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乘法分配律说课稿乘法分配律说课稿1一说教材分析乘法分配率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一部分知识的教学,承接前面学过的加、减、乘、除的运算方法,几个几加几个几的运算和四则运算法则的知识,后起整数的简便计算和小数、分数的简便计算。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我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
2、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二说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前面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生已经有了前面几次类似的学习经历,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较好的基础。由于乘法分配律不像交换律、结合律只针对一种运算进行的变化,其中不仅有乘法还有加法或减法,因此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概括运算定律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所以学生在概括时有一定的困难,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注意及时进行引导和点拨。三说我的思考教学本课时,我试图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下,让学生通过口算初次感知规律、解决问题形成规律表象、探索等号两边算式的联系概括规律、巩固运用规律等环
3、节的学习,探索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和意识,真正体现课堂教学中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四说教学目标结合上面的分析,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并理解乘法分配律,初步体会应用乘法分配率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2. 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过程中,发展比较、分析、抽象和概括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 使学生能联系实际,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规律的学习活动,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发现数学规律的愉悦感和成功感,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教学重点:学生经历归纳概括乘法
4、分配律的过程。教学难点:抽象概括乘法分配律,简单运用乘法分配律。五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第一个环节,我设计了4道口算题:25*7*4 ;8*9*125;(8+4)*25;3*12+7*12。前两道题让学生说运算过程的同时,说说运用了什么定律?对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算的复习,为后面和乘法分配律进行比较做准备。后两道题让学生进行口算时产生学习困难,大部分学生采用四则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所以很慢,也不见得准确。这都没有关系,这只是这节课的一个伏笔,是第一次让学生隐隐约约地感受惩罚分配律。然后老师快速神秘地说出答案,并激励学生说,“只要你们这节课认真学习,也能像老师一样快速准确地说
5、出结果,你们愿意吗?”。让学生对这节课充满期待。(二)解决问题,探索定律1、再一次呈现种树的主题图,直接提出“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加了这次植树活动?”让学生围绕着问题,从熟悉的信息中找出相关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搜集有价值信息的能力。利用前两次课的主题图,既可以使内容显得连贯,又可以降低解决问题的难度。更加突出这节的重难点(即乘法分配律的概括和运用),而不是解决问题。学生提取出有价值信息后,给学生出示一个完整的实际问题,有利于让学生下一步独立思考解决问题。2、汇报方法,两种不同的方法出现后,引导学生观察两种方法的不同点和相同点。学生会发现两种方法思路不同,结果相同。由于学生有前面的学习经验,很容易
6、就能把(4+2)*25和4*25+2*25用“=”连接起来。接下来就是引导学生一步步分析等号两边的算式,左边的算式先算什么?先算4+2=6。6*25表示什么?表示6个25是多少?右面的算式表示什么?4个25加2个25是多少?也就是6个25是多少。我引导学生利用乘法的意义,一步步地追问后,让学生懂得4个25加2个25就等于6个25,所以等号两边相等。这是第二次让学生感知乘法分配率了。但并不急于揭示定律,因为孩子的概括能力有限,还需要做进一步的铺垫。于是我设计了“是不是任何三个数组成这样的算式都有这样的规律呢?”这再次激起学生的思考,强烈的探究欲望引导着他们马上想验证一下,我顺水推舟地让他们在小组
7、里写写试试。小组中有的同学喜欢用大数、有的同学喜欢用小一点的数、有的同学则喜欢用1、10、99这样的特殊数,无论怎样他们都通过自己的验证和同学的交流中感受到了,这条规律是的的确确存在的。3.总结定律这个时候再让同学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条规律就水到渠成了。当然学生的语言并不规范。我会引导学生一步步说出“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就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这就叫做“乘法分配律”。边说边板书,尤其是表示分配的时候用彩色箭头标明怎样分配,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随后板书课题,就更突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用字母表示运算定律是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并不难,但是有可能出现(a+b)*c=a*c
8、+b*c或a*(b+c)= a*b+ a*c,都要列出来给予肯定。(三)对比理解,巩固应用1呼应口算,体会价值做练习之前,我设计了一个回归口算的小环节。让学生再看上课之初不好算的那两道口算题。学完定律后,再看到(8+4)*25,自然会想到用分配的方法,见到3*12+7*12会想到3个12加7个12,其实就是10个12,就得120。这样的前后呼应设计,既使课堂显得完整,又让学生开始的疑惑解开,有种恍然大悟,豁然开朗的感觉,体会到学习的愉悦和成功,从而真正深刻体会到乘法分配律的好处。2对比定律,加强理解与乘法结合律的对比,是基于我往年的教学经验,学生经常把乘法分配律和乘法结合律用混的现象。比如:4
