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炎临床观察_第1页
针刺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炎临床观察_第2页
针刺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炎临床观察_第3页
针刺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炎临床观察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针刺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炎临床观察         09-08-04 08:28:00     作者:任明    编辑:studa20【摘要】  目的:探讨针刺防治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炎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针刺治疗 2 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炎 30 例,并与西药常规治疗 30 例非盲对照观察,均口服降糖药控制血糖。结果:治疗组显效 17 例,有效 11 例,无效 2 例,总有效率为 93.3%;对照组显效 7 例,有效 12

2、 例,无效 11 例,总有效率为 63.3%。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 < 0.05)。结论:针刺治疗能够降低血脂,改善微循环,促进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恢复。 【关键词】  糖尿病;周围神经炎;针刺治疗;药物治疗;临床观察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 M)发病率逐年上升,现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 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 DM 的发展,各种慢性并发症逐渐增多,而糖尿病周围神经炎(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 DPN)在糖尿病早期即可发生,是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随着糖尿病病情的发展,其发病率可达60%901。DPN 临床

3、表现为四肢末端袜套样分布区域的麻木、疼痛及感觉异常,是糖尿病患者足部溃疡、感染和截肢发生的主要原因2,导致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下降。西医在对本病的治疗尚属难点,近 2 年本科室在临床应用针刺治疗 DPN,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研究对象与诊断标准    研究对象均为本院住院病例共 60 例,均为 2 型糖尿病患者,并发不同程度的周围神经病变,符合WHO 1999 年推荐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4、周围神经病变诊断标准3:肢体出现感觉和运动神经病变表现,如沉重无力、麻木束缚感、自发性疼痛等;深浅感觉明显减退,腱反射减弱或消失;除外其他原因所致的周围神经病变。中医辨证分型标准4:气滞血瘀型:临床表现以肢体疼痛为主,兼局部压痛,皮肤发紫,舌体有癖斑,脉涩;湿热侵淫型:肢体疼痛,手足心热,心中烦渴,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寒凝血虚型:肢节疼痛,周身畏寒,手足发冷,色青,遇寒痛甚,或面色苍白,舌淡少苔,脉细缓涩。    1.2    一般资料    随机将 60 例病人分为针刺组和药物组;针刺组 30 例,其

5、中男 18 例,女 12 例;年龄 4679 岁,平均(63.3±12.58)岁;病程 6 个月12 年,平均(5.64±4.77)年。药物组 30 例,其中男 21 例,女 9 例;年龄 4778 岁,平均(60.8±11.47)岁;病程 6 个月12 年,平均(5.81±4.38)年。中医分型:针刺组气滞血瘀型 21 例、湿热侵淫型 2 例、寒凝血虚型 7 例,药物组气滞血瘀型 20例、湿热侵淫型 2 例、寒凝血虚型 8 例。两组间性别、年龄、病程与中医分型,经 t 检验和     检验,均 P > 0.

6、05,差异无显著性意义,患者基本情况一致,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及观察方法    1.3.1    治疗方法    全部病人根据病情选择降糖 药物(达美康、糖适平、二甲双胍、拜糖平等),维持血糖基本平稳 3 个月以上,原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炎的药物停服 2 周以上。针刺组穴取风池、曲池、外关、足三里、委中、阳陵泉、丰隆、三阴交、太冲、血海,下肢症状为主取八风、解溪、悬钟、承山;上肢症状为主取八邪、合谷、手三里,针刺方法以缓慢捻转,

7、中度刺激平补平泻法,当患者对针刺有较强反应时,则留针 20 min,出针前重复运针 1 次再指压。每日 1 次,每次留针 20 min,10 次为 1 疗程,疗程间隔 2 日,3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药物组给予维生素 B1 l00 mg 和维生素 B12 500    g 肌肉注射,每日 1 次,10 次为 1 个疗程,每疗程间隔 2 日,3 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1.3.2    主要症状积分观察方法    肢体疼痛:0 分(无疼痛),3 分(疼痛,不影响日常生活),6

8、分(有明显疼痛,影响日常生活),8 分(疼痛剧烈,难以忍受);局部压痛:0 分(无压痛),2 分(压痛);肢端感觉异常:0 分(无麻木现象),2 分(时有麻木,不明显),4 分(有明显麻木现象,能忍受),6 分(有严重的麻木现象,不能忍受);皮肤:0 分(无发冷、发紫),3 分(发冷、发紫);腱反射:0 分(腱反射减退),3 分(无腱反射减退);多汗:0 分(无多汗症状),2 分(有多汗症状);手足心热:0 分(无手足心热),2 分(手足心热);腹胀:0 分(无腹胀),2 分(腹胀);乏力:0 分(无明显乏力现象),1 分(有乏力的感觉,不影响日常生活),2 分(有明显的乏力感觉,生活能自理)

