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安达市四中中国传统节日之端午节_第1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四中中国传统节日之端午节_第2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四中中国传统节日之端午节_第3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四中中国传统节日之端午节_第4页
黑龙江省安达市四中中国传统节日之端午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传统节日有八个我国传统节日有八个 1. 除夕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农历十二月三十2. 春节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农历正月初一3. 元宵节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农历正月十五4. 清明节清明节农历二月廿一农历二月廿一5. 端午节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农历五月初五6. 七夕节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农历七月初七7. 中秋节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农历八月十五8. 重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农历九月初九 端午节与端午节与春节春节、清明节清明节、中秋节中秋节并称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端午节别称端午节别称 端端”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古汉语有开头、初始的意思,称“端五端五”也就如称也就如称“初

2、五初五”。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古人习惯把五月的前几天分别以端来称呼,元代陈元靓元靓岁时广记岁时广记云:云:“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京师市尘人,以五月初一为端一,初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二为端二,数以至五谓之端五。” 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正月开古人纪年通用天干地支,按地支顺序推算,农历的正月开始为寅月,按地支始为寅月,按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顺序推算,顺序推算,第五个月正是第五个月正是“午月午月”,而午时又为,而午时又为“阳辰阳辰”,所以端午也叫,所以端午也叫“端阳端阳”。午,古人与。午,古人与“

3、五五”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又因通用,故端午与端五同义。又因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其月日数相同,人们又称端午节为“重五节重五节”或或“重午节重午节”。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叫法达二十多个,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当五汛、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蒲节、龙舟节、浴兰节、屈原日、午日节、女儿节、地腊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节、诗人节、龙日、午日、灯节、五蛋节等等。等等。一、端午节的来历一、端午节的来历二、端

4、午节的习俗二、端午节的习俗三、端午节的谚语、俗语、诗词三、端午节的谚语、俗语、诗词四、端午节的当代演化四、端午节的当代演化五、端午节的意义五、端午节的意义一、端午节的来历一、端午节的来历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主要观点有四种: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主要观点有四种: 流传甚广的流传甚广的“历史人物纪念历史人物纪念”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续齐谐记及宗檩及宗檩荆楚岁时记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还有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念屈原。还有认为是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 闻一多先生认为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古百越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端午节是古百越族

5、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日,他在,他在端午考端午考及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端午节的历史教育(见(见闻一多闻一多全集全集)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他的观点。)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他的观点。 认为端午节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起源于恶日(见张心勤(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端午节非因屈原考)。)。 说端午节说端午节源于夏至源于夏至(详见刘德谦(详见刘德谦“端午端午”始源又一说始源又一说)。)。纪 念 屈 原 据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说,屈原于五月初五自投汨罗江,死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后为蛟龙所困,世人哀之,每于此日投五色丝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粽子于水中,以驱蛟龙。端午节的来历端

6、午节的来历 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又传,屈原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纪 念 孝 女 曹 娥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的来历此此说出自东汉说出自东

7、汉曹娥碑曹娥碑。曹娥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出父尸。迎 涛 神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的来历 春秋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而祭之,故有端午节。这则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详情见备。(详情见备注)注)龙 的 节 日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的来历这种说法来自闻一多的端

8、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节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吃粽子和竞渡,都与龙相关。粽子投入水里常被蚊龙所窃,而竞渡则用的是龙舟。(二)竞渡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深,况且吴越百姓还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丝系臂”的民间风俗,这应当是“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恶 日端午节的来历端午节的来历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从先秦以后,此日均为不吉之日在此日插

9、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夏至说夏至说 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持这一看法的刘德谦在“端午端午”始源又一说始源又一说和和中中国传统节日趣谈国传统节日趣谈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中,提出三个主要理由:(一一)权威性权威性的岁时著作的岁时著作荆楚岁时记荆楚岁时记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并未提到五月初五日要吃粽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子的节日风俗,却把吃粽子写在夏至节中。至于竟渡,隋代杜台卿所作的隋代杜台卿所作的玉烛宝典玉烛宝典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把它划人夏至日的娱乐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活动,可见不一定就是为了打捞

10、投江的伟大诗人屈原。(二二)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端午节风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踏百草踏百草”、“斗百斗百草草”、“采杂药采杂药”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等,实际上与屈原无关。(三三)岁时风岁时风物华纪丽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对端午节的第一个解释是:“日叶正阳,时日叶正阳,时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当中即端午节正是夏季之中,故端午节又可称为天中节。二、端午节的主要习俗二、端午节的主要习俗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

