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谈科学哲学是怎么走向反科学的贾湛当今社会,为什么人们享受着科学带来的舒适的生活,却有那么多人还以为是我们的政治家带来的幸福,一个劲地反科学。人文学科不见进步,却人文学者掌握着话语权,连推广转基因技术还要他们同意。本人认为正是科学哲学的带来的恶果。正是当今哲学大教授们的胡言乱语,大批科学至上,让科学下降到连一些腐朽的传统文化都不如的地位。本文探索科学哲学是怎么演变成这样的。其中尝试了对休谟问题的思考,希望能给后继学者有一定的启发。科学是什么?是真理集。真理是什么?真理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表述。有绝对真理吗?就看“绝对”怎么理解。如果说存在一种真理,它能够包罗万象,解释世界万物,这就是绝对真理,它
2、一定不存在(典型民科廖凯原的理论是科技界公认的笑料)。如果把绝对真理理解为对某些事物完整的把握,这也难说存在,因为常常任何具体的事物其中都包含极其多的信息。但如果把客观规律看成是对事物的有某些共同属性和属性之间的关系,则人们可以绝对正确的认识它,于是存在绝对真理。然而现代社会竟然这样表达的绝对真理一些主流媒体都不承认。这让思想界十分混乱。如今为什么极少有人坚持真理,科学的地位为什么每每总是屈从于政治,屈从于情感,屈从于道德法律等人文文化,正是因为人们不承认存在绝对真理。当科学与其它文化平等,没有优越性时,当然人们会问为什么要事事讲科学。绝对真理的存在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基础上的。因为没有客观存在这
3、个样本,就没有一致地认识。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不仅是放之四海放之古今和未来而皆准的,而且不是因人而异的。19世纪末,科学界几乎完全被唯物主义占领,二战结束时,整个世界唯物主义占压倒优势。但并不彻底。被称为彻底的唯物主义的马克思理论其实并不是彻底。把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位置颠倒,就以为彻底了,这种意识是十分粗糙的。马克思过分强调阶级斗争,认为社会科学具有阶级性,实际上就是否定存在普世价值的东西,就是否定社会真理的客观性,从这点上说马克思还残存着唯心的东西。自从量子力学的诞生,对微观粒子行为解释的困难,使科学界唯心主义逐渐重新抬头,科学哲学的发展,又进一步使宗教和封建迷信势力全面复活。文明与愚昧的
4、战争以不动武的全新方式悄悄进行。发达的科学技术与混乱的社会意识极可能让人类走向反文明自我覆灭的道路。世界性的反转和中国对中医和各种腐朽的传统文化的大力扶持,让我们看到了繁荣背后的危机。危机的本质来源于当今的科学哲学。对真理的吹毛求疵,让科学哲学最终走向它初衷的反面。逻辑实证主义本来是想通过精致的分析,搞清伪科学的特征,划清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的,但由于休谟问题的困扰,科学哲学逐渐不承认有真理的存在,真理的相对性必然发展到“什么都行”荒唐哲学。如今它把科学的地位降到与所有文化,哪怕是最原始的文化一样的地位,甚至还不如(比如有许多人说中医远比西医好,代表着将来的医学)。本文细致分析科学哲学是怎么一步
5、一步发展到如此糟糕的地步的。为了说清楚这个问题,这里再次重复一下我的真理观。科学是真理集,科学过程是探索真理的过程。如果真理不存在,科学就没有意义。真理是指人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承认真理存在,就是承认唯物主义认识论,因为没有与人的意识无关的客观事物,就没有大家可以认识一致的东西。一幅肖像是画家准确地照某个人画的,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是画的某人。如果是画家臆想画出来的,不同的观赏者会说画的是不同的人,是没有共识的。能有共识的像一定会有一个与画家意识无关的外在模本的存在。显然坚持不坚持唯物主义,这是讨论真理的第一前提。第二前提是,事物有简单复杂之分,简单的事物远比复杂的事物多得多,复杂事物有它独有
6、的属性和规律,但一定包含最简单事物的属性(比如质量能量动量等)和规律(如能量守恒动量守恒等)。这是数学物理知识成为科学最基础知识的原因。一切与数学物理无关的知识,都很难称为科学(因为复杂事物的最简单行为都不能正确描述,至少说这种理论是不成熟的)。如果说第一前提是信仰的话,第二前提已被现有科学理论证实的。熵增原理和进化论是形成正确世界观不可缺的科学知识。爱因斯坦认为熵增原理这是科学的第一原理。物理上说,任何事物(包括一些基本粒子)都有寿命,这是因为有结构的东西会自发退化,且几乎不需要条件。自发的有序过程也可以产生,但自发有序常常是有苛刻条件的。这就决定了事物按高级到低级的分布也与生物界一样有金字
7、塔结构,更好的比喻是爱菲斯塔结构,结构越高级的事物就越少(越高稳定性越差,而事物越复杂越容易破坏)。真正复杂的事物在自然界存在的几乎都是生命体。这是因为复杂的事物如果没有自我复制功能,其存在的时间太短,我们发现的概率就很小。而对简单事物的规律,我们并不需要太复杂的程序就能认识,于是可以用完全归纳法从经验中总结发现的。支持休谟问题最典型的例子是:见到一万个白天鹅也不能断定所有的天鹅都是白的。但天鹅是一个复杂对象,这样的复杂对象有极其多的属性,自然无法应用完全归纳法,但数学对象和物理对象常常不是这种系统,它们选择的研究对象常常是对称性或简单性很强的系统,这让完全归纳成为可能。理解这一点,就明白休谟