9、4*25=(40+4)*25=40*25*4*25=1000*100=100000。所以,我让学生找出他们的不同点。从而更好地理解这两条定律,以便日后准确运用。3多种联系,巩固应用判断和填空的练习,旨在进一步对比区分,巩固乘法分配律。买衣服环节的设计,让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体现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练习。简便计算中,我设计了分配律正运用的练习,逆运用的练习,减法的分配练习,以及三个乘法合并的练习。一个比一个难,每个都有挑战性,有让学生蹦一蹦够得着,让学生获得学习的成功感,也培养了学生的类推迁移能力。(四)课堂小结,拓展延伸首先让学生说一说学习这节课的收获,学生的回答可能是零散的,不完整的
10、,老师都应给予肯定。其次我提出了45*99+45,35*102,23*99这样需要稍加变化才能运用定律进行简便计算的题,引起学生的思考,为下节练习课做好铺垫。乘法分配律说课稿2一 说教材本节课是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分配律。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
11、重要的作用。二 说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目的,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三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四 说教法和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设计一些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和坡度,设计一些易混题教学过程。
12、注意引导学生通过采用观察、比赛、概括的方法概括出“乘法分配律”。五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回顾: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二).算一算,初步感知规律。(3 + 2)4 34 + 24 2(11 + 9) 112 + 92 205 + 45 (20 + 4)51.计算、两组算式各等于多少?2.比较两组算式相同点和不同点;可用什么符号连接?3.观察、激趣、导入。第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可以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三。联系实际,探究规律。1.学校购买校服。每件上衣35元,每条裤子25元。买这样3 套校服,
13、一共要多少元?学生读题,弄清题意。.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结论: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2郭老师用订书器为同学们订30个练习本和40个白报本,每个本需要2个书钉郭老师至少要准备多少个书钉。.再一步探究概括规律:.结论: 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概括起来,说一说?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3. 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如果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4.利用乘法分配律我们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用。那么,乘法
14、分配律有逆运算吗?你会运用吗?给出题目,学生解答。(四)巩固运用规律。(1)数学医院:判断正误。 2( 6 + 5 ) = 2 6 + 5- - - - - ( 25 + 7 )4 = 25 4 74- - - - - 359 + 35 = 35( 9 + 1 )= 350 - - - - - -(2)连一连:317 + 5 17 (22 + 44)30(18 + 4)6 18 6 + 4 62230 + 44 30 6020 + 603060 (20 + 30) (3 + 5)17(3)填一填:(12+40)3= 3 + 3 15(40 + 8) = 15 + 15 7820+2220=(
15、+ )20 6628 + 6632 + 6640=( + + )(4)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咱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试试。【多媒体演示】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购置足球和篮球各20个,根据下面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足球22元 篮球25元(五). 归纳概括,完善认识。请同学们回忆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想想,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乘法分配律说课稿3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P64-66 页。(人教版)教学目标: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
16、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充分感知并归纳乘法分配律。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想:本课试图在一种开放的教学环境下,让学生通过“联系实际, 感知建模;类比归纳,验证模型;质疑联想,拓展认识;联系实际, 深化认识;归纳概括,完善认识”的探索过程来逐步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培养学生积极参与、合作探究、勇于质疑、大胆表现、 主动探索的学习精神和创新意识,体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 导的教学原则。充分体现了“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学习数学”的新理念。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作好铺垫。1.回顾
17、:说说已学过的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并用字母表示。2.初次感知规律:算一算(3 + 2)4 34 + 24 2(11 + 9) 112 + 92 205 + 45 (20 + 4)5【 1.计算、两组算式各等于多少?2.比较两组算式相同点和不同点;3.可用什么符号连接?】3.观察、激趣、导入。第组算式老师不用计算,就可以判定用等号连接,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这里有什么奥秘吗?今天,我们就一同来研究这个问题。二.联系实际,探究规律。影幕演示:1.学校购买校服。每件上衣35元,每条裤子25元。买这样3 套校服,一共要多少元?【 学生读题,弄清题意。上台演示,合作讨论,研究策略。展示思维过程,探究解题规律
