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毕 业 论 文题 目 浅谈再别康桥的艺术特征 学生姓名 芮 云 鹏 学号 95 入学时间 2011年秋 专业 央本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张 还 凤 试点单位 巫溪广播电视大学 重 庆 广 播 电 视 大 学 2013年 10月 28日材 料目录1指导任务书( 1 )2指导记录表( 2 )3写作提纲( 3 ) 4论文提要( 4 )5论文正文( 5 )6参考文献( 6 )7指导教师情况及评语( 7 )8答辩记录表( 8 )9审查意见( 9 ) 毕业设计(论文)指导任务书毕业论文题目 浅谈再别康桥的艺术特征 学生姓名 芮云鹏 专 业 央本汉语言文学 指导教师
2、 张还凤 职 称 毕业论文研究的内容及要求:徐志摩早期诗歌多表现对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与追求,也有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痛苦生活和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诗作。后期诗歌多表现理想破灭后的彷徨、感伤、空虚和颓废情绪。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一方面,他的诗语言清新,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另一方面,诗人主张艺术的诗,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 毕业论文应当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谨严,论据充分,论证周严,层次清晰,语言通顺,格式规范。 毕业论文写作进度计划:1、期限:自 2013 年 9 月 10 日起至 2013 年 11 月 10
3、 日2、具体进度安排:时 间完 成 内 容9月10日至9月25日布置论文题目,明确选题方向,指导选题。9月26日至10月20日学员选题,撰写写作提纲,收集材料。撰写初稿。10月21日至10月30日补充素材,修改初稿,形成定稿。10月31日至11月10日填写表格,上交市电大。 毕业设计(论文)教师指导记录表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 试点单位 巫溪广播电视大学 指导教师 张还凤 学生姓名芮云鹏学号95 专业央本汉语言文学 第一次指导指导时间:2013年9月10日9月25日指导内容:布置毕业作业内容,明确论文要求,写作方法,确定选题方向,指导选题。第二次指导指导时间:9月26日至10月20日指导内容:学员
4、选题,撰写写作提纲,收集材料。撰写初稿第三次指导指导时间:10月21日至10月30日指导内容:补充素村,修改初稿,形成定稿。第四次指导指导时间:10月31日至11月11日指导内容:填写表格,上交市电大。第五次指导指导时间:指导内容: 目录内容提要.11、 引言.22、 再别康桥的写作初衷.33、 再别康桥的艺术技巧.4四、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5(一)整首诗意境鲜明,富有动感的画面.5(二)情景渲染,意境优美.5(三)构思巧妙,诗意盎然.5(四)节奏精巧,富有回环的音乐美.5(五)表现诗人对个人自由个性的追求,从侧面反映了“五四”以来 的时代精神.5五、结束语.6六、参考文献.7 写 作 提 纲
5、1、 引言。2、 再别康桥的写作初衷。3、 再别康桥的艺术技巧。4、 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一)整首诗意境鲜明,富有动感的画面。(二)情景渲染,意境优美。(三)构思巧妙,诗意盎然。(四)节奏精巧,富有回环的音乐美。(五)诗人对个人自由个性的追求,从侧面反映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5、 结束语。6、 参考文献。 内容提要内容提要 徐志摩早期诗歌多表现对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与追求,也有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痛苦生活和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诗作。后期诗歌多表现理想破灭后的彷徨、感伤、空虚和颓废情绪。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一方面,他的诗语言清新,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另一方面,诗人主张艺
