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中医护理学复习重点【精品文档】证:又称证候,是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或某一类型的病理概括。 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存在的相互对立的两个面。 五行:五,指构成客观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即金木水火土。行,指运动变化。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 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合称。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痰饮:是一种因脏腑功能失调使体内津液停聚而产生的病理性产物。盗汗:又称寝汗,入睡后汗出,醒后则汗止,多属阴虚,阳
2、热亢盛逼津外出。正气:脏腑的生理功能,康复功能,抗病能力。 邪气:泛指一切治病的因素。 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的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恶寒时不发热,发热时不恶寒的表现。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 腧穴: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郑声:神志不清,语言重复,语声低弱,时断时续的表现。 横指同身寸(一夫法):嘱患者将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四指的宽度作为三寸。适用于下肢和腹部取穴。 得气
3、:又称针感,是指针刺入腧穴后,针刺的部位产生的酸麻胀重等经气感应及操作者针下的沉紧感。 寒热往来:恶寒与发热交替发作,为半表半里证,可见于少阳病和疟疾。 天癸:人体发育到青春期产生的一种促使性功能成熟的精微物质。 神:(广义)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 开窍:指脏腑与体表器官生理上想通,如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于口,肾开窍于耳及二阴。 精气:孕育人体和维持人体正常生理的物质。 中医护理学有两个个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施护 (1)整体观念:中医认为人
4、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人与社会关系密切。机体自身整体性及其与外部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2)辨证施护: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指按照辨证论治的原则去护理病人。3.简述藏象学说的主要内容 藏象学说是研究脏腑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脏腑间关系的学说。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由五脏,六腑,奇恒之腑组成。 1) 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五个实体器官,能化生和贮藏精气。 2) 六腑:即肝胆胃大小肠膀胱三焦六个空腔器官,能受热腐熟,传化排泄糟粕。 3) 奇恒之腑:即脑髓骨脉胆女子胞4.脾主运化的内涵是什么 指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 (1)运化水谷:指对饮食的消化、吸收
5、。脾助胃把水谷化为精微,后经过脾的转输和散精 功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 (2)运化水液: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防治水液在体内滞留。脾将饮食水谷 中的水液,清者吸收散 精于肺而布散全身,其余的转输给肺和肾,化为汗液和尿液排出。 指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转输至全身的功能 (1)运化水谷:指对饮食的消化、吸收。脾助胃把水谷化为精微,后经过脾的转输和散精功能,将水谷精微布散全身,以营养五脏六腑及各组织器官 (2)运化水液:指对水液的吸收、转输和布散作用,防治水液在体内滞留。脾将饮食水谷中的水液,清者吸收散 精于肺而布散全身,其余
6、的转输给肺和肾,化为汗液和尿液排出 。 5.哪个脏腑被称为先天之本,它有哪些生理功能? 由于肾藏先天之精,为脏腑阴阳之本,生命之源,故称肾为先天之本。 肾的生理功能: 1)藏精:指肾对精有闭藏、贮存的功能 2)主水: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调节水液代谢平衡的作用。 3)主纳气:指肾具有摄纳肺吸入之气调节呼吸的功能 4)主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与二阴 5)在志为怒,在液为唾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是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7、#160;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络经 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 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7.描述两到三种针刺的意外情况及处理方法。 1)晕针:晕针是指在针刺过程中患者发生的晕厥现象。 原因:精神紧张、体质虚弱、劳累、大汗、饥饿、大泻等以及施术手法过重 处理:立即停止针刺,将已刺之针迅速取出 让患者平卧,头部放低,松开衣带 注意保暖,给予温开水或糖水饮之,轻者静卧片刻,即可恢复 未能缓解者,用指掐或针刺急救穴,如人