18、。】2.分析比较:仔细观察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3.结论:两个算式的结果如何?用什么符号连接?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其中有什么规律? 探究概括规律:1. 再一步观察、分析、比较去发现规律。多媒体操作引导a.观察这些等式,等号左边算式有什么特点?多媒体演示b.继续观察,等号右边的算式又是怎样计算的?先算什么?后算什么?c.这两个积又是怎么得到的?结论: 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概括起来,说一说?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这叫做乘法的分配律。2. 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如果用a、b、c分别代表三个数,你会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吗?3.逆用乘法
19、分配律、我们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用,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用。那么,乘法分配律有逆运算吗?你会运用吗?敢接受我的考验吗?三. 质疑联想,拓展认识。四.巩固运用规律。(一) 数学医院:判断正误。 2( 6 + 5 ) = 2 6 + 5- - - - - ( 25 + 7 )4 = 25 4 74- - - - - 359 + 35 = 35( 9 + 1 )= 350 - - - - - -(二)连一连:317 + 5 17 (22 + 44)30(18 + 4)6 18 6 + 4 62230 + 44 30 6020 + 603060 (20 + 30) (3 + 5)17(三)填一填:(12+
20、40)3= 3 + 3 15(40 + 8) = 15 + 15 7820+2220=( + )20 6628 + 6632 + 6640=( + + )(四)做一做: 10332 9932(五)巩固与发展(六)课外发展五. 联系实际,深化认识。咱们来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试试。【多媒体演示】为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学校准备购置足球和排球各20个,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出数学哪些问题 ?22元 25元六. 归纳概括,完善认识。请同学们回忆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想想,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乘法分配律教学反思八堡小学 张建霞乘法分配律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的基础上教学的。
21、乘法分配律也是学生较难理解与叙述的定律。因此我在教学中让学生在不断的感悟、体验中理解乘法分配律,从而概括出乘法分配律。1、在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上,我定位在:(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2、在本课教学过程的设计上,我尽量想体现新课标的一些理念,注重从实际出发,把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到知识。举例:设计学生买校服的情景。让学生帮助出主意。出示:“一件上衣35元,一条裤子2
22、5元,买3套校服。一共需要多少元钱?”让学生尝试通过不同的方法得出:(35 + 25)3 = 603 = 180(元)、353 + 253 = 105 + 75 = 180(元)。此时,让学生观察通过计算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结果,这两个算式可用“=”连接。使之让学生从中感受了乘法分配律的模型。从而引出乘法分配律的概念:“两个数的和同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结果不变。”用字母形式表示:(a + b) c = a c + b c3、在本节课的练习设计上,我力求有针对性、有坡度的知识延伸。出示一些扩展型的练习:由10243和379+639到 6628 + 6632 +
23、 6640再到(250115)4和(245110+25)4,通过练习让学生明白乘法分配律也可以两个数的差,也可以是三个数的和,使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内容得到进一步完整,也为以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算埋下伏笔。总之,在这堂课中新的理念也有所体现,但在具体的操作中还缺乏成熟的思考,对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的充分调动起来。乘法分配律说课稿4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建立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教材将乘法分配律与购买球衣、球裤等应用问题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归纳乘法分配律
24、,注重引导学生运用猜想、验证、归纳等方法解决问题,以提高教学效率。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新的数学改革强调,现实的和探索性的数学学习活动要成为数学学习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所以,我把本课的重点确定为引导学生归纳乘法分配律并在理解乘法分配律含义的基础上进行运用。因为乘法分配律不是单一的乘法运算,还涉及到加法运算,对一些小朋友而言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三)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接着学习“乘法分配律”不会觉得太难,但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还是一
25、个薄弱的环节。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本节课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现规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并运用。(二)过程与方法:借助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初步学会用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知识。(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简便计算的过程,体验“乘法分配律”的价值所在,从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主动性。三、说教法与学法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以及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使学生“知其然”还要使学生“知其所以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多种教法和学法有机的结合。我主要采用发现教学法和发现学习法,引领学生自己动手,在