6、术的诗,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关键词徐志摩 再别康桥 诗歌 爱情 艺术技巧 艺术特色浅谈再别康桥的艺术特征 一、引言。 徐志摩早期诗歌多表现对资产阶级理想的向往与追求,也有同情下层劳动人民痛苦生活和对黑暗现实不满的诗作。后期诗歌多表现理想破灭后的彷徨、感伤、空虚和颓废情绪。他的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一方面,他的诗语言清新,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另一方面,诗人主张艺术的诗,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尤重音乐美。 我是半个文学爱好者,尤其喜欢诗歌。以前是拿到什么书都看,后来逐渐喜欢经典的,再后来大多的时候只选
7、择自己喜欢的。选来选去,中国的文学作品丰富多彩,才发现自己是个传统文学爱好者,尤其喜欢诗歌,最喜欢的诗人是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对徐志摩的认识最初便是跟着老师在课本中的吟唱,之后就是在专业课上面对他的学习了。在此,简单的谈谈本人对徐志摩再别康桥的认识。 二、再别康桥的写作初衷。 康桥,即英国著名的剑桥大学所在地。1920年10月1922年8月,诗人曾游学于此。 康桥时期是徐志摩一生的转折点。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自陈道: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或民约论的兴味。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 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天命。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
8、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 这首诗最初刊登在1928年12月10日新月月刊第1卷第10号上,后收入猛虎集。可以说,“康桥情结”贯穿在徐志摩一生的诗文中;而再别康桥无疑是其中最有名的 一篇。 徐志摩是第一个十年的文学阶段中的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他是一个骨子里执着于自己信仰的诗人,两年的康桥留学生活,形成了他浪漫主义的个性主义的人生观。这个人生理想即对爱、自由和美的追求与信仰,凝结成一个理想的人人形式,便是与一个心灵、体态俱美的女子的自由结合。这就是徐志摩的“康桥信仰”的主要内容了:在
9、中国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文明和自由。正因为他的信仰与当时的中国社会主旋律不符,而且他的诗歌过分抨击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再加上与陆小曼的那段感情被贴上了道德标签,在上世纪的文学史里根本没有这位浪漫诗人的一席之地。虽然徐志摩的康桥理想与社会主义社会格格不入,但他的抒情诗歌还是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准。再别康桥宛如一曲优雅动听的轻音乐。1928年秋,作者再次到英国访问,旧地重游,勃发了诗兴,将自己的生活体验化作缕缕情思,融汇在所抒写的康桥美丽的景色里,也驰骋在诗人的想象之中。全诗以“轻轻的”“走”“来”“招手”“作别云彩”起笔,接着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
10、微地将诗人对康桥的爱恋,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表现得真挚、浓郁、隽永。 三、再别康桥的艺术技巧。 再别康桥表现出诗人高度的艺术技巧。诗人将具体景物与想象糅合在一起构成诗的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巧妙地把气氛、感情、景象融汇为意境,达到景中有情,情中有景。诗的结构形式严谨整齐,错落有致。全诗7节,每节4行,组成两个平行台阶;1、3行稍短,2、4行稍长,每行6至8字不等,诗人似乎有意把格律诗与自由诗二者的形式糅合起来,使之成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富有民族化,现代化的建筑美。诗的语言清新秀丽,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