8、中、内关、足三里、涌泉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厥等 晕针缓解后,仍需适当休息 必要时急救:必要时可配用现代急救措施 2)滞针:指在行针或者留针后,医者感觉针下滞涩,捻转,提插,出针均感困难,而患者则感觉疼痛的现象。 处理:嘱患者消除紧张,使局部肌肉放松;或延长留针时间。医者用手指在邻近部位揉按,或弹动针柄。或在附近再刺一针,以宜散气血、缓解痉挛。若因单向捻针而致者,需反向将针捻回。 3)弯针:是指进针时或将针刺入腧穴后,针身在体内形成弯曲的现象。 处理:轻度弯曲,可以按一般拔针法,将针慢慢退出。若针身弯曲较大,应注意弯曲的方向,顺着弯针的方向将针退出。如弯曲不止一处,须视针柄扭转倾斜的方
9、向,逐渐分段退出,切勿急拔猛抽,以防断针。8.列举合谷,足三里,三阴交的体表定位,主治及操作方法 合谷:位于手背第1、2掌骨间,近第2掌骨中点的桡侧缘 主治:头痛,目赤肿痛,鼻出血,牙痛,牙关紧闭,口眼歪斜,耳聋,痄腮,咽喉肿痛,热病无汗,多汗,腹痛,便秘,经闭,滞产。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孕妇禁针。 足三里:犊鼻下三寸,胫骨前嵴外侧约一横指处 主治: 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痿痹、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此穴主治甚广,为全身强壮要穴之一,能调节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有防病保健作用。 操作:直刺0.51.5寸,可灸。 三
10、阴交:内踝高点上3寸,当胫骨内侧面后缘处 主治:腹痛,肠鸣,腹胀,泄泻,便溏,月经不调,崩漏,带下,阴挺,经闭,不孕,难产,遗精,阳痿,遗尿,疝气,足痿,瘾疹,失眠,神经衰弱,荨麻疹,神经性皮炎。 操作:直刺0.51寸,可灸。孕妇禁针。9.简述脏腑在舌面上的分布情况 舌尖反映心肺的病变,舌边反映肝胆的病变,舌中反映脾胃的病变,舌根反映肾的病变。 10.简述脉诊的方法 1)平臂:诊脉时应先让病人稍事休息,令其气血平和。体位应正坐或仰卧,手臂与心脏近于同一水平,前臂平伸,掌心向上,腕下垫脉枕。 2)布指:以中指定关位,食指切寸部,无名指按尺部,三指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切脉体。三指布指疏密程度,
11、应根据病人手臂长短而调整。 3)指力:诊脉时用轻指力切在皮肤上称为“举”,即浮取或轻取。轻不重称为“寻”,即中取。用重力切按筋骨间称为“按”,即沉取或重取。寸关尺三部,每部都有浮中沉三侯,合称三部九侯。、 诊脉时,医生的呼吸要自然均匀,以医生正常的一呼一吸(称为一息)的时间去计算病人的脉搏至数,切脉的时间必须在一分钟以上。简述望舌的内容和临床意义内容:望舌主要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望舌质可以候脏腑虚实,气血盛衰,主要包括舌质的神、色、形、态、舌下络脉。望舌苔可以分析病邪的深浅,邪正的消长,主要包括诊察苔质和苔色情况。临床意义: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舌质与舌苔的变化是正邪斗争病邪进退的
12、反应。一般情况下舌质与舌苔的变化和主病是一致的,如实热证多见舌红苔黄;虚寒证多见舌淡苔白;热邪内盛津液耗伤者,则舌红干苔燥;寒湿内停者,则舌淡润苔滑。若见舌质与舌苔变化不相一致时,应结合全身症状,进行综合分析,做出正确判断。舌质与舌苔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观察依据之一,一般认为,舌质主要反应脏腑虚实,气血盛衰等的变化情况;舌苔主要反应病证寒热的深浅,邪正的消长变化。舌质与舌苔的变化能够客观反映正气的盛衰、病邪的深浅、邪气的性质、疾病的进退等,还可以判断疾病的转归和顶后。风为春季的主气,但四季皆有风,故风邪引起的疾病虽以春季为多,但不限于春季,其它季节亦均可发生,中医学认风邪为外感发病的一种极为重
13、要的致病因素。风邪外袭多自皮毛肌腠而入,从而产生外风病证。 风邪的性质及致病特点如下: (l)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 风邪善动而不居,具有升发、向上、向外的特性,故属于阳邪。其性开泄,是指易使腠理疏泄而开张。正因其能升发,并善于向上向外,所以风邪侵袭,常伤及人体的上部(头面)、阳经和肌表,使皮毛腠理开泄,常出现头痛、汗出、恶风等症状。 (2)风性善行而数变 "善行"是指风邪致病具有病位游移,行无定处的特性。如风寒湿三气杂至引起的"痹证",若见游走性关节疼痛,痛无定处,便属于风气偏盛的表现,故又称为"行痹"或"风痹。""数变"是指风邪致病具有变幻无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GB/T 45169-2025增材制造金属制件残余应力声束控制法
- GB/T 45142-2025海洋溢油污染生态修复监测和效果评估技术指南
- GB/T 45221-2025化学品EASZY试验利用转基因tg(cyp19a1b:GFP)斑马鱼胚胎通过雌激素受体检测内分泌活性物质
- 乡村地基出售合同范本
- 2025年铁岭考货运从业资格证
- 2025年永州货运从业资格证怎么考试
- 加工合同范本道客
- 买车库出售合同范本
- it购销合同范本
- 医院业务合同范本
- 部编高教版2023·职业模块 中职语文 2.《宁夏闽宁镇:昔日干沙滩今日金沙滩》 课件
- 心肺复苏术课件2024新版
- 安全环保职业健康法律法规清单2024年
- 秒的认识 完整版PPT
- 创新药产业链研究培训框架
- 燃气业务代办授权书模板
- (完整PPT)半导体物理与器件物理课件
- 大音希声话古韵——古琴曲《流水》课件
- 《中国人阅读书目(三)——中国初中生基础阅读书目-导赏手册》新书简介2014.8.14 (1)
- 智利国家英文介绍PPT精选文档
- 金蝶K3 Cloud 产品安装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