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助教:郭琪 2016.4.27 微波技术与天线微波技术与天线 习题课习题课1.3 设特性阻抗为Z0的无耗传输线的驻波比为,第一个电压波节点离负载的距离为lminl,试证明此时终端负载应为: 1min1min0ltanjtanj1llZZ 第第 1章章 均匀传输线理论均匀传输线理论1.5 试证明无耗传输线上任意相距/4的两点处的阻抗的乘积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平方。 习题1.1 、1.3、1.5知识点(一):传输线的状态参量知识点(一):传输线的状态参量1、输入阻抗Zin2、反射系数3、驻波系数1、输入阻抗、输入阻抗Zin 定义传输线上任意一点z处的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之比为该点的输入阻抗,记作
2、Zin(z), 它与导波系统的状态特性有关,对于无耗传输线,它的表达式为: )tan(j)tan(j)(10010inzZZzZZZzZ 式中, Zl为终端负载阻抗,为相移常数,Z0为传输线特性阻抗。 在距负载第一个波节点处的阻抗为: 在距负载第一个波腹点处的阻抗为:0min)(ZlZlin0max)(ZlZlin 2. 反射系数反射系数 定义传输线上任意一点z处的反射波电压(或电流)与入射波电压(或电流)之比为电压(或电流)反射系数, 即得)()_()()_(iuzIzIzUzU或)2j(12j2j01011eee)(zzlzZZZZz 式中, 称为终端反射系数。Z0为特征阻抗,Zl为负载阻
3、抗,。1j101011eZZZZ输入阻抗与反射系数的关系输入阻抗与反射系数的关系或结论: 当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一定时,输入阻抗与反射系数一一对应,因此输入阻抗可通过反射系数的测量来确定。 当Zl=Z0,l=0,此时传输线上任意一点的反射系数等于零,称之为负载匹配。 无耗传输线的阻抗具有/2重复性和阻抗变换特性两个重要性质。)(1)(10zzZZin00)(ZZZZzinin 3. 驻波系数驻波系数 定义传输线上波腹点电压振幅与波节点电压振幅之比为电压驻波比, 简称驻波系数,用表示:minmaxUU 驻波系数反映了传输线上驻波的大小,即驻波系数越大,传输线的驻波成分越大,表明负载匹配性越差。 倒数
4、称为行波系数, 用K表示: 行波系数反映了传输线上行波的大小,即行波系数越大,传输线的行波成分越大,表明负载匹配性越好。maxmin1UUK 驻波系数和负载反射系数的关系驻波系数和负载反射系数的关系 1111111 由此可知, 当|l|=0 即传输线上无反射时, 驻波比=1; 而当|l|=1即传输线上全反射时, 驻波比, 因此驻波比的取值范围为1。可以看出,反射系数和驻波系数都可以反映传输线的匹配状况。 反射系数为复数,驻波系数为实数。1.3 设特性阻抗为Z0的无耗传输线的驻波比为,第一个电压波节点离负载的距离为lminl,试证明此时终端负载应为: 1min1min0ltanjtanj1llZ
5、Z1.5 试证明无耗传输线上任意相距/4的两点处的阻抗的乘积等于传输线特性阻抗的平方。 1.2求内外导体直径分别为0.25cm和0.75cm的空气同轴线的特性阻抗;若在两导体间填充介电常数r=2.25 的介质,求其特性阻抗及300MHz时的波长。1.14 有一空气介质的同轴线需装入介质支撑片, 薄片的材料为聚苯乙烯, 其相对介电常数为r=2.55,如图所示。设同轴线外导体的内径为7mm,而内导体的外径为2mm,为使介质的引入不引起反射, 则由介质填充部分的导体的内径应为多少? 习题1.2 、1.14知识点知识点(二二):传输线的工作特性参数传输线的工作特性参数1、特性阻抗Z02、传播常数 3、
