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王琳墓志到“颜体”演变形成内容摘要: 在中国书法史上,颜真卿“颜体”的出世打破了王羲之对初唐书风的笼罩,颜真卿可谓是继二王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取得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巨大成就。本文对颜真卿(32岁)从唐楷而出的早期作品王琳墓志到楷书转型期的郭虚己墓志以及到64岁宋州八关斋会报德记的得意之作。“颜体”的最终形成作简要叙述。关 键 词: 颜真卿;书法;颜体;形成; 前言在中国书法史上,王羲之的书法被尊为“尽善尽美”,走上了“书圣”的神坛。尤其初唐时期,时人对王羲之的顶礼膜拜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坛完全被王氏书风笼罩。一直到盛唐,这种局面才因颜真卿的出现而打破。颜真卿在书法史上是一位
2、划时代的人物。可以说,楷书至颜真卿,寻到篆、隶、楷,包括民间碑版等多种元素,完全成熟并发展到极致,上承至前代诸种书体,下开创了此后一千多年的书风,将大雅与实用融为一体,自宋代开始直到清代,颜体成了楷书的典范本文从颜真卿32岁作品王琳墓志着手到最终颜体成熟时期,看一代书法大家书法演变之路。一、颜真卿书法(一)颜真卿介绍颜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万年( 今陕西西安)人,祖籍唐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他出身于一个世代擅长书法艺术, 精通文字学的封建士大夫家庭唐代名臣, 杰出的书法家、政治家, 曾做过平原太守, 吏部尚书, 太子太师, 殿中侍御史等官。26 岁举进士, 两年后擢制科,累迁殿
3、中侍御史。杨国忠怒其不附己, 天宝末出为平原太守, 故世称“颜平原”。时安禄山反状已萌, 真卿乃募勇士, 与从兄杲卿共举兵抗击, 后援绝力穷, 乃弃郡还朝, 封鲁郡开国公, 故又称颜鲁公。真卿立朝正色, 刚而有礼,事四朝不变其节, 兴元元年( 784 年) 被叛贼李希烈缢杀。(二)颜真卿主要作品颜真卿的楷书在美学的历史上完成一次历史性的变革,他从贵族文人典雅的书风中走了出来,并深深得根植于平民广博的土壤中,他的书法讲究艺术形式,追求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他的书迹作品,据说有138种。楷书有多宝塔碑、麻姑仙坛记等,是极具个性的书体。如“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嗔目,力士挥拳。”行草书有祭侄稿、争
4、座位帖、裴将军帖、自书告身等,其中祭侄文稿是在极其悲愤的心情下进入的最高艺术境界,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米芾书史:“争座位帖有篆籀气,为颜书第一,字相连属,诡异飞动,得于意外。(三)颜真卿书法综述宋欧阳修评云:“颜公书如忠臣烈士道德君子,其端庄尊重,人初见而畏之,然愈久而愈可爱也。其见宝于世者不必多,然虽多而不厌也。” 1朱长文也赞其书:“点如坠石,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纵横有象,低昂有志,自羲、献以来,未有如公者也。” 1元郑杓至朴篇:“颜真卿含弘光大,为书统宗”,其古学篇云:“真卿剑池、阳冰之讲台、祠宇等作,纵横生动、不假修饰,其署书雄秀者乎!”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其书点如坠石