8、问题本来就有一定限制的。科学哲学在英语中有两种表述philosophy of science和scientific philosophy。理解上都应该是关于科学的哲学理论,而不是“科学的哲学”。后者的意思容易理解成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哲学或哲学中正确的部分。科学哲学是对科学现象的一种反思。严格的说它是由B.罗索和L.维特根斯坦等人所开创的逻辑实证主义运动开始的。20世纪40年代以后,科学哲学在反对和批评逻辑经验主义的过程中一步一步走向反科学的道路。代表人物有K.波普尔、T.S.库恩、P.费耶尔阿本德、I.拉卡托斯等。本文将对主要代表人物的观点逐一讨论。当代的科学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活动,它不是一朝
9、一夕形成的。经过了两千多年的漫长进化。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人类的智慧达到了非常高级的阶段,他们已不满足一般的有序。负熵的积累,让他们懂得,思维的有序程度决定了行为的有序程度。于是他们探索怎样的思维过程才是最可靠的。经过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两代哲人的努力,终于在第三代哲人亚里斯多德的手上建立了形式逻辑思维科学的核心(后来的多值逻辑和模糊逻辑只是思维规律的补充)。然而了解了思维规律,并不等于立即就可以轻松的获得真理,因为没有正确的思维前提,再正确的思维过程也得不到真理。中世纪的黑暗并不是因为西方人放弃了逻辑知识,而是搞不清推理的正确前提是什么。西方的经院哲学试图从“上帝的存在”这一前提出
10、发导出所有知识。这种哲学思辩给人以空洞和束缚的感觉,文艺复兴后,西方人迫切希望中无生气的经院哲学中解放出来。第一个对逻辑万能批判的是弗兰西斯·培根。他提倡实践,尤其是提倡实验,他懂得真理的直接来源应来自对自然的仔细观察和对经验的认真总结。培根的思想震撼了西方,但西方社会并没有因此走向理性的对立面。理性的传统和笛卡尔的贡献,让西方人紧密地把实验和理性结合起来。他们沿着伽俐略开创的科学(逻辑+实验+数学)道路去探索,终于不久结出了第一个科学成果牛顿力学。牛顿力学不仅是在当时的经验范围内最基础的理论,而且它还包括了最基本的思想方法,即牛顿表述的“分析综合方法”,即通过对大量事物的分析找出这
11、类事物共有的属性和属性之间的关系(原理),再综合各种原理研究和解决具体问题。运用这科学方法,科学知识以爆炸的方式迅速发展。二十世纪初,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诞生,这是科学结出的第二个巨大成果。这个成果可以让我们在远离人的原始感觉的领域获得进一步的知识。随着人类理性的发展,时代进入了远离原始感觉的阶段。由于要获得正确的知识不仅要方法正确,而且要有足够的信息。显然越远离原始经验领域,获得正确的知识就越困难,越容易产生伪科学。伪科学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熵的来源。不与伪科学作斗争,社会想前进半步都没有可能。要想与伪科学作斗争,自然人们对真理本身要求更深一步的理解。我想科学哲学的产生是有这样的需求的社会环境下
12、开展起来的。逻辑实证主义是实证主义自然发展的产物。实证主义由是孔德和穆勒开创的,孔德意在将自然科学的方法应用于社会领域,开创了科学实证的方法研究一切问题的先河。实证主义的第二代马赫主义是物理学革命的产物,马赫提出“要素一元论”。他认为,科学就是用函数关系对感觉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模写,模写是简单化的和抽象化的思维。马赫哲学最强调思维经济原则,即用尽可能少的思维劳动,尽可能简单的方法,尽可能短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多的思维成果。马赫哲学特别排斥形而上学,强调那些与经验要素无关的概念,应用“奥卡姆剃刀”无情地剃除,科学研究的对象只能是经验要素,至于经验之外的客观实在不在讨论范围之内。显然他的哲学受休谟的
13、不可知论影响很大。这与康德和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的错误同出一处。实证主义的第三代逻辑实证主义公认是由罗素开始的。罗素受摩尔的新实在论影响很大,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摩尔正确地指出了贝克莱的“存在即被感知”的错误在于他混淆了感觉与感觉对象这两样不同的东西。他驳唯心主义一文,对统治着当时英国哲学界的康德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是一个有力驳斥,认为这类哲学玄之又玄,结论违背常识。康德哲学能成为统治西方哲学界的原因是让人们重新回归对真善美的追求。著名哲学家休谟的影响,让社会上许多人认为知识是不可靠的。这种错误的认识会让社会稳定受到威胁,因为当人们没有对错观念时,人们可以胡来。但康德不是从唯物的角度批判
14、不可知论,而用唯心的方法解决认识论的问题。他认为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这句话本身没有错,问题是他把主体神秘化。他认为一些最基本的概念即范畴是先天的。人是通过神秘的先天范畴来整理经验获得知识的。罗素认识到范畴也不是人们先天固有的,古人的最基本概念与我们现在的不一样。古希腊四根说把土、水、气和火当范畴,古代中国尚书中的“洪范九畴”中的第一畴是我们熟悉的“五行”:水、火、金、木、土。这些都与康德划分的范畴不一样,显然范畴也是人们实践中产生的。把范畴又分成三个一组,这种分法也是非常勉强地人为划分,因此在这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黑格尔的辩证哲学也有问题。罗素受弗雷格影响巨大,从他那里,明白了概念、关系是
