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资源型城选择转型的经验采煤沉陷区治理模式PPT课件_第1页
中国资源型城选择转型的经验采煤沉陷区治理模式PPT课件_第2页
中国资源型城选择转型的经验采煤沉陷区治理模式PPT课件_第3页
中国资源型城选择转型的经验采煤沉陷区治理模式PPT课件_第4页
中国资源型城选择转型的经验采煤沉陷区治理模式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1页/共26页 第2页/共26页3 2014年262个资源型城市除井陉矿区、神农架林区等六个区外,GDP合计189485亿元人民币,占全国经济总量29.43%,年末总人口4.7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34.97%。 中国资源城市第三产业比重平均值为34.75%,比全国48.2%的平均水平低13个百分点,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975.6元,比全国平均水平(28844元)低近17个百分点。第3页/共26页4第4页/共26页5资源型城市与非资源城市GDP增速对比第5页/共26页6各类资源型城市采掘业从业人员比重各类资源型城市采掘业从业人员比重城市城市农林牧渔业农林牧渔业采矿业采矿业制造业制造业石

2、油类城市40.324.77.7煤炭类城市2.225.420.5冶金类城市3.211.135.3森工类城市35.57.813.9非金属类城市6.54.134.1资源枯竭城市23.417.618.4全国城市平均水平2.74.429.22015年七台河市采掘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比重高达27.27%,灵宝市为 52.37%,霍州为38.91%。大庆2015年工业经济一枝独大、占64.7%,油化产业处于绝对支配地位、占规上工业的80.5%。第6页/共26页7资源型城市与一般地市:采掘业和第三产业比重对比城市类型城市类型最大值最大值最小值最小值均值均值标准差标准差方差方差2003资源型城市采矿业比重0.54

3、50.0010.120.1230.015一般地市采矿业比重0.19200.1540.0260.001资源型城市第三产业比重0.4830.1160.3380.0620.004一般地市第三产业比重0.630.1590.3750.0720.0052014资源型城市采矿业比重0.5350.00020.1140.1190.014一般地市采矿业比重0.19500.0120.0210资源型城市第三产业比重0.4980.1980.3540.0620.004一般地市第三产业比重0.780.2280.4060.0990.01第7页/共26页化解历史积累问题难度加大8城市棚户区改造国企改革的历史遗留问题工矿废弃的治

4、理问题社会保障资金缺口问题长期关停老国企人员身份置换问题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第8页/共26页问题问题1 1:地理位置差。:地理位置差。客观原因,偏僻、远离经济发展中心。问题问题2 2:体制与机制僵化。:体制与机制僵化。矿(林业)企与政府、国企比例、分配机制等。问题问题3 3:挤出与寻租效应。:挤出与寻租效应。资源与产业挤出、资源寻租等。问题问题4 4:创新动力不足。:创新动力不足。 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多样性(许多人集聚、不同的品位、能力、需求、进取心和对某些事物的痴迷)是创新的原动力,各种资源汇聚而产生的创新才推动了经济增长核心。第9页/共26页第10页/共26页11资源城市转型的理论与实践

5、3.1 3.1 制定全国资源型城市规划,分类指导不同制定全国资源型城市规划,分类指导不同类型城市转型类型城市转型成长型城市成长型城市3131个,成熟型城市个,成熟型城市141141个,个,衰退型城市衰退型城市6767个,再生型城市个,再生型城市2323个。个。成长型城市:资源保障潜力大,经济社会发展后劲足,是中国能源资源的供给和后备基地。重点是规范资源开发秩序,鼓励开展绿色高效的资源开发方式。成熟型城市:资源保障能力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是现阶段中国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的核心区。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衰退型城市:资源趋于枯竭,经济发展滞后,民生问题突出,生态环境压力大,是加快

6、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难点地区。重点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民生和生态环境问题。再生型城市:基本摆脱了资源依赖,经济社会开始步入良性发展轨道,是资源型城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先行区。重点是重点要促进产业、人才、文化、环境等新要素的聚集,利用新要素打造新动力。第11页/共26页123.2 3.2 开展资源枯竭型城市试点,形成可复制可开展资源枯竭型城市试点,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推广的经验资 源 枯 竭 城 市 转 型产业转型生态环境就业社保资源的综合利用资源产业链的延伸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碳排放建设产业平台(园区)修复矿区地质环境综合治理采煤沉陷区推进废弃矿物再利用和产业化加大矿区环境综合治理建立职业培

7、训和实训基地建立扶持自主就业和创业基金完善社会保障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国家分三批确定69个资源枯竭城市(2008、2009、2011年),中央财政给予财力性转移支付支持转型工作试点的主要内容l接续替代产业的培育 和发展l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l就业培训和基本社会保障第12页/共26页13独立工矿区、采煤沉陷区是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集中凸显的地区。3.3 3.3 突破转型发展的困难地区,有效化解独立突破转型发展的困难地区,有效化解独立工矿区和采煤沉陷区发展问题工矿区和采煤沉陷区发展问题围绕独立矿区的民生、环境和发展问题,国家发改委在全国21个省(区、市)选定了66个独立工矿区,