5、,画如夏云,钩如屈金,戈如发弩如锋绝剑摧,惊飞逸执,其千变万化,各俱一体。” 2然而,鲁公的书法正如其仕途的坎坷,问世以来,贬斥之音,也不绝于耳。南唐后主李煜,视其为叉手并足的田舍汉;宋代的米莆, 认为无平淡天成之趣为后世丑怪恶札之祖;清人梁蝴则云其古意已失, 徒形宽懈, 终非正格;标新立异的康有为在其广艺舟双揖老卷三中专列“卑唐” 一篇, 怒斥颜书“出牙布爪, 无复古人渊永浑厚之意。” 3 朱长文续书断: “ 其发于笔翰, 则刚毅雄恃, 体严法备, 如忠臣义士, 正色立朝, 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4 “ 故观中兴颂, 则阂伟发扬, 状其功德之盛;观家庙碑则庄重笃实, 见夫承家之谨;观仙坛记,
6、则秀颖超举, 象其志气之妙;观元次山铭, 则淳涵深厚, 见其业履之纯, 余皆可以类考” 。朱熹谓“余少时喜学曹孟德书, 时刘贡父方学颜真卿书, 余以字书古今消之,贡父正色谓余曰, 我所学者, 唐之忠臣, 公所学者, 汉之篡贼耳。 余嘿然无以应,是则取法不可不端也。” 5“若从唐人入手, 则终身浅薄, 无复有窥见古人之日”,其实唐以后, 承其法乳者甚多, 从五代的杨凝式到宋元明清诸多名家, 几乎都受到了颜书的影响。宋四家之一的苏轼便对鲁公的书法极为推崇: “ 诗至于杜子美, 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 而古今之变, 天下之能事毕矣。” 3 而此后历代书家的盛赞更是不绝于耳. 以至
7、于俗称楷书四大家, 颜为第一, 柳、欧、赵只能望其项背, 自惭形秽。颜真卿的书法, 褒贬参半。客观的说, 颜真卿的书法, 的确打破了二王流美书风的一统天下, 为后世提供了一整套有迹可循的师法规范, 逆锋起笔, 中锋行笔, 回锋收笔是典型的唐楷笔法。横平竖直, 平画宽结, 空间均匀则是极度规范化了的楷书造型。它的美也适合了绝大多数中国的胃日;端庄伟岸, 堂堂正正, 法度森然, 有庙堂之气, 有君子之相。颜真卿少时家贫缺纸笔,用笔醮黄土水在墙上练字。习字初学褚遂良,后师从张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点,广收博取,兼收篆隶和北魏笔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书风,化瘦硬为丰腴雄浑,结体宽博气势恢宏,骨力遒劲而气
8、慨凛然,人称“颜体”。“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史上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使颜真卿成为中国书法史上最富影响力的书法大师之一。他的“颜体”,与柳公权并称“颜柳”,有“颜筋柳骨”之誉,对后世影响巨大。二、颜真卿最早的作品王琳墓志 (一)关于早期作品的争论以前, 人们见不到他早期的作品,就以当时所见最早颜书多宝塔感应碑为其早期作品。多宝塔感应碑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岑勋撰文,颜真卿书丹,徐浩题额,史华刻字,现藏西安碑林。此碑是颜真卿早期成名之作,书写恭谨诚恳,直接二王、欧、虞、褚遗风,而又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说明颜真卿在向前辈书法家学习的同时,也非常注重从民间的书法艺术吸取营养。整篇结构严
