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曲线起作用的背后_第1页
活力曲线起作用的背后_第2页
活力曲线起作用的背后_第3页
活力曲线起作用的背后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活力曲线”起作用的背后250 亿美元攀升到 1110 亿美元,使 GE 的盈利额从 15 亿美元飚升到 107 亿美元,使 GE 一次又一次地登上“全美最受推崇公司”的宝座 韦尔奇无疑是优秀的,韦尔奇的管理方法与经营理念无疑是值得学习的。 然而当优秀被神化时候,当学习变成膜拜的时候,美好的期望又能换来什么呢?以业绩为横轴, 以组织内达到这种业绩的员工的数量为纵轴, 你将得到一张正态分布图(图 1):利用这张正态分布图, 你将很容易地划分业绩排在前面的 20%的员工、业绩排在后面的 10%的员工以及中间的 70%的员工。这种评估组织内人力资源的方法,韦尔奇称之为“活力曲线” 。“活力曲线”

2、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划分的工具, 其产生的作用, 更重要体现在划分之后的严格区别对待:首先是工资提升、 职务晋升和股票期权等奖励上的区别对待: A 类员工得到的奖励往往是 B 类员工的两到三倍; B 类员工的也会得到奖励, 通常他们中间的 60% 70%会得到工资提升和股票期权; C 类员工不会得到任何的激励。除了奖励以外,三类员工在GE 里的地位里也有非常大的差别:A 类员工将被视为 GE 最重要的财富, 每一个 A 类员工的流失都被视为 GE 的重大损失, 都必须事后开会检讨; B 类员工是 GE 的企业主体,也是 GE 最主要的培训对象; C 类员工会被“处理掉”和“清除出去” 。光从“活力

3、曲线” 这个名字, 我们就不难看出这套评估的方法在韦尔奇心目中的位置它是保持 GE 活力的最要根源。1“经理们如果不能对员工进行区分, 那么很快,他们就会发现自己被划分进了 C 类”,韦尔奇在自传就是这样表达他要把“活力曲线”贯彻到底的无比坚定的决心。对话 GE的 A 类员工自第一次读到“活力曲线”相关资料开始,我就一直是这套方法的拥护者。我非常认同韦尔奇的逻辑企业不应该向员工承诺“提供终身就业” ,而应该努力让他们拥有“终身就业能力” 。然而我跟约翰白的一次交谈,改变了我对“活动曲线”的看法。约翰白曾经是 GE 某事业部中国上海分公司的员工。 约翰白无疑是 GE 里的 A 类员工他是六西格玛

4、的黑带( Black Belt ),在他八年的 GE 从业经历里曾经三次被评为分公司年度业绩第一名。“失去 A 类员工是一种罪过”,韦尔奇在他的自传这样表达他对 A 类人才的爱惜。那么,约翰白离开这个罪过,是如何产生的?我尝试着去探究这个问题,然而我获得的答案却大出我意料之外。下面是一段我与约翰对话的记录, 希望这种最真实的信息重现, 能让大家更明白我后面要做出的结论。我:约翰,能告诉我,你为什么要离开 GE 吗? 约翰:原因有很多,主要是因为我觉得我开始不习惯 GE 的一些理念吧。我:哪一些理念?约翰:比如我不喜欢GE 那种员工的 ABC 分类法。我:你是指韦尔奇主张的“活力曲线”法则?约翰

5、:是的。我:为什么?我觉得这一法则很合理啊。 它非常符合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 能保持企业的活力。你是觉得这一法则很不人性化?很不人道?约翰:(笑)我在职场也快二十年了,当然不会这么幼稚地看待问题。我同意企业应该引入竞争意识和淘汰机制, 也认为这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 我是一个非常现实的人,我并不主张用“人性化” 、“人道”这种词来模糊企业经营的目标。松下说过,“不盈利的企业是不道德的” 。我很认同! 所以只要一套制度对企业经营真正有利,我是不会站在什么人道的角度去批评的。我:那你是觉得,“活力曲线”对企业的经营有着负面的影响?约翰:应该这样2说吧,任何管理制度要起到最佳作用, 都必须找到一个平

