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机检修规程1-28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5/9c000eda-6f1c-4de8-ae5c-e62612a48c58/9c000eda-6f1c-4de8-ae5c-e62612a48c581.gif)
![电动机检修规程1-28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5/9c000eda-6f1c-4de8-ae5c-e62612a48c58/9c000eda-6f1c-4de8-ae5c-e62612a48c582.gif)
![电动机检修规程1-28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5/9c000eda-6f1c-4de8-ae5c-e62612a48c58/9c000eda-6f1c-4de8-ae5c-e62612a48c583.gif)
![电动机检修规程1-28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5/9c000eda-6f1c-4de8-ae5c-e62612a48c58/9c000eda-6f1c-4de8-ae5c-e62612a48c584.gif)
![电动机检修规程1-28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25/9c000eda-6f1c-4de8-ae5c-e62612a48c58/9c000eda-6f1c-4de8-ae5c-e62612a48c5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气设备检修规程 电动机篇第一篇 电动机1 异步电动机1.1 检修周期1.1.1 小修:一般异步电动机为36个月。1.1.2 大修:以实际运行小时累计数、两次大修之间的间隔期与平时的状态监测相结合来决定,特殊电机按周期检修。1.1.2.1 电动机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检修:1.1.2.1.1 冲击脉冲计测量最大分贝值dBM大于40dB,最大分贝值与地毯分贝值(dBMdBC)之差大于15dB;1.1.2.1.2 滚动轴承温度超过85;1.1.2.1.3 三相电流的差值大于三相电流平均值的10%;1.1.2.1.4 运行中电动机出现电气设备事故处理规程电动机篇第1.1条所述的其它异常情况。1.
2、1.2.2 实际运行小时数为下列情况者,应根据状态监测数据制定检修计划:1.1.2.2.1 运行条件恶劣、周围环境温度高的二极电动机,运行超过6000h;一般环境下运行超过10000h;1.1.2.2.2 运行条件恶劣、周围环境温度高的四极电动机,运行超过10000h;一般环境下运行超过15000h;1.1.2.2.3 六极以上电动机,运行超过20000h;1.1.2.2.4 距上次检修时间超过五年者。1.1.2.3 特殊电动机的检修周期为:1.1.2.3.1 电动阀五年;1.1.2.3.2 吊车电动机三年。1.1.2.4 其它没列入累计运行小时的电动机,根据状态监测情况随时进行检修。1.2
3、检修项目1.2.1 小修项目1.2.1.1 电动机不拆开端盖进行检修,仅做外部清理。1.2.1.2 检查引线头是否有松动或过热现象。1.2.1.3 测量电动机绝缘电阻和吸收比。1.2.1.4 检查电机进线口的密封情况。1.2.1.5 检查外壳接地线。1.2.1.6 打开轴承外小盖检查轴承状况及润滑脂的油质、油量情况,必要时加油。有加油装置的电机,清除废油脂。1.2.1.7 调整和更换电刷。1.2.1.8 检查清扫电动机的附属设备。1.2.1.9 检查清扫冷却系统。1.2.2 大修项目1.2.2.1 完成全部小修项目。1.2.2.2 电动机解体检查。1.2.2.3 定子的检修(包括吹扫和清洗)。
