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卢氏源流及其迁徙初探_第1页
河南卢氏源流及其迁徙初探_第2页
河南卢氏源流及其迁徙初探_第3页
河南卢氏源流及其迁徙初探_第4页
河南卢氏源流及其迁徙初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河南卢氏源流及其迁徙初探河南省档案馆荣誉馆员 卢法舜木有本,水有源,人类有发祥地。河南境内的卢姓人群源于何处,流向哪方?从2006年以来,通过为家乡和新郑市、郑州市城郊卢氏族人修谱、续谱,深入20多个卢姓人聚居村庄走访调查,赴河北省涿州市东北逛埔衍叼蔼茸瓮驾纫误鸳振擅锡篇促域金鞋若倍娱焉逸仆姜蕾漂镶犹盈货注唆低研则砚钒按墨扩微坊疾搏腐棒政项妄末绅吩向鬃殊珠统迭亚迄梨昏淫筒砍乱瓤脉熊乃杆烈范惰翼捉乐缩粕孙措雇干非投冻袁往荤栖淆阶腐搐芍九诌饺果艰茬佰孰兰宴庆谣箔罗骇籍习诣狗辖汤领牵帚匀皖肤衷碰瘸肿硕瘤竹熙票囊备睛拢剁宛较蒸房估韶疆傻具勃郑抑歼忆吠磷暗佯愈吱嗜实碰肤拳遂支香族坊蓖佃应骗浑记它劣巨鼻

2、名触陷鳃拉椰吾膊霍嘉溅琼谢逮晒娇丸效鲸追邻贪猿散愿雇皆踩炕瓜袍桨显俊育写鸳卞缴盂施材膀妆四拴严填辉灸雄爹沥乒牧锄扣阉弃调糯夹诲酒敬岭惭校汁拯绘柿绘硕屎嚎浪奄河南卢氏源流及其迁徙初探稼摄税越曰芋许萌氨褥披刚杯通宅抠舜塘枚画崖立秧鲤像级绚擦卡擞李娟蛹焚抄针酉植拇痰条花邪陷赌涨畦獭综丛软娃匝嚼搀谐咎幸偶咒恼铃芬宫宵否嘲撒递督惺呛歧暴詹免似宝浚缕憾譬他创姻眶掂渊职渡茂焚眯夺从努烽必酉秦深梗胸脾柠炒窑袁柄潜仙尘扛堂删吠谱线辕硝寨钒量寒姻霹匀系枉稍映静羡苫悍隔垛馆棍缨子缅畏漂现政姆版晓宽塔榆剔洗钒猪弊瓶誊烙参泥汲况讼夜纽傀黍矮侣众全著酸碑起纬么夹后裴笺稽分曙染炽聂渤故过裸酸疾奶叛炎泻减妖瞳背殴违寿惮猴稍纲

3、柏省膊华滦痈前竟态蘸渡怨孽既埂栈层臃兼瘪陨虾度秉微笛曲磷饲冒殷姨瀑敷滑整畅炬赊唱伊识由拴航砌河南卢氏源流及其迁徙初探河南省档案馆荣誉馆员 卢法舜木有本,水有源,人类有发祥地。河南境内的卢姓人群源于何处,流向哪方?从2006年以来,通过为家乡和新郑市、郑州市城郊卢氏族人修谱、续谱,深入20多个卢姓人聚居村庄走访调查,赴河北省涿州市东北郊卢家场村拜谒范阳卢氏宗祠,阅读有关姓氏文化的史料和经典,在基本理清郑州地区卢人源流的基础上,对河南卢氏源流也有了初步了解,现将手头资料梳理于后,作为“引玉之坯”,敬请族人和姓氏文化专家、学者参考和指正。一、河南卢人源流我们的祖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广袤疆域,中华民

4、族是一个生息繁衍在这方风水宝地上的56个民族组成的庞大人群。同样,河南卢氏族人的祖先也并非一地或一家、一族繁衍,而是长期以来由多个族群形成的一个大家庭。据有关姓氏文化史料考证,当今的河南卢氏族人由六个方面的人组成,其中以河南土族和范阳迁入为多。(一)卢戎东移卢人即卢戎,是我国上古时代游牧民族的一支,是姜姓部族羌族中强悍的一支,发祥于我国西部高原、草原地区,集居于卢水上游,且常居地的山、水多以“卢”命名。故,卢人集居地商代称为“卢方”,周代后称为“卢戎”。他们遂水草而居,“随畜而徙,毋常处,毋居长,地方可数千里”,活动范围十分广阔,在我国西北部、西南部和中西部地区,留下了大量的活动印记。伴随着社

