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流动概要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7/2c8478ca-855d-438a-b312-23c72eb1f363/2c8478ca-855d-438a-b312-23c72eb1f3631.gif)
![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流动概要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7/2c8478ca-855d-438a-b312-23c72eb1f363/2c8478ca-855d-438a-b312-23c72eb1f3632.gif)
![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流动概要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7/2c8478ca-855d-438a-b312-23c72eb1f363/2c8478ca-855d-438a-b312-23c72eb1f3633.gif)
![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流动概要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0/17/2c8478ca-855d-438a-b312-23c72eb1f363/2c8478ca-855d-438a-b312-23c72eb1f3634.gif)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流动摘要:文章围绕“跨国公司(MNC母子公司之间的知识流动”这一中心 问题 ,解释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知识转移、共享和创新的机制, 分析影响 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知识流动的因素,并进一步提出跨国公司母子公司之间进行知识流动需要克服的障碍及相应采取的措施,从而探寻提升我国跨国公司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跨国公司;知识流动;影响因素1、 跨国公司知识转移与共享的原因 “互补知识论”( Burkley &Carter , 1997)是解释跨国公司知识转移和共享的原因的理论 之一。 企业中一个部门所拥有的知识往往和企业中另一个部门所要采取的行动直接相关,例如关于生产技术(成本)的
2、知识是由生产部门所拥有,但是却和营销部门所要做的计划产出直接相关,所以生产部门的知识必须要转移到营销部门,后者必需基于联合知识的基础上来采取行动,这就是所谓的“互补知识”。跨国公司内部需要知识转移的原因至少有三个:其一,知识具有“公共商品”的特征,跨国公司内部知识转移可以有效地促进知识的生产和利用。其二,阿罗的“知识悖论”( Arrow , 1971)提出了购买者面临的不确定性问题。一个知识市场的购买者不能评价知识的价值,除非卖者揭示它,但卖者却不会在卖出该商品之前揭示其所含知识的价值。其三,双边垄断,跨国市场中潜在的知识使用者会控制关键的资源,从而增加知识获取的难度,这 自然 也包括互补知识
3、的获取。跨国公司在一个越来越复杂的环境中运作,复制现有的成功实践和规程使得跨国公司能够最大化它们的价值。跨国公司内部进行知识转移,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它们现有的知识,扩展它们的竞争优势基础,并确保所有的分支机构都能够和最成功的子公司保持相同。 无论知识是一项能力、一项投入或一个整合过程,跨国公司如果寻找最大化其价值的途径,都必须在内部转移和共享知识。正是知识流动才使得独特的解决方案能够在各分支机构间转移,同时使不同的相互联结的分支机构之间的协调和合作成为可能。 Nelson 和 Winter( 1982)认为:“如果现有的规程是一项成功,那么企业很可能需要复制这一成功。” 学习 的国际化被Bar
4、tlett 和 Ghoshal( 1989)认为是跨国企业成功的关键。他们将“国际化的学习”定义为跨国界地开发和共享知识。相似的,Kogut 和 Zander (1993)也认为,在国际层面上转移先进知识的能力不仅是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而且是跨国公司进一步成长和 发展 的主要来源。2、 跨国公司知识转移模型1 跨国公司的知识扩散模型。知识长期以来在跨国公司的理论中占据了领导地位。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由企业的技术优势所驱动的观点是Steven Hymer ( 1959)首先倡导的,并成为解释美国跨国公司向欧洲扩张的原因的主流观点之一。这些技术优势不仅包括产品和过程的技术创新,还包括先进的管理系统。
