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培智植树造林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第1页
宋培智植树造林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第2页
宋培智植树造林先进个人事迹材料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宋培智植树造林先进个人事迹材料植树造林质朴心千亩黄沙变绿洲宋培智是个农民, 也是个将植树造林治理荒沙作为终身事业去坚持的人。1952 年,宋培智出生于榆阳区补浪河乡点连素村。这个村子位于毛乌素沙漠南缘,属于典型的风沙草滩区,在那个贫穷的年代,黄沙是影响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最大天敌,只要刮大风,漫天黄沙就会笼罩整个村落,沙粒打得人眼睛都张不开,当地人是看尽了黄沙, 吃尽了苦头。 艰苦的生活环境锻炼宋培智坚毅的品格,也在他的心里埋下了治理荒沙的种子。1983 年,家庭联产承包在全国开展得如火如荼,当同村的农民争先承包植被较多的林地的时候,宋培智却选择了承包村里最荒芜的600 亩林地,按当地农民的说法

2、是:“600亩的林地上连一根通烟锅子的柴草也没有”。承包林地后的当年,他就一锄头、一铁锹的种起了沙柳。从土地承包到2008 年二十多年的时间里,宋培智每年都坚持种植沙柳,管护好栽种的沙柳,将自己的 600 亩林地打造成了一片“小绿洲”。2008 年,随着经济状况的转好,56 岁的宋培智在植树造林上有了更大胆的想法。首先,他在自己承包的林地上补栽补种了樟子松和沙地柏,为了提高成活率,引进了先进的滴灌技术。几 1 年的功夫,600 亩林地上就已经长满了绿油油的樟子松和沙地柏。随后,他又与周围的农民协商后达成协议, 他负责在别人承包的土地上种树和管理树木, 林地属性不变, 地上的树木归承包者所有。不

3、到十年的时间, 他已经在别人 900 亩的林地上载满了一行行整齐的树木,和自己承包的 600 亩林地连成一块,形成一片 1500 亩的“大绿洲”。今年,宋培智已经 66 岁,但他依旧坚持每年种树,每天都要到自己栽种的林地里走几趟。对他来说,自己既是个种树人,也是个护林人, 种好树护好林是他余生的使命。 当问及为何要不求回报的植树造林时,老人的回答质朴到足以让我们每个人敬畏:“自己闲不住,为了好看。”“自己闲不住,为了好看。”一个最单纯、最质朴的想法支撑着老人年复一年、 日复一日地坚守在自己的林场里,种树护林。现如今, 老人栽种的树木高的已经长到了5 米多,远远看上去像一片绿油油的海洋,谁都无法想象30 多年前这里曾是一眼望不尽的漫天黄沙。 每当有游客到访, 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