6、相速p与波长 1、特性阻抗、特性阻抗Z0 特性阻抗定义为传输线上入射波电压与入射波电流的比值或反射波电压与反射波电流比值的负值,用Z0来表示为: 它仅由自身的分布参数决定,而与负载及信号源无关。 结论: 一般情况下,特性阻抗为复数,且与频率有关。 对于无耗(R=G=0)传输线,其特性阻抗 为实数,且与频率无关。CjGLjRZ0CLZ/0(1)平行双导线传输线:直径为d、间距为D, 其特性阻抗为:dDZ2ln120r0 式中, r为导线周围填充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常用的平行双导线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有250, 400和600三种。 (2)无耗同轴线:导体内半径为a,外半径为b, 其特性阻抗为:abZ
7、ln60r0 式中, r为同轴线内、外导体间填充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 常用的同轴线的特性阻抗有50 和75两种。 两种常用传输线的两种常用传输线的特性阻抗:特性阻抗: 2、传播常数、传播常数 传播常数 是描述传输线上导行波沿导波系统传播过程中衰减和相移的参数, 通常为复数,由表示:j a其中为衰减常数,为相移常数, 其一般表达式为:结论:对于无耗传输线, )(CjGLjRLC , 0传输线上的波长 与自由空间的波长 0有以下关系: 结论: 对于均匀无耗传输线,相速 ,与频率无关,这种波称为无色散波。 对于有耗传输线,相速与频率有关,这种波称为色散波 3、相速、相速p与波长与波长 传输线上的相速
8、定义为电压、电流入射波(或反射波)的等相位面沿传播方向的传播速度, 用p来表示 rrpcv1rrpfcf0/2LCvp11.2求内外导体直径分别为0.25cm和0.75cm的空气同轴线的特性阻抗;若在两导体间填充介电常数r=2.25 的介质,求其特性阻抗及300MHz时的波长。1.14 有一空气介质的同轴线需装入介质支撑片, 薄片的材料为聚苯乙烯, 其相对介电常数为r=2.55,如图所示。设同轴线外导体的内径为7mm,而内导体的外径为2mm,为使介质的引入不引起反射, 则由介质填充部分的导体的内径应为多少?知识点(三):知识点(三): 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 1、回波损耗回波损耗
9、Lr 2、插入损耗、插入损耗Li 习题1.71.7 求无耗传输线上回波损耗为3dB和10dB时的驻波比。2 2、插入损耗、插入损耗 定义入射波功率与传输功率之比,以分贝来表示为 dBlg20)(lrzL 1、回波损耗回波损耗 对于无耗传输线,回波损耗定义为入射波功率与反射波功率之比, 表示为Lr21lg2011lg102liL式中,l为负载反射系数。可见,回波损耗只取决于反射系数,反射越大,回波损耗越小。插入损耗也取决于反射系数,反射越大,插入损耗越大。1.7 求无耗传输线上回波损耗为3dB和10dB时的驻波比。1.101.10 特性阻抗为Z0=150的均匀无耗传输线, 终端接有负载Zl=25
10、0+j100, 用/4阻抗变换器实现阻抗匹配(如图所示), 试求/4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Z01及离终端距离。 1.11 设特性阻抗为Z0=50的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有负载阻抗Zl=100+j75为复阻抗时,可用以下方法实现/4阻抗变换器匹配: 即在终端或在/4阻抗变换器前并接一段终端短路线, 如题1.11图所示, 试分别求这两种情况下/4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Z01及短路线长度l。 习题1.10 、1.11知识点知识点( (四四) ):阻抗匹配:阻抗匹配 负载阻抗匹配负载阻抗匹配 1、串联/4阻抗变换器法 2、 支节调配器法阻抗匹配的意义:阻抗匹配的意义: 对一个由信号源、传输线和负载构成的系
11、统,希望信号源在输出最大功率时,负载全部吸收,以实现高效稳定的传输。传输线的三种匹配状态:负载阻抗匹配负载阻抗匹配 负载阻抗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Zl =Z0),传输线上只有从信号源到负载方向传输的入射波,而无从负载向信号源方向传输的反射波。源阻抗匹配 电源内阻等于传输线的特性阻抗时,对匹配源来说,它给传输线的入射功率不随负载变化,负载有反射时,反射回来的反射波被电源吸收。共轭阻抗匹配。 对于不匹配的电源,负载阻抗折合到电源参考面上的输入阻抗等于电源内阻的共轭值。负载阻抗匹配的特点:负载阻抗匹配的特点: 反射系数l=0,驻波比=1 线上任意点的电压和电流都同相 传输线上各点输入阻抗均等于传输