15、抽象实体,作为逻辑与数学的对象,保证了二者的客观性。罗素敏锐地看到逻辑中的概念,关系和推理法则其实都是经验的产物。他想用唯物主义解决认识论的问题。为把唯物主义提高到一个十分精致的理论水平。逻辑探讨证明的恰当性数学才得以成立。故两门科学应紧密结合,为哲学提供起点。于是他与他的老师合作,花了十年时间写了一部没有几个人能完全看了完的数学原理。这本书尽管受到哥德尔理论的冲击,但至今学术界还是认为是数学界最高水平的著作。逻辑实证主义认识论强调:以经验为根据,以逻辑为工具,进行推理,用概率论来修正结论。强调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以消灭形而上学。这些论点是相当正确的。但由于休谟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人们大多还是
16、不相信通过科学可以认识真理。连坚持实在论的爱因斯坦都认为科学理论是发明而不是发现。后来的哲学,形成了不同的流派。逻辑实证主义自身分为:逻辑实证主义和逻辑经验主义。前者坚持反科学实在论(类似中世纪的唯名论),主张用现象主义语言建立统一的科学,反对科学解释。后者坚持科学实在论、可检验性,主张用物理语言建立统一的科学,支持科学解释。显然前者不是真正的唯物主义,但科学哲学几乎都是在前者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了解科学哲学的这段过程,就能理解为什么逻辑实证主义会演变为分析哲学。因为不相信认识能把握真相,于是不必去关心现象背后的本质,只要能把握现象本身就行了。分析哲学的最重要人物是维特根斯坦。他的主要著作逻辑
17、哲学论和哲学研究。前者主要是解构,让哲学成为语言学问题,最著名的一句话是“凡是能够说的事情,都能够说清楚,而凡是不能说的事情,就应该沉默”,哲学无非是把问题讲清楚。后者转向日常语言哲学。认为语言、语词、语句未有独立的概念本质,它们的意义是由人们日常习惯中所约定的语言规则所设定的,想创造一套严格的可以表述哲学的语言是不可能的,因为日常生活的语言是生生不息的,这是哲学的基础和源泉。从维特根斯坦哲学中我们感觉到,他已经认识到世上有些事情是可以清楚说清楚的,有些事情是难以说清楚,哲学语言不能象科学语言那样严格,那样会失去哲学的活力。在我的文章中一直强调简单的事情是可以说清楚的,比如数理化的对象都是简单
18、对象,是可以通过科学研究有确切结论的。生物学和心理学其研究对象是比较复杂的,要搞清楚比较难,但也大都是搞了清楚的,而社会科学相当复杂,其中有许多问题是说不清的,特别是从利益的角度去讨论,常常是说不清楚的,罗素悖论提示,包含自我的命题会导致自相矛盾。但并不是没有人们共识的东西,即不是没有普世价值可讨论,把社会的熵作为中心话题,讨论社会稳定和发展,就有全人类共识的东西。我不赞同“不可言说就沉默”。在我文章中,常常用下围棋来类比哲学思考。下棋常常不按棋谱走棋,但高手总是要根据棋理参考棋谱,尽量走出在当时情况下最好的棋来。生活也是这样,科学知识是确定的知识,其它文化知识是不可靠的知识。而哲学是讨论整体
19、世界,是世界观的学问,同样也是不可靠的,因为它的讨论对象无法象科学那样用统一用精确的语言来讨论,哲学的活力就在于争论。生活最不应该的是想当然的生活,应该有一定的世界观或信仰,尽量应用科学方法参考科学知识决定自己的具体行为选择,在没有科学知识参考的情况下才去参考其它文化知识。显然维特根斯坦想用“不可言说就沉默”来拒斥形而上学,其效果是不好的。科学可以不去讨论不能下定论的问题,但哲学不去引导人们对复杂问题的正确思考的程序,则让伪科学大行其道。后来的科学哲学发展到费耶尔阿本德怎么都行的哲学,以及如今宗教封建迷信大闹天空,是不是与这种提倡“沉默”的哲学有关呢?当今正是科学家的集体沉默,让许多转基因技术
20、长年停留在实验室里。可见哲学不应该只是去分析日常语言的诟病。逻辑实证主义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对语言进行逻辑分析,目的之一是澄清科学的概念、命题的意义,从而为科学知识奠定基础。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即选择什么样的语言作为一切科学知识的普遍语言,于是形成两派即:现象主义和物理主义。现象主义代表人物有石里克、魏斯曼等,主张用现象语言作为科学知识的基础。他们认为,感觉、直接经验是自明的、无可怀疑的,不需要任何检验和证明,也不是从什么命题推论出来的。所以科学命题都要还原为表示主观的感觉经验的命题。现象学家要求观察不能带主观偏见,任何原有的观念都会影响的观察的客观性。这些观点是极其正确的,但操作上却并不简单
21、,观察不可能不受原有大脑中意识的影响。任何观察其实是将新的信息与纳入大脑已有的相互联系的信息系统中。另一方面,不相信能认识物自体而不去追求现象背后的真正的本质,其结果是纵容神秘主义解释世界。物理主义的代表人物有纽拉特、卡尔纳普等,他们的观点是:世界上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都是物理的事件(这是有争议的)。因此构成科学知识的命题应当是表述所有人都能观察到的物理事件的记录陈述,而不是个人感觉经验。表述个人经验所用语言常常是些主观感觉符号,是不可能规范的,是无法产生共识的,而科学是一个社会事业,无法共识的个人经验会让科学这个社会事业陷于混乱。所以应该建立科学语言。卡尔纳普进一步认为科学语言
22、是对象语言,而哲学语言是元语言,即哲学是对对象语言的逻辑分析,不让科学语言象某些生活语言那样不知所云。卡尔纳普在语言的逻辑句法中提出:科学哲学的任务之一是构造“形式的人工语言”以及系统理论,以便于我们更好地进行科学概念和科学陈述的重新构造。这种思想对科学的进步影响巨大。计算机的成功全是精确的人工语言的功劳。如今英语有科技英语,而中文不见科技中文,显然中国人至今没有明白:难以确定的生活语言用于科学研究会带来多大的混乱。“民科”最大的问题是对科学术语缺乏正确的理解。没有严格的专业训练,一些人苦读了几本书就会自以为理解了书本上的概念和原理了。如今媒体对“民科”的大力扶持,让中国成为伪科学的乐园。科学