26、探索交流中去发现一般规律、去思考问题本质、敢于质疑。四、说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4大环节。第一环节:以两道应用题作为复习,分别包含了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的运用,既对先前学习的定律作简单回顾,也体验了算法多样化。第二环节:创设情景。在这一环节中我依据儿童心里特征和认知规律,巧妙地从生活购物中引出数学问题。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出用两种方法解决问题。学生动手独立尝试计算出结果后互相交流,要求学生说说算式的意义。这中间包含乘法分配律以及它的逆运算,学生在计算的同时感受采用不同算法带来的方便。与此同时,有些小朋友能从中发现规律,就利用这样的机会对猜想进行验证。在丰
27、富的素材的积累上,以不完全归纳法得出乘法分配率,并用a、b、c来表示这个规律。第三环节:基础练习与巩固应用,本环节我设计多层次的练习,如:填空、判断正误,这可以加深乘法分配律的理解和记忆;“看谁算得最快”组块练习,体会分配率计算的简便。最后,第四环节:让学生谈自己的收获和问题。有的同学说知道了什么是乘法分配律,有的同学说学会用乘法分配律了。不仅如此,学生也可以提出质疑。比如:除法中是否存在分配律等。这就是课堂的延伸,知识的延续,这中间可能会出现很有价值的实际问题。乘法分配律说课稿5我的说课流程是:说说教材分析,说学情分析,说教学模式、教学设计,说板书、课堂评价与课程资源的开发。教材分析:本单元
28、包含两个信息窗,主要内容有: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分配律这节课是学生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乘法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的,是乘法运算规律延续。这节课以济青高速公路为背景素材,通过对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的两辆汽车的相遇信息,由解决相遇问题的两种方法,发现和引出了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体验生活和数学的紧密联系,将数学问题有机结合,合理整合知识,让学生利用自己已学的知识体验推动新知识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知识的迁移能力,提高了教学效率。教学方法:1、通过复习解答相遇问题,在解答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多种解题方法。2、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经验和具体运算,用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等数学方法学习知识。3、让学生通过探索体会
29、知识间的联系,理解一些规律都是从一般规律概括出来的。教学目标:1、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探索、验证、理解乘法分配率,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2、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学会运用乘法分配率进行简便计算。4、让学生了解简算在实际生活的运用,提高学生的简算意识。学情分析:这一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乘法结合律和交换律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第一次接触,但对这方面的经验学生已有了积累。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沟通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教学模式:七步式对话的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课前进行有效地预习,搜集资料,极大的扩充了课上有限的40分钟的时间。本节课
30、的预习要求是:熟悉课本知识,并从生活中寻找分配率实例进行验证。有效地预习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也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良好的主导作用的关键是创设有效地活动体验,让学生把已有的知识有效地利用,内化为学生的数学素养,这样就会极大的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及好奇心。教学过程:一、模拟激趣,引入学习同学们,两个运动中的物体会出现怎样的位置关系,你知道 吗?(学生思考回答。)下面我请两个同学到前面演示一下,看哪个 同学观察的最仔细。请学生交流汇报。二、进行新课,迁移新知1、观看图片,学习铺垫这些图片是我们看到济青高速公路的场景,同学们都看 的很认真,你们了解济青高速公路的
31、情况吗?2、提出问题,解决问题(1)自主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幅图(信息窗图片),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 信息,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可能会提 出: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相遇时大客车比小客车多 行市驶了多少千米?济南到青岛的路程是多少千米(2)合作探究我们来解决“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要解决这个问题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同学们分组交 流、解答。(3)汇报交流小组代表发言,汇报解答思路和方法。(根据学生的回答用 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解题思路。)(4)学生独立列式,并指名汇报,教师板书。3、精讲点拨刚才我们求济青高速公路全长约多少千米,同学们用了两种方 法,仔细观察这两个算