12、线的特性阻抗(Zin =Z0)负载阻抗匹配的方法:负载阻抗匹配的方法: 阻抗匹配方法从频率上划分为窄带匹配和宽带匹配,从实现手段上划分为串联/4阻抗变换器法、 支节调配器法。传输线阻抗匹配方法示意图 1、/4阻抗变换器法阻抗变换器法 (1)、当负载阻抗为纯电阻Rl且与传输线特性阻抗Z0不相等时, 可在两者之间加接一节长度为 /4、特性阻抗为Z01的传输线来实现负载和传输线间的匹配, 如下图(a)所示。 根据传输线的/4的阻抗变换性,得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Z01为: (a)纯电阻负载的匹配 0101ZRZ (2)、当负载阻抗为电容性(电感性)负载,在离负载最近的即第一个波节点(或波腹点)处,加接
13、一节长度为/4、特性阻抗为Z01的传输线来实现负载和传输线间的匹配, 如下图(b)所示。(b)电抗负载的匹配负载阻抗为电容性,离负载第一个波节点位置为: 此时输入阻抗等效为纯电阻,即 : ,则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为: 负载阻抗为电感性,离负载第一个波腹点位置为: 此时输入阻抗等效为纯电阻,即: ,则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为: 11max4l0ZRx001ZZ4411minl/0ZRx001ZZ2、支节调配器法、支节调配器法(1)串联支节调配器法 在特性阻抗为Z0的传输线上,不匹配负载的反射系数 |为l|ejl,驻波系数为。所谓串联支节调配器法,就是在离负载阻抗距离为l1(即A点)处串联长度为l2
14、、特性阻抗为Z0的一段传输线,已达到阻抗匹配的目的,如下图所示: 串联单支节调配器 (2) 并联支节调配器法 在特性导纳为Y0的传输线上,不匹配负载的反射系数 |为l|ejl,驻波系数为。所谓并联支节调配器法,就是在离负载阻抗距离为l1(即A点)处并联长度为l2、特性导纳为Y0的一段传输线,已达到阻抗匹配的目的,如下图所示:并联单支节调配器111101010in1j)tan(j)tan(jBGlYYlYYYY)tan(j202inlYY 令 , 并设参考面AA处的输入导纳为Yin1, 则有1min11lll终端短路的并联支节输入导纳为 则总的输入导纳为)tan(jj2011in2in1inlY
15、BGYYY1.101.10 特性阻抗为Z0=150的均匀无耗传输线, 终端接有负载Zl=250+j100, 用/4阻抗变换器实现阻抗匹配(如图所示), 试求/4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Z01及离终端距离。 1.10图1.11 设特性阻抗为Z0=50的均匀无耗传输线,终端接有负载阻抗Zl=100+j75为复阻抗时,可用以下方法实现/4阻抗变换器匹配: 即在终端或在/4阻抗变换器前并接一段终端短路线, 如题1.11图所示, 试分别求这两种情况下/4阻抗变换器的特性阻抗Z01及短路线长度l。 1.11图 知识点(一):导行波的传输特性知识点(一):导行波的传输特性1、截止波数kc和截止波长c2、相移常数
16、和波导波长g3、相速度vp和群速度vg4、波阻抗ZTE/ZTM/ZTEM 第第 2章章 规则金属波导规则金属波导 1、截止波数截止波数kc和截止波长和截止波长c 由 所决定的频率 和波长 分别称为截止频率和截止波长,表示为: 导行波的传输条件为22ckkcfc22,2,2kkkkfccccccccff 或2、相移常数、相移常数和波导波长和波导波长g相移常数和截止波数kc的关系式为:导行波的波长称之为波导波长。 相移常数和波导波长g的关系式为:或 其中,=2/k为工作波长。 22c2c2/1kkkkkgc212222/1122kkkcg2222c22cp/1/1/11cvkkvkkk3、相速度、