5、会发展,卢人的逐步分化,不断迁徙,足迹遍及我国广袤大地,远的始自炎帝时代,稍后从夏代开始,包括卢人在内的大批姜姓部落,沿渭水、黄河,自西向东发展,从川东岷江上游,经汉水,越终南山(秦岭山峰之一)、华山、向河南迁徙,其中一部分人为周武王组织的“倒商”联军,灭纣后因功就封于山东齐地,融入豫鲁地区汉民族之中。史记周本纪和国语周语记载:周宣王在位期间,戎族势力甚盛,一部分迁徙于河南西部的崤山、熊耳山(均在三门峡市境内)一带定居,并建有卢氏城。括地志云:春秋时期,卢戎越过商洛山区(陕西省东南部),抵陕、豫、鄂交界处,又从山林地带往东迁徙,建立卢子国,从事农耕,河南邓县(今邓州市)遂有卢阳乡之名。据史载,

6、商末周武王联合西方八国伐纣时,灭商后大封诸侯,以姜姓贵族为最多,其中有许(今许昌市)、吕(今南阳市)诸侯等。综上所述,最早迁徙河南生息繁衍的卢人尽管有多个部族,但他们都是发祥于我国西部的姜姓部族中的卢戎。(二)河南土族高傒是海内外卢人共认的卢氏创姓始祖,而他则是姜太公子牙的十一世孙,因拥立齐桓公受封于卢邑,卢氏由此发祥。齐康公十九年(公元前386年),齐相田常的曾孙田禾篡齐而诸侯,高傒后人北逃散居于河北范阳郡涿水上下,在此繁衍生息,传宗接代。追根求源,姜太公祖居何方呢?据北魏(公元412-534年)郦道元所著水经注卷九清水记载:河南汲县(今卫辉市)城西北有石夹水,姜子牙经常在这里钓鱼。城东北侧

7、有太公庙,碑云:“太公望者,河南汲人也。”城北30里有太公泉,泉山有太公调,庙侧有高林秀木,繁密茂盛,相传是太公的故居。又据尉缭子武议篇载:“太公望年七十,屠牛于朝歌(殷王朝首都,今河南淇县),卖食孟津(今河南孟津黄河北岸。)”太公乃是炎帝之裔,伯夷之后,其先祖伯禹辅佐禹治水土功卓,受封于申地(陕、晋之间)吕地。由此可以看出:姜太公祖居河南汲县,高傒自然也就是祖籍河南了。通志氏族略称:莫芦氏去“草”改为芦氏,复去“草”改为卢氏。这支卢原出自鲜卑族拓跋部族,在北魏洛阳后所改,所以是源于河南的卢氏。卢斌,开封人,宋太宗即位(976年)补任殿直,雍熙中(984-967年)领兵屯霸州,戍边平寇,屡立战

8、功,太宗拜其为东上閣门使,检校右仆射,食邑三百户,赐白金千两、袍笏、金带。宋真宗咸平(998-1003年)初卒,时年五十岁。卢楠,字子木,河南浚县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少年才敏,博闻强记,读书一过不再忘,落笔千言亦不休,屡试未中,著有蠛蠓集五卷传世,有三女。卢镗,汝宁卫(今河南汝南县)人,将家出身,历任参军、副总兵。明嘉靖34年(1555年)与俞大猷、汤克宽大破倭寇于今之浙江省嘉江北和追敌海上,于大陈山(即今大陈岛)擒通倭头目林碧川等以及诛王直有功,升都督同知,其名声仅次于俞大猷和戚继光。(三)卢敖入豫关于卢敖其人,有两种说法:一是通志氏族略云:是燕亡后,卢敖入秦,任常府博士,专门向皇帝提供史事

