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谈谈散文》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谈谈散文》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谈谈散文》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谈谈散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谈谈散文这里说的散文,是狭义的散文,一般称作抒情散文;五四时期, 曾有“美文” “小品文”之称;近年又有人称之为“艺术散文”。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的独特的美 质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 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阅读和欣赏散文,既要细心领会作者对于人生 或自然的感悟,又要认真分析作者用以表达这种感悟的形式。先说感悟。作者的主观感悟,是散文的思想、意味之本。从散文 里我们看到:作者不论是写人生还是写自然,不论是说“自家事”还 是说“人家事”,无不是从自我感悟出发。这种感悟,也就是对事物 的特殊意义和美质的发现。这种发现,不仅是观察和思索的结果

2、,也 是感觉的结果。事实上,感悟经常是观察、思索、感觉的综合的思维 活动。有作者的深思妙悟,才有散文中的深刻、隽永的情、理、意、 味。因此,散文的选材虽说是无比的自由与广阔,但作者所写的总是 自己感悟至深的生活经验的一部分。例如朱自清的春,写到的春 天的山、水、草、花、风、雨、风筝、孩子等等,本都是常见的事物, 但是,一旦融入作者的特殊感悟,一切便现出新的个性和光彩,变得 令人神往。肖乾枣核中的几颗枣核,更是平凡微小,但是,由于 作者感悟到其中蕴藏的“依恋故土”的民族感情, 就能敷衍成如此感 人的文章。老舍的小麻雀写的是一只小麻雀的“猫口余生” 的遭遇,却能让我们从中读出社会人生的况味, 倘若

3、作者没有那种深刻的感悟,又怎么能够从动物世界里寻找出人生的暗示呢 ?所以说, 一篇散文,就是一杯作者用自己的人生经验酿成的酒,我们读散文, 也就是在饮这杯“酒”,越是细细品尝,越能够体会出其中丰富而复 杂的滋味,得到启迪。再说形式。要以精短的篇幅,写出对人生或自然的感悟,而且写 得坦诚、亲切、优美、隽永,既有一箭中的那样的准确有力,又有“曲 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那样的含蓄有味,这便是散文对形式的要求。 这一要求,决定了散文形式创造的特点。其一,在叙述方式上,散文对事物的反映都从作者的主观感受出 发,以个人抒情为主。虽然也使用记叙、议论等叙述方式,但又无不 融合着作者的感情,常常是将抒情、记叙

4、、议论熔于一炉,形成一种 夹叙夹议的笔法,读起来使人犹如走进作者敞开的心灵,聆听其倾诉 衷情,备感亲切。其二,在艺术表现上,散文虽不像小说、诗歌、戏剧那样有特定 的要求,但也需要相当的“机智”。有人曾将散文的艺术表现比喻为 “用奇兵”一一出奇制胜,以少胜多。散文在艺术表现上的出奇制胜、 以少胜多的“机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细处落笔,小中见 大。读散文,我们常常看到作者对事物的体察与描写总是那么精细入 微。作者善于抓住最富特色、足以寄寓自己思想感情的细部,寥寥几 笔,便能写出十分丰富与复杂的内容,或个人情思,或人物风貌,或 山水美景,或环境气氛,让人“能于极小中独见其大”。例如朱自清的背

5、影,其中对父亲过铁道、上下月台买橘子情景的描写,如同 展现在我们眼前的电影特写镜头的慢动作,那么细致,那么清晰,无 限的父爱以及作者对这父爱的深刻感悟,尽在其中了。二是侧面暗示。 短小的散文,采取侧面的、暗示的写法,往往要比采取正面的平铺直 叙,其艺术效果更佳。这不仅能为我们提供一个新颖的视角,而且能 更大限度地发挥我们的想像力,从而更进一步拓宽和丰富散文描写的 境界。如老舍的小麻雀,就带有很深刻的暗示性。作者对于社会 人生的感悟,渗透在对小麻雀的描写里。“它被人毁坏了,可是还想 依靠人,多么可怜!” “因为那小猫出世也才有四个来月,还没捉住 过大老鼠,大概还不曾学会杀生,只是把小鸟衔来玩玩罢

6、了。” “它 不预备反抗了,可是并非全无勇气,因为它敢在猫的面前一动也不动 呢。”字里行间充满作者对于被毁坏和凌辱的弱小者的同情,并寄寓着对弱小者能以抗争求生存的期望,同时还蕴含着一些发人深思的人 生哲理。不过,读这类暗示的写法的作品,一定要注意根据作品的实 际,认真地、仔细地思索体味,切忌牵强附会地去“发掘”作品的“言 外之意” “象外之味”,以免造成误读。其三,在结构和行文上,散文所追求的是一种“自然之节奏”。那意态,的确有点像“散步”,似“闲谈”,如“行云流水”。它所 以能达到这种境界,主要是由于作者对所写的材料十分熟悉, 胸有成 竹,能够为散文设计出最佳的结构蓝图;同时又具有娴熟的表现技巧, 能轻松自如地使那结构蓝图实现。具体情况又各自不同。就结构而言, 有的比较讲求章法,精心布局,形式显得缜密、谨严,读者很容易掌握其脉络、层次,如朱自清的春,杨朔的荔枝蜜等等;有的 只是围绕一个中心,牵住一条线索组织材料,控制思路,形式比较松 散、自由,但脉络、层次也清晰可辨,如肖乾的枣核,张洁的挖 芹菜等等;还有的,只是抒写一种心境或情绪,错综变化,全凭主 观感情的暗中控制,因而在形式上显得更加随意,似乎无迹可求,如 田晓菲的十三岁的际遇。就文体而言,散文的美,不只在一般意 义上的语言文字的精练和优美,而更在那由作者个性同语言美质所共 同融合成的特殊的文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