17、相速度vp和群速度和群速度vg 电磁波在波导中传播, 其等相位面移动速率称为相速p 波能量的传播速度称为群速度,当kc为常数时导行波的群速为g : 其中v为理想介质中TEM波的相速,c为真空中光速222crr1/1ddcgvkkc 4、波阻抗、波阻抗 定义某个波型的横向电场和横向磁场之比为波阻抗, 即Z222TM222TE1/1/1/11ccyxccyxkkHEZkkHEZ知识点(二):导行波的分类知识点(二):导行波的分类根据截止波数kc的不同,导行波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 该导行波既无纵向电场又无纵向磁场,只有横向电场和磁场,故称为横向电磁波,简称TEM波,这是一种不可能在金属波导中存在的
18、模式。2、 这时只要Ez和Hz中有一个不为零即可满足边界条件,可分为两种情况:02ck02ck TM波: 而 的波称为磁场纯横向波,简称TM波,又称E波。 TE波: 而 的波称为电场纯横向波,简称TE波,又称H波。(3) 在由光滑导体壁构成的金属波导中不可能存在 的情形,只有当某种阻抗壁(比如在介质波导)中才有这种可能。(4)结论 在规则金属波导中,不存在TEM波,而只存在TM波或TE波。 无论是TM波还是TE波,其相速均比无界媒质空间中的速度要快,故称之为快波。 在金属波导中,波导波长g均大于它的工作波长。0zE0zH0zE0zH02ck02ck知识点(三):矩形波导知识点(三):矩形波导1
19、、矩形波导中的场2、矩形波导的传输特性3、主模TE101、矩形波导中的场、矩形波导中的场 (1)定义: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矩形截面、内充空气的规则金属波导称为矩形波导。它是微波技术中最常用的传输系统之一。 (2)矩形波导中的场 矩形金属波导中只能存在TE波和TM波,TE波是所有 TEmn模式场的总和,而TM波是所有TMmn场的总和。 TE10模是矩形波导TE波的最低次模,其余称为高次模。 TM11模是矩形波导TM波的最低次模,其它均为高次模。2、矩形波导的传输特性、矩形波导的传输特性 矩形波导TEmn和TMmn模的截止波数、截止波长均为: 式中: m和n分别代表TE波沿x方向和y方向分布的半波个数
20、, 一组m、n, 对应一种TE波, 称作TEmn模。 a为矩形波导宽边长度,b为窄边长度。22c22c)/()/(222bnamkbnamkcc结论:当工作波长小于某个模的截止波长c时,此模可在波导中传输,称为传导模。当工作波长大大于某个模的截止波长c时,此模在波导中不能传输,称为截止模。一个模式能否在波导中传输取决于波导结构和工作频率(或波长)。对相同的m和n,TEmn和TMmn模具有相同的截止波长,故又称为简并模,它们虽然场分布不同,但具有相同的传输特性。2、主模、主模TE101)主模的定义和特点 在导行波中截止波长c最长的导行模称为该导波系统的主模。矩形波导的主模为TE10模,因为该模式
21、具有场结构简单、稳定、频带宽和损耗小等特点,所以实用时几乎毫无例外的工作在TE10模式。2)TE10模的传输特性 (1)截止波长和相移常数acTE2102212a(2)波导波长和波阻抗(3)相速vp与群速vg221ag22112010aZTE221acvp221acvg(4)传输功率P和功率容量Pbro 其中,E10是Ey分量在波导宽边中心处的振幅值a,b为波导的尺寸,单位为cm(5)衰减常数ac(dB/m)2(21 21120686. 822aababRaScMW216 . 020aabPbr102104TEZabEP 其中, 为导体表面电阻。/fRs 2.2 矩形波导的横截面尺寸为a=22
22、.86mm, b=10.16mm, 将自由空间波长为20mm,30mm和50mm的信号接入此波导, 能否传输?若能, 出现哪些模式?2.3 矩形波导截面尺寸为ab=23mm10 mm,波导内充满空气, 信号源频率为10 GHz,试求: 波导中可以传播的模式。 该模式的截止波长c,相移常数, 波导波长g及相速vp。 2.4 用BJ-100矩形波导以主模传输10 GHz的微波信号,则 求c、g、和波阻抗Zw。 若波导宽边尺寸增加一倍,上述各量如何变化? 若波导窄边尺寸增大一倍,上述各量如何变化? 若尺寸不变, 工作频率变为15GHz,上述各量如何变化?2.5 试证明工作波长, 波导波长g和截止波长