32、式,你有什么发现?根据刚才的发现,你 有什么想法?鼓励学生说一说,大胆猜想。请你在小组内举出这样的例子,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帮助完善发现的规律。同学们真棒!发现并验证“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这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的规律,叫做乘法的分配律。”教师板书课题名称:乘法的分配律我们能像前面学习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哪样,用字母表示我们刚才发现的规律吗?学生回答,教师板书:(a+b)?c=a?c+b?c三、练习应用,巩固提高1、想一想,连一连(15+85)7 325(99+1)32599+325 3445+345534(45+55) 157+8572324+2
33、376 23(24+76)2、在里填上合适的数(80+70)5=80+70m153+m47=(+)(a+b)9=a+mn+m16=(+)3、火眼金睛辨对错(1)13(16+24)=1316+1324 ( )(2)124413=4(12+13) ( )(3)(a+b)c=a+(bc) ( )(4)78101=78100+78 ( )四、感悟收获 通过学习,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请学生谈一谈。板书设计:乘法的分配律(a+b)?c=a?c+b?c1102+902 (110+90)2=220+180 =2002 =400(千米) =400(千米)乘法分配律说课稿6一、 说教材本节课是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
34、第三章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中的内容。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二 、说教学目标根据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与目的,我拟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观察、类比、归纳、验证、运用等方法深化和丰富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 2.渗透
35、“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方法,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的应用意识。三、 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教学难点:掌握乘法分配律,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四、说教法和学法(一)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我运用启发式进行教学,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我设计了循序渐进的教学过程,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到达新知识的制高点。其中适当的鼓励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练习的层次和坡度,让学生积极参与,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二)学法指导注意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采用观察、比赛、概括
36、的方法概括出“乘法分配律”。让学生都能够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五、说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回顾前面学习过的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用字母来表示。2、师:(指导观察主题图,理清图中的数学内容)同学们植树多么认真啊!他们为绿化祖国做出自己能做的事。这节课我们接着来探究关于其中的一些数学问题,同事们能够有兴趣解决吗?(复习旧知识,孔子曰:学而时习之。时下正是植树节,以这样一个情境引入新课比较自然)(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教学例3。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A、要求生在练习本上列综合算式算,然后小组里交流。生汇报。B、让一学生上黑板
37、写。(42)25625150(人)师:你是怎么想的?C 、师问:还有同学有不同的列算式方法吗?生:上黑板写。425225100+50 150(人)师: 你是怎么想的?(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理清解题思路,与其他同学共享)师引导学生对比观察这两个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小组里交流。生汇报。引导学生发现:1、(42)254252252、第二个算式比第一个算式简便。3、师适时引导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师:谁能给我们发现的这个规律起个名字?(乘法分配律 师板书)(这一环节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放手让学生讨论交流,得到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观察发现交流合作的能力。)生:翻开课本齐读乘法分配律的概念。师:课
38、本上用符号来表示乘法分配律,但是没有写完整,你能补充完整吗?(师巡视指导)师板书: (ab)c=acbcD、你能例举出类似的例子来吗?生:在练习本上写,然后师指名说一说。(由于前面学习交换律、结合律的时候都有这些环节,所以这部分内容学生很熟悉,放手让学生做。)E、师在黑板上板出乘法结合律的式子。(用字母表示)让学生对比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对比它们的异同,让学生说一说。(在这一章内容里学习了好几个运算定律,学生很容易搞混淆,所以要让学生区别它们。)(三)巩固运用,深化提高。1、第36页“做一做”。下面哪个算式是正确的?正确的画“”,错误的画“”。56(1928)561928 ( )32(73
39、)327323 ( )64643664(6436)64 ( )2、师:运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计算:10113 4065指名两生上黑板做,并说说自己的想法。生甲:10113 生乙:4065(1001)13 40(605)10013113 4060405130013 2400+2001313 2600(这部分的练习主要是训练学生的运用能力,可能当时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老师的巡视指导。)师:表扬鼓励学生。(四)总结提升。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新的运算定律?你会将它叙述一遍吗?它对我们有什么帮助?六、说板书:乘法分配律(ab)c=acbc(简洁,一目了然)乘法分配律说课稿7一、说教材:本
