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中药治疗瘢痕.doc_第1页
中医中药治疗瘢痕.doc_第2页
中医中药治疗瘢痕.doc_第3页
中医中药治疗瘢痕.doc_第4页
中医中药治疗瘢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医中药治疗瘢痕中医药对瘢痕治疗研究历史悠久, 并积累了 一定的经验。目前中医认为, 瘢痕多因先天因素或金刀所伤,水火烫伤,余毒未净,受外邪侵入肌肤 引起,在治疗上应重视局部与整体密切联系的整体观点。主要治疗方法 有内治法,如采用复元活血汤加减、生脉散加味、消积排通汤和通脉灵 片剂口服等;外治法,这是治疗瘢痕的主要方法,如采用黑布药膏贴法、 鸦胆子软膏、瘢痕止痒软化膏外用等;内外治结合法,如内服消积排通 汤,外用甘芫粉(甘遂、芫花、白芷各等份)等。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 表明,中药对瘢痕成纤维细胞、胶原代谢、促进肉芽组织上皮化、瘢痕 组织内血液和营养供应等方面均有影响,对瘢痕防治具有一定的作用。

2、近年来国内开发出积雪草甘软膏、 丹与瘢痕涂膜及瘢痕止痒软膏等中药 制剂用于临床。治疗疤痕疙瘩的良方外用:1用陈醋,将三七粉调成糊状,上药二周后,疤痕疙瘩上出现许多向针 眼似的小孔,从里边流黄水,上药时感到疼痛难忍。尽量避免洗澡,如因洗澡使疤痕疙瘩创面受到感染,将三七粉直接涂在 创面上,数日结茄。治疗要有信心,坚持上药一定会好的。2用防风、丹参、丹皮、石膏、三七粉等重要制成水剂、擦剂、町剂、 散剂、软膏等不同剂型外用药,直接作用于瘢痕疙瘩的表面。软化瘢痕疙瘩,缓解、消除瘙痒、疼痛,使瘢痕结缔组织崩解,从而抑 制瘢痕疙瘩的增生、蔓延。3因瘢痕多见于局部,故外治法更为常用。刘氏采用复方艾叶煎浸洗及丁

3、艾油外涂方法,对减轻瘢痕增生,止痒止痛具有较好疗效。(复方艾叶煎由艾叶15g,老松皮30g,威灵仙15g,红花10g,煎汤3000ml。丁艾油:艾叶30g, 丁香50g,红花20g,冰片6g,前两味水煎至1000ml后蒸储提取挥发油300ml;红花用70叱醇100ml浸泡、渗滤;冰片溶于醇液;三者按1 : 1 : 1混合而成)。4、丹参除瘢痕:唐代孙思邀的千金要方中,记载有一贴奇秒的“灭瘢方”,仅由丹参、羊脂二味药物组成。中医认为瘢痕的产生,主要是气血不和、气滞血瘀,风热毒气残留所致。丹参能宣通运行,活血化瘀,所以能够获得良好效果。瘢痕疙瘩属结缔组织增生,为烧烫伤、手术及外伤后常见的后遗症,不

4、仅影响患者外表美观,严重的还可影响正常生理功能。采用丹参注射液外治瘢痕疙瘩,同样可取得较好效果。请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此方法:将脱脂棉球或纱布用复方丹参注射液浸透,而后平敷于皮损处,直到药液自然干透为止,每日外敷2叫次,1个月为1个疗程,可连续治疗23个疗程。此法简单有效,副作用少,病程越短,效果越好。5、应氏以五倍子100g,强的松0.1g ,地卡因10g,氧化锌200g,羊毛 脂40g,凡士林650g制成瘢痕止痒软化膏,局部外涂后以绷带或纱布包 扎,外用弹力绷带加压缠绕治疗增生性瘢痕。6、张氏等选用软坚消瘢散配合器械扩张治疗食道、胃吻合口反复瘢痕 狭窄,(药用:乌梅肉15g,白薄藜10g,白俯

5、蚕10g,共研细末,每次 6g,蜂蜜调服4次),其药物直接作用于创面疗效满意。7、杨氏用五倍子50g、五灵脂(活血散瘀,炒炭止血)10g、紫草30g, 乳香,没药各5g,娱蚣20条浸泡于500g麻油中,5天后加温煎至焦黄, 过滤,加入二甲基亚碉(消炎止痛,利尿,镇静)250g制成消痕油),用时 外涂创面后加压包扎,总有效率为96.6%。该法以中西药物配合既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又有较强穿透力,从而促进瘢痕消退。8、胥氏用灭瘢膏作超声耦合剂,以超声透入法治疗瘢痕增生,(药用腊月羊脂100g,丹参80g,五倍子120g,娱蚣30条,紫草60g,刺五加 60g,先将羊脂熬油去渣,后将药投入,文火煎至质