23、c满足以下关系: 2c2gcg 2.6 设矩形波导a=2b,工作在TE10模式,求此模式中衰减最小时工作频率f。 2.7 设矩形波导尺寸为ab=60mm30 mm, 内充空气,工作频率为3GHz,工作在主模, 求该波导能承受的最大功率为多少?知识点(一):带状线知识点(一):带状线1、带状线的主模2、传输特性参量 第第 3章章 微波集成传输线微波集成传输线1、带状线的主模、带状线的主模 带状线是由同轴线演化而来的,即将同轴线的外导体对半分开后,再将两半外导体向左右展平,并将内导体制成扁平带线,下图a给出了带状线的演化过程及结构。 带状线仍可理解为与同轴线一样的对称双导体传输线,传输的主模是TE
24、M模。但若尺寸选择不合理也会引起高次模TE模和TM模。图a 带状线的演化过程及结构 2、传输特性参量、传输特性参量 (1)特性阻抗Z0与相速Vp 其中,c为自由空间的光速,r为填充介质的相对介电常数,L和C分别为带状线上的单位长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 导带厚度不为零时的特性阻抗计算公式:rppCLCvCvCLZ110,27. 61818141ln302r0mmmZ式中:tbwtbwm(2)带状线损耗 带状线损耗包括由中心导带和接地板导体引起的导体损耗、两接地板间填充的介质损耗及辐射损耗。 (3)波导波长rg0btxxxn,13212nxbwxxxxxtbw1 . 1/0796. 02ln5 . 0
25、1)-(12(4)截止波长cTE10和cTM10 带状线传输的主模是TEM模, 但若尺寸选择不合理也会引起高次模TE模和TM模。在TE模中最低次模是TE10模, 其截止波长为:在TM模中最低次模是TM10模, 其截止波长为: 因此为抑制高次模, 带状线的最短工作波长应满足),max(1010cTMcTErcTE210wrcTM210b3.2 一根以聚四氟乙烯(r=2.1)为填充介质的带状线, 已知b=5 mm, t=0.25 mm, w=2 mm, 求此带状线的特性阻抗及其不出现高次模式的最高工作频率。知识点(二):微带线的传输特性参数知识点(二):微带线的传输特性参数1、特性阻抗Z0与相速v
26、p2、波导波长g3、介质衰减常数d微带线:微带线: 由沉积在介质基片上的金属导体带和接地板构成的传输系统。它可以看成是由双导体传输线演化而来的,即将无限薄的导体板垂直插入双导体中间再将导体圆柱变换成导体带,并在导体带之间加入介质材料,从而构成了微带线,下图a为微带线的演化过程及结构.图a 微带线的演化过程及结构微带线是由双导体系统演化而来的,但由于在中心导带和接地板之间加入了介质,属于部分填充介质传输系统。因此,在介质基底存在的微带线所传输的波已非标准的TEM波,称为准TEM模。1、 特性阻抗特性阻抗Z0与相速与相速vp 微带传输线同其他传输线一样, 满足传输线方程。因此对准TEM模而言, 如
27、忽略损耗, 则有: eppCLCvCvCLZ110 其中,L和C分别为微带线上的单位长分布电感和分布电容, e为等效介电常数。由于微带线周围不是填充一种介质, 其中一部分为基片介质, 另一部分为空气, 这两部分对相速均产生影响, 其影响程度由介电常数和边界条件共同决定。 介质微带线的特性阻抗Z0与空气微带线的特性阻抗 有以下关系:2pevce00ZZ 0Z 有效介电常数有效介电常数e的取值就在1与r之间, 具体数值由相对介电常数r和边界条件决定。工程上, 有时用填充因子q来定义有效介电常数e,填充因子的大小反映了介质填充的程度。当q=0,e=1,对应于全空气填充;当q=1,e=r,对应于全介质
28、填充。) 1(1req (1)导带厚度为零(t=0)时的空气微带线特性阻抗及有效介电常数e1144.042.2904.119148ln952.5960hwwhhwhwhwhwwhZa式中,w/h是微带的形状比,w是微带的导带宽度,h为介质基片厚度。1/12121211/1041. 0121212121221hwwhhwhwwhrrrre定义有效介电常数e为 2、 波导波长波导波长g 微带线的波导波长也称为带内波长, 即e0g显然,微带线的波导波长与有效介电常数e有关, 也就是与 有关, 亦即与特性阻抗Z0有关。对同一工作频率, 不同特性阻抗的微带线有不同的波导波长。h3、介质衰减常数、介质衰减