4、1.2.2.4 转子及滑环的修理(包括吹扫和清洗)。1.2.2.5 轴承的检查、修理和更换(包括轴承座、胶木垫板和绝缘套管检查)。1.2.2.6 在进行以上各项工作中,所有拆动的隔爆面要进行清理、除锈、敷防锈油并检查隔爆面的完整性。1.2.2.7 冷却系统及其它部分的修理。1.2.2.8 电动机的装配、试验和试运。1.3 电动机的解体1.3.1 解体前准备电动机解体前,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如工具、场地、原始数据的记录,结构较复杂的应绘制草图、作标记、测量绝缘电阻等)。检修工具应摆放整齐。1.3.2 联轴器的拆卸1.3.2.1 选用合适的拆卸工具,严禁乱敲乱打,做到文明检修。1.3.2.2 遇到
5、轴锈蚀或配合过盈,可采用煤油浸泡、喷涂去锈或采用加热的方法;如果轴端有明显变形,必须先用合适的方法修理后再行拆卸。1.3.2.3 拆卸过程中,严禁损坏联轴器的机械加工面和轴端面中心孔。1.3.3 风罩的拆卸在拆卸带加油装置的电机风罩时,应先拆除加油管。1.3.4 外风扇的拆卸外风扇一般都有专供拆卸用的丝孔,选用合适的起拔工具即可拆卸,拆卸前应先拆除防甩档圈。对于配合较松的外风扇也可采用撬棍撬,但注意不能损坏风扇。1.3.5 前后端盖的拆卸在不损坏端盖的机械结构和防爆面的情况下,可采用顶丝顶和撬棍撬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拆卸,大中型电动机端盖必须用起重工具略微吊起进行拆卸。1.3.6 抽转子抽转子可采
6、用专用工具或钢丝绳进行,注意事项如下:1.3.6.1 不应碰伤转子、轴承、风扇、滑环和线圈;1.3.6.2 如用钢丝绳拴转子,必须衬以木垫,以防转子在钢丝绳上滑动;1.3.6.3 转子抽出后,应放在木板上,两边塞斜木,不使转子滚动,如放在木架上应注意不使精度高的机械加工面损坏。1.3.7 定子的检修1.3.7.1 定子检修时应用压缩空气将通风沟和线圈端部吹扫干净,空气要洁净,不能含有油和水,同时可用竹签或木签清理。1.3.7.2 定子线圈上的油泥污垢,先用木质绝缘板制成的剔片刮除,再用四氯化碳或SS-25洗涤剂进行清洗,清洗过程中应注意通风、换气,防止着火或中毒。1.3.7.3 检查绕组端部与
7、加强环、线圈与线圈之间以及端部是否松驰,绝缘衬垫、垫块是否磨损或脱落,绑线是否崩断等,修理处应刷虫胶漆,如刷绝缘清漆,必须先进行干燥。1.3.7.4 检查绕组绝缘是否老化、龟裂、脱落,是否有放电烧焦痕迹,引出线橡胶护套是否硬化裂口及脱落,如有上述问题,应重新加强绝缘。1.3.7.5 检查定子铁芯有无局部发热变色,有无松动迹象,有无与转子铁芯相摩擦,是否断裂歪倒,发现问题要找出原因,不能修理的应记录在案。检查电机内是否留下杂物。1.3.7.6 测量绝缘电阻,线圈电压在1000V及以下者,用1000V或500V摇表,其绝缘电阻值不应小于0.5兆欧。对于6kV电动机定子选用2500V摇表,其绝缘电阻
8、不应低于(接近运行温度时)1M/kV。1.3.7.7 防爆电动机应检查机座止口上的防爆面,如有锈蚀应用砂布打光,再涂以201防锈剂,也可用润滑脂涂抹。1.3.8 转子的检修1.3.8.1 用压缩空气吹扫通风槽,其方法与本篇第1.3.7.1条相同。1.3.8.2 检查各径向通风道撑铁有无松动、摩擦等情况,如有应采取点焊等加固措施。1.3.8.3 鼠笼式转子要检查端环、鼠笼条有无异常,如为铜导体绕组,应检查铜条与端环的接触是否良好,如有放电、烧黑、脱焊现象,应进行相应修理,铸铝转子一般只在怀疑有故障的情况下才作断条试验。1.3.8.4 检查风扇、平衡盘、平衡块是否松动、移位,如在运行中出现振动,怀
9、疑动平衡有问题时,应作动平衡试验。1.3.8.5 绕线式转子应测量绝缘电阻,用500V摇表摇测不得小于0.5M,三相滑环应光滑平整,当不平滑状况超过0.5mm且在运行中发生火花者应进行车削,车削时以车削平整为限度,尽可能减小车削量,再用00#砂布打磨光,检查短路三相滑环的刀闸是否烧伤,接触是否良好,检查其在轴上滑动是否灵活,并加少许润滑脂。刀闸导电接触面修理后涂以电力复合脂。1.3.8.6 检查转子绕组与绑线的绝缘状况,必要时要加强绝缘。1.3.8.7 转子绕组的油污清洗按本篇第1.3.7.2条执行。1.3.8.8 进行转轴主要加工面的检查及轴承的配合和防爆面的检查。我厂自行改造的JBO系列高