23、哲学的转折可以说是从奎因开始。常称他为最后一个逻辑实证主义者。像维特根斯坦一样,奎因注重哲学的治疗功能,认为哲学任务是把默认的含混的东西变得明显和清晰,从而可以揭示和解决悖论,消除无意义各种谬论。但正是他改变了逻辑实证主义的命运。奎因写了经验主义的两个教条,这两个教条是:一分析命题(指一个其谓词概念会包含在主词概念中的命题。如:“单身汉是未婚男子”、“7+5=12”。)和综合命题(指一个其谓词概念不会包含在主词概念中的命题。如“张三是单身汉”。 )之间的截然区分;二是还原主义,即每一个有意义的陈述都等值于指称直接经验的词项的逻辑构造。他认为所谓同义词并不严格同义,所以“分析陈述和综合
24、陈述之间的分界线根本一直没画出来。认为这样一条界线可画,这是经验论者的一个非经验的教条,一个形而上学的信条。”对第一个教条的批判奎因认为:思辨形而上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界限很模糊。至于还原论,奎因认为需要“详细地指出怎样把有意义的话语的其他部分逐句地翻译为感觉材料语言”。奎因认为卡尔纳普的人工语言理论“不仅是由于其计划之粗略,还由于原则上的缺陷”。他指出卡尔纳普所谓“性质q是在点-瞬间x;y;z;t”,并没有说明“是在”这个连接词的确切意思,这是原则上的缺陷。所以“陈述句”的还原论是无根据的。还原论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洛克和休谟,他们认为每一个有意义的命题要么直接来源于感觉经验,要么可以还原为这样
25、命题,即若一个命题经过一系列的演绎可以回到经验命题则就是一个有意义的命题。奎因认为这“乃是胡说。而且是许多胡说的根源”。他认为科学命题虽然是由一个个命题组成的。但这些命题是互相联系并交错的,他们构成了一个整体性的网络。因此“具有经验意义的单位是整个科学”,而不是单个的命题。奎因提出了整体主义科学观。在奎因的代表作语词和对象中,奎因进一步提出的“翻译的不确定性”的理论。不承认正确的理论总可以还原为我们感觉经验,用不同的语言构成的理论相互不能完全沟通,则真理的唯一性就值得怀疑。这种真理相对论观念让他成为逻辑实用主义者。显然整体地去考察奎因的哲学,其错误在于他没有把科学看成是成长的过程。人们不是一下
26、子认识整个世界的,总是对一个一个问题的思考才找到有意义的命题的,在得到正确判断前已有许多不那么正确的判断和无意义的命题,是经过科学的认真筛选和严格论证,逐步获得共识后确定为科学知识的。到现在相对漫长的人类历史科学还处于婴儿阶段,只是象数学、物理和化学这些探究简单问题的学科相对成熟点罢了,而整个文科领域,许多人都不把它们当科学,它们连婴儿都不是,还在娘胎里呢。任何一门科学都是零零碎碎的知识慢慢整合而成的,其中经历了多少试错的过程,在科学研究过程中哪来的科学整体?奎因的“翻译的不确定性”理论,我已在网上看许多语言学家的批判性文章。指出他是说的一种特例,即是在与一个完全没有沟通过是土著交往时的情况,
27、说这种理论只有哲学本体论讨论时才有意义。其实这种理论不仅是对翻译来讲是错误的,对本体论来讲更是荒唐的。科学难道非得先认识整体才能认识具体吗?难道非要先知道世界的本质才能获得一个一个真理吗?按这种逻辑,绝对真理确实不存在,谁能预先把握整个世界,谁有先知先明能把握世界的本质。没有一个人能刚接触一个土著的时候就能听懂他所有的话语,一种语言能够很好的翻译成另一种语言,都是由语言双方许多人相互交流,逐渐将对方的词汇和语句正确理解的。不同语言能够可靠翻译的原因是许多表达实物的词语往往有一一对应的,这是因为自然存在有一定的不连续性。比如苹果,几乎没有一个民族语言会把苹果和连接它的树枝树叶或它上面的昆虫看成一
28、个整体给它一个命名。象中医的中的六腑之一“三焦”这么的怪词,是中国古人缺少解剖造出来的一个没有实物对应的词,这样的词确实难以翻译。但找不到对应的词,可以用句子替代,不能用一句话翻译可以用多句话翻译。数学上讲不能直接表达的函数可以用隐函数在方程中表达。其涵义延伸到翻译上是就,一个词和一句话,实在无法直接翻译,可以将它放在一个语界中让人们理解。当然你非常得吹毛求疵的说翻译得不准确也没有办法,但事实上好的翻译总可以让不同语言人们在交流中足够满意。如果说科学哲学的顶峰是波普尔的哲学,也许赞同者不只是我一个人。因为波普尔以后的科学哲学越来越认为真理只是相对的,并且越来越唯心,越来越走向反科学的道路。经过
29、许多逻辑实证主义哲学家的讨论,语言诟病是伪科学理论的特征这几乎成了哲学界的共识,而波普尔进一步发现伪科学理论总是不可证伪的。这是他的巨大贡献。他认为可证伪性是科学的不可缺少的特征。他不认为实证是科学的最重要元素,他认为科学的增长是通过猜想和反驳不断发展的。显然这是他的哲学精华部分。他看到伪科学家最喜欢用证实一词,但他们的理论本质特征是“不可证伪性”。要具体考查一种理论是不是正确是非常困难,因为任何理论总不是一两个判断构成的,甚至可以有无穷多的判断(一种理论常常可以按它的推理规则推出许多许多结论来)。要验证一个判断就需要大量的精力,要验证一个理论中所有判断,常常是不可能的事。伪科学大量存在常常正
30、是伪人利用了这一点。显然波普尔找到一条判断科学的必要条件。这是他对社会的巨大贡献。他的哲学又称是证伪主义哲学。科学与伪科学的这一分界让人们很容易辨别伪科学。象炼丹术、占星术、八卦、气功、中医、风水和跳大神等各种巫术等,在这样的分界标准面前伪科学本质暴露无遗。其实没有逻辑的古代各民族的文化知识都不属于科学。因为不讲逻辑就谈不上证明,也无所谓可证伪。在网上与中医粉丝辩论,你会特别吃力。比如:我们说中药经不起双盲实验,他们会说双盲实验是统计上的,中医是辩证医治,每个人有每个的特点,一种药对大多数人无效并不等于对某个人无效。我们说科学是要找有共识的知识而不是个人经验,因为科学是一个社会事业。他们会反问
31、这是谁定义的?再如:我们说经络不存在,因为看不到。他们反问:能量能看得到吗?我们说能量可以转化为我们看了感觉到的东西(转化为仪器可以检测到的量),他们会说我们在中医实践中明显感觉到经络的存在(其实是一种观念误导下的主观感觉)。我们说中医说痛则不通,但外科医生开刀从来不看经络,而且截肢病人手术后可以不痛,违反逻辑矛盾律。他竟说这是西方人的逻辑,中国人有中国的逻辑。显然中医是一个从根本上就无法驳倒的理论,即是一个不可证伪的伪科学。从证伪而不从证实的角度辨别伪科学更符合经济思维。因为搞伪科学的人总会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来抵挡别人的批评。他们会说我们的知识是从实践中来的,用许多具体的实证来说他们的理