6、枯,滤净,自然凝 结备用)。此方法先以热效应使瘢痕组织的胶原纤维产生较大的延展性,再经超声的机械振荡使坚硬的结缔组织变软,使药物充分进入细胞内发挥作用。9、张氏认为本病乃气血运行失畅所致,以乌梅 50g,五倍子30g,娱蚣 5条,苦参30g,生地40g,其中娱蚣、麝香研粉,余药加水泡 10小时 后煎汁500ml,加入食醋500ml,浓缩收膏成糊状,冷却后加粉外用。10、毛氏用积雪甘外涂、内服治疗瘢痕。11、史氏-甘芫粉(甘遂、芫花、白芷各等份)外敷治疗瘢痕,同时将瘢 痕辨证分为三型:实热型、虚实错杂型、溃脓型、并加减用药,共治疗 440例,总有效率92.27%。12、赵氏以消瘢散(丹参、五倍子

7、、苦参、昆布、海藻各 30g,威灵仙、 硫磺、海桐皮各15g,防风、蝉蜕各10g,三棱、莪术各20g)敷贴瘢痕 局部,配以热烘疗法,共治疗 9例,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1例。 功效: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用于症瘦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13、黎氏等应用烧烫灵(白芷、紫草、冰片、旱莲草、大小蓟、茜草、 明矶等组成)对大鼠深n度、m度烧伤进行了实验研究,病理结果显示 烧烫灵组动物上皮修复良好,愈合完全。赵氏运用湿润烧伤膏治疗了 12例深度烧伤疮面,愈合后疮面肉眼所见 均为软质平整光滑的上皮覆盖或软中带硬的平整疤痕。光镜、电镜显示:表皮恢复正常,真皮层有毛细血管及纤维细胞,胶原纤维粗细一致,排列整

8、齐。运用中药提取成分进行瘢痕防治的研究有见报道 .14、丹与瘢痕涂膜:丹参、当归、川与、桃仁、红花、山慈菇、五倍子、苦参、乳香(制)、 没药(制)、冰片、甘草。本品为浅红棕色至红棕色粘稠状液体;气特异。15、手术后用防风、丹参、丹皮、石膏、三七粉 .等重要制成水剂、擦 剂、町剂、散剂、软膏等不同剂型外用药,直接作用于瘢痕疙瘩的表面。以软化瘢痕疙瘩,缓解、消除瘙痒、疼痛,使瘢痕结缔组织崩解,从而一直瘢痕疙瘩的增生、蔓延。16、面上瘢痕。、用蔗藜子、山桅子各一合,共研为末。加醋调匀。夜涂脸上,清晨洗去。17、身上瘢痕。春夏用大麦萩,秋冬用小麦萩,筛粉,调油敷涂。18、去除瘢痕。用鸡蛋五、七枚煮熟。

9、取黄炒黑,一天涂三次,直至瘢痕消灭。19、消灭瘢痕。用鹰屎二两、俯蚕一两半,共研为末,调蜜敷涂。又方:用鹰屎、白附子各一两,共研为末,调醋敷含。一天三、五次,痕灭为止。20、身上瘢痕的祛除法。用黄矶(烧令汁尽)、胡粉(炒黄)各八分,研细,加猪油,共捣成泥。先以粗布擦瘢,感到疼痛时,把药涂上,涂药五次以后,再用老鹰粪、燕窠草烧裱灰等分,加人乳调匀涂瘢。皮肤能恢复正常。21、汤火伤。用粟米焦,投不中,澄取汁,浓煎如糖,频搽伤上,能止痛,灭瘢痕。22、小儿烂疮。用牛屎烧成灰封涂。兼灭瘢痕。23:手术后刀口疤痕,又疼又痒,瘢痕疙瘩是伤口愈合后皮肤凹凸不平,色淡红或暗红,质硬,痒痛,或无自觉症状,形状长