9、密,字行间有乌丝栏界格,点画圆整,端庄秀丽,一撇一捺显得静中有动,飘然欲仙,是他继承传统的作品。书画跋:“此是鲁公最匀稳书,亦尽秀媚多姿,第微带俗,正是近世撰史家鼻祖。”多宝塔感应碑于天宝十一年(752)四月廿日建,颜真卿写此碑时已43 岁, 而且此碑的个人特色也较突出。在此之前, 颜真卿的书法应有一个较长的演变过程。1997年,河南偃师出土郭虚己墓志,6 颜真卿书于天宝八年(749年),时年41岁。墓志拓本面世,令书界振奋不已,被称为颜氏最早之作。郭虚己墓志总体上风格清晰,可谓是纤尘不染,刚柔并济。最主要的特点是字体周正,端庄,笔画布局极其匀称,隐隐地还能看出褚遂良用笔特征。然2003秋,出
10、土于洛阳龙门镇张沟村出土的王琳墓志,打破颜真卿早期作品的说法。洛阳学院副院长张保明教授说,“颜真卿书王琳墓志,时在开元二十九年(741年),颜真卿才32岁。由此可见,颜真卿最早期作品是王琳墓志,6 乃颜真卿40岁以前的唯一遗作。王琳墓志恰是我们能见到的颜真卿书法史上的始点,也显现出颜真卿早年的书法功底。(二)王琳墓志介绍王琳墓志全称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如下图1,书于开元廿九年(741年),墓志为石灰岩质,长、宽皆为90厘米,厚18厘米。志文一共32行,满行32字,全文共计913字。字的大小约为2厘米见方,彼此之间有浅界格。志石左侧有“开元廿九年记”一行6字因深埋地底,保存完好。“王琳
11、出生中国著姓,六代祖士良,五代祖得衡”。周书7、北史8 有传。据墓志开篇题款,志文由死者王琳的丈夫“润州刺史、江南东道采访处置兼福建等州经略使、慈源县开国公徐峤”撰写,由“朝散郎、前行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颜真卿”书丹。徐峤两唐书有传,曾“撰易广义卅卷、类二戴礼百篇、文集卅卷”。他的志文对亡妻推崇备至,说她“生韫惠和,性克柔婉,孝慈穆于中外,礼乐备乎周旋。丝纴组紃,彩就雕缕,凡曰女工之妙,自然造微”,18岁嫁给自己,“一和琴瑟,垂四十年”。王琳随丈夫到润州(治今江苏镇江市)卑湿瘴疠之地,开元二十九年七月二十八日不幸去世。一生信仰佛教,临死前交代丈夫把自己埋葬在洛阳龙门石窟附近,遂于当年十一月二日葬
12、于龙门西岗清河王岭。这里“前瞻伊阙,傍对伊川,宝塔灵龛,尽为极乐之界,鲸钟鱼梵,常送大悲之声。即是楞伽之峰,自然解脱之岸,岂比夫北邙之垄,西陵之原,白杨萧萧,夜杂鬼哭,苍烟漠漠,昼掩魂游者乎”!徐峤身为封疆大吏,既然亲自为爱妻撰写墓志,自然要找书法名家书写。颜真卿时年仅33岁即被委以此任,可见其书法成就和名气之大。(三)释文文曰“唐故赵郡君太原王氏墓志铭并序:夫润州刺史江南东道采访处置兼福建等州经略使慈源县开国公徐峤撰。朝散郎前行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颜真卿书。赵郡君王氏,讳琳,字宝真,族望太原,胤承仙胄珪璧,济美弈业其休。六代祖广昌郡公士良,周小司徒、吏部尚书、隋并州刺史。五代祖德衡,隋仪同大将
13、军。并周隋,史有传。高祖武英,隋枣阳公、皇朝左卫大将军,尚咸宁县主。曾祖神感,判凉府节度、西州长史。祖仁肃,尚秉直长,并伟才湛识,彪武炳文,贵戚增荣,戎麾总寄清仕,令望克传家声。烈考献,袭枣阳公,糠粃名,实优游,琴酒抱素,高尚八十而终。夫人弘农杨氏生一子一女,子听思未仕而卒,女即赵郡君焉。于昭淑仪,实著令范。吾见其懿,可略而言尔。其生韫惠和,性克柔婉,孝慈穆于中,外礼乐备乎周旋。丝絍组紃彩就雕缕,凡曰女工之妙,自然造微。载惟女史之规宁,俟师姆、我先太夫人重笄枣之行,难齐姜之选,允择四德,遍于六姻。谓求宜家,俾正妇道,年甫十八礼归吾门。事舅姑,奉蘋藻,节环佩之响,整山河之容,温如曒如,有典有丽。