32、论多么的正确。而生活中常常许多知识都是因知识对象的复杂性很难验证,因为对复杂问题,休谟的归纳问题有效。有限实践不能归纳无限,即复杂问题的全称判断不能通过有限实证归纳。如果没有波普尔的证伪理论,则哪怕是最荒唐的理论,也难有人敢揭露它是伪科学,因为揭露者常常不从事伪科学的具体工作或实践。但休谟的问题显然被波普尔放大了。波普尔有篇代表作历史决定论的贫困写得非常好,书中认为,由于人类根本无法预知人类知识的增长,而历史进程又受制于人类知识的影响,所以人类无法对未来的历史进行预测,因此所谓的“历史决定论”实际上是毫无可能的。但该书的立论是建立在休谟的不可知论基础上的,波普尔并不清楚混沌理论。由于波普尔的巨
33、大影响,从他开始哲学家特别强调真理的相对性,他们几乎一致认为休谟问题具有的普遍性。有限归纳不出无限,真理是全称判断,科学理论初始定律定理都是实验归纳来的,这种归纳都是不完全归纳,所以没有绝对的真理。因为没有绝对正确的真理,于是波普尔用猜想和反驳来让科学知识进步,这种进步是不是在逼近真理,连波普尔本人和他的追随者都不敢说,因为他们压根不承认存在绝对真理。许多人理解他的观点是科学的发展是理论不断被推翻的过程。更有许多实用主义哲学家几乎只论实用不论事物背后的本质。从波普尔开始哲学家们几乎完全默认“休谟问题没有绝对真理”。从库恩的科学范式到拉卡托斯的科学纲领到费耶尔阿本德什么都可以,一步一步走向反科学
34、。波普尔的另一大贡献是提出了三个世界的理论。他认为:世界是由“世界1”即物质、“世界2”即精神和“世界3”即精神产品组成。还可细分为六个世界:世界1有:(a)无机界世界,(b)有机界世界;世界2有:(c)动物和人的感性世界,(d)人的理性世界;世界3有:(e)抽象的精神产物世界 ,(f) 具体的精神产物世界。这样的划分很有意义,很方便哲学讨论。正确指出了马克思理论的一些错误,比如经济决定论。由三个世界理论,很容易看出,精神决定精神产品,自然应该是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而不是相反。但从细节上看,该理论存在缺陷。波普定义把思维观念、语言、文字、艺术、神话、科学问题、理论猜测和论据等一切抽象的精神产
35、物以及一切具体的精神产物,如工具设备、图书、房屋建筑、计算机、飞机和轮船等等都定义为“世界3”,那么“世界2”就让人费解。如果思维观念不属于精神,那什么是精神?动物性的感性和人的理性立即变得玄乎玄乎。显然波普尔是一个把心灵看成神秘的唯心主义者,难怪他坚决反对唯物论。现代信息理论告诉我们信息与信息的载体是不可分割的。语言文字书本等是精神还是产品?这只能从它的主要作用上区别。书本虽然可以成为商品,但它不是一般的商品,它的主要功能是传播知识,而不是用于财富交换。写书只为赚钱这种知识分子是最烂的知识分子,在中国充满了这样的可怜的知识分子。至于把思维观念都说成是精神产物,更是让最愚蠢的人都认为自己的宗教
36、信仰有合理性。心灵是大脑的活动,不存在脱离人体的灵魂,这早就成科学界的共识。AlphaGo战胜李世石,更给认为灵魂神秘的人当头一棒。如今的机器人已超过6、7岁,但是即使超过20岁的机器人成功诞生,也还会有大批蠢人相信有非物理的神秘灵魂存在的。毛泽东曾说过:“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只要科学家不去关心科普总是保持沉默,只要媒体还被科盲把持,我们的社会将继续维持科学与宗教迷信连姻。唯心主义重新抬头加上不可知论,让科学哲学转向实用。这种背景下,库恩的科学革命理论流行起来。库恩原是物理学者,只是被邀请参加一期为社会科学家举办的讲述物理学发展的讲座,转向科学史研究。他认为亚里土多德的力学与牛顿的力学
37、都能解决一些问题,对相同的观察事实的解释竟没有相似之处,牛顿体系同爱因斯坦的体系的关系也是如此。于是得出结论,科学不是绝对真理,仅是一种范式。旧理论与新理论是不可通约的。科学的历史就是渐变的常规科学和突变的科学革命的交替。其中科学革命就是一种范式替代原有的范式。库恩反对过去把科学知识的增长看成直线似的积累,也反对波普尔的不断推翻的增长观点,反对把科学和科学思想的历史发展过程看成逻辑的过程。他的代表作科学革命的结构引起了科学哲学界的震动。我想科学哲学的转折是从奎因和波普尔开始,但科学发展到不讲逻辑的重要性则是从库恩开始的。这样一个不讲理的哲学错在哪里?需要认真考查一下他的几个主要论据。一是亚里斯
38、多德力学算是科学吗?二是历史上真有科学革命吗?三是不可通约理论正确吗?众所周知,亚里斯多德是逻辑的开创者,并不是科学的开创者。科学的开创者公认是伽俐略。这样说是指严格的科学概念,而不是泛指。严格地说数学不是科学,所以说最早的科学著作是欧几里得几何不是严格意义上说的。仅有逻辑只能从正确的前提推出正确的结论。而直觉能提供的正确前提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只有逻辑的时代,最多只能解决几个数学问题和简单的一些静力学问题。把亚里斯多德的力学说成是科学这不是科学界的共识,且几乎没有听说过亚的力学解决过什么问题。严格的科学是从伽俐略开始的,到牛顿时进行了一次大综合。再来看爱因斯坦的力学是一场科学革命吗?一个懂物理
39、的人都常常领会不了相对论的实质,一个不懂物理的人更是十分容易被媒体忽悠的。我和库恩同样是物理专业的,但我对科学史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却和他完全相反。我觉得不管是狭义相对论还是广义相对论,都是严格按经典的科学方法创造出来的,所用的概念很少有一个是新的,原理除了两个假设外都是原来的旧知识。这与其它理论创新没有区别。它之所以轰动,只是推翻了一般人原有的时空观念。而他的时空概念也不是爱因斯坦首创的,只是把大哲学家休谟的时空观念数学化而已。如果说颠覆了大众的观念是一场思想解放这确实是一场革命的话,这确实是场革命,但这是意识革命,也可以说是社会革命,但它不能算科学革命。因为它没有改变科学的核心,即逻辑和实验这
