是( C )。A、认知能力  &

74、#160;B、操作能力   C、社交能力   D、模仿能力5、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 ( B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6、毛泽东曾评价叶剑英“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这是对叶剑英( B )的评价。A、能力    B、性格    C、气质    D、兴趣。7、智

75、力的核心成分是( D )。                                         A、观察能力       

76、60;    B、记忆能力 C、创造能力            D、抽象概括能力8、提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A  )。                      A、卡特尔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