11、掉屈原的尸体。 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清乾隆二十九年台湾开始有龙舟竞渡,当时台湾知府蒋元君曾在台南市法华寺半月池主持友谊赛。 现在台湾每年五月五日都举行龙舟竞赛。香港有竞渡,近来英国人也有仿效中国人的做法,组织鬼佬队,进行竞赛活动。 荆楚之人,在五月五日煮糯米饭或蒸粽糕投入江中,以祭祀屈原,为恐鱼吃掉,故用竹筒盛装糯米饭掷下,以后渐用粽叶包米代替竹筒。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全国性风俗,“仲夏端午,烹鹜角黍”,这是西晋周处所作风土记一书中的明确记载。当时包粽子的原 料除米外

12、,还添加 中药材益智仁, 称“益智粽”。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备注详情)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云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禳解、祛除及避五毒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蜘蛛、蟾蜍)出没之时,民间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 九、沐兰汤九、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是菊科的佩兰或草药,有香气,可煎水沐浴。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 十、放风筝十、放风筝 在中国南方一带,端午节

13、儿童放风筝,称为“放殃”。 十一、佩豆娘十一、佩豆娘 旧时端五节妇女的头饰。 十二、采茶、制凉茶十二、采茶、制凉茶 北方一些地区,喜于端午采嫩树叶、野菜叶蒸晾,制成茶叶。广东潮州一带,人们去郊外山野采草药,熬凉茶喝。这对健康也有好处。十三、躲端午十三、躲端午是指接新嫁或已嫁之女回家度节,简称“躲午”,亦称“躲端五”。俗以五月、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诸事多需避忌,因有接女归家躲端午之俗。十四、采药十四、采药这是最古老的端午节俗之一。采药是因端午前后草药茎叶成熟,药性好,才于此日形成此俗。 后魏齐民要术杂记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记载,亦是制药用。后来有不少地区均有端午捉蛤蟆之俗,如江苏于端午日收蛤蟆,

14、刺取其沫,制作中药蟾酥;杭州人还给小孩子吃蛤蟆,说是可以消火清凉、夏无疮疖。还有在五日于蛤蟆口中塞墨锭,悬挂起来晾干,即成蛤蟆锭,涂于脓疮上可使消散。这种捉蛤蟆制药之俗,源于汉代“蟾蜍辟兵”之传说。十五、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十五、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饮蒲酒、雄黄、朱砂酒,以酒洒喷。又以洒墙壁门窗,以避毒虫。”此俗流传较广。十六、跳钟馗、闹钟馗十六、跳钟馗、闹钟馗据北宋沈括梦溪补笔谈记载:唐明皇患疾近一月,忽梦二鬼。小鬼窃得皇上玉笛及杨贵妃之紫香囊奔逃,大鬼乃捉小鬼刳其目,然后擘而啖之。大鬼道:“臣为钟馗,即武举不捷之士也,誓与陛下除天下之妖孽。”唐明皇醒后,即病愈,便召画工吴道子,嘱其按梦

15、中情景画钟馗捉鬼图,道子挥笔即成,明皇见后,竟与所梦一模一样,惊叹不已。后来,钟馗画渐渐走入民间,绘制钟馗画大都作于五月端午节这一天,或者端午节的前后几天。到了清代,江南苏、浙一带的居民大都在农历五月于大门或堂中挂钟馗图一月,以期驱邪除害、祛凶引福。十七、斗草十七、斗草南北朝时称“踏百草”,唐代称“斗草”或“斗百草”。十八、打马球十八、打马球十九、游天坛十九、游天坛帝京景物略卷二:“五月五日之午前,群入天坛,日避毒也。过午后,走马坛之墙下。无江城系丝段角黍俗,而亦为角黍。无竞渡俗,亦竞游耍。”上海还有钟馗赛会,由一男子饰成钟馗,手挥宝剑,前举一纸糊蝙蝠,作“喝福来迟”状;跟随全副仪仗,穿行街市

16、,以作驱祟。另外端午期间还有马戏、抢鸭活动。三、端午节的谚语、三、端午节的谚语、俗语、诗词俗语、诗词谚语谚语“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中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北方)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北京)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 。(西北)。(西北)午时水饮一嘴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