40、个科学方法。也没有推翻旧科学的许多结论,牛顿力学在低速下仍成立,只是指出它的适用范围。所有科学理论都是先提出后逐步完善它的适用条件的。例如当微积分理论还没有完善时,早就有许多人用微积分解决问题了。如果爱因斯坦的论文是象民科那样,立论本身就是奇怪的不可靠(比如水变油理论立论是一个无法被科学界公认的王洪文实验),推理过程到处有逻辑漏洞或所谓东方逻辑或自己的逻辑,推出的结论与原来的科学知识很少一致,我想这才叫科学革命。科学奇迹总是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加了一两点新元素创造的奇迹,而不是用奇迹创造奇迹。了解科学史可以看到科学总是渐变的。懂得解方程的知识就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这一点:要解许多未知数就要有足够多的方
41、程,未知数的数目多于方程数,这些未知数是解不出来的。方程不是变出来的,是人们一点一点从理论或经验中推导和归纳出来的。这就决定了科学无法革命。当然有几个关键性的知识突破后,可以推理出一大群的知识。但这不该叫科学革命,因为革命涵义不止是爆炸性增长,还有大规模的破坏。相对论并没有大规模否定原来的科学知识,这与伽俐略推翻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理论完全不同。其实爱因斯坦理论与麦克斯韦电磁学理论是极其类似,都是在原有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两个有充分理由的假设创造出来的伟大理论。如果说爱因斯坦理论是科学革命怎么不说麦克斯韦理论是科学革命的?类似这样的科学进步科学史上不知有多少。把思想革命说成是科学革命,显然即使是哲
42、学家科学家逻辑学家也常会偷换概念。因为库恩的“不可通约”理论与耶费阿本德的理论有很大关系,所以我们先来看看费氏理论说些什么。费耶阿本德开始时,遵循波普尔的理论批判逻辑实证主义,认为科学是一个不断推翻的过程。后来更加激进,转向批判波普尔,批判一切理论合理性。主张“理论的多元论”,提倡认识论无政府主义。进而认为科学与其它文化甚至巫术没有质的区别,文化也没有先进落后区别。所以被认为是当代科学哲学中的最大异端(但中国人不这么认为,在网上可以查到许多几乎完全支持他观点的论文)。他的理论支柱其实就是两个,一个是对观察的现象学理论,一个就是不可通约理论。他认为:一切证据都是受评价者的世界观或自然观的影响而彻
43、底地渗透理论的。要对竞争理论进行评价,就必须排除竞争理论和证据之外的其他一些相干的背景理论。比如,在哥白尼时代,当背景知识是亚里士多德力学时,观察的现象就支持托勒密的地心说而反对哥白尼的日心说。反之,当背景知识是伽利略运动相对性和惯性原理时,这个证据则转变成为支持日心说。由此,理论的评价就必然是缺乏客观标准的。费氏还认为,由于先后相继的理论是不可比的,它们并没有任何互相连续的继承关系,因此他断言:科学的演变不具有不断进步的性质。这种非常荒谬的是结论,显然是源于他理论推理的极其粗糙。观察离不开背景知识这不错,但背景知识是进化来的这一点费氏这个科学史家却视而不见。最早的地心说完全不能解释行星的运行
44、,托勒密在均轮上加上本轮后才与观察大体一致。但这种理论并不能解释所有的观察到的天文现象,比如我们用三角视差法知道每个恒星都离我们很远远(有望远镜之前不发现),按地心说则它们的运行速度要多快有多快了。可见地心说是随着知识的增长而逐渐淘汰的。“通约”一词来源于数学中的通分和约分,哲学家将它延伸为:不同的理论不能相互转化(意思是没有一对一,或多对一或多对多的词汇,两种语言构成的理论就不能相互转化)。库恩说:“不可通约性这个术语是从数学中借来的,它在数学中也没有这样的涵义(指不可比较性)。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与边长是不可通约的,但两者都可以任意所需的精度进行比较。所缺的不是不可比较性,而是用以对两
45、者作直接与精确测量的长度单位。在把不可通约性用于理论时,我只是想坚持不存在共同的语言使两者(指两种相竞争的理论或范式)能得到充分完全的表达。”这句话很费解,我们只能从他的著作中和他认为这概念与奎因的翻译不确定性来理解它的意思。库恩认为:科学的术语、概念及实验的内涵和相互关系在旧范式与新范式中具有根本的差别,相互竞争的范式的拥护者具有不同的世界观,或者他们是在不同的世界中从事研究的。于是不同的科学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显然库恩的不可通约与范式是相互关联的。事实上科学革命并不存在,当然也就不存在不同的范式可通约不可通约的问题。科学的术语、概念和定理是逐渐形成的,从来没有用一种范式取代另一种范式。如
46、果说相对论代替牛顿力学,这是一种修正和完善,相对论所有的术语除了,增加了四维空间、间隔、相对性原理等以外原来的科学术语一个不少,一个也没有全部否定和淘汰(伽俐略变换仍用于低速情况)。两种理论不需要通约。佐野正博认为,库恩把不可通约性分为三种:一是关于科学的基准及定义的不可通约性。二是由于观察术语及理论术语的意义改变而导致不可通约性。三是由于范式的变化,科学工作者活动的“世界”改变了,导致不可通约。显然作者是认为存在突然变化的范式才有这个问题。前面已经说过,根本没有科学革命,所以范式这一词几乎没有意义,也就没有什么通约不通约的问题。科学的基准和许多术语都是在人们科学活动中逐渐形成的逐渐改进的。比
47、如开始时把mw2看成活力,后觉得它容易误解为一种力,所以叫它为动能,后发现取它的一半,则许多公式可以更简捷,意义的解释宜懂。科学中许多许多概念都是类似这样逐渐贴近自然贴近经济思维的。爱因斯坦理论真正革命性的地方是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时空是互不相干的,这是我们的生活经验让我自然形成的观念。但经验不等于科学,经验的正确性常在经验范围内。我们没有经历过接近高速的情况,自然无法凭感觉获得高速下的时空知识。然而时间空间的直觉认识并没有改变,都是与休谟的定义是一致的。休谟说:空间和广延不是别的,而是按一定次序分布的可见对象充满空间;时间总是又能够变化的对象的可觉察的变化而发现的。显然休谟对时间的论述提示