40、课时教学为苏教版第八册第54-55页运算律的第1课时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加法、乘法的交换律与结合律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内容要为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打下基础,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理解含义上。二、说目标: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稿)(以下简称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于此,我结合教材内容特点及课前调查,确定了如下教学三维目标:1.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发现、探索、理解乘法分配律。2.过程和方法:引领学生在主动参与、探索、发现和概括的过程中,培养观察、比较、猜测、分析、概
41、括、推理等能力,增强用符号表达数学规律的意识,体会用字母式子表示乘法分配律的严谨与简洁。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规律的确定性和普遍适用性,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标准还提到:要探索并了解运算律,会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据此,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要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发现乘法分配律的内在规律,并与他人交流。三、说学情:由于学生已初步具有探索、发现运算律并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的经验,本节课遵循解决问题发现规律交流规律表达规律的顺序来呈现内容,这样的安排易引起学生对学过的方法的回顾,亦有利于他们顺利学习和掌握本节课内容。在实际教学时,我还强调依主题图情境引
42、导观察、比较、猜测、分析、理解、概括出乘法分配律,以亲历贯穿学习全过程,重学生的成功体验,引领他们在合作、交流的和谐氛围中理解算理,一步步发现与成功、探索与理解。四、说教法和学法:数学教学需要多种教法与学法的有机结合。本内容是数学教学的难点,根据内容特点、教学目标及四年级学生独有心理规律和个性特征,通过情境的巧妙改设、练习的层次递进、语言的幽默生动,促进学生知识的逐步建构、思维的螺旋上升,使得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由感性走向理性,努力将数学教学活动创设成活泼、主动、富有个性的学习活动空间,引领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中去发现、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交流、去释疑,直至豁然开朗,开怀
43、一笑。五、说教学流程: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4大教学环节:第一环节:自由欣赏,师生谈话课前,幻灯展示刚出版的快乐数学班级数学小报第3期,学生自由欣赏自编数学笑话4则等数学笔记,师生近距离谈话。设计意图:充分利用课前2分钟及数学小报的开展,融洽师生关系,沟通师生心灵,拉近心理与交流的距离,为后面顺利教学奠定基础。第二环节: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导入猜想验证:我出示改设的主题情境图,启发性谈话:从图中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师:你是怎么列综合算式的?你怎么想?有和他的列式和想法一致的吗?(板书)师: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列式?(板书)师:看这两种列式,猜一猜两道算式的结果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4、有猜想就要有验证,要验证就要有行动,请同学们认真计算,看计算结果是否如我们的猜想?学生计算交流,师板书:=设计意图:合理利用并依据现实生活实际改造现有的主题图情境,将5件(条)改为2件(条),更贴近生活实际的生活情境创设,使学生更易在具体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不同的解题思路,列出不同的算式,在计算结果相等的情况下组成等式,这为学生感受乘法分配律提供了现实背景,学生从中也体会到乘法分配律的合理性。2.交流类推表达:合作交流等式(65+45)2652+452,观察比较左右两个算式的异同点,强调:都买2件,也就是买2套,(65+45)个2也就是65个2加 45个2。继续引导从情境图
45、中发现问题:要买2件短袖衫和2条裤子,需要付出多少元?假如买5件,等式能成立吗?让学生尝试用两种综合算式来完成,简单交流。比较类推:象这样有规律的左右两边都相等的等式多吗?举一些类似这样的式子?(注意强调计算结果)学生交流、讨论、探讨,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述自己所理解的这类规律。之后要求学生用字母a 、b 、c来表示这个规律,教师在板书的同时注意结合手势比划简要说明乘法分配律的意义。设计意图:从问题的实际意义都买2件,也就是买2套和数学运算的意义(65+45)个2也就是65个2加 45个2两个层面来体会与认识;从比较类推、手势表达等活动探索与理解,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乘法分配律的意义,同时,
46、在交流合作中加深对乘法分配律的透彻感悟。3.揭题细读静想:教师顺势揭题,进而结合乘法分配律的自述(课件)让学生细读静想,体会、感悟、理解乘法分配律的规律表述、逆应用及变式。设计意图:对乘法分配律的意义,我不强调口头上的简单表述,而力求通过乘法分配律的自述再次强化与渗透,让学生深刻印象。第三环节:巩固应用,拓展延伸本节课我设计了5个层次的练习:1.我是小法官:填空及判断正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理解。2.我们算的最快:分组比快,体会乘法分配律计算的简便。3.我最聪明: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字,使得计算更简便。4结合本校3、5、6年级班级数和平均每班学生人数改编问题,交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条件选择相
47、应的条件进行解答,并尝试运用多种方法完成。5自提问题,自由完成:一块长方形菜地种青菜和萝卜(长方形菜地宽36米,青菜地长66米,萝卜地长34米),让学生根据收集的数学信息自编数学问题,自由解决。设计意图:练习设计上,我深入解读教材练习设计的同时,对练习进行了适当的加工改造,力求体现现实性、趣味性、层次性、思考性、发展性。多形式、多层次的练习,深化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意义的理解,更多注重的是深层次的挖掘,比如:乘法分配律的逆应用,其在减法中的应用等,这使得乘法分配律的内涵得到延伸,让学生对乘法分配律有了更一步的理解。第四环节:全课小结,布置作业回顾学习收获,安排学生课后补充完成第55页相关知识内容,
