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过年的习俗_第1页
关于过年的习俗_第2页
关于过年的习俗_第3页
关于过年的习俗_第4页
关于过年的习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过年的习俗高二十二班 王博历史上有很长一段时间,春节被认为就是立春。中国一直是典型的东亚农业社会,因为农事基础,所以对春这个季节最具感情。立春/春节一般被认为是古代最重要的节日,所以相关民俗文化极多,而且根据年代、地域各有不同。1. 穿青衣迎春立春日,夜漏未盡五刻,京師百官皆衣青衣,郡國縣道官下至斗食令史皆服青幘,立春旛,施土牛耕人於門外,以示兆民。后汉书礼仪志古人相信春季万物生发,天地翠色,故属性上对应的颜色是青(青绿)。统治阶级为表示自己与天的关联性,所以也把穿青色衣服视作仪式之一。同理,立夏红色(朱),立秋白色,立冬黑色。同理,春季对应的方位是东。所以天子和文武百官要前往东门之外迎春

2、。2. 饮梅花酒/椒柏酒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董勋云:俗有岁首用椒酒,椒花芬香,故采花以贡樽。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荆楚岁时记梅花酒,元日服之却老。四民月令椒柏酒即以花椒、柏枝所制之酒。是的你没看错,古时候很流行喝花椒相关饮料。如楚辞亦有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由此衍生而来又有屠苏酒,配料更多些。梅花酒不确定。立春时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梅花尚未开放,应是上一年采摘梅花酿制而成。类似的食谱山家清供里有,不详述。3. 食七菜粥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荆楚岁时记 中国上古时代的传说里也有类似圣经中创世纪的情节,如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

3、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七菜粥即取七种早春新鲜蔬菜做粥/羹,取迎新去晦之意。七菜粥如今在日本更为流行,曰七草。国内倒是式微了。4. 食春盘/咬春立春日,春餅生菜,號春盤。四时宝镜東晉李鄂立春日,命以蘆菔、芹芽為菜盤,相餽貺。摭遺(没查到这本书)立春日,食生菜,取迎新之意。齐人月令新春日献辛盘。虽士庶之家,亦必割鸡豚,炊面饼,而杂以生菜、青韭芽、羊角葱,冲和合菜皮,兼生食水红萝卜,名曰咬春。帝京岁时纪胜古人认为春日的气息是向外发散的经过冬季蛰伏后,草木蓬勃生长,气温回升。所以流行趋势是食用有辛味的东西(如前面提到的椒柏酒),新生的野菜(如七菜),春盘咬春也是由此发展而来。一般是韭菜

4、、葱、水芹、萝卜之类新生的鲜嫩蔬菜,有清新口感的。摊在盘子里,是春盘;卷成春卷、春饼之类吃,就是咬春。5. 剪彩绸为燕子,做头饰迎春立春之日,悉剪綵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荆楚岁时记綵即五色绸之意。燕子被认为是春天最具代表性的鸟儿之一,七十二候里也有春分,玄鸟至的说法。彩燕迎春,大概就是想要像它们一样轻巧地迎接新春天吧;)6. 御风列子御風常以立春歸於八荒,是風至則草木發生。要览立春日,取弘農宜陽金門山竹為管,河內葭草為灰,以候陽氣。玉泉记御风的正式含义是驾驭着风,乘风而行,我这里姑且把它理解为人对春日气息的关注和实验古人相信四季的气有所不同,春日的气是阳气,轻清上升,所以如果在竹管内放入一些草

5、木灰,即使没有人动,春气也会带动飞灰,甚至发出声音。古时称之为葭管。但有的时候葭管飞灰也被认为是属于冬至的冬至一阳生,已经有阳气了。7. 簪花、采花、赐花立春日,自郎官御史以上皆賜春旛勝,入賀訖,戴歸私第。又士大夫家翦綵為春旛,或綴於花枝之下,或翦為春蝶、春錢、春勝以為戲,東坡立春日,亦簪旛勝過子由,諸子姪笑指云,伯伯老人亦簪花勝耶。东京梦华录正月八日立春,內出綵花賜近臣。景龙文馆记紹聖二年上元,幸集禧觀,出宮花賜從駕臣僚各數十枝,時人榮之。聞見近錄 立春在公历2月4日前后,春节也是2月。这时候盛开的鲜花并不多,所以这一习俗最初只有贵族/统治阶级才能享受。民间多是把彩纸、金箔做成花朵的样子,插

6、戴。唐宋以降,人们开始熟练调配鲜花的开放时间,这时候就有更多的花可供选择了。8. 剪彩纸、金箔为人翦綵為人,或縷金箔為人,以貼屏風,亦戴之頭鬢,又造花勝以相遺,登高賦詩。荆楚岁时记这个做法好像是为了祈愿,希望自己的形貌精神都焕然一新的样子。9. 放灯、观灯初八日传为诸星下界,燃灯为祭。灯数以百有八盏为率,有四十九盏者,有按玉匣记本命星灯之数者。帝京岁时纪胜一般认为从立春后到上元节(即元宵节,正月十五),都要以彩灯装饰屋宇。初八开始就是赏灯的高潮了。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什么的就不用多说了吧:)来继续补充咯那些不是太风雅但也很有趣或很重要的。· 鞭春牛临安府进春牛于禁庭。立春前一日,以