48、了时间是与物质运动有关的。无论现代还是古代,时间的度量都是用周期性变化的事物的周期个数进行的。粗糙的古代就有一年365天的时间概念,其实是地球公转一周是365个自转周期。一个时辰(2小时)是十二分之一的地球自转周期。现代我们规定铯133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一秒。精度大大提高了,但定义的方法还是根据事物的周期变化。每种事物的变化周期的相对之比是不是不变的?现代科学让我们知道是可以变化的,但只是随相对运动速度有很小的变化,我们的直觉感觉不到。没有人凭经验感觉到一个运动的钟比不运动的钟走的慢。于是传统时间概念才认为时间是与物质运动无关的。但对休谟的时间定义的深刻理解,自然会
49、有人会思考:物质的各种运动的周期怎么会始终成固定比例?至于空间,日常经验更难以发现一个东西的长度会随运动而变化,运动物体的长度需要同时测量其两端,估计在相对论出来之前没有人测量过,就谈不上这方面的经验了。对休谟的时空概念深刻理解爱因斯坦是发现伽俐略变换与迈克尔逊实验得出的光速不变的矛盾,而大胆假设时间空间是关联的,都是与物质运动有关的。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即使被公认的爱因斯坦的时空观念的“革命”也不是真正的范式变化。时间和空间的概念并没有变化,只是纠正了人们因经验习惯养成的错误的时空运动不相干(绝对空间观)认识。不可通约从何谈起。如果把两种理论或两种语言的通约理解为:对同一事件的两种
50、表述,涵义总是一样的。那么不同的正确理论和描述总是可以通约的。比如对日食事件,不论你从地球观察的角度叙说还是从月球观察的角度叙说,所用的词汇和句子可以不同(在地球上看,是月亮挡住太阳,在月亮上看是地球上留下连续的太阳的影子),但正确的描述反映的意思必然是一样的(都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现象)。而错误的说法其含义可以多种。比如天狗啃日,龙吞太阳等等。物理中坐标变换不改变物理事实,这是每个物理本科生的人人明白的道理,如果说只学了两年物理的费耶阿本德在可不可通约问题上胡言乱语情有可原,但真不懂库恩这个学了那么多年物理的博士生是怎么学的。在低速情况下,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三维坐标系上描述一个客观物体的长度
51、是不变的。说明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位置角度看到的现象可以是不同的,但本质是一样的。在高速情况下,再用三维空间来描述,不同的人看到的一个物体长度是不同的,这是因为高速下三维空间不能近似真实反映客观存在,而用四维空间描述,则不管你用哪一个四维空间的语言描述,其事件是一样的(相对论术语是“间隔不变”)。对同一事物由于方法的不同产生的不同理论也是可通约的。比如对理想气体的实验研究,得到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而克劳修斯从分子运动的角度用牛顿力学理论方法提出的结论,与其完全一致,并通过两者的结合搞清了温度的本质,使人类进一步了解到生活中冷热这种感觉现象背后的物理本质。让知识进一步扩大了应用范围,人们对温度的深
52、入理解至少让医学界搞清楚温度在生命中起的真正作用,至少不会去用笼统地阴阳盛衰来判断生命过程。对同一实验现象建立的不同的理论就更容易通约了。实验确立了微观粒子具有与宏观物质不同的波粒二象性,自然,科学家就想创立微观粒子能遵守的力学,不同的科学家有不同的思路,薛定谔创立了波动力学,海森堡创立了矩阵力学。两人曾一度争吵,自己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但实验证明两者都是正确的理论,最后薛定谔用他的波动理论导出了矩阵理论。哪里不可通约?对简单事物的不同科学理论基本上是可以通约的,数学和物理的理论,如果都是正确的,基本上都是可以相互导出的。复杂点的导出相对困难,现在还没有通约的不等于永远不能通约。更复杂
53、的事物,本来数学物理就无力求解,当然就谈不上精确通约。数学和物理只能解能用较少变量描述的事物,而且要求变量具有连续性可导性,分形学可以讨论一些处处连续而处处不可导的图形,但并不是所有。象生命单元细胞这样的事物,内部的要素太多,要素又无法用连续的函数来表达,当然经验理论是无法完全还原为精确的物理理论的(比生物学简单的化学理论就已经无法精确还原为物理理论了)。离开了数学这个科学的精确语言建立的所有经验理论都不可能相互精确通约,问题是对不精确(用数学完全表述)的科学如果有两种理论,本不应该精确通约的。所以我们说库恩提出的“不可通约却可比较”的理论是无意义的。费耶阿本德这个物理专业只学过两年的妄人,自
54、以为对物理有深入了解了,在他的著作中对牛顿力学和相对论的不可通约性有较详细的讨论。从这些文字中看出,他对爱因斯坦的理论的理解相当浮浅。比如:说牛顿体系的质量是可加的,而相对论中质量是不可加的。由此他判断,两个体系的质量概念不是一回事。事实上,爱因斯坦对质量从来没有新的定义,是原封不动地把牛顿力学中的质量概念搬过来的,即还是惯性量度和引力的因素。理论推导过程中原来公式中的质量未作任何修改。且因能量是可加的,根据质能关系,质量当然也是可加的,怎么不可加了,怎个意义变了?也许是相对论导出了质量是速度的函数是一个变量,在牛顿力学中质量是一个常数,他认为概念有了变化。但这不是初始假设,而是推论,既然是推