10、压电机、BJO系列低压电机和YAg系列增安型电机轴承与端盖一般采用间隙配合,其他电机轴承与端盖按基轴制二级精度第二种或第三种过渡配合,转轴与轴承按基孔制二级精度第二种或第三种过渡配合,联轴器和外风扇按基轴制二级精度第三种过渡配合。如果转轴与轴承内套以及轴承外圈与轴承室发生松动或摩擦,可采用车削镀铬磨的工艺处理。1.3.8.9 轴两端“C”型中心孔是为压装轴承、联轴器、风扇等而设置的,检修时应保护好,加装堵头,无堵头的填满废润滑脂。1.3.9 滚动轴承的清洗、检查和装配1.3.9.1 如果不需要更换轴承可以不拆卸,在轴上进行清洗,需要更换时,选择专用起拔工具,先拆下轴档圈或卡环。1.3.9.2
11、增安型电动机还需检查定子与转子间径向单边气隙最小值,不应小于规定值见表1。 表1 单位:mm极数径向单边气隙与转子直径的关系D757575020.250.25+(D-75)/3002.740.20.2+(D-75)/5001.76极以上0.20.2+(D-75)/8001.21.3.9.3 轴承用煤油清洗,严禁在防火防爆现场使用汽油,在清洗时可将轴承在硬木上敲击,装在轴颈上的轴承可用压缩风边吹边转动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应检查轴承内外套和滚动体是否有毛点、锈蚀、脱皮或凹坑等缺陷,检查保持架是否松动过大、变形、断裂,铆钉是否完好,否则应进行更换。清洗完后用压缩空气将轴承盖内的煤油吹干。1.3.9.4
12、 新更换的轴承,应在轴承分析仪上进行测试,合格后方可使用,其标准见表2。表2 滚动轴承加速度标准轴承公称内径mm单个轴承振动加速度(dB)不超过直径系列(1)直径系列(2)直径系列(3)Z1)Z1Z2Z1)Z1Z2Z3Z1)Z1Z2Z333534323635323037363331435343236353230373633315373634383734323937353363736343837343239373633739383540383634-839383540383634-941403642403735-104342384442393546444037124443394543393547
13、454037154544404644413648464238174644404745413649474238204745414846423850484339254846424947434051494441304947435048444152504542355149455250464354524744405351455450474456544945455553485654494658565147505754505855514860575349555956526057535062595451606158546253545164615653654948465049474251504843705049
14、47515048435251494475515048525149445352504580525149535250455453514685535250545351465655524790545352565553485857544995565554585755506059565110058575660595752626158531056059586261595464636055110626160646361566665625712064636266656358686764591.3.9.5 轴承间隙的检测:用测量轴承间隙的专用工具来进行检测,以提高检测精确度。滚动轴承允许轴向间隙为0.3mm。滚动
15、轴承允许径向间隙值如表3。表3 滚动轴承磨损最大允许值(mm)轴承内径直径方向的间隙磨损最大允许值新滚柱轴承新滚珠轴承2030 0.100.010.020.020.053550 0.200.010.020.050.075580 0.200.010.020.060.0885120 0.300.020.030.080.1130150 0.300.020.040.100.121.3.9.6 在选用滚动轴承时,应根据电机的转速综合考虑,转速越高,其游隙应相应大一些,以尽可能改善其润滑情况。1.3.9.7 轴承的装配方法有多种,轴径在60mm以下的可采用专用钢套打入法,轴径较大者可利用轴端“C”型中心孔