11、弦。 此首诗一共有七节。第一节是诗歌的起兴,诗人紧扣住一个“再别”,以“轻轻的”三字重复三次,抒发了作者与康桥的惜别之情,显示出“再别”时的怅惘、愁绪、徘徊、犹疑、留恋的复杂情感,为全诗定下了一个轻柔缠绵的基调。康桥在诗人眼中,美如“西天的云彩”。第2、 三节,诗人全力描写康河和康河两岸迷人的风光:那河畔夕阳下美如新娘的依依垂柳,河中柳树与夕阳的倒影,水底向诗人招手作别的油油的青荇,这一切都荡漾在诗人的心头,让诗人甘愿在康河中做一条水草,永远依偎在康河的怀抱,尽享康河的温馨、睿智与崇高。诗人只是选择了金柳、艳影和水草来描绘,但我们却可通过想象和联想来将画面补充完整,这仙境般的景观和欢快的旋律正
12、是诗人心境的写照。这两节既写出了康桥美丽的色调,温婉的情蕴,也写出了作者对康桥的魂牵梦绕。第四节,诗人将视线投向榆荫下的拜伦潭,传说这是当年拜伦常常游玩的地方,想来诗人也常常在此留下过身影吧。那泓清泉倒映着天上的彩虹,依然是往日那令人沉醉的景象,诗人由浮藻间的“彩虹”想到自己年少时的“彩虹似的梦”。那美好的理想不正如这“彩虹”一样似镜中花花水中月,美妙迷人,却可望而不可及,难以捕捉。由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徐志摩同一个自己并不喜欢的女子结了婚。在康桥留学时,诗人爱上了一个才女。结果是自己经过激烈的斗争离了婚,而那才女却嫁给了别人。徐志摩重游康桥,种种往事与思绪,纷纷涌上心头,却又难以表述。
13、这短短的七节诗,记录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人去楼空,时光不再,理想难以实现,诗人的心绪也如“揉碎”的“彩虹”一样有点纷乱了。第五节,诗人为了寻回往日的梦,再泛舟一次,到“青草更青处”“满载一船星辉”归来,再一次在“星辉斑斓”里纵情放歌。“寻梦?”表达了作者对康桥往昔生活深深的眷恋,想重温或重返那难以忘怀的许多生活片段,也许是在追寻“彩虹似的梦”,也许是在追寻曾与自己相依相恋的才女,或是想寻回温馨而睿智的康河情蕴。“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则形象地展示了作者对康桥的依恋与愿意沉醉在康桥柔波中的情感。“满载一船星辉”是作者漫溯康河,在康桥寻踪、踏访的收获,也是温馨、美丽而浪漫的康桥生活的再现。“
14、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则是收获之后的激动与喜悦和对康桥的赞叹与讴歌,表达出诗人对康桥深深的爱。第六节,紧承第五节的“放歌”,写时过境迁,自己已不再是当年的无忧少年,眼前的离愁也让自己无心再去放歌了,诗人笔锋一转,开始抒写离别的惆怅。“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他不写自己的离愁,却从反面落笔,写夏虫、康桥为离别而沉默,更增添了离别的哀愁与孤寂,也使诗歌显得更加缠绵、凄凉。最后一节与开头一节遥相呼应,音乐的旋律和节奏基本相同,保持了全诗音乐旋律的完整性。但“轻轻的”换成了“悄悄的”,“作别西天的云彩”换成了“不带走一片云彩”,略显低沉的情绪在原来轻柔的感情里增添了一层淡淡的哀愁,真切地抒写出
15、诗人面对离别的那种惆怅迷惘、孤寂凄然之情。更有一种意味深长的回声,令人咀嚼,令人回味。 这首诗的构思,可谓匠心独运。诗人无限的情思,由一个轻轻招手的动作牵动出来,并以作别这一刹那间感情的起伏流潜为线索,将所见、所闻、所思、所为连缀成有机的整体,突出地表现了轻轻的动作、梦幻似的景致和沉默的气氛。形式与内容、外观与心灵、视觉与听觉、梦想与现实,达到极其完美的和谐与统一,使得瞬间的意趣变得诗意盎然,具体感人。特别是首尾两节相应相援,貌似复唱,实已推移、深化,不仅造成了全诗回环复的韵律美,而且渲染了伤别的氛围,构成了主题的回旋。 四、再别康桥的艺术特色。(一)、整首诗意境鲜明,富有动感的画面美。纵观七
16、节诗,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诗人使用了色彩较为绚丽的词语,给人带来视觉上美的享受,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在康河里的倒影,康河水底的招摇的水草,榆阴下的长满浮藻的青潭等等。而且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面变成了动态的画面,给人以立体感。 诗人以明丽柔和的色调,勾画了一幅秀丽的康桥晚景图,并在其中揉进了自己依依惜别的情愫,创造了绝美而凄迷的意境,诗中所有的自然物,无不是在悄悄不语的、似梦非梦的特定情景中诗人心灵的物象化,是性灵的自然流程所致,都分外牵动诗人的离情别绪。“金柳”成了在心里荡漾的新娘;“青荇”