5、Caves( 1971)进一步修正了这一理论,他把利用无形的、专有的资产看作跨国扩张的主要驱动力。 Buckley & Casson( 1976)和Teece( 1986)则把企业理论扩展到国际范围,他们指出,用技术和其他企业专有资产方面的能力来解释对外直接投资是不完全充分的,跨国公司国际化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利用这些资产存在较高的交易成本。这一分析所隐含的观点是,跨国公司中的知识流动是单向性的,即知识通常在跨国公司母公司中开发,并通过分支机构广泛地在世界范围内扩散,参见图 1。图 1 跨国公司的知识扩散模型知识在母公司和各海外子公司 中产生,并在整个公司内转移和传播开来图 2 跨国公司的知识获取
6、和整合模型2 跨国公司的知识获取和整合模型。关于跨国战略的最新观点认为,跨国公司不仅是在海外利用母国的知识,而且还是整合位于世界不同地方的知识的“车轮”。这一观点认为跨国公司的知识基础是企业通过自己的研发部门内部创造的知识和从外部获得的知识的结果。知识不仅仅从母公司获得,也可以从该跨国公司从事经营的海外子公司获得。如果视跨国公司为一个分散的 网络 ,则它可以通过在跨国范围内平衡知识而取得优势。这种关于跨国整合知识的观点可见于 Derlmutter (1969)的“地理中心化企业论”中, Bartlett 和 Ghoshal( 1989)的“转移论”中,以及Hedlund( 1994)的“超现代
7、 层级组织论”中。图 2 描述了跨国公司获取、整合和平衡知识的模型。 三、 跨国公司知识流动的影响因素 内部知识共享是企业业绩的关键驱动器。虽然企业内部的知识流动对企业的生存具有关键的战略意义,但是企业内部的知识转移也具有困难大、成本高的特点。知识并不象我们通常想象的那样容易流动和转移,知识的流动取决于知识自身被传送、解释和吸收的难易程度,因而面临着很多障碍。有的学者将知识的不易流动特征称作“知识惰性”( Inertness of Knowledge )。本文接下来将分析影响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流动的因素。 1 知识本身的特性。首先,知识的隐含性影响跨国公司内部知识的流动。“人们能够知道的总是多
8、于能够表达的”, Polanyi 这一关于隐含性的解释近来已经广为人知。在 Nonaka看来,隐性知识是高度个性化的,并深深地植根于个体的特殊背景与行动之中的,因此难以轻易沟通与分享。 Grant 认为,如果与企业生产相关的大多数知识是隐含性的,那么这些知识在组织成员间的转移将会非常困难。知识的专用性是另一影响因素。这里的专用性等同于交易成本 经济 学中的资产专用性,资产专用性不仅仅是企业规制选择的一个重要决定因素,而且能够通过一段时间的“干中学”获得,因而也是造成知识惰性的原因之一。2共享知识的意愿。由于知识是赢得竞争优势的关键,所以拥有知识的个人和组织都不愿轻易将其转移出去。比如,有些企业
9、设置专门的“技术看门人”,即类似知识转移群体( Transfer Groups )之类的特别组织结构设置,以及规定获取知识资产的高昂价格等行为,都显示出了对重要知识的保护,这无疑会增加知识流动的惰性。因此,知识的有效流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拥有者共享知识的意愿。而且,隐性知识的转移通常是需要专门指导的,如果没有合作的诚意,这种行为几乎不可能发生。对跨国公司内部的知识转移来说,关键是对知识拥有者的激励。3转移渠道的丰富性。知识转移的渠道一般包括三类:第一,个人沟通,包括演讲、会议和书信联系等;第二,编码化沟通,是指报告、图表等;第三,内嵌式转移,例如包含在产品或设备中的知识。 企业 很可能同时运用多
10、种渠道,而对于转移渠道的选择又依赖于许多因素,例如知识能够被编码化的程度、可以获得的具体信息有多少以及参与者的吸收能力等等。所以,知识联结过程的成本和有效性往往依赖于知识转移渠道的丰富性。4 吸收能力。知识流动的有效性还与接收者的吸收能力有关。 Cohen &Levinthal( 1990)将吸收能力定义为企业吸收、转化新知识的能力,他们认为一个企业的吸收能力与其先期拥有的相关知识和紧密相关。知识基础与技能的显著差异会阻碍知识的流动,如果差别太大,知识几乎就不可能流动。一个企业必须具有某些典型的相关信息或技能,以便自己能够利用被转移的知识,或者说,知识接受者在知识领域里必须有相应的先期经验,否
11、则,这些知识将表现出惰性;而且,企业在相关领域所拥有的先期经验越少,知识所表现的惰性就越强。 5 文化背景。文化背景是影响 跨国公司知识流动的重要因素。在有关跨国公司的 研究 中,人们发现,合资企业遇到的很多 问题 通常是由文化差异引起的冲突和误解,常常会导致知识流动不畅和 学习 效率下降。例如,有学者在对美国跨国企业的研究中发现,美国企业在国际联盟中的知识转移水平明显低于其国内联盟的转移水平,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合作伙伴间的文化差异阻碍了企业间的知识流动。 四、 解决措施跨国公司为了能够有效地进行知识的转移和共享,必须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不断加强其组织学习能力,同时进行组织结构的改革,设计有