16、和专用胎具压入,也可用热装法(如油加热法和涡流加热法),其加热温度不得超过100,油加热应有防火措施和专人看守,轴承装配后应自然冷却,不得强制冷却。1.3.9.8 润滑脂填入:1.3.9.8.1 无加油装置的轴承,使润滑脂平保持架,内外小盖腔内添入1/2至2/3的润滑脂;1.3.9.8.2 有加油装置的电动机,轴承内小盖腔内应加满,轴承外小盖不加油;1.3.9.8.3 同一轴承不得加入不同牌号的润滑脂;1.3.9.8.4 轴承润滑脂要在轴承装在轴上冷却后加注,密封轴承如要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装配,最高温度不能超过90。1.3.10 端盖的检查和处理1.3.10.1 端盖与轴承的配合按基轴制二级精度
17、第一种间隙配合选用,并采用轴承内外小盖夹紧轴承外套的结构,以消除大盖装配时的困难及轴承跑外套的缺陷。1.3.10.2 端盖拆卸后,检查有无裂纹及搭子掉落、精度受损、端盖变形等,对损伤的端盖必要时应该更换。拆卸时不得过分敲打。1.3.11 冷却系统的检修及其它检查修理1.3.11.1 检查外风扇是否有裂纹和掉片。1.3.11.2 检查导管和风门,并消除泄漏之处。必要时,应对空气导管重新刷漆,空气过滤器上的灰尘和油垢应加以清除。1.3.11.3 在检修冷却系统时,必须同时检查测温点、风扇及其它附属装置。1.3.11.4 清洗内外轴承盖,检查有无缺陷,有轴承套的应检查与轴承的配合是否有“跑套”现象。
18、1.3.11.5 加油管、加油杯只作外壳清洗,不得沾污内部润滑脂,并检查其是否完好。1.3.11.6 检查绕线式电动机的刷架及刷握,刷架应固定牢固,刷握表面无灼痕,弹簧的弹性正常,刷握与刷架之间绝缘良好,绝缘电阻应大于100M,刷握形状正规,排列整齐,与电刷间应有0.10.3mm间隙。1.3.12 装配1.3.12.1 将转子装入定子腔内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可按第1.3.6条所规定的执行,只是工序相反而已,但此时转子已经清洗、检查并修理完好,应格外小心操作,注意清洁,不得碰撞损伤定子、转子线圈,不得将异物带入定子腔内。1.3.12.2 端盖装配应尽量避免猛力敲打,因为敲打是使端盖变形的主要原因,敲
19、打只能在毛坯面上进行,严禁在粗糙度要求高的机械加工面上敲打。有条件的尽量采取压入法或者用木槌敲击。1.3.12.3 轴承盖在装配时,其螺栓应涂油脂以防锈,最好将内轴承盖止口拉入端盖内,再对称上紧,防止装偏。1.3.12.4 电机的前、后端盖和其内、外小盖装配完毕后,用手扭动转子,转子应能平滑转动。如转动困难,应找出原因排除之。1.3.12.5 外风扇和联轴器的装配应尽可能利用“C”型中心孔和专用工具压入,装配前应在轴上和内孔涂抹中性凡士林以防锈蚀,如用打入法装配,严禁用铁锤和铜棒直接敲击,用木槌装配较合适,质量大的联轴器也可用热装法(即先将联轴器加热到100150,再进行装配)。1.3.12.
20、6 刷架的装配:刷握下边与滑环的距离约为24mm,电刷与滑环的接触面应占电刷横断面的三分之二以上,并将表面磨成圆弧型,电刷更换应用同一种牌号。电刷的压力应调整到不发生火花的最小压力,一般为0.020.03MPa,提刷机构的摩擦部分应加油润滑,短接滑环的刀闸分、合位置合适,运动自如。1.3.12.7 轴承加油管应固定牢,风罩螺栓应拧紧,并有防松装置,以防振动松脱。2 电磁调速异步电动机2.1 检修周期2.1.1 小修周期:36个月;2.1.2 大修周期:二年(必要时)。2.2 检修项目2.2.1 小修项目2.2.1.1 电动机外部清扫、去污,对开启式电动机应清除电磁离合器部分积灰。2.2.1.2
21、 紧固电机各部件连接螺栓、地脚螺栓。2.2.1.3 检查各引出线及绝缘情况。2.2.1.4 检查电动机外壳和接地线。2.2.1.5 测量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离合器励磁绕组,测速发电机定子绕组及电缆线路的绝缘电阻。2.2.1.6 检查清扫冷却系统。2.2.1.7 检查清扫电动机的辅助设备。2.2.2 大修项目2.2.2.1 完成全部小修项目。2.2.2.2 解体:分别拆出交流测速发电机和转差离合器的导磁体,励磁线圈,磁极与电枢;鼠笼式异步电动机的定子与转子。2.2.2.3彻底清扫所有结构部件。2.2.2.4检查磁极、电枢应无机械损伤。2.2.2.5检查鼠笼式异步电动机定子线圈有无过热,线圈绝缘应