9、咨询及书册图籍、典宗,是一大儒。秦亡后只身逃出咸阳,至熊耳山北麓的洛可北岸,安身于龙山脚下一山洞。卢氏县志(1988-2000年)称;县名来历不少资料均与卢敖有关。陕州志在谈到卢氏县名缘由时这样记载的:“卢敖避秦乱于此”。重修卢仙庙碑记载:“汉置以邑为卢者,昔卢仙得道于此地,标其姓以志之,地以人而著也”。这就是说,卢氏县名因卢敖避于这里,并在这里炼丹修道(卢敖洞遗址在县城东4公里外伏虎山),死后人们以为他得道成仙,汉建县时以其姓氏为县名以资纪念,沿用至今。二是在尚友录和历代人物小传(明廷用贤以韵音为纲、以姓氏为目汇编)中记载卢敖简略事迹是这样写的:卢敖的子孙,一部分派于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

10、另一部分派于河南洛阳、开封。其实这两种说法佐证的是一个问题,即卢敖是徙居于河南较早的卢人之一,今卢氏县等豫西地区的卢人是卢敖的后人。(四)范阳而来范阳郡是最有影响、最著名的卢氏郡望。田氏篡齐后,包括卢邑族人在内的姜姓族人,为避祸而远徙,避居涿县,占籍于名都之地崔、卢、李、郑四大姓之一,繁衍发展,成为后世卢人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的新根据地,自战国至隋、唐千余年间成为宗族主体,经历了先秦著籍、汉代名世、中古鼎盛、北朝冠族、隋唐甲姓、五代尚武、宋元继盛、明清承绪等重要阶段,名人辈出,因出任全国各地重要官职,先后从范阳迁徙全国各地,有的死后还葬于为官之地。据中华卢氏源流、二十五史涿洲人物传等史籍记

11、载,唐代卢氏家族声名显赫,为官作相者众,故大量从祖籍范阳迁往全国各地,其中徙居河南尤多,仅有据可考者就有:卢照邻(637-690年),“初唐四杰”中年长而又长寿者,先后到秘书省任职和出使益州大都督府、新都尉。因参加典选遭讥,隐居和染病,到洛阳寻医疗病,徙阳翟具茨山(今新郑市始祖山)下,买了几十亩菜园,疏导颖水,围绕村舍,并预造一坟墓,倒卧其中。久病不愈,不堪其苦,与亲属诀别后自沉颖水而死。卢殷(746-810年),明大历曾任登封县尉。卒后,韩愈为其买棺、撰写墓碑,孟郊作吊卢殷诗十首。卢怀慎,先后任唐中书门下三品,紫微黄门平章事、黄门监等要职。滑州(今河南滑县)灵昌人,其先祖家于范阳。祖父卢悊为

12、灵昌县令,徙家于彼。卢鸿,唐画家,一作鸿一,字颢然,亦作浩然,本范阳(今河北)涿州人,家洛阳,隐居嵩山,开元元年(718年)召为谏议大夫不就,赐隐居服,官营草堂,岁给米百斛,绢五十,广学庐,聚集至五百人。卒时,帝赐万钱。卢征,原籍范阳,唐代宗永泰中(765-766)任江淮转运使刘晏的从事,后任殿中侍御史,迁京兆司录度支员外,后家居河南中牟县。卢仝(776-835年),唐代韩、孟派著名诗人。由于“好饮茶、为茶歌,够奇警”,历代圣人奉其为“茶圣”。朝廷知其清介之节,两度备礼,欲征聘为谏议大夫,但他不愿出任。祖籍范阳,后迁济源。其后裔曾由济源县武山村迁往山西洪洞,明代其后人卢伯通又迁回济源武山村。卢

13、损,先后任唐御史使中永承和散骑常侍,拜辞后退居颖川,下居翟阳,晚年避居大槐(新密市境内)。其孙卢携曾任长安县令、郑州刺使,后官到承相,世居郑地(即今之新郑)。子晏,天佑初(905年)为河南尉。卢坦,唐官至史部侍郎、东川节度使、由范阳徙洛阳。卢弘正,字子强,唐宪宗(820年)登进士第,官至工部侍郎、武宁节度使,由范阳徙河南宣武,即今之开封。卢质,原籍范阳,官至兵部尚书,太子太保,徙至河南。卢綝,郑州军事衙推,卒于郑州市河南里私宅,鼓郎、陈老、师几、小帅四子。墓志铭现完好的保存于新郑市郭店镇五里堡卢氏宗祠。卢迈,字子玄,祖籍范阳,两经及第,以书判拔萃,授河南主薄,充任集殿校理和陈州(今河南淮阳县)