48、并写数学笔记一篇。乘法分配律说课稿8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乘法分配律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也是本节课内容的难点,教材是按照分析题意、列式解答、讲述思路、观察比较、总结规律等层次进行的。学习这部分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概括能力。同时,学好乘法分配律是学生以后进行简便计算的前提和依据,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定教学重点:理解、应用乘法分配律。教学难点: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三)大纲要求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正确
49、理解乘法分配律。(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掌握了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并能够初步应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计算的基础上接着学习“乘法分配律”不会觉得太难,但是学生的概括、归纳能力还是一个薄弱的环节。二、教学目标的确定根据大纲要求,教学内容和学情,本节课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分配律,会应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二)智能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综合能力以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三)情感目标: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三、教法与学法分析(一)教学方法在设计乘法分配律的教学时,依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采用自主学习、当堂训练的教学模
50、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思、多说、多练,使学生由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参与的学习。(二)学法指导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为主,通过学生的自学、运用等学习形式,让学生去感受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通过学生多思、多说、多练。积极参与教学的整个过程。(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分析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第一步我用课件出示口算题: 125 8 25 425 6 4 7 8 5 2 3 50课件设计可以使学生看得更清楚。也是为了让学生想说、敢说、抢着说,激发他们早点进入学习状态。第二步创设情境,师生比赛。出示一组题从中选取两道,谁能看一眼题目就能说出得数。
51、( 40+4 ) 25 37 45+55 3768 32+68 68 ( 80+8 ) 125比赛的结果:老师算得快学生算得慢。学生心里就会想:老师怎么你算得那么快?这 时 老师导入:刚才的比赛老师算得快,是因为老师又运用了乘法的一个法宝,你们想知道吗?此时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了高潮。老师告诉学生乘法的又一法宝就是乘法分配律。板书课题,进入新知。二出示学习目标,自学新知。本环节先用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1 、什么叫乘法分配律?用字母如何表示 ?2 、应用乘法分配律有什么用?3 、什么地方用乘法分配律?4 、例 7 的两道计算题有什么特点?如何计算?学生依据学习目标 , 自学课本
52、 64 65 页的内容。要求学生用 6 、 7 分钟的时间掌握学习目标中的内容。学生欲望值高,所以学生会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想尽办法去记忆新知识。在学生的自学过程中,老师要巡视指导,帮助个别学生掌握新知识。此环节即使有个别同学不理解课本中的知识,可他为了在测验环节中取得较理想的成绩,也会用心的去掌握乘法分配律。三互相交流,加强记忆。老师相信,经过自主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乘法分配律。下面同学们就根据学习目标把自己认识的乘法分配律为大家介绍一番。由于上一环节学生学会了乘法分配律,这时他一定会特别想把自己的看法、见解告诉大家。这时就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让学生自由发言,谈谈自己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师生间、生生间互相交流,合作学习,加强记忆。四、当堂测验,检验学习效果。 (幻灯片出示下面各题)在巩固练习阶段,还给学生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并通过比较,感悟计算方法的灵活多样,培养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在设计练习时,设计了有层次的练习题,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思想,落实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基本教学理念。附:板书设计乘法分配律(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新进员工述职报告
- 2024二手房产交易中介垫资服务合同2篇
- 语义对等视角下的《故都的秋》英译研究
- 货车带司机租赁合同
- 教师资格考试高中信息技术面试试题及答案指导(2025年)
- 2024年度广告投放独家代理合同2篇
- 2024年度医疗器械研发与生产许可转让合同2篇
- 高速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2024版合同2篇
- 学校下水道清淤工程合同(2篇)
- 土地承包合同(2篇)
- 辽宁省2024年中考数学试卷
- 运输组织学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北京交通大学
- (高清版)TDT 1071-2022 园地分等定级规程
- (高清版)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JGJ126-2015
-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PPT课件
-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华成英(课堂PPT)
- 集装箱内装仓库仓储最新协议
- 三七灰土施工工艺设计
- 灌砂筒与标准砂标定记录表
- 浅谈丹江口市生态山水旅游城市的打造策略
- 中南大学液压传动试题库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