10、圆不一,大小不等, 中医称之为肉龟肿,螃蟹肿。配方1:当归30克,猪脂(猪彻 500克,白芷30克制法:将白芷,当归研为粗末,猪脂切成小丁,白酒 50克剪十余沸,去渣储瓶备用。用法:涂于斑痕处,每日5 10次。此方祛风、行血、润肤、治疗瘢痕效果颇佳。配方2:白蔗藜30克,山桅子30克,醋50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以醋调匀储瓶备用。用法:每晚临睡前涂于患处,晨以温水洗去。此方清热、解毒、散风行血、治疗瘢痕。配方3:大黄,芒硝各等量,共研细末备用。用法:用时取1520克,加75%酒精调成糊状,敷伤口硬疼处,药敷厚约0.2厘米,每次30分钟,并辅以红外线灯照射,日2次,一般需815次可痊愈。注:

11、本方清热解毒,活血祛瘀,软坚散结,不仅消炎抗菌,抗感染,而且可促使硬结软化消散。24.鸡蛋灭瘢痕方:鸡子五七枚煮熟,取黄炒黑,拭涂,每日 3次,久用 瘢痕自灭。六:瘢痕疙瘩25乳香,没药各35克,血余45克-人发,消瘀,止血,利小便。功效:提脓拔毒,消肿软坚。主治:将肿、毛囊炎,瘢痕疙瘩、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麻油6000毫升入大锅内,加入(1)部分各药,熬枯去渣,再用强火熬至滴水成珠,离火,投入章丹(冬天约25000克,夏天约3000克用铁棒急调,油渐变成黑色,最后将冷凝时加入 (2)药末,调和成膏。用厚纸摊成大、中、小三号,厚薄不同的膏药,用时烘炸贴患处。26六物灭瘢膏【来源】外台秘要【组成

12、】衣中白鱼(蠹虫)、鸡屎白、鹰粪白、芍药、白敬、白蜂各等份。【功效】灭瘢。【制备】上药研如粉,以乳汁调和,贮瓶备用。用法】涂于面上患处,每日3次。【说明】本方专用于治疗瘢痕疙瘩。方中衣中白鱼为衣鱼科昆虫衣鱼的全虫,陆川本草谓之可“破积,解毒,治疮将”;本经别录记载其能“涂疮灭瘢”;千金方中 则以衣中白鱼及鹰屎白二味和蜜治疗瘢痕凸出,可见这些药物在古时是治疗瘢痕疙瘩的基本用药。除此之外,本方还选取了长于灭瘢痕、消症瘦的鸡屎白,利水泄热,祛 风解毒以增药效;并配以芍药养血活血,润肤红颜;白敬清热解毒,消 肿生肌。诸药以乳汁调和则有滋润营养之效。27、灭瘢古方1 .【来源】刘涓子鬼造方【组成】鸡屎白

13、30克,辛夷1.2克,白附子0.6克,细辛0.4克。【功效】灭瘢。【制备】上药酒浸一夜,以羊脂 50毫升,微火煎,三上三下,去滓。【用法】伤瘢以甘草洗后涂之。【说明】本方以鸡屎白为主药,其味苦咸凉,可利水泄热,祛风解毒, 软坚去积,是古方中常用的灭瘢除痕药;配以辛夷辛温芳香,解肌散表, 上窜头目,善治头面目鼻之病,药性论中谓其“能治面生黑疱。面 脂用,主光华”。现代药理研究提示辛夷煎剂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白附子、细辛辛散温通,可引药上行头面,畅达经络。四药共举可祛散风热,消肿散结而灭除瘢痕。甘草甘缓平和,有解毒调和之性,能“长肌肉”、治“金疮肿”(神 农本草经),所含的甘草酸镂、甘草次

14、酸钠能有效地影响皮下肉芽囊 肿炎症的渗出期及增生期,起到抗炎作用,因此此方用法中特别强调了 敷药前需以甘草洗伤瘢,以增强药物疗效。羊脂是此煎膏剂的赋型成分,且亦可起到滋养保护皮肤的作用。祛斑液2 .祛斑液【来源】外台秘要【组成】羊胆、猪胰、细辛各等份。【功效】祛风清火,祛斑润肤。【制备】用竹签绞去猪胰血丝、筋膜,划破羊胆,人锅内,加水适量, 共煎羊胆、猪胰、细辛,三沸后滤渣取液,备用。【用法】每晚涂搽面部,次日晨以浆水洗面。【说明】本方专为治疗雀斑、薰黑斑等面部黑斑而设,因此类皮肤疾患 常可由风邪外搏,火郁经络而致,故本方从祛风清火入手,以驱散风热, 宣泄郁火,消除黑斑。方中羊胆味苦性寒,具情