9、,3 分(有严重的乏力感觉,生活不能自理);舌体:0 分(无瘀斑),2 分(有瘀斑);    脉:0 分(无涩脉),2 分(涩脉)。根据各组临床症状总积分治疗前后减分率进行疗效判定。减分率=(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显效:减分率 > 65%;有效:减分率达 25%64%;无效:减分率 < 25%。    1.3.3    检测指标    血糖、血脂、神经传导速度。     09-08-

10、04 08:28:00     作者:任明    编辑:studa20    2    结    果    2.1    2 组临床疗效比较    针刺组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总减分率明显优于药物组,提示针刺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见表 1。    从表 1 可知:针刺组临床疗效为 93.3%,明显高于药物组,P

11、 < 0.05,说明针刺组临床疗效优于药物组。    2.2    2 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比较    两组治疗对空腹血糖的调节作用无显著性差异,但两组在治疗后都使血脂下降,并在降低 TC 方面有差异,见表 2。    2.3    2 组治疗前后神经元功能比较    针刺组治疗前后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快,功能得到改善,但药物组治疗前后变化不明显,见表 3。    2.4

12、0;   临床安全性评价    糖尿病病人由于高血糖等因素影响,使机体防御功能减弱而容易出现各种感染。运用本法严格执行了针前消毒程序,在 30 例 1 个月的治疗过程中,无 1 例感染。说明本法用于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安全可靠。    3    讨    论    在中医学里,DPN 属于“痹证”、“痿证”范畴。DPN 的病机是动态演变的过程,病机变化主要涉及肝、脾、肾三脏,以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为基本病机,而脏腑代谢紊乱

13、产生的病理产物瘀血、痰浊、水湿常相互交阻,留置于经络,贯穿于 DPN 整个病程的始终。不少中医古籍也提到了 DPN 的临床描述,如王旭高医案中就有“消渴日久,但见手足麻木,肢凉如冰”的记载。因临床表现主要为四肢末梢麻木刺痛、瘦削无力或牵掣拘挛,甚伴肌肉萎缩,呈缓慢发病,渐进性加重的特点,若失治、误治,则其四肢有瘫痪废用之虞。现代医学5 认为 2 型糖尿病是一种有多基因遗传倾向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高血糖症,伴有高血脂症和血液黏稠度增高,极易引发血管障碍,并进而干扰神经组织蛋白质合成和能量代谢,出现神经变性,功能受损,是 2 型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和致残因素。由于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炎发病机理

14、的复杂性,故笔者试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选用降糖药物,维持血糖基本平稳以控制原发病;结合中医、针灸理论,治疗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炎。中医学素有“治痿独取阳明”一说,是指对于痿证,可以通过刺激人体经络中气血充盛的手足阳明经穴,以求达到补益气血、濡养筋肌的作用,故以益气养阴治本同时,活血通络兼顾其标为治则,穴取多气多血的阳明经之合穴曲池、足三里和具有通调肝、脾、肾 3 条经脉气血作用的足三阴之会三阴交为主,辅以风池、外关、委中、悬钟、八邪、八风等穴相互配伍为用,使其补而不滞,泻而不亏,疏通经络。并以药物治疗作为对照,经观察,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 93.3%,明显高于药物组,说明针刺组的疗效满意;从同期观

15、察的两组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血脂的变化可知,本组病例均处于高血糖及高血脂状态,且两种治疗方法对空腹血糖的调节作用不明显,但都使血脂明显下降,尤其针刺组在降 TC 方面明显优于药物组,从而表明针刺方法对本病的治疗作用,一方面通过针感疏通气血,促进血行,从而帮助神经恢复,改善组织供血供氧;另一方面通过降低血脂、改善末梢循环,增进神经的营养和代谢,从而达到使神经末梢变性恢复的目的。结果分析表明,针刺治疗 DPN 临床疗效较理想,且操作简单易行,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1Petit W A Jr, Upender RP.Medical evaluation and treatment of diabetic peripheral neuropathyJ. Clin POdiatr Med Surg, 2003, 20(4):671-6882Thomas VJ, Patil KM, Radhakrishnan S, et al. The role of skin hardness, thickness, and sensory loss on standing foot power in the development of plantar ulcers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 mellitus-a preliminary studyJ.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