14、余自弱冠登于宦途,克俭克勤,靡私靡费,尝无囊箧之蓄,固存俸禄之余。初不愆甘脆之资,终能广散惠之义,由是中外戚属钦裕慕仁,若众鸟之赴春林,族云之归晴阜矣。开元中,及丁二门艰,罚其居丧之节,动必加人号,毁之深,气积成痼。余既出镇,随泛江皋,允遵辅佐之宜。不惮东南之厉,居诸卑湿,岁月沉沉,异蠲无妄,将叶勿药。天乎可问,曷祸我贤,以今辛巳之年秋七月二旬有八日薨于润州之正寝。呜呼哀哉!载惟平昔禅寂为行,暨属纩之际真性转明,泯苦空,绝恩爱,慧心普至,挥手谢时犹托以祀,绝荤血敛唯缦素。卜宅龙门之上,幽凭净境之缘,敢怀雅言,宁忍夺志,危旌旅榇泝江。而回男行女随哀哀不绝,万里孤帆爰届洛都,即以其年十一月二日安厝
15、于龙门西岗清河王岭,从遗语也。前瞻伊阙,傍对伊川。宝塔灵龛,尽为极乐之界;鲸钟鱼梵,常送大悲之声。即是楞伽之峰,自然解脱之岸。岂比夫北邙之垄,西陵之原。白杨萧萧,夜杂鬼哭;苍烟漠漠,昼掩魂游者乎!子旻、云、晕,女茗、菲、萼、兰,天生之孝,孺慕之哀举声殒绝,感恸行路。峤一和琴瑟,垂四十年中馈正言作程作则。妇礼可以久敬,母仪可以训时,奈何双飞忽伤孤翼。抚存追往,吊影何言?不堪长簟之悲,聊发鼓盆之响。雪涕挥翰敢志鸿妻,其铭曰: 图1凤皇于飞,和鸣锵锵。婉娈家室,兰芬蕙芳。追想妇则,言容允光。载惟母范,慈训克藏。织絍紃组,浣濯衣裳。能谦能顺,有朴有章。从予镇守,遐赴江乡。奈何沉疾,匣剑孤亡。一遘凶变,
16、六姻感伤。痛乎鳏夫,忍见此殃。愁看苦月,泣对空床。况卜宅兆,永诀泉堂。龙门之阳,伊水汤汤,贤妇家傍福地无疆”。(四)王琳墓志书法风格王琳墓志书法清新遒美,雄健中不失秀丽。碑文所用为中楷, 字径3cm 左右, 既有小楷的精整, 又颇有大楷开张的气势。明显汲取了北魏、隋、初唐的书风。此时颜真卿的书法功力已不可小窥,洋洋洒洒,浩然正气,有很多篆书和隶书的特征,和殷仲容的字迹颇有几分神似。且注重规范,基本上秉持着循规蹈矩的风格,注重书法形式之美和整体上的布局。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颜真卿早年于书法是下过苦功的, 形成强烈个人面目是后来的事。此志结字端庄精整, 仔细分析,已有颜书宽博之风的雏形。用笔劲健遒
17、美,厚重不及后来而清俊过之。三、颜真卿书法演变过程 颜真卿早期作品自始至终,一无懈笔。诚如王澍虚舟题跋所称:“腴不剩肉,健不剩骨,以浑劲吐风神,以姿媚含变化,正是年少鲜华时意到书也。” 在颜真卿楷书作品中,王琳墓志、郭虚己墓志、多宝塔碑和颜勤礼碑最有代表性。四者风格有所不同,体现颜真卿创立颜体所经历的从摸索到成型的过程。(一)从唐楷而出的王琳墓志 王琳墓志正是现存的颜真卿40岁前的唯一作品。从碑中我们可以看出,王琳墓志书写时,个人的风格虽然还不浓厚, 但已渐趋精密胰劲, 取势迥异二王家法。从王琳墓志到东方朔画像赞以及后来的多宝塔碑颜勤礼碑等。颜真卿这一书体的创立,到历史上颜体的形成当是从此开始
18、的。颜真卿的王琳墓志,从初唐而来。许多笔画,字形出自一代宗师褚遂良。米芾跋颜书中说:“颜真卿学褚遂良。”今人也多有印证此说者。沈尹默就说:“颜平原书出于褚河南,其楷书结体端严,往往犹有伊阙佛龛碑之风格。”(沈尹默论书丛稿)论者或谓从麻姑山仙坛记、靖居寺题名、宋广平碑等笔画较瘦的作品中,更易发现褚遂良的用笔、结体以及清瘦、圆润相沟通。如王琳墓志“文”“大”“夫”等字撇画,线条曲动,柔中寓刚,遒媚潇洒。也有少许出自欧阳询,如“氏”“仁”以方笔为主,使转分明,劲峭严整,刚健清秀。然碑中很多地方可以看到有“颜体”的影子。从作品的分析中可知,颜体楷书蚕头燕尾的特征在横、捺笔划中已经初步显现,大开大阖的趋