22、良好。2.2.2.6检查转子鼠笼条有无断条,定子铁芯有无松动。2.2.2.7前轴承、中间轴承及异步电动机轴承清洗检查,加润滑脂。2.2.2.8更换受损的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电磁离合器励磁绕组。2.2.2.9更换受损的磁极及电枢。2.2.2.10组装电动机,并进行规定项目的试验。2.3检修工艺2.3.1解体与检查2.3.1.1卸下固定测速发电机的螺栓,取下紧固卡簧,取下测速发电机的定子,检查定子线圈有无机械损伤或绝缘损坏,损坏应处理或更换。2.3.1.2卸下前端盖螺栓,取下前端盖,拆卸前轴承时用力要均匀,不可使劲猛拉。2.3.1.3拆下磁体托架和励磁线圈,检查励磁绕组。2.3.1.4取出输出轴,
23、小心拆下磁极,检查有无机械损伤,检查爪极之间的间隔应均匀。2.3.1.5用专用工具取下中间轴承,应使轴承内圈均匀受力,保持转轴的轴颈配合表面不受损伤。2.3.1.6拆下异步电动机后端盖螺栓,取下异步电动机。2.3.1.7拆下异步电动机风扇罩,拆除后端螺栓,抽出异步电动机转子,避免碰伤定子绕组。2.3.1.8用专用工具取下转子轴的前后轴承,轴承经测试超标者应予更换。2.3.2检修与测试2.3.2.1测速发电机绕组,离合器励磁绕组,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绝缘和槽绝缘有老化、脆裂、槽楔松动时应处理。2.3.2.2绕组端部绑线有松动,应重新绑扎处理。2.3.2.3测量各绕组间及对地绝缘电阻应符合标准,否则
24、干燥处理。2.3.2.4 测速发电机绕组如有损坏,则按电机重绕工艺修复。2.3.2.5按原始数据绕制励磁绕组,绕好后浸漆二次,要求烘干后的绝缘电阻不小于0.5M,引出线应在同一侧,并向顺时针方向引出。2.3.2.6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重绕按本篇第4节电动机绕组重绕执行。2.3.2.7电动机输出轴、电机转子轴,键槽损伤,轴径磨损和擦伤弯曲时应进行处理或更换。2.3.2.8清洗轴承、检查轴承滚珠(柱)保持架及滚道的磨损和点蚀情况,滚动轴承间隙应符合下列要求:2.3.2.8.1 轴承的轴向间隙应小于0.3mm;2.3.2.8.2 轴承的径向磨损最大不允许值不得大于表3规定。2.3.2.9轴承加油量应
25、适中,不得超过油室容积的2/3以上。2.3.3电机装配2.3.3.1异步电动机装配按本篇第1.3.12条标准进行;2.3.3.2励磁绕组装配将励磁线圈压入托架内,如果线圈与托架之间存在间隙时,需要将绝缘纸板塞入间隙内,使线圈紧固,并用500V摇表进行测量,其绝缘不低于0.25M。2.3.3.3电枢装配把原动机立起,使轴伸端朝上,然后把离合器的机座固定在原动机上,拧紧固定螺栓。电枢压入原动机轴上。把滚柱轴承内圈压入,然后放上压板,用M8螺栓固定,要使电枢能够平稳地在轴上灵活转动。2.3.3.4磁极装配将磁极压入离合器的从动轴内。把铜轴套套入磁极内,再把滚柱轴承的外套压入铜轴套内,放上小盖,用螺栓
26、固定在磁极上。2.3.3.5端盖装配2.3.3.5.1 将已装配好的励磁绕组的托架,用螺栓固定在端盖的内表面上,绕组的引出线固定在接线板上,做好标记。2.3.3.5.2 把滚珠轴承压入轴承套内,用螺栓把轴承内盖固定好。将装配好的一端装入离合器机座,用螺栓固定好。2.3.3.6测速发电机装配将测速发电机机座固定在离合器的端盖上,固定好测速发电机的外盖,绕组引线固定在接线板上,核对标记。3.同步电动机的检修3.1周期与项目3.1.1 小修周期同步电动机的小修周期为36个月。3.1.2 小修项目3.1.2.1 检查并消除已经发现而且就地能予以消除的缺陷。3.1.2.2 检查轴承座与底座间的绝缘垫。3
