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川纪章 (4)_第1页
黑川纪章 (4)_第2页
黑川纪章 (4)_第3页
黑川纪章 (4)_第4页
黑川纪章 (4)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灰空间灰空间”理论理论展示内容展示内容n黑川纪章简介: 1.主要作品及理论思想 2.主要贡献与影响n“灰空间”理论: 1.背景 2.意义与作用 3.在黑川设计中的体现 4.我们眼中的“灰空间”n个人简介个人简介 黑川纪章,日本建筑师。1934年出生于名古屋市,195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建筑学专业,后就读于京都大学,以研究生身份在丹下健三研究室工作,1959年获硕士学位,1960年参加“新陈代谢”组织,作为中心成员活动,1962年成立黑川纪章城市建筑设计研究所,1964年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他曾多次获奖并获得多项国际荣誉。他曾与和矶崎新、安藤忠雄并称日本建筑界三杰。代表作品n东京规划n螺旋体城市

2、方案(1961)n中银舱体楼(1972)n福冈银行本店(1975)n琦玉现代美术馆(1982)n东京瓦科尔曲町大楼(1983)n马来西亚吉隆坡国际机场n大阪民族学博物馆在中国的作品n中日青年交流中心n郑东新区规划n南京艺兰斋美术馆主要思想主要思想1“灰空间”的建筑概念220世纪60年代新“陈代谢论”320世纪80年代“共生思想” “新陈代谢论新陈代谢论”n“新陈代谢论”是指将生物进化论和再生过程引进建筑设计与城市设计,向机器时代提出挑战,宣告生命时代的诞生。n包括两个原则:历时性、共时性。 历时性:指不同时代的共生与生命所经历的过程和变化。 共时性:指由国际主义及欧洲文化中心论向多元文化的转换

3、。n新陈代谢论涉及了区域规划、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 n1960年,新陈代谢派在其宣言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而是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处于动态过程中。黑川纪章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变形”的概念和“点式刺激法”。n他被视为建筑界的前卫人物。他预言未来的建筑将以“建筑作为一种结构”。这种“结构”思想主宰了他早期的建筑构想。n代表作品:中银仓体大厦共生思想共生思想n共生思想内容: 异质文化的共生、人类与技术的调和 部分与整体的统一、内部与外部的交融 历史与现代的共存、自然与建筑的连续n 黑川认为: 1. 日本文化的特性是“对非恒久的”及“改变的需要”之接受力,将不同文化

4、及意念整合为一种共生的关系,在相反的元素之间提供一种中介性空间。黑川纪章后来的大多数作品都包含了这些特征。 2. 他认为这种共生的思想就是现代的哲学,也是日本的传统。共生思想是黑川建筑哲理的核心。“灰空间灰空间”的建筑概念的建筑概念n黑川纪章非常重视日本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他认为建筑的地方性多种多样,并且不同的地方性相互渗透,成为了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内容。n“灰空间”的建筑概念: 1. 一方面是指色彩。他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 建筑。 2. 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他大量采用庭院、过廊等过渡空间,并将其放在重

5、要位置上。琦琦玉玉现现代代美美术术馆馆 n主入口靠近入口的格构墙形成门廊并朝向外侧,具有既内又外的性质。对着入口的镜面玻璃设计成块,反射出周围的绿荫,从而使建筑与环境融为一体。琦琦玉玉现现代代美美术术馆馆 整个建筑物是以方格立方体为基调构成的,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建筑包容与环境之中,做到了与环境的完美结合,充分体现了他共生思想-建筑与环境的连续琦琦玉玉现现代代美美术术馆馆 n轴测图琦琦玉玉现现代代美美术术馆馆 n平面图入口处灰空间的应用入口处灰空间的应用n入口处的格构,创造了一个介于室内和室外之间的中间领域,既是入口的引导,又是室内空间的引子,起到一种室内与室外之间的连续和过渡的作用,表现了内

6、部和外部的共生。 格构处的地面与入口曲面呼应的两条深色镜面花岗岩曲线。既揭示了建筑与环境设计的整体关系,又打破了格构单调的平直。n入口门厅内,由曲面幕墙限定的室内空间,曲线的石凳及天花,这种顺势而为的处理,极其自然地表现出室内设计与建筑的整体关系。n内天井栏杆设计与墙面分隔同出一辙,一虚一实,似是而非。而天井顶棚天窗的设计又是这一整体设计的变奏。名名古古屋屋美美术术馆馆底层的门厅越过一道柔和的曲面玻璃幕墙,与一个下沉花园连续起来,形成一个既非室内又非室外的模糊的中间区域。灰空间的经典应用n曲面玻璃幕墙的分隔、格子栏杆的分隔无论从材料、色彩或形态上都呈现出既丰富变化又有内在联系的视觉效果。n在“

7、利休灰”的基调下,细部刻画得十分细腻丰富、深灰色、浅灰色的面砖以条状相间,局部镶有铝合金条,表现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的融合与共存。n图书室内的西墙圆形大窗,辐射状斜线与北面次入口“凸”字形窗形成某种视觉联想,独特而又不那么突兀。楼梯间富有现代雕塑感的菱形凸窗,在室内与楼梯踏步的折线、扶手栏杆的斜线型成某种呼应,既对比又协调,清新又不单调。广岛现代美术馆广岛现代美术馆n借用日本传统货仓屋顶和墙的形式,隐喻历史,隐喻美术馆的储藏功能。借助立面,将各种灰色调、形状、材料并置,从石材、瓷砖到铝材,有效地调和传统与现代,隐喻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共生。n室外展览空间的入口雨篷与屋顶天窗、墙面凹窗等多种抽象几何

8、形的并置,深灰与浅灰,凸出的雨篷与凹入的窗子,丰富的构图变化形成局部的轴线,突出了入口。中日青年交流中心中日青年交流中心 政治与文化的合作n该建筑由140个舱构成,从外观上看,稍显凌乱、随意,但实际上这正表现出设计师的自由构想。中银舱体楼中银舱体楼内部一角远景图n上述这些设计,包括建筑与环境,室内与室外,大整体到小细部,传统材料与现代材料、构图的对称与不对称,以及形式与内涵等许多方面,都呈现出极为丰富的变化。透过这些表象可以看到它们所传达的设计思想是共同的,那就是一种共生的思想。我们所探讨的“灰空间”就是黑川共生思想的设计表现方式。中银舱体楼中银舱体楼大楼像由很多方形的集装箱垒起来的,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黑川纪章与运输集装箱生产厂家合作,采用在工厂预制建筑部件并在现场组建的方法。黑川纪章与运输集装箱生产厂家合作,采用在工厂预制建筑部件并在现场组建的方法。体会与思考体会与思考n共生思想与协调、妥协、共存、混合、折中有着根本性差异。共生是承认不同的文化、对立的双方、异质要素之间存在着“圣域”,并对此表示尊敬。n共生成立的第二个条件是“中间领域”。中间领域使二元论、对立双方之间的共同原则、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