17、较好补药吃三年 。(山东)。(山东)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走。(山西)喝了雄黄酒,百病远远走。(山西)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 (山西)(山西)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未吃端午粽,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宝山)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江浙)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端午(五)请菩萨,端六发乌贼 。(江浙)。(江浙)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江苏)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未食五月粽,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18、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破裘毋甘放。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未食五月粽,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广东)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广东)歇后语歇后语 端午节卖月历端午节卖月历-过时了。过时了。 癞蛤蟆躲端午癞蛤蟆躲端午-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躲过初一,躲不过十五。 端午节的黄鱼端午节的黄鱼-在盛市上。在盛市上。五月五日五月五日 (宋宋梅尧臣)梅尧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

19、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 (唐唐文秀)文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六幺令天中节 (宋苏轼)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感叹怀王昏聩,悲戚秦吞楚。异客垂涕淫淫,鬓白知几许? 朝夕新亭对泣,泪竭陵阳处。汨罗江渚,湘累已逝,惟有万千断肠句。 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

20、菖蒲酒美清尊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共。叶里黄骊时一弄。犹松等闲惊破纱窗梦。 渔家傲 (宋欧阳修) 乙卯重五诗 宋: 陆游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译文端午节到了,火红的石榴花开满山村。诗人吃了两只角的粽子,高冠上插着艾蒿。又忙着储药、配药方,为的是这一年能平安无病。忙完了这些,已是太阳西斜时分,家人早把酒菜备好,他便高兴地喝起酒来。四、端午节的当代演化四、端午节的当代演化l中国大陆南方地区端午节习俗保存较完善,也较北方地区气氛浓厚,各地纷纷举办各种规模的赛龙舟活动,家庭也都包粽子全家同吃,虽然不一定代表端午

21、节本身的纪念屈原的意义,很多人尤其是青少年都不知道它代表的含义。但这种习俗一直保留着。 l自2008年开始,端午节在中国大陆地区也成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按规定放假一天。 l2009年湖北省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湖北秭归“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西塞神舟会”赛龙舟,湖南“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祭伍子胥的“苏州端午习俗”,就是中国大陆长江流域三个省份当地人民庆祝端午节时的习俗。 台 湾台 湾 自自2008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法定节假日。2006年年5月,国务院将其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国家级

22、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年9月,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遗的节日。五、端午节的意义五、端午节的意义 “屈原的名字对屈原的名字对我们更为神圣。他我们更为神圣。他不仅是古代的天才不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歌手,而且是一名伟大的爱国者,无伟大的爱国者,无私无畏,勇敢高尚。私无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他的形象保留在每个中国人的脑海里。个中国人的脑海里。无论在国内国外,无论在国内国外,屈原都是一个不朽屈原都是一个不朽的形象。我

23、们就是的形象。我们就是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他生命长存的见证人。人。” 毛泽东毛泽东 “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总要有一批心忧天下、勇于担当的人,总要有一批从容淡定、冷静思考的人,总要有的人,总要有一批从容淡定、冷静思考的人,总要有一批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人。一批刚直不阿、敢于直言的人。”这不仅应是对文史这不仅应是对文史研究者的期许,站在国家、民族的角度,更是对中国研究者的期许,站在国家、民族的角度,更是对中国知识分子天赋使命的诠释,纵然旧道统已然随着时势知识分子天赋使命的诠释,纵然旧道统已然随着时势变迁荡涤无存,独立的人格与对真理的向往,仍然应变迁荡涤无存,

24、独立的人格与对真理的向往,仍然应该是知识人必备的该是知识人必备的“身份证身份证”。如果言及于此,自诩。如果言及于此,自诩为知识分子的您仍不知其所以然,那么,请看屈原。为知识分子的您仍不知其所以然,那么,请看屈原。 温家宝总理曾寄语温家宝总理曾寄语国务院参事国务院参事 在节日中回归传统,增强文化使命感。 端午节习俗是人们对生命、自然、美好人格和幸福生活的歌颂和期盼。它伴随着人们生活方式、思想方式的转变而变化。从对辟邪驱瘟主题、舍身报国或舍身救父等高尚人格的尊崇开始,逐渐又通过各种活动(吃粽子、赛龙舟等)上升为人类与自然、社会既和谐相处又主动调节的生活智慧。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端午节这个传统的节日才得以长盛不衰。端午节之所以特别受到民众的喜爱,还源于人们对于民族传统文化背景的认同在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大融汇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