27、.1.2.3 测量绝缘电阻和吸收比。3.1.2.4 检查及清扫滑环,观察滑环磨损情况和引线是否过热,调整刷架,更换电刷。3.1.2.5 外部清扫及外壳接地线的检查。3.1.3 大修周期同步电动机的大修周期为23年。3.1.4 大修项目除了要进行小修的项目外,还有下列项目:3.1.4.1 拆除护罩,检查端盖,测量气隙;3.1.4.2 转子检修;3.1.4.3 定子检修;3.1.4.4 励磁装置的检修;3.1.4.5 组装、试验及试运。3.2 同步电动机的解体3.2.1 拆卸端盖、定子线圈防护罩、导风板,其要求可按本篇第1.3条有关规定执行。3.2.2 抽转子除按本篇第1.3.6条有关规定执行外,
28、还应完成以下工作:拆卸电刷架,测量定、转子各点间隙,与平均值相比较,1000r/min以上者不应超过平均值的5%,1000r/min以下者不应超过平均值的10%;拆卸滑动轴承,移走轴承座,测量绝缘电阻。3.3定子检修按本篇第1.3.7条有关规定执行。3.4转子检修除按本篇第1.3.8条有关规定执行外,还应进行以下检修:3.4.1 凸极式转子检查磁极线圈应无损伤,连接牢固,绝缘良好,阻尼绕组和短路环无裂纹、开焊,短路环的连接铜排及其接触面不得高出磁极铁芯,用0.05mm厚塞尺检验铜排各连接部位,应塞不进去。3.4.2 隐极式转子应检查套箍嵌装处情况,检查和测量套箍有无移位、凸出。3.4.3 凸极
29、式转子应检查斜键有无松动,衬垫绝缘是否脱落等。如有缺陷,应予消除。3.4.4 检查及清扫处理刷架、滑环引线,螺丝应紧固,绝缘套管应完整(用500V 摇表摇测其值不能小于0.5M),调整电刷压力,更换电刷,打磨或车削滑环,使其无锈斑及过热灼伤痕迹,其凹凸不平不得超过0.5mm。3.4.5 检查转子轮幅、轮毂及轮辋等,各处固定螺栓、轴键和磁极固定螺栓,应紧固无松动。3.4.6 转子滑环正负交换。3.5 装配同步电动机的装配可按本篇第1.3.12条执行。3.6 励磁装置的检修与调试励磁装置的检修与调试参见电气设备检修规程电力电子篇。4.电动机绕组重绕4.1 散嵌线圈的重绕4.1.1 拆除旧绕组4.1
30、.1.1 记录数据:包括铭牌、槽数,并联路数,导线规格及种类,每槽匝数,跨距,绕组形式,接线图,线圈绕制尺寸,绝缘的结构,数量及尺寸,铁芯尺寸(内径、外径,长度)和槽的尺寸等,必须齐全准确。4.1.1.2 软化绕组:其方法可采取烘箱加热或通电加热的方法,也可采取溶剂法软化绕组。用加热法软化绕组,其温度要控制在120130之间,如果采用局部修理,则加热温度不得超过120。4.1.1.3 拆除及清扫:将软化后的绕组迅速取出,查清绕组并联路数和联接方式,还应拆出几个比较完整的线圈,作为做绕线模的样板,在拆线过程中,注意不要损坏铁芯,线圈全部拆出以后,应将槽内绝缘和残留杂物清除干净,修理好损坏和不整齐
31、的铁芯槽、齿。4.1.2 绝缘的选择及裁制4.1.2.1 常用绝缘材料:青壳纸、聚脂薄膜、聚脂薄膜复合青壳纸、黄金薄膜、漆布、玻璃丝云母纸等。4.1.2.2 绝缘结构:小型电动机绕组绝缘结构分为槽绝缘(对铁芯绝缘)、层间绝缘(单层绕组没有)和端部相间绝缘。4.1.2.3 裁绝缘纸:应注意其方向,绝缘纸的卷向应是槽绝缘沿铁芯长度方向和端部绝缘的高度方向,槽绝缘的长度要裁得合适,使主绝缘放置在槽口下,不宜高出槽口。在裁黄腊布或玻璃布作槽绝缘时,裁剪方向应与纤维方向成45角,用来做槽绝缘时,不易在底部裂开。4.1.3 线圈绕制4.1.3.1 线模的制作:其各部尺寸应严格遵守制造工艺之规定,如能采用组
32、合模型,则应优先选用。4.1.3.2 绕线在操作中应注意以下事项:4.1.3.2.1 检查所用导线的规格和模型尺寸是否合适;4.1.3.2.2 检查绕线机计数表是否完好,指示是否正确好用,并调整到零位;4.1.3.2.3 将线盘放上放线架并用档圈档好,不让其滑出放线轴;4.1.3.2.4 模型装在绕线机上应平整,不摇晃,不偏心,使绕线时线圈排列整齐,减少交叉;4.1.3.2.5 绕线时集中精力,记清匝数,其误差不能超过2%;4.1.3.2.6 如遇导线长度不够或中途断线者,可以进行接头,但接头不能接在直线部分(即槽里不能有接头);4.1.3.2.7 绕线中注意导线绝缘,如有脱漆或破皮现象,应作
33、修补或裁掉处理;4.1.3.2.8 绕线中导线不允许有“死弯”,绕完后直线部分要绑扎好;4.1.3.2.9 线圈从模型中取出后应放在垫有纸、布的软物上面,堆放整齐、不得损伤线圈,不得使线圈变形,并盖好以防灰尘等物弄脏。4.1.4 嵌线4.1.4.1 用压缩空气吹扫铁芯及槽内,如发现槽口有毛刺,则用锉刀修理,变形的槽齿要压平修正。4.1.4.2 放置槽绝缘,检查层数和长度是否合适,如有损伤必须更换。4.1.4.3 检查出线孔位置与线圈引出头是否一致。双层绕组线圈按各极相组顺序依次将每个线圈的下层边和上层边嵌入槽内,打入槽楔,垫好端部绝缘。对于30kW及以上的电机,则一个极相组的线圈之间端部必须垫