19、势也隐然其中。如“司”“尚”“国”“使”等字。颜真卿所追求的是用笔上沉着、雄毅,以健力立骨体,敷以较厚之肉彩;结体上整密、端庄、深稳。(二)过度转型期的郭虚己墓志图2郭虚己墓志全称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系颜真卿早期的楷书作品。该墓志1997年10月在偃师市首阳山镇出土,现藏偃师商城博物馆,2003年10月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颜真卿天宝九载(公元750年)撰文并书丹,时年42岁。墓志青石质,长104.8厘米,宽106厘米,厚16厘米;盝顶盖,篆书“唐故工部尚书赠太子太师郭公墓志铭”16字,四边线刻瑞兽及花纹;志文楷书35行,满行34字,共1150字,有浅线界格,字体端庄工整,刻工十分
20、精细墓志内容涉及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可起补史之作用。天宝五载颜真卿来洛阳请教张旭,“自此得攻书之术,于兹五年,真、草自知可成矣”。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7 08 一7 84 年), 新旧(唐书有传。按颜真卿的生卒年限推算, 天宝八年(7 4 9 年)颜真卿四十一岁, 其书法艺术已有相当深厚的功底。这方墓志书写恰在师法张旭、真书可成的时间段内,因而可代表他早期楷书的瘦劲风格,与后来成型的丰腴楷书有明显不同。原先发现的颜真卿最早的楷书代表作,是他44岁时书写的多宝塔碑(晚于郭虚己墓志两年),现在所知最早拓本捶拓于北宋,距天宝十一载刻碑已200多年,其间经过风雨侵蚀和捶拓损坏,其效果远不及刚出土的郭虚己
21、墓志之能体现原作风貌。郭虚己墓志铭比多宝塔碑早两年,与多宝塔碑想近影印成册,广为流传。9 正处在颜真卿的楷书转型期。这件作品整篇布局疏密合度,字体大小匀称,字迹端庄秀丽,笔划肥瘦适中,棱角分明,筋骨挺拔,墨迹浓淡相宜,笔势刚柔相济,气韵不凡,既流露出颜氏效法褚遂良、张旭的痕迹,又透露出自己成熟风格的端倪。如果说夫子庙堂记残碑和多宝塔碑(7 52 年) , 是过去发现的颜氏早期书法作品, 那么, 这方墓志的出土, 是当前发现的颜真卿书法艺术的最早作品。这时颜氏的书法与他成熟期的作品麻姑仙坛记、大唐中兴颂、颜勤礼碑等还有较大差距。如果把唐代“ 草圣” 张旭在天宝元年(7 4 2 年)书写的楷书严仁
22、墓志和这方墓志的书法艺术做一比较, 就不难发现, 两方墓志的艺术风格有许多相似之处, 其师承关系显现于点划之间。虽然如此, 郭虚己墓志仍是颜真卿楷书艺术的优秀作品, 其整篇规整统一, 单字结构严密, 笔道刚劲有力。它和多宝塔碑前后相承, 除多宝塔碑的字体略微显(三)从唐楷而出的多宝塔碑图3多宝塔碑的全称大唐西京千福寺多宝塔感应碑文。是唐代的书法家 颜真卿在天宝十一年,元752年)写的。多宝塔碑,此碑是颜真卿44岁时书,直接二王、欧、虞、褚余风,而又与唐人写经有明显的相似之处。整篇结构严密,点画圆整,秀丽刚劲,虽尚未形成刚劲雄强、沉雄浑厚、大气磅礴的颜楷风格,但此碑已奠定了颜真卿书风的基本格调,