12、利于知识流动的 网络型结构。 1 提高组织学习能力。基于 Dixon 关于组织学习是一个连续的产生信息、将信息融入组织系统、集体性地释译和在此基础上采取行动的周期性过程的定义,费吉尔和布兰德提出在不同的周期阶段,组织学习能力又可以分为六个方面:个人学习能力,集体学习能力,结构学习能力,文化学习能力,产生于工作组织的能力,领导人学习和推动学习的能力。其中,个人学习能力是指组织成员个人学习的能力和才能,它是组织学习能力的基础。集体学习能力部分来源于组织成员间的成功互动,如团队精神,有效处理冲突的能力等。结构学习能力指的是一个组织有利于个人和集体学习的结构特征。文化学习能力是指一个组织影响成员和集体
13、学习过程的信念和价值观。产生于工作组织的能力是指一个企业生产过程的组织有助于组织成员和集体的学习。领导学习和推动学习的能力是指通过领导人的学习行为、管理方式和激励机制等,对组织成员和集体的学习所具有的影响力。这六种能力的组合构成了一个组织持续学习的能力,跨国公司必须不断提高这种组织学习能力,才能有效地进行知识转移与共享。2设计合理的激励机制。正如前面所提到的那样,除了知识本身特有的惰性以外,从知识共享动机的角度考虑,要实现知识在网络中的顺畅流动,有效的激励机制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知识总是首先为某个人所拥有,或进而表现为某个组织单元的财富。那么,当知识成为员工或者组织单元在组织内获取资源、地位或
14、权力的重要手段时,知识的流动就会有困难。企业的经理人员虽然普遍承认信息和知识的自由流动对公司至关重要,但他们更倾向于封锁而不是共享信息,信息经常由于 政治 原因而不能自由流动。因此,良好的激励机制能够使跨国公司较好地避免路径依赖所造成的知识创新惰性,有利于知识的流动、整合与激活。 3 改革传统的层级结构。跨国公司还应当对传统的层级结构进行改革,使知识能够在水平层次(而不是等级)和较少人为边界障碍的组织中比较自由地流动。从组织结构角度看,企业越是接近网络化,知识的流动就受到越少的阻碍和破坏。因此网络结构应该是一个比较理想的结构形式。跨国公司可以向有活力的子公司充分授权,调动其经理人员的企业家精神,把激励建立在对所在公司乃至整个网络的贡献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 社会 化方式,促进开放式的沟通和非正式关系的建立,从而形成有利于知识流动的非正式群体网络。 参考 文献 :1 Darr , E D,L Argote & D Epple The acquisition ,transfer and depreciation of knowledge in service organizations:Productivity in franchises Management Science, 1995,( 41): 17501762 2 Tsoukas, H The fi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师大新版九年级地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版选修6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粤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外研衔接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选修化学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粤教新版选修4历史下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年新世纪版选择性必修二历史上册月考试卷
- 2025年新科版必修2物理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广西演艺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广西卫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应急预案(4篇)
- 社会主义发展史(齐鲁师范学院)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课程思政融入高职院校应用文写作课程教学路径探析
- 2024全新钢结构安全培训
- 2025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分段函数专项训练【含答案】
- 《工程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 7.1.2 直观图的画法-【中职专用】高一数学教材配套课件(高教版2021·基础模块下册)
- 皮肤癣菌病的分子诊断工具
- SL+575-2012水利水电工程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 人美版初中美术知识点汇总八年级全册
- 迅雷网盘最最最全影视资源-持续更新7.26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