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实验部分透镜及其应用精选练习含答案_第1页
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实验部分透镜及其应用精选练习含答案_第2页
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实验部分透镜及其应用精选练习含答案_第3页
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实验部分透镜及其应用精选练习含答案_第4页
2021年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实验部分透镜及其应用精选练习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物理二轮专题实验部分透镜及其应用精选练习1.某小组同学用如图甲的装置“探究凸透镜成像特点”,其中凸透镜的焦距为15 cm,他们进行实验的同时在坐标纸上记录蜡烛与光屏上像的位置和大小,如图乙(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物或像,a、b分别表示蜡烛在a、b处像的位置)(1)从图乙中可以看出,蜡烛在a、b位置时光屏上得到的都是倒立、_的实像生活中利用这个成像特点制成了_(写出一个即可)(2)和其他小组交流后发现,当蜡烛在距透镜15 cm30 cm之间时,像均成在透镜另一侧距透镜30 cm以外处但是,当他们把蜡烛放在c位置时,在光具座上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得到清晰的像,原因是像距_(3)为了让蜡烛在c位

2、置的像成在光具座上的光屏上,他们采用了两种做法做法一: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更换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这表明像距变_了,由此推断更换的凸透镜会聚光的能力较强,此透镜焦距_15 cm(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做法二: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再放置一个凸透镜,在光具座上移动光屏,光屏上又出现了清晰的像由此实验联系实际,远视眼的晶状体焦距较_(选填“大”或“小”),将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_方(选填“前”或“后”),故需配戴_透镜矫正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第1组同学依次把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但是,在实验中无

3、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找不到清晰的像。请你帮助他们找一个可能的原因:(2)第1、2两组同学分别进行了若干次操作,并把实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下面表格中。请分析以上数据,你能得到什么结论?3.小明用薄膜充水后制成水透镜模拟眼球中的晶状体,来比较正常眼、近视眼和远视眼的焦距大小.实验中测得甲图焦距为10 cm,再将甲分别挤压成乙图、丙图的形状,并分别测量焦距,如图所示.(1)测得焦距小于10 cm的是图_,模拟近视眼的是图_.(2)在同一位置,用甲、乙、丙透镜分别对着远处的某一物体,移动光屏得到清晰的像,其中像距较大的是_图.(3)目前很多近视患者戴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贴在角膜表面的超薄镜

4、片,可随着眼球运动,其中心厚度只有0.05 mm,则此镜片的边缘厚度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0.05 mm,此镜片对光有_(填“会聚”或“发散”)作用.4.小雷对凸透镜焦距与制成凸透镜的材料种类、凸透镜凸起程度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实验:(1)他第一次测量焦距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则测得的焦距为_cm.(2)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3)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乙),受此启发,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蓝光来进行图甲的实验,结论是:对同一凸透镜,_光入射时焦距小些.(4)探究完成后,小雷和其他同学用焦距为8.0 cm的凸透镜和蜡烛

5、进行成像实验.从各组汇报数据中发现,当物距均为16.0 cm时,有两个小组所测像距分别为19.0 cm、13.0 cm,与理论像距16.0 cm相比偏差较大.若不是因为长度测量方法错误和测量误差导致的,请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_.5.林红同学用两副眼镜进行“视力的矫正”探究活动。进行实验 将a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远离透镜移动时,又能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将b眼镜放在蜡烛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也变得模糊了,只将光屏靠近透镜移动时,又可以在光屏上看到烛焰清晰的像。实验分析(1)眼球中的视网膜相当于实验中的;实验中的凸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

6、2)分析实验现象可知:a、b两个眼镜中,是凸透镜,是凹透镜。(均选填“a”或“b”)(3)在和中,属于近视眼矫正原理的是,属于远视眼矫正原理的是。6.小明同学为进一步了解“视力矫正”的原理,用了图43的装置做实验。(1)根据图中的数据推断,该透镜焦距f的范围是( 用不等式表示)。(2)他将爸爸的眼镜片放在发光体与凸透镜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靠近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发光体清晰的像。这说明这种眼镜是透镜。而爸爸的眼睛没有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他的视网膜的(“前方”或“后方”)。(3)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的折射光线。7.安安和康康在老师指导下完成“探究凸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实验所用

7、凸透镜的焦距为f10cm。他们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处,调节蜡烛的烛焰与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1)如图甲所示,若此时他们想在实验中能用光屏承接到烛焰的实像,光屏在 (选填“50cm60cm”、“60cm70cm”或“70cm100cm”)范围内移动。(2)他们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把蜡烛放在30cm刻度线处,调整光屏到透镜的距离,则在光屏上看到烛焰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倒立的像。(3)他们想模拟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康康应在步骤(2)的基础上将蜡烛向 (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的方向移动时调节光屏的位置,使线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4)他们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

8、,同时取下光屏,直接用眼睛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各种情况。康康移动蜡烛使它从零刻度线处逐渐靠近凸透镜,同时安安从透镜的右侧透过透镜观察烛焰的像,如图乙是安安整理并记录看到的像的情况,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最先看到的像的编号是 (选填代表像编号的数字)。(5)请在图丙中完成从烛焰发出的一束光通过进镜的光路。8.小明利用图示装置来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1)为了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实验环境应该 (选填“较亮”或“较暗”)一些实验时,应调整烛焰、光屏的中心位于(2)如图1所示,当凸透镜位于光具座上a处时,恰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这个像是(选填“倒立”或“正立”)、(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生活中常用的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3)在保持(2)中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变的情况下,将凸透镜向右移到b处(图中未标出)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成的是(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4)在上述探究括动中,若已知蜡烛与光屏间的距离为l0,与凸透镜第一次所在位置a间的距离为l,如图2所示则该透镜焦距fl(选填“”、“ f7.5cm;(2)凸; 后方;(3)如图.7.答案为:(1)60cm70cm;(2)等大;(3)靠近;(4)1;(5)如上图。8.答案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