6、衡点。 正如中国的一句古话,“过犹不及”。“活力曲线”是有点“过”了。我:能具体说一说吗?约翰:“活力曲线”与超级市场的“末位淘汰制”可以说是源出一门,惟一的差别是,“活力曲线”的作用对象于人,而“末位淘汰制”的作用对象是货物。我举一个“末位淘汰”的例子,你就明白了。 “末位淘汰”一开始当然可以优化资源,这是无可非议的。随着优化的不断进行,结果就是“末位淘汰”名单上的商品与名列前茅的商品之间的利润贡献率差距越来越小。最终有一天, 你发现,他们之间的利润贡献率已经基本没有差别了,比如说,变成了100 与 98、99 之间的差别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是不是还要淘汰这些末位?我:这时的淘汰的确有点

7、牵强。约翰:呵呵,就是这样。革命是必须的,但把革命变成常规的活动,那就变成完全的形式主义, 对企业有害而无益。 当实际的业务指标已经难以区分时, 就会出现一些很政治化的指标, 来制造这种差异。 这样的区分有任何意义吗?我前面举的是超级市场的商品管理的例子, 事实上超级市场要发生我描述的那种状况可能不太容易。因为超级市场的商品种类很多,动辄上万,甚至十万、百万。在这样的情况下,用一种常规的淘汰机制是合理的。 但团队里的人就不同了, 基数就这么几十,多的也不过上百,要达到实际业绩差异很小的局面,并不是一件难事。这时候,如果每年还是硬要淘汰 10%,就非常的形式主义了。在韦尔奇的设计里,“活力曲线”

8、的功能之一就是要留住企业的 A 类人才。想不到居然还会有 A 类人才因为和“活力曲线”产生理念冲突而离开的,这恐怕是韦尔奇自己也始料不及的吧。约翰白的话给我很大的启发。我把我的感受整理成以下几点,希望能成为“活力曲线”应用的几个补充性意见。首先,可能会使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关系紧张。“活力曲线” 最直接的可能是令员工产生不安全感, 从而导致焦虑、 员工关系紧张、对企业不忠诚;追求短期效益而忽视了长期效益、 关注局部而忽视全局等等。由于员工对 “末位淘汰” 目的的误解,可能导致过度竞争、 部门和个人的不合作,如:为避免“教会徒弟,淘汰师傅” ,老员工不愿“传帮带”新员工;其次,由于经验的

9、不足, 导致操作过程的不公平, 如有的企业通过员工互评来产生 “末位员工”,留下了平庸的老好人,淘汰了有潜力但不注意人际关系的“棱角分子” 。其次,紧紧记住“活力曲线”的目标,避免走入形式化的误区。竞争、淘汰是必3须的,但淘汰周期应主要依据企业的人力资源的素质水平而定。 “活力曲线”的目标是优化人力资源的结构, 推动员工业绩与素质的提升。 当目标已经达到的时候,“活力曲线”的应用就应该停止。无止境推行,就是一种过分的形式主义。当“活力曲线”变成为淘汰而淘汰的工具,那它将不再产生任何的积极意义,只会让员工感到在企业里毫无归宿感可言。另外,还有一种做法就是当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水平低于市场平均水平时

10、, 淘汰周期较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月、季度、半年或一年为一个周期;当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水平高于市场平均水平时, 淘汰周期应适当延长, 可以 2 年或更长的时间为一个淘汰周期。 因为,当企业的人力资源水平低于市场水平时, 寻找较目前员工更优秀的任职者的空间相对较大,较容易实现“替换” ;而当企业的人力资源素质水平已达到较高水平时, 再从市场上寻找更优秀的人才, 其选择空间则较小,“替换”难度明显增大。再者,淘汰员工是有成本的,要好好地衡量带来的投入产出比。淘汰员工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因为他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问题, 而是一个牵动整个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问题。 完整地说,淘汰员工所引致的成本至少包

11、括以下的五个方面: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像 GE 这样的企业,有着极为显赫的企业品牌。这种企业品牌能产生强大的人才吸附能力, 他们在人才供求上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 因此企业能付出较少的成本来招揽人才。 然而一般的企业并不具备这样的优势, 过高的淘汰率只会造成企业人力资源的青黄不接, 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企业在淘汰员4工时,必须全面地考虑这些成本问题, 深入地思考淘汰员工造成的投入产出比。否则淘汰员工不但不会给企业带来业绩的提升,反而造成严重的损失。根据国内一些曾经用过“ ABC 分类”的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反应,由于我国特殊的文化背景与企业管理水平,使我们在应用“活力曲线”时,更容易出现一些负面效应。一位曾是某大型企业实施“ 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