7、镇鼓锣吹妓乐迎春牛,往府衙前迎春馆内,至日侵晨,郡守率僚佐以彩仗鞭春,如方州仪。 梦梁录立春日,各省会府州县卫遵制鞭春。京师除各署鞭春外,以彩绘按图经制芒神土牛,舁以彩亭,导以仪仗鼓吹。交春之刻,京兆尹帅两学诸生恭进大内。帝京岁时纪胜进入春天后,农耕成为第一要紧事,牛当然就是最重要的角色之一。自周朝起便有制土牛,鞭策以鼓舞大家春耕的做法。· 贴鸡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荆楚岁时记这一做法好像是起源于一只天鸡,说是最早迎接春日曙光之类的。也有说法认为是起源于神话中的重明鸟。不赘述。· 吞鸡蛋正旦,当生吞鸡子一枚,谓之练形。 风土记 大概是以鸡蛋助元气。

8、· 杖打粪扫以钱贯系杖脚,回以投粪扫上,云令如愿。 荆楚岁时记译文的解释是:把串起来的钱绑在竹竿的末端,拿在手里围绕粪土转几圈,然后投打在粪土堆上。说令人如愿以偿。春联上联:节俭兴家家家富下联:养德利人人人乐横批:节俭兴家 上联:福联千门红红满下联:春风万里习习暖横批:春光无限 上联:金鸡唱晓千门吉,下联:玉犬卫门万家安。横批:辞旧迎新 上联:紫燕归时,留影沂河问柳色下联:牧童去处,落笛蒙山醉槐烟横批:春满家园 上联:金鸡报晓,晓色晴开,万里江山绘锦绣下联:丹凤朝阳,阳光普照,千秋华夏荣春晖横批:万象更新 上联:诗意凌云,且向龟蒙揽秀

9、色下联:画图飞彩,回看琅琊沐春晖横批:豪情满怀 上联:猴腾天宫传捷报,下联:鸡啼大地奏凯歌。横批:鸡唱晓日 上联:仁心难成终会成下联:冤家难结有心否横批:成否在心 上联:四个反对,驱苛除弊,清风拂面话好听下联:八项规定,涤尘荡垢,春风暖心事好办 上联:沂河、沭河、柳青河,看河水结伴,畅意奔流,浇灌幸福新标杆下联:蒙山、沂山、马亓山,看青黛搭肩,巍峨俊秀,攀越美满新高度 上联:顺天顺地顺思想老百姓事事顺心下联:利国利民利发展共和国扬威立信横批:国泰民安 上联:高歌岁月,迎春柳拽莺啼序下联:大唱文明,报喜梅邀鹊踏枝横批:欢度新春 

10、;上联:猿啼万重山,下联:鸡舞千家门。横批:丁酉大吉 上联:除陋习移风易俗下联:立新规文明乡风横批:正风习来 上联:微风习习,缕缕春风拂神州。下联:细雨绵绵,丝丝甘雨润中华。横批:风调雨顺 上联:吉年吉月吉日吉时吉利到下联:福天福地福人福财福气来横批:气瑞景祥 上联:沂蒙吐翠梅点点,梅飞白玉。下联:临沂回春柳丝丝,柳摇黄金。横批:春归大地 上联:物华天宝金鸡唱春,下联:人杰地灵玉燕送福。横批:人寿年丰 上联:今日发奋,闻卿起舞,下联:他年得道,携尔升天。 上联:傲骨雄姿,有贵族风范。下联:司晨报晓,是工匠精神。 上

11、联:苦累莫怕,练就金鸡独立,下联:愚钝何妨,正好笨鸟先飞。 上联:金猴辞旧岁,恭送齐天大圣下联:锦鸡啼新春,来迎昴日星官。 上联:临春同贺,二月梅花四月柳。下联:与君共勉,三更灯火五更鸡。 上联:人生自当洒脱,莫愁一块鸡肋。下联:世间几多情义,好寄千里鹅毛。 上联:从小处用心,可见细微,宁为鸡口。下联:往大局放眼,自寓丘壑,便是龙头。 上联:人生要想出头,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下联:精神若求不朽,后之于人乐,先之于人忧。 上联:金鸡争试啼后代阖家尽豪阔下联:李家出笔杆果然文采都风流 上联:雄鸡拜谢金猴啼贺新春雪,下联:蓝天

12、西辞学子梦回白鹭州。 上联:在路上玉面莫奈四担谷下联:跨年夜风雪北吹唤立军。 上联:猴耀梨园知音遇瑞雪飘歌苑下联:鸡鸣五湖霓裳曲新春颂紫藤 上联:猴升祥瑞欲报半载师恩宴下联:鸡鸣海内忽如一夜春风来 上联:鸡鸣晓旦,阿哥阿妹幸福快乐下联:燕舞阳春,老爸老妈长寿安康横批:福寿齐臻 上联:耍掼蛋精明赛灵猴下联:斗地主争赢超雄鸡横批:百战百胜 上联:崇伟苍柏送灵猴下联:寒风玉露迎金鸡横批:爆竹雷鸣 上联:二人主持、四人斗牌、六人呈现满堂彩下联:一千夺冠、二四坐庄、八千捍卫王者风横批:欢乐斗地主好窗花大扫除扫尘习俗起源于尧舜时代,从古代驱除病疫的一种宗教仪式中演变而来。到了唐宋时期,“扫年”之风盛行。据宋人吴自牧梦粱录记载:“十二月尽.士庶家不论大小,俱洒扫门闾,去尘秽,净庭户.以祈新岁之安。”至今中国民间流行着“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谚语。在中国民间还流传着一则传说,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