15、火解毒之功,可“主诸 疮”(千金食治),有消炎、抑菌作用;猪胰甘滑泽,能润燥生 津,涤除垢腻,“去皴、疮、黑黯”(本草图经),“泽颜”(随 息居饮食谱);细辛辛温,芳香最烈,故善开结气,宣泄郁滞内 之宣络脉而疏通百节,外之行孔窍而直透肌肤”(本草正义),故 方中用之以祛风通络,宣散浮热。以浆水洗面,可使皮肤白净细腻,有 助于祛斑润肤,悦面除皱。3 .六物灭瘢膏【来源】外台秘要【组成】衣中白鱼、鸡屎白、鹰粪白、芍药、白敬、白蜂各等份。【功效】灭瘢。【制备】上药研如粉,以乳汁调和,贮瓶备用。【用法】涂于面上患处,每日 3次。【说明】本方专用于治疗瘢痕疙瘩。方中衣中白鱼为衣鱼科昆虫衣鱼的 全虫,陆川

16、本草谓之可“破积,解毒,治疮将”;本经别录记 载其能“涂疮灭瘢”;千金方中则以衣中白鱼及鹰屎白二味和蜜治 疗瘢痕凸出,可见这些药物在古时是治疗瘢痕疙瘩的基本用药。除此之 外,本方还选取了长于灭瘢痕、消症瘦的鸡屎白,利水泄热,祛风解毒 以增药效;并配以芍药养血活血,润肤红颜;白敬清热解毒,消肿生肌。 诸药以乳汁调和则有滋润营养之效。4 .白俗蚕膏【来源】圣济总录【组成】白俯蚕15克,白鱼10枚,白石脂、鹰屎、白附子各 0 3克, 腊月猪脂60克。【功效】灭瘢嫩肤。【制备】上6味,除猪脂外,捣罗为细末,研,以猪脂和令匀,瓷合中盛。【用法】敷癫痕上,避风。【说明】本方主治瘢痕疙瘩,以白俗蚕为主药,其

17、味辛咸,性平,入肺、 肝二经,辛能发散,咸以软坚,故具祛风解痉,化痰散结之功,可“灭 黑黯”(神农本草经)及“灭诸疮瘢痕”(名医别录),对此本草经疏释日:”肺主皮毛,而风邪客之,则面色不光润,辛 温入肺,去皮肤诸风,故能灭黑黯及诸疮瘢痕”。现代药理研究认为白 俗蚕的灭瘢机理与其所含皮质激素样物质有关;白附子可祛风化痰,畅 通经络,去“面上百病”(名医别录),与白俗蚕同用,可增强灭 瘢除黯之效;白鱼为鲤科动物翘嘴红舶的肉,据干金翼方记载有“涂 疮灭瘢”之用;白石脂属硅酸盐类矿物,功能收涩止血,可治“邪气痈肿,疽痔恶习疮疤头疡疥瘙”(神农本草经),对于瘢痕组织被腐蚀后的破溃出血有收敛作用;鹰屡司消

18、积导带,法风化湿,是古方中常 用的灭瘢药。诸药以腊月猪脂调匀成膏,既可来除瘢痕,又能滋养皮肤, 而收祛疾美容之效。28、独角莲膏:组成:(1)独角莲,皂角刺,白芷,防风,连翘,银花, 生南星,刺猬皮,山甲片,当归,海桐皮,苏木,海带,火麻仁,希苍 草各45克,干蟾3个。29、乳香,没药各35克,血余45克。功效:提脓拔毒,消肿软坚。主治:将肿、毛囊炎,瘢痕疙瘩、神经性皮炎。用法:用麻油6000毫升入大锅内,加入(1)部分各药,熬枯去渣,再用 强火熬至滴水成珠,离火,投入章丹(冬天约25000克,夏天约3000克 用铁棒急调,油渐变成黑色,最后将冷凝时加入 (2)药末,调和成膏。用厚纸摊成大、中