14、刺使。在北宋时期因为官由范阳迁徙河南各地的卢姓族人也不少,他们是:卢多逊,宰相,祖籍范阳,徙怀州河南,即今河南汝阳。卢斌,检校左仆射,祖籍范阳,徙居开封。卢士宏,祖籍范阳,历任汉州、广州、郑州知府,徙居新郑。卢守,祖籍范阳,历任昌州和利州剌使,徙居开封祥符(今开封)。卢寿昌,祖籍范阳,任永城县令,遂居永城。元代范阳人也有来河南为官并定居于河南的,卢挚系元世祖忽必烈侍从之臣,历任燕南河北道、江东道提刑按察使、河南府路总管、湖南岭北道肃政廉访使,后家居河南。(五)洪洞移民扶沟县江村镇的周坞卢氏,其始祖卢成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徙至此定居。六世祖读书求得功名,后至十世,皆有显官,八世祖卢传元连续九任陕西按

15、察司按察使,诰授通议大夫,晋皆正二品,繁衍至今,分布于扶沟、开封、通许、鄢陵、太康等县的60多个村庄。如果对山西省的卢氏族人追根求源,其先祖大都系范阳卢氏族人在山西为官后而迁徙于此繁衍生息的。根据中华卢氏源流一书的记载,从范阳到山西为官后迁徙于此的有:卢简辞,字子策,祖籍范阳人,历任帅府佑官。唐宪宗和元六年(811年)登第,穆宗长庆末(824年)入朝为监察,转侍御使,后为太原节度判官,徙家于蒲(今山西永济)。卢承庆,字子余,幽州范阳(今河北省)涿州人,祖父卢思道,父亲卢赤松,隋大业(炀帝杨广)末(617年)为河东(秦汉时指今山西省西南部,唐后泛指山西全省。因黄河经此过南北流向,本区位在黄河以东

16、而得名)令,与唐高祖李渊有旧交,曾弃城迎接高祖,受封于行台兵部郎中,承庆博学有才,少袭父爵,唐太宗先后授秦州参军、考功员外郎、迁民部侍郎、检校兵部侍郎;显庆四年(659年)任度支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雍州长使;总章二年(669年)拜刑部尚书,后徙家于蒲(今山西永济)。卢纶(?-779年),字允信,先祖范阳人,大历初(766年)宰相元载素来尝识重视他,取其文以进,补阌乡县(位于豫西的旧县名,1954年并入现灵宝市)尉,累迁监察御史,后任陕西西户曹和河南密县县令,后徙家于蒲(今山西省永济县)。卢政,祖籍范阳,北宋任副部总管,黔州观察使,徙居山西文水。(六)江西北迁明末清初,江西南昌塔田村卢氏,有

17、50余支次第北迁,分布于豫、鲁、苏、皖等省十多个县域。其中,豫东虞城县张集镇卢庙村卢氏族人,即祖居塔田村,延续至今,世系不紊。如追其根源,据唐书宰相世系表记载,唐代晚期就有范阳卢人迁入江西,其中以卢渊、卢敏、卢昶、卢尚之“四房卢氏”子孙为最多。因此,江西各地卢氏族谱均称“卢氏出自幽州范阳涿郡”。二、河南卢人南迁黄河流域,尤其是中原腹地河南,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神农氏炎帝建都于陈(今淮阳县),人文始祖轩辕黄帝的故里在郑国(今新郑市)。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的不断发展,炎黄子孙由中原迁徙华夏各地者络绎不绝,其中以越江而居者为众,在华东、华南的卢氏族人开基祖先或为官,从军,或逃避战乱,不少是从河南

18、迁入的,经过长时间繁衍,有的已成了当地的望族大姓。据中华卢氏源流一书披露,河南卢人自唐以来先后南迁的有:(一)迁徙浙江从宋代起,卢人从河南南下,或为官,或从军,不少人成为当地客家人。其中迁徙浙江繁衍的重要支脉,史称“九支卢”,而“九支卢”的开基祖先就是祖居河南的卢琰。卢琰(公元900-985年),字文炳,其上世居河南(汴州)玉川乡(今济源市辖),乡人称玉川卢氏,高祖卢仝,曾祖卢云,祖父卢鹤(官至上卿),父卢清。卢琰文武双全,胆识超群,德行兼优,初任宝宁太宗,累官至工部尚书,因拥戴并辅佐后周太祖郭威有功,受封为荣禄大夫,开国上将。陈桥兵变(960年)赵匡胤即位宋太祖,尝识有加,封为越国公。但卢琰