29、常数d 对均匀介质传输线, 其介质衰减常数由下式决定: 式中:tan为介质材料的损耗角正切。一般情况下,微带线的导体衰减远大于介质衰减,因此一般忽略介质衰减 tan3 .272100rdGZa3.3 已知某微带的导带宽度为w=2mm, 厚度t0, 介质基片厚度h=1mm, 相对介电常数r=9, 求此微带的有效填充因子q和有效介电常数e及特性阻抗Z0(设空气微带特性阻抗Za0=88)。3.4 已知微带线的特性阻抗Z0=50, 基片为相对介电常数r=9.6的氧化铝陶瓷, 设损耗角正切tan=0.210-3, 工作频率f=10GHz,求介质衰减常数d。 3.5 在h=1mm的陶瓷基片上(r=9.6)
30、制作g/4的50、 20 、100 的微带线, 分别求它们的导体带宽度和长度。 设工作频率为6GHz,导带厚度t0。解: 由教材中图3-6可得阻抗为50的微带线的导带宽度和基带厚度h之比等于1,即/h=1,因此有=1. 再由以下公式求得相同尺寸下的空气微带线的特性阻抗为 再由 求得介质微带线的有效介电常数为 波导波长为 所以g/ 4微带线的长度为 5 .12648ln952.590hwwhZae00ZZ4 . 6200eZZmmeg76.190mmlg94. 44/ 第第 4章章 微波网络基础微波网络基础知识点(一):知识点(一):双端口网络双端口网络1、阻抗矩阵Z2、转移矩阵A3、散射矩阵S
31、参考面T1处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1、I1参考面T2处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2、I2连接T1、T2端的广义传输线的特性阻抗分别为Ze1和Ze2。任意具有两个端口的微波元件均可视之为双口网络,如下图所示: 1、阻抗矩阵阻抗矩阵Z 取I1、I2为自变量,U1、U2为因变量,有 其中,U为电压矩阵,I为电流矩阵,Z为阻抗矩阵,Z11、 Z22分别是端口“1”和“2”的自阻抗; Z12、Z21分别是端口“1”和“2”的互阻抗。各阻抗参量的定义如下: 211101|IUZI为T2面开路时, 端口“1”的输入阻抗212221121121IZIIZZZZUU111202|IUZI为T1面开路时, 端口“2”至端
32、口“1”的转移阻抗 Z矩阵中的各个阻抗参数必须使用开路法测量,故也称为开路阻抗参数,而且由于参考面选择不同,相应的阻抗参数也不同。阻抗矩阵阻抗矩阵Z的性质的性质 互易网络 Z12=Z21 对称网络 Z11=Z22 222101|IUZI为T2面开路时, 端口“1”至端口“2”的转移阻抗122202|IUZI为T2面开路时, 端口“2”的输入阻抗 2. 转移矩阵转移矩阵A 若用端口2的电压U2 和电流-I2 作为自变量,端口1的电压U1和电流I1作为因,可得如下矩阵变量 2211IUDCBAIU 式中, 就是转移矩阵, 简称A矩阵, 方阵中各参量的物理意义如下: DCBAA0212|IUUA表示
33、T2开路时电压的转移参数0212|UIUB表示T2短路时转移阻抗0212|IUIC表示T2开路时转移导纳0212|UIID表示T2短路时电流的转移参数2211iudcbaiu则归一化转移矩阵表示为以下:其中,u为归一化电压,i为 归一化电流,Ze为端口自身特性阻抗。21212112/eeeeeeeeZZDZZCZZBZZAdcba归一化转移矩阵归一化转移矩阵a 若将网络各端口电压、 电流对自身特性阻抗归一化后, 得 转移矩阵转移矩阵A的性质的性质(1)互易网络 AD-BC=ad-bc=1 (2)对称网络 a=d (3)对于两个网络的级联,级联后总的A矩阵为: A=A1A2 推而广之, 对n个双
34、端口网络级联, 则有 A=A1A2 .An (4)当双端口网络输出端口参考面上接任意负载时,参考面T1处的输入阻抗和输入反射系数分别为: DCZBAZIUZin1111)()()()(11111111eeeeeineininDZBZCZADZBZCZAZZZZ 3. 散射矩阵散射矩阵S 定义ai为入射波电压的归一化值u+i, bi为反射波电压的归一化值u-i11122122 SSSSS式中, 称为双端口网络的散射矩阵, 简称为S,它的各参数的意义如下: aSaaSSSSbb212221121121011112|aabs 表示端口2匹配时, 端口1的反射系数 022221|aabs表示端口1匹配