8、实施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工作。重点解决这些地区的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地质灾害避险安置和接续替代产业发展平台建设。第13页/共26页14独立工矿区、采煤沉陷区是中国资源型城市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集中凸显的地区。3.3 3.3 突破转型发展的困难地区,有效化解独立突破转型发展的困难地区,有效化解独立工矿区和采煤沉陷区发展问题工矿区和采煤沉陷区发展问题采煤沉陷区主要集中在中国的煤炭主产区,山西、陕西、内蒙古、山东以及安徽等地。这些地区地质环境灾害频发,农田、道路和居民房屋等受损严重,已经威胁到当地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活动。2017年正式启动了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工作,主要是解决居民最关心

9、、最迫切的社会民生和生态环境修复等问题。第14页/共26页3.4 3.4 建立科学评估体制,及时解决转型中存建立科学评估体制,及时解决转型中存在的问题在的问题15 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年度绩效考核评价办法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年度绩效考核评价办法( (实行实行) )( (发改东北发改东北2013201311651165号号) ) 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会签发布 考评内容考评内容: :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环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环境整治和行政效能情况等。境整治和行政效能情况等。 考评方式:定量考核、定性评估和考评方式:定量考核、定性评估和社会评价相结合,量化成具体分值,社会评价相结合

10、,量化成具体分值,权重分别为权重分别为80%80%、10%10%和和10%10%。 考评分档:按照考评得分,将各试考评分档:按照考评得分,将各试点城市划分为优秀、良好、达标、较点城市划分为优秀、良好、达标、较差四个档次。差四个档次。 优秀的给予财政转移资金的增加奖优秀的给予财政转移资金的增加奖励,较差的给予减少。励,较差的给予减少。 通过评估更重要的是发展转型中的通过评估更重要的是发展转型中的成功模式和急需解决的问题。成功模式和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15页/共26页第16页/共26页173.1 以生态修复推动城市转型的淮北模式 淮北市是中国重要的煤炭能源基地,最主要的问题是由于煤炭开采形成的大片

11、采煤沉陷区。 景观湖、绿地空间、复垦种植、沉陷区复垦基建、塌陷区深水面养殖。 沉陷区治理水面、绿地扩大改变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环境推动产业发展、居住环境改变 推动城市全面转型。采煤沉陷区治理模式采煤沉陷区治理模式第17页/共26页183.2 推进资源和产业循环利用的铜陵模式推进资源和产业循环利用的铜陵模式2 0 1 0年2016年2 0 1 0年2 0 1 6年铜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变化图二氧化硫排放变化图翻一番下降45%铜资源循环产业链示意图铜、石灰石资源循环产业链第18页/共26页2010年2016年2016年水泥熟料产量变化图氮氧化物排放变化图增加1/3下降55%石灰石资源循环产业链2010年3

12、.2 推进资源和产业循环利用的铜陵模式推进资源和产业循环利用的铜陵模式第19页/共26页20 陶瓷与科技、文化、艺术、旅游和商贸五个结合,建设四个中心发展模式。景德镇是中国的瓷都3.3 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城市产业升级的景德镇模式第20页/共26页213.3 文化创意产业推进城市产业升级的景德镇模式(1)企业主导型:依托景德镇陶塑厂、景德镇环球陶瓷有限公司、景德镇海畅法蓝瓷有限公司等企业。(2)科研院所主导型:依托景德镇陶瓷设计院、江西省陶瓷研究所、轻工部陶瓷研究所、国家陶瓷中心等为主的科研院所。(3)高等学校主导型:依托景德镇陶瓷学校、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江西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为主导等高等院校

13、,进行陶瓷工艺美术设计创意制作。(4)民间作坊主导型:以三宝陶艺村、樊家井陶艺作坊街、石岭陶瓷村陶艺园为龙头,形成充满活力的民间设计创意中心。(5)大师主导型:大师工作室。第21页/共26页22 焦作是典型的煤炭资源城市,开采历史超过百年。 云台山文化旅游园区、神农山文化旅游园区、青天河文化旅游园区5A景区3个。 焦作市旅游业已经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2016年焦作市共接待游客42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旅游综合收入342.62亿元亿元。 实现了由“黑色印象”到“绿色主题”转型。3.4 旅游促进城市由“黑”变“绿”的河南焦作模式第22页/共26页产业转型 “四化”p多元化p链条化p集群化p特色化社会转型“四个突出”p突出居住p突出就业p突出教育p突出低保生态环境转型“三个理念”p生态价值观p资源循环观p环境倒逼观p区域性中心城市(综合性城市)p专业性城市(工矿、旅游、商贸)p生态宜居城市(居住、环境)第23页/共26页1.重视产业传统升级和新产业的培育。在积极发展替代产业的同时,重视对原有资源加工型产业升级,把接续替代产业培育和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