19、、小三号,厚薄不同的膏药,用时烘炸贴患处。30、疤痕疙瘩验方1。黑布药膏:组成:老黑醋2500克,五倍子875克,金头娱蚣10条,蜂 蜜180克,梅花冰片3克。功效:破淤软坚。主治:瘢痕疙瘩,将痈,毛囊炎初期,乳头状皮炎。 制法:砂锅盛黑醋火上熬开 30分钟,加入蜂蜜再熬至沸腾状,用铁筛 将五倍子粉慢慢撒入,边撒边按同一方向搅拌,撒完后即改用文火熬成 膏伏离火;再兑入娱蚣粉和梅花冰片搅匀即成。用法:外涂此药需2-3毫米厚(不要用金属器械涂药),用黑布或厚布盖 上,换药前清洁皮肤,两三天换一次药。2 .藤黄30克,虻虫15克,水蛭15克,娱蚣60克,五倍子800克,黑醋2500 毫升,蜂蜜180

20、毫升,红花30克,熬膏外用。3 .生附子15克,密陀僧15克,煨牡蛎15克,川与15克,茯苓15克,共研 细末,油调成糊状,外敷.4 .一种溃疡散,由多种中草药按比例配制而成,其特征在于该药物由俯 蚕2 0 2 2 %、明研 1 6 1 9 %、青代 1 3 1 6 %、白芷 1 0 12%、珍珠1 1. 8 %、冰片4 6 %、大白9 1 1 %、茯苓1 0-14%,粉碎混合而成,各组分总和为1 0 0 % (重量)。31、用软坚散结膏药1 .外用软坚散结膏药。其配方为:大黄、甘遂、生地、川乌、草乌、三棱、莪术、羌活、巴豆、 黄柏、肉桂、枳实、大戟、香附、芫花、厚朴、杏仁、天花粉、独活、 全

21、蝎、槟榔、桃仁、五倍子、元参、蛇蜕、黄连、当归、螟蚣、木鳖子、 革麻子、皂角、穿山甲、细辛、麻黄、白芷、防风三十六味药,用麻油 浸泡,再用文火将药熬枯,捞其药渣,再加入黄丹、乳香、没药,密佗 僧,将其制成膏药。膏药可通过皮肤的渗透吸收或刺激穴位,调节经络,平衡脏腑,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其功效为活血化瘀、消炎镇痛、软坚散结。2 .外用软坚散结膏药制造: 中药原料其及重量配比为(b为单位重量份)大黄5255b甘遂5255b生地2125b川乌2125b草乌2125b三 棱2125b莪术2125b羌活2124b巴豆2024b黄柏2024b肉桂 2024b枳实2024b大戟2024b香附1922b芫花

22、1922b厚朴19 22b杏仁1922b天花粉1922b独活1922b全蝎1922b槟榔19 22b桃仁1922b五倍子1922b元参1922b蛇蜕1317b黄莲13 17b当归3942b娱蚣5.58.5b皂角6063b木鳖子6063b穿山甲 5255b细辛1922b革麻子6063b麻黄2024b白芷2024b防风 19 22b。将上述三十六味药物重量配比的称好, 用总药量的2.5-3倍的麻油浸泡, 浸泡好后,再用文火将药熬枯,捞其药渣,然后加入原麻油量40%重的 黄丹,再分别加入重量是黄丹重量的 5%的乳香、5%的没药和10%的 密佗僧,使均匀入药,将其制成膏药。32、化坚油:透骨草3克,伸

23、筋草7.5克,茜草6克,木通7.5克,松 节4.5克,紫草根7.5克,地榆6克,昆布6克,刘寄奴3克,香油36 克。功效:活血化淤,通络软坚。主治:烫伤后大面积增生性瘢痕,红斑落屑角化性皮肤。用法:油浸群药二尽夜,用文火将药炸成焦黄色,去渣备用,用时微加温,直接涂于皮损处。33、脸部疤痕和疤痕疙瘩如何去除1按摩法用手掌根部揉按疤痕,每天三次,每次 5-10分钟。这个方法对于刚脱痂地伤口效果最佳,对于旧伤疤效果比较弱。2姜片摩擦法生姜切片后轻轻擦揉疤痕,可以抑制肉芽组织继续生长。3维生素E涂抹法维生素E可渗透至皮肤内部而发挥其润肤作用,同时, 维生素E还能保持皮肤弹性。但大家可能对维生素E去疤的功效还不太熟悉。把维生素E胶囊用针戳破,取其内地液体涂抹在疤痕上轻轻揉按5-10分钟,每天两次,持之以恒就会有比较好地效果。4维生素C涂抹法维生素C具有美白功效,把维生素 C涂抹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