35、时, 端口2的反射系数021121|aabs表示端口1匹配时, 端口2到端口1的反向传输系数012212|aabs表示端口2匹配时, 端口1到端口2的正向传输系数(1)互易网络 S12=S21(2)对称网络 S11=S22 (3)无耗网络 S+S=I 其中,S+是S的转置共轭矩阵,I为单位矩阵。 (4)输入端参考面T1处的反射系数 散射散射矩阵矩阵S的性质的性质122121211111SSSabin (1) S与 的转换z 11)()(SISIzIzIzS (2) S与a的转换 cadbbcaddcbadcbaS2(21 21221112212211122122111221221112)1)(
36、1 ()1)(1 ()1)(1 ()1)(1 (21SSSSSSSSSSSSSSSSa散射参量散射参量S与其它参量之间的相互转换与其它参量之间的相互转换4.2 试求图示网络的A矩阵, 并确定不引起附加反射的条件。 习习 题题 题 4.2 图 4.4 试求图示终端接匹配负载时的输入阻抗, 并求出输入端匹配的条件。 题 4.4 图 4.5 设某系统如图所示, 双端口网络为无耗互易对称网络, 在终端参考面T2处接匹配负载,测得距参考面T1距离l1=0.125 g处为电压波节点,驻波系数为1.5, 试求该双端口网络的散射矩阵。 题 4.5 图 4.6 试求如图所示并联网络的S矩阵。 题 4.6 图 4
37、.7 求如图所示网络的S矩阵。 题 4.7 图 第第 5章章 微波元器件微波元器件知识点(一):微波连接匹配元件知识点(一):微波连接匹配元件1、终端负载元件2、微波连接元件3、阻抗匹配元件1、终端负载元件、终端负载元件 终端负载元件连接在传输系统的终端,是用来实现终端短路、匹配或标准失配等功能的元件。它是典型的一端口互易元件,主要包括短路负载、匹配负载和失配负载。 (1)短路负载是实现微波系统短路的器件。 (2)匹配负载是一种几乎能全部吸收输入功率的单端口元件。 (3)失配负载是一种既能吸收一部分微波功率又能反射一部分微波功率的单口微波元件,主要用于微波测量。 2、微波连接元件、微波连接元件 微波连接元件是将作用不同的两个微波系统按一定要求连接起来,微波连接元件是二端口互易元件,主要包括波导接头、衰减器、相移器及转换接头等。 (1)衰减元件是用来改变导行系统中电磁波辐射的元件,理想的衰减器,其散射矩阵为:0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马脑山养殖户合同
- 2024楼顶广告牌安装合同范本
- 房产交易资金托管服务合同
- 社区环境卫生维护合同
- 授权经营合同范本
- 房屋建筑工程协议2024年
- 标准伤残赔偿协议书参考
- 2023年高考地理第一次模拟考试卷-(广东B卷)(考试版)A4
- 【人教版系列】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专项测评(含答案)
- 关于离婚协议书的撰写指南
- 生态文明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区病案质控中心汇报
- 期中测试卷(1-4单元)(试题)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教育局职业院校教师培训实施方案
- 《万维网服务大揭秘》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新教材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全一册
- 2024年新华社招聘应届毕业生及留学回国人员129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人教版(2024新版)七年级上册英语Unit 5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完整版)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表(打印版)
- 美食行业外卖平台配送效率提升方案
- 中国民用航空局信息中心招聘笔试题库2024
- 芯片设计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