23、它是留传下来的颜书中最早的楷书作品,结构平稳端正,严谨庄重,是唐代“尚法”的代表碑刻之一。该碑用笔多用中锋,起笔和收笔有明显的顿按。起笔藏锋为主,兼露锋用,方圆并用,有些横画起笔较为外露,多不似柳书的齐头方脚,而是稍存斜尖,并参以含蓄的笔意使之变化丰富;收笔用顿笔和回锋的较多,强调“护尾”,尤其于横画中最为明显,写横行至收笔处,常向右下方重按,顿笔回锋,体现出颜体的雄浑、大气之韵,竖画粗壮, 浑厚力强。横、竖笔画粗细 对比鲜明,富节奏、韵律美感,也把颜体的一个“筋”的意味完整的表达出来。颜 体撇画较轻盈挺健,捺画却粗壮有力,有“蚕头燕尾” 之称,给人以刚健的动感,尤其是捺脚较长,顿挫后踢出开衩
24、,含蓄而又有峻利之感。 另外,颜体捺画的捺脚 多与撇画锋尖持平或稍低, 不似柳体的撇低捺高,而呈现出一种舒展沉稳之美。该碑转折变化较多,主要有提笔耸肩顿挫和按笔削肩暗转之法,有方有圆,方圆兼施。具有唐楷“尚法”的典型特征,结体宽博,布白较匀整,字型稍方,端庄平稳,正气饱满,已初显颜体成熟期的正面示人、雄浑豪迈的书风。多宝塔碑书体不似柳书的中紧外放,主笔长枪 大戟般舒放。该碑字体笔画 间的宽窄收放对比较欧、柳书体要小,主笔相对收敛,短笔相对放长,因此中宫显得较为疏朗,外部笔画也较规整,较欧、柳书体略显内 松外紧、字势宽绰、雄浑平稳。多宝塔碑中的点运用灵活,引带顾盼;各笔画间时有露锋映带,连贯照应
25、,正斜相生;一些主竖故意偏离中 线,而靠长横的斜势及长的 “力臂”和重的“垂尾”来获取平衡,使稳活相生,奇趣顿增。书体虽笔力雄浑厚重,却墨酣意足,在笔墨流动处颇显媚秀之姿,也成就 了颜楷的“雄媚”书风。(四)完全成熟的颜勤礼碑颜勤礼碑全称夔州督府长史颜勤礼碑, 是颜真卿为其曾祖父颜勤礼所书的神道碑。此碑四面刻字, 现存两面及一侧, 文至铭曰止, 现置于西安碑林。自署立于大历十四年(779年)。楷书,碑文一通。残石1759022厘米。碑四面环刻,存书三面。碑阳19行,碑阴20行,行38字。左侧5行,行37字。 右侧上半宋人刻“忽惊列岫晓来逼,朔雪洗尽烟岚昏”十四字,下刻民国宋伯鲁题跋。现存西安碑
26、林,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初拓本。颜勤礼碑是颜真卿书法进入完全成熟时期的楷书代表作品, 后世评之为: 笔法纯熟, 端庄伟岸, 雍容雄秀, 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所谓“颜筋柳骨”之“颜筋” 在此碑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此碑是颜真卿晚年精品,已完全脱去了初唐楷法的体态。此碑结字端庄,宽润疏朗,气势雄强,骨架开阔,方形外拓,横细竖粗非常鲜明,方圆转折的笔法清晰。由于入土较早,残剥损毁少,又未经后人修刻剔剜,所以能比较准确地体现颜书宽绰、厚重、挺拔、坚韧的风神。图44首先,在笔法上,颜真卿改变了初唐王派书家注重运指,风格轻盈秀丽,以瘦硬取胜的特色,加大了腕力的运用,突出一个“筋”字,为范仲淹所说的 “颜筋
27、”。这样颜字就取得了“力透纸背”的效果,表现出了书法艺术的“力量”美。苏东坡对此作了更贴切的说明:“鲁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颜真卿又吸收了篆、隶中锋用笔和藏锋逆入的特点,将此化入楷书。而且“折叉股、“屋漏痕”、“印印泥”、“锥画沙”等笔法都体现在他的书法作品之中,写出了独具特色的“蚕头燕尾”的颜楷,丰腴劲健,端庄雄伟,“合篆籀之义理,得分隶之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3另外颜楷用笔横轻竖重,主次有别,气度不凡,使颜字具有一种人为的浮雕艺术效果,颇具特色。其次在结构上,颜真卿改变了王派书家大多左紧右舒、左低右高、右肩稍耸、字形微侧之势,灵便洒脱之姿。而是吸收了篆、隶正面取势