55、理得到的结果,这就是通约。怎个不可通约?费耶阿本德仅有的那点浅薄的物理知识当然看不懂科学史,科学知识的确许多来自于宗教巫术和各种文化,但决不是一点方法没有。恰恰相反,正是科学方法的优势让其它文化相形见绌。逻辑与实证是基础的方法,分析综合方法和形式化方法是进一步让科学区别与其它文化的重要方法。逻辑是整个科学方法的核心。知识的本质是负熵,逻辑实际上是让知识有序化过程。一个理论没有定义,必然会出现近义词相互代用,这是一般文化知识的共同毛病。推理前提不严格考察是否正确,这让理论不可能可靠,并随着推理的深入会越来越远离正确。推理过程不遵守与或非等规则,则会错误百出。提出的结论不去比对常识或已有知识或实验
56、结论,则发现不了矛盾。发现了矛盾不去解决,则理论一定是混乱不堪。逻辑的重要性不光是在构造理论中,而且也在观察和实验中。理论越深入,发现逻辑错误的难度往往越大,个人常常无力完成,所以科学必需是一个社会事业,不能自己认为自己理论正确就大力宣传,要走科学研究的正当程序。然而逻辑只是解决思维的有序,有条理的思维也会产生错误。这主要是因为推理前提的正确性很难保证,即使前提正确推理过程一点不错,根据哥德尔定理,偶尔也会推出互相矛盾的结论。所以实证是科学方法必不可少的环节。除了逻辑和实验这个科学必需遵守的方法外,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技巧,即具体的方法。这些具体的方法可以概括为分析综合法和形式化方法。牛顿的分析综
57、合法其实包含了笛卡尔的解剖方法和贝塔朗菲的系统论。研究问题首先要考虑完整性,有一个不可忽略的因素没有考虑到,就不可能有正确的研究结果。但你再强调整体论,也要分析研究系统的要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你总得先从简单入手,因为要素太多结构太复杂,难以讨论甚至怎么讨论都不可能有确定的结果。许多人会认为对简单问题用解剖方法,对复杂问题要用整体方法。但实际学识是相反。物理学对象都是简单事物,都是用类似黑箱方法通过要素(变量)和功能(函数)探索(猜想)结构(关系)。对简单问题,我们可以找到可量化的要素,可借助数学绕开休谟问题纯理论的解决问题(下面有详细讨论)。当简单事物的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了,复杂事物的研究
58、就可以进展。不能定量化的并种类繁多的要素和复杂的结构,我们只能通过解剖去观察了解它们,进而获得一定的知识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形式化方法虽然不是普遍的科学方法,但它在基础科学中作用明显。把一个概念仅用一个符号表示,把定理定律用公式表示,大大提高了我们的思维效率。我们可以通过视觉,同时思考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并灵活的变换他们的关系表达,这是其它文化没有的方法。基础科学的进步多亏了这种方法。只要稍微思考一下,为什么科学技术的发现与发明发达国家远比土著国家多,难道有人种上很大区别吗?不是,是因为发达国家有较长的逻辑知识史,又有启蒙运动的影响,懂得实验的重要性,笛卡尔理性思维和牛顿的分析综合方法深入人
59、心。这些都是落后国家不具备的。许多发明和发现需要对原有知识进行整理,而逻辑知识可以让人们思维有序。缺少逻辑知识的人们当然也会有一定有序思路,但那是不完整的,常常会搞不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于是整个知识体系很难进步,自然发明创造就少。而连逻辑都不讲的人更不会自觉运用分析综合方法,先找普遍原理,再综合各种原理解决具体问题。中医以及许多民科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懂得解决问题之前,是否已有了足够的确定的原理。总是从还没有严格论证的知识出发去讨论具体问题,这样的思维方法让他们一事无成。强调感觉,强调个人经验的中医对医学有过什么不吹牛的贡献?科学不需要方法吗?费耶阿本德自以为对不可通约对科学史的讨论比库恩更严密,更大胆的把真理的相对主义延伸到了更为广阔的文化领域,认为不仅科学理论是不可通约的,整个社会的所有传统、各个民族的文化都是不可通约的,并不存在谁“优”谁“劣”。 科学与神话、宗教、形而上学等非科学形态常常是相互渗透的。这样胡乱的理论受重灾的不主要是有逻辑传统的发达国家,而是那些连逻辑思维习惯还没有建立的发展中国家。如果费耶阿本德能到今天的中国看看,有多少骗子搞出了多少骗人的产品,我想他可能会后悔他学术的不严谨。费耶阿本德哲学的荒谬是十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课件插连接教学课件
- 水果趣味课件教学课件
- 2024年培训学校安全培训与发展协议
- 2024年广告投放合同标的与服务内容的详细规定
- 2024年度软件开发与维护担保合同
- 2024互联网公司与网络安全公司之间的安全服务合同
- 2024年员工福利方案设计与实施合同
- 2024营销推广服务合同范本
- 2024厂房租赁协议私人厂房出租合同
- 2024年度大数据分析平台建设与技术支持合同
- MOOC创新创业与管理基础(东南大学)
- 【基于活动理论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8300字(论文)】
- 年产15万吨PET的生产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 车间生产计划完成情况统计表
- 品管圈(QCC)降低ICU护士床头交接班缺陷率课件
- 《左道: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读书笔记模板
- 2023年初级游泳救生员理论知识考试题库(浓缩400题)
-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 同仁堂药品目录
- 社会问题概论
- 高中语文-如何读懂古诗词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