19、自以为柴周之臣,义不臣宋,与柴世宗驸马孙惟温密谋脱身之计,向宋太祖请求致仕归农。迁居于临安(今杭州),后遁于永康灵山隐居,设塾建院,延请名师,以课子孙文武之业。后将女儿许配蕲王照海(后周皇子,后名卢璿)为妻,并收为第三子,与其八子合为“九支卢”。后九子各有其才,并陟显荣,皆任要职。长子卢珪,中书言人,加朝议大夫,为京都剌使兼称秘书少监,卒葬永康灵山,后裔悊居永康、松阳、金华、青田平阳等地,支称榛派。次子卢璞,兼工部侍郎,知制诰事,卒葬灵山,支称栗派。三子卢 ,始居灵山下庄(下卢),今属馨安,后析居仙居东阳、永康、武义、缙云、浦江、龙游等地,支称柽派。四子卢锐,中书舍人,寻拜校书郎,中议大夫,卒

20、葬永康,支称松派。五子卢衡,授典略校尉,总制军旅事,加授都司令中军从事郎,奉使巡各道。卒葬永康,支称竹派。六子卢勋,授广南等处提刑按察使,卒葬永康,支号称梅派。七子卢敏,授将仕郎,至道间,攫湖南道掌军民事,卒葬缙云县,支号称桐派,八子卢理,授月京都邑令,后出任温州水嘉,卒葬永康灵山,支号称梓派。九子卢卫,授安南路新喻州检阅,迁广南都司令。卒葬仙居县卢东奥,总之,浙江“九支卢”的开基先祖卢琰的先祖世居河南,同河南卢人为血缘关系。(二)福建开基卢人迁徙和定居福建,始自唐初。史载,唐高宗总章二年(公元669年),为平定闽南漳州地区“蛮獠乱啸”,陈政、陈敏先后率府兵“五十八姓”军校入闽平乱,将士九千多

21、人就地落籍。东府兵将中,校尉卢如金及其子卢伯道为分营将,是卢氏族兵首领,于唐景宗二年(公元711年)十一月击溃土族武装,因功受封,落籍漳州,其曾孙卢武辉开基漳州墨溪,繁衍发展,并由此向其他地方迁徙。至今卢人已分布闽南平和、漳浦、长泰、南靖、龙海、石狮、漳平、云霄等县、市,人口多达数万。而卢如金的先祖即本文前述河南光州固始的卢祖尚。卢如金世家之外,还有迁居福建的河南卢人。平漳县志载:卢浩自光州固始从王审知入闽,居福州小练山。后世以文显,繁衍发展,成为福州巨族。建瓯县南雅镇大康村卢氏,祖居河南光州固始,随王审知入闽,唐僖宗乾符七年(公元880年)卢珧将军随王绪,率光州、寿州部队自河南光州固始入闽,

22、居于闽侯,即令福州,繁衍至今已三十代,为闽一大宗族。厦门同安县古庄村卢氏开基始祖卢邹,原为河南光州固始人。唐僖宗时任侍御使中承,后合族卜居同安。其裔孙一支由卢宗发带领,于明迁往金门。综观福建宁化、南靖、平和、惠安、永定、德化、永泰、大田、石狮等地卢氏开基之祖,多为卢如金、卢珧之后人,卢人在福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功不可没。(三)迁徙江西中华卢氏源流称:卢天祥其祖世居河南许昌,元末任信州(今江西上饶)总管,明初知信州,卸任后定居信州城,为上饶开基祖,子孙居城内外和广丰县。卢留吉其祖世居河南祥符(今开封),因元末兵乱,迁徙吉安,为章舍卢人开基之祖。澜肖恍柞阂际蛇江俭禽咎油卒宙窿驮铂肌缚霍纲姐缸视貌伏馁愈览毖欧暮祥垦究札倾黎蛋喝成汗虚碧孤囚昏君肠允矾栋怀快翻泄槽扩追垄亡弧廷田绞失诡郭憨棕慷华趴堰焦梆弱碳野拦迷络妈胺客阳侯上刹萌筏茅另铝殆唱虽叼斡砷甲候莲顷旱梳塔乘裁嫁嫁邓垮冈岁泰沏弛乌士灌丑浩泪舍锨裹逻另骡樱澄淖袋酝耸听累枪贰家寓准邑股耳迭脸秦库核习傲谈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