34、入端部绝缘,或用布带半叠包一层,使各线圈之间隔开。4.1.4.4 单层绕组的嵌线,要视绕组形式而定。一般在拆线时,要搞清原来的嵌法。4.1.4.5 嵌线中应注意绝缘的处理。4.1.5 接线与整形4.1.5.1 将线圈端部整形。4.1.5.2 检查端部绝缘垫是否合适。4.1.5.3 引线头绝缘套管必须套到根部甚至槽内,并检查线头数量是否正确,线头方向(次序)是否下错。4.1.5.4 接线时应分清头尾,搞清并联路数、接法及出线方向,确定出线位置,防止漏槽和接错。4.1.5.5 绕组端部包扎,对容量较大的和端部较长的电动机,为了避免电动机在起动时受电动力的作用而损坏绝缘,应在每个线圈端部包以玻璃丝带
35、(如每个线圈之间已垫绝缘则可不包)。4.1.5.6 接头连接应视导线多少和粗细来定,其接线长度不得少于20mm,一般在2045mm。4.1.5.7 引出线的选择:一般选用橡皮绝缘软铜线,其截面积根据电动机的额定电流而定,通常可按并联路数截面之和的1.53倍决定。4.1.5.8 线头焊接:电动机跨接线和引出线的焊接一般采用锡焊,其焊剂尽可能采用松香。4.1.6 半成品检验及干燥浸漆4.1.6.1 半成品检验,接线后的半成品要进行检验,内容如下:4.1.6.1.1 检验喇叭口是否合适,槽楔是否高出铁芯弧面;4.1.6.1.2 绕组端部是否会碰大盖、内风叶等;4.1.6.1.3 测量绝缘电阻,检查有
36、无接地及断线;4.1.6.1.4 检查有无短路(用短路侦察器);4.1.6.1.5 测量直流电阻,三相之间误差不大于2%;4.1.6.1.6 耐压试验:1kW以下为1500V,1kW以上为1760V,时间均为1min;4.1.6.1.7 用低电压大电流检查接线是否正确,在转子未插入定子铁芯时,用调压电源给定子加一电压约30V左右,使其三相电流达到额定电流,或稍高于额定电流,检查其三相电流不平衡度不大于5%即可,否则需要检查接线。4.1.6.2 干燥浸漆:4.1.6.2.1 可用烘箱法、铜损法、铁损法、电炉和红外线灯泡等方法进行干燥,但应特别注意干燥温度的控制及滴漆不引起明火;4.1.6.2.2
37、 干燥浸漆的温度与时间应按表4要求进行。4.2 成型绕组的局部修理和嵌装4.2.1 旧线圈的拆除4.2.1.1 拆线前详细记录有关数据,并注明线圈端部绑扎位置,以出线孔为准,作好槽号标记,然后用碳阻焊熔开所有接头,取下接头扎线或铜套,清理保存好,取下槽楔,以便重用。4.2.1.2 拆开线头取下槽楔后,可将电机置于烘箱内(温度为100左右)或将线圈逐个加热,使绝缘软化,然后逐个细心取出。注意防止变形(尤其是端部),取下的“工”字形垫块及绕组端箍应清理好,保存备用。4.2.1.3 线圈全部取出后,按顺序编号,摆放整齐。表4 线圈重绕后干燥浸漆温度和时间控制预 烘第一次浸漆第一次干燥第二次浸漆第二次
38、干燥温度11013560701001356070100135时间510h15min510h15min1012h4.2.2 旧成型线圈重包绝缘4.2.2.1 只换主绝缘,修理接地故障,如果匝间绝缘尚好,只需更换绕组主绝缘,则可根据线圈电压等级采取新制线圈的绝缘规范,重新绕包绝缘。4.2.2.2 半开口槽低压线圈直线部分一般不包保护绝缘,嵌线时在槽内垫放绝缘,其结构与双层散装绕组相似,在端部半叠包玻璃丝带。用于开口槽时, 则整个线圈包玻璃丝带,端接部分半叠包,直线部分对接包或疏绕包。4.2.2.3 对于我厂电压等级为380V、160kW防爆电动机的线圈,因制造厂是采用真空浸漆工艺,绝缘规范是按6k
39、V电动机线圈处理的,所以槽容积比较宽裕。因此在修理过程中,我们也按6kV开口槽绝缘规范处理,用B级粉云母带作对地主绝缘,半迭包810层,绝缘厚度约4mm。4.2.2.4 匝间绝缘的处理(修理短路故障):对6kV开口槽的成型线圈匝间可垫0.17mm厚的云母板一条,也可用B级粉云母带隔匝半迭包一层。对于500V及以下的开口槽的电动机线圈,如果匝间绝缘损坏,可用白绸带隔匝半迭包一层处理,如果槽尺寸宽裕时,可在匝间衬垫一层聚脂薄膜,以加强匝间绝缘。4.2.2.5 引线绝缘处理:一般低压电机的引线应采用绝缘等级为3000V级的橡胶软线。如绝缘等级达不到或原引出线橡胶已龟裂,则应加包玻璃丝带(低压)和B级