28、,浑圆壮重的特色,笔画端平,左右对称,字字都以正面形象示人。改王派楷书的相背为相向,重点的竖画写得略带圆弧形,如饱满待发的强弩,包含了巨大的弹力,使整个字的结构更加圆紧浑厚而富于内在的劲力。在章法布局上,王派书法字小而行宽,具有宽舒静穆之感,犹如一首情深意长的抒情小调;颜体楷书却与此相反,大小参差,行距缩小,全篇布局具有充实茂密之致,字里行间洋溢着充沛的气势,浑然一体,密不可拆,像一组雄壮高亢的交响曲。全面考察颜真卿楷书形成的过程不难发现,它确实是一步一步逐渐演变完成的。从32岁所写自初唐而来的王琳墓志,严谨的格调、重法的理念、循规蹈矩的品质、恪守传统的手法使我们体味到什么是对书法持有绝对信念
29、的态度。到42岁郭虚己墓志正处在他的楷书转型期。两年之后44岁时书写的多宝塔碑脱出初唐之轨辙,自立一家面目。到颜勤礼碑出世颜真卿书法进入完全成熟时期的楷书代表作品, 后世评之为: 笔法纯熟, 端庄伟岸, 雍容雄秀, 一笔有千钧之力而体合天成。结语 “颜体”楷书崽变化之中仍跃动生命活力的根源在于其技巧运用的艺术性。正是这种艺术性的存在,使楷书仍不失为艺术书体, 而没有降低为纯属实用、僵化刻板的印制体; 正是这种艺术性的存在, 引导了初学者跨人书法艺术的门槛, 初步领略了书法艺术的魅力,依稀悟到了书法艺术的真谛。颜真卿书法是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颜真卿开拓了书艺的崭新境界: 从特点上论, 颜体形体之簇新、法度之严峻、气势之磅礴, 前无古人; 从美学上论, 颜体端庄美、阳刚美、气势美等数美并举, 为后人立则; 从时代论, 唐初承晋宋馀绪,未能自立, 颜体一出, 唐代书坛所铸新体成为盛唐气象鲜明的标一。 注释1 朱关田中国书法史隋唐五代卷江苏教育出版社,2009.2 陶宗仪书史会要卷五民国十八年武进陶氏影印洪武本3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10月4 姚淦铭朱长文续书断江苏美术出版社 2009年02月 5 于谦题公中塔图赞北京故宫博物院藏6 颜真卿颜真卿书法全集中国画报出版社,2002年影印本。7 周书卷三六王士良传638页,中华书局,1971年8 北史卷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的国际合作与技术交流考核试卷
- 玻璃光学加工设备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资格考点总结试题及答案
- 染色工艺对环境保护的探讨考核试卷
- 2025年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证考试题及答案
- 稀土选矿工艺与实践操作考核试卷
- 管道工程历史文化资源传承考核试卷
- 2024年项目管理常见难点试题及答案
- 生物药品的进出口政策与国际合作考核试卷
- 数字信号处理器生产考核试卷
- 活动物料清单
- 08S305-小型潜水泵选用及安装图集
- 中远集团养老保险工作管理程序
- 缺血缺氧性脑病详解课件
- 自动打铃控制器plc课程设计
- 最新司法鉴定程序通则课件来源于司法部司法鉴定局
- 变电站第二种工作票
- 机电一体化专业毕业论文43973
- 门禁系统调试报告(共4页)
- 北师大版一年级英语下册期中测试卷
- 档案学概论重点知识梳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