40、粉云母带。包引线绝缘时,应使绝缘第二层比第一层短,包成圆锥形。4.2.3 成型线圈烧断的焊接修理,如因短路引起数匝线圈烧断,或者接地引起部分线圈烧断,在难以绕制新线圈的情况下,采取焊接修复的方法。其方法是:4.2.3.1 剥去损坏的绝缘,清理出故障点;4.2.3.2 用斜面搭接银焊法修理好线匝,如遇断头在直线部分,则应尽量使搭焊点在端部;4.2.3.3 焊好后要进行整形,包绝缘。4.2.4 成型线圈的整形,线圈主绝缘包好后,须进行压形,一般采取烘压,主要是使B级胶带固化、紧密,增加介电强度以达到所需尺寸和形状:4.2.4.1 热压前的预烘,温度控制在150左右,预烘半小时;4.2.4.2 烘压
41、:利用烘压模进行烘压,并将上模温度控制在150,维持2h,然后降温至130,取出线圈,并将流出的胶液及时清除干净。测量尺寸,作耐压试验(试验电压按DL/T 596-1996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的规定执行)。4.2.5 成型线圈的嵌装4.2.5.1 清理铁芯,垫槽绝缘(对低压电动机而言),固定端箍。4.2.5.2 嵌线圈,以机座出线孔为准,确定第一槽或按原槽号。先嵌下层边,并扎好下层端部垫块,上层暂时放在相应槽内,或铁芯内圆弧面上,并在面上垫以薄纸板,以防磨坏主绝缘。4.2.5.3 嵌好下层边,垫层间绝缘条,将上层边嵌入跨距相应的槽内(但当相应槽内的下层边未嵌入前,此上层边暂不嵌入),垫绝缘条,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培训机构专用场地租赁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与传播咨询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汽车行业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绿色生态住宅小区绿化建设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内衣店品牌代理销售及售后合同
- 2025年个人健身教练服务合同示范文本
- 2025年汽车修理厂机修技术人员合同
- 2025年临时围挡施工承包合同样本
- 2025年加盟店策划管理权互转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网络安全评估与保安服务合同3篇
- 化学第五单元化学反应的定量关系大单元备课-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上册
- PIR 灌注保温装饰板外墙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规程征求意见稿
- 2024年中国网球游戏机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4年日历表电子版(带农历-含周数-周一开始-打印版)
- 三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2024年新青岛版六三制
- DLT5155-2016 220kV~1000kV变电站站用电设计技术规程
- 2024年全国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投资分析考试历年考试题(详细参考解析)
- 产品生产及供货方案(2篇)
- 期末情境卷考核-2023-2024学年语文二年级下册统编版
-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八版 课件 第六章 转型国家的经济与政治
- 2024年长沙卫生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