17、受康河柔波的爱抚,而惹起愿做水草的联想;清潭虹影就像梦境般令人陶醉这些描写,虽为景语,实为情语,都是景中有情,情里融景,形象地表达了诗人离别之际“触目皆情”的独特感受。 (二)、情景渲染丰富,意境优美。 “但我不能放歌”,多情自古伤离别,“悄悄是别离的笙箫”。从夕阳西下,到满船星辉,诗人在康河已留连多时,但终有一别,还是轻轻的来,轻轻的走,悄悄的来,悄悄走吧,连夏虫也为我沉默,免得离人更伤感。挥一挥衣袖,悄悄地再别康桥。诗第1节,三次用“轻轻”,后两节,三次用“悄悄”,更加渲染了不忍离别而又不得不别的气氛,产生了轻柔飘逸之美。 情与景的水乳交融,得力于虚实相生手法的巧妙运用。实笔实景,虚笔抒情
18、,二者相辅相成。从全诗看,第5节是虚写,2、3、4、6节是实写。虚写节是抒情的高潮,与实写节对比、照应,造成情感上的起伏跌宕。实写中亦有虚写,2至4节先实后虚,第6节先虚后实。虚写在于为想象留下一个回旋延宕的空间,增强景物描写的诗意,赋予客体更多的主观色彩,使诗荡起抒情的涟漪。实写,也只是撷取最显“性灵”的夕阳金柳、柔波水草、清潭夏虫、虹影星辉等景物,旨在为虚写而铺垫、设境。 (三)、构思巧妙,诗意盎然。 诗人避开了一般别离诗的告别对象。一般别离诗告别的是人,这首诗告别的却不是人,是“西天的云彩”,告别对象由人间向天空转移,跳出了“执手相看泪眼”或寒暄叮咛的俗套,给人清新飘逸之感。其次,诗人为
19、离别创造了一种特殊的气氛。一般离别,或执手叮咛,或牵手顿足,其中总带点“伤离别”的味道。而这首诗只着色绘景而不摹声,以“轻轻”“悄悄”“沉默”造成一种寂然无声的寂静环境,排除了离别中因“伤别”而产生的沉重感,增加了飘逸的成分。其三,独具特色的意象选择。照一般情况设想,诗人告别康桥时,当有送行的人,诗人的眼中也会看到高楼大厦、车水马龙,耳中也会听到机械的轰鸣。但这一切,诗人都没有摄入镜头,写入诗中借以寄情的物象是“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等自然物,这就避开了人间烟火,造出一种清新感。这首诗的构思,可谓匠心独运。诗人无限的情思,由一个轻轻招手的动作牵动出来,并以作别这一刹那间
20、感情的起伏流潜为线索,将所见、所闻、所思、所为连缀成有机的整体,突出地表现了轻轻的动作、梦幻似的景致和沉默的气氛。形式与内容、外观与心灵、视觉与听觉、梦想与现实,达到极其完美的和谐与统一,使得瞬间的意趣变得诗意盎然,具体感人。特别是首尾两节相应相援,貌似复唱,实已推移、深化,不仅造成了全诗回环复的韵律美,而且渲染了伤别的氛围,构成了主题的回旋。 (四)、节奏精巧,富有回环的音乐美。 节奏每句多为三拍。用韵细密精巧,产生了和谐回环之美。全诗的韵,是双线交织或勾连的。节内双行各自都押韵,基本上每节换一韵。单行则比较灵活,有的在节内押韵,如第6节单行的“放歌”同“沉默”,与双行的“笙”同“康桥”交错
21、编排;有的节与节之间前后勾连,如第1节的“招手”,与第2节的“金柳”,第2节的“艳影”与第3节的“青荇”。双行与单行之间有时也前后承接相联,如第4节末行的“梦”与第5节的开头的“寻梦”,第5节末行与第6节首行的“放歌”,第6节两个“沉默”的顶真,第1节与第7节首尾的反复和照应,都构成了音乐的美感 。 这首诗耐人寻味,需要你去品去赏这诗中无穷的美,真正的去感受那“开启诗人的性灵”的康桥的柔波。诗即是歌,要去体会这优美的诗歌则需去深情的“吟唱”康桥。走进诗的魂,唱出诗的美。“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语气轻柔、缓慢,仿佛作者正打算悄无声息的离开,和康桥的云彩作别。1928年,诗人故地重游。11
22、月6日,在归途的南中国海上,他吟成了这首传世之作。久违的学子作别母校时的万千离愁,这难解的愁绪化做三个“轻轻的”,使我们仿佛感受到诗人踮着足尖,像一股清风一样来了,又悄无声息地荡去;而那至深的情丝,竟在招手之间,幻成了“西天的云彩”。什么是“西天的云彩”,那娇奢的红,那艳丽的记忆,曾在康桥的一切都是这留恋的颜色。全诗共七节,每节四行,每行两顿或三顿,不拘一格而又法度严谨,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首诗像一首肖邦的小夜曲。四行一节,每一节诗行的排列两两错落有致,每句的字数基本上是67字(间有八字句),于参差变化中见整齐;每节押韵,逐节换韵,追求音节的波动和旋律感。此外,“轻轻”
23、“悄悄”等叠字的反复运用,增强了诗歌轻盈的节奏。诗的第一旋律上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诗的尾节与首节句式相似,遥相呼应,给人一种梦幻般的感觉。 如诗歌的第一节,便三次用了“轻轻的”,这个形容词,显得节奏轻快、旋律柔和,带着细微的弹跳性,仿佛是诗人用脚尖着地走路的声音;诗的第2节在音乐上像是用小提琴拉满弓奏出的欢乐的曲子;韵式上严守二、四押韵,抑扬顿挫,朗朗上口。这优美的节奏象涟漪般荡漾开来,既是虔诚的学子寻梦的跫音,又契合着诗人感情的潮起潮落,有一种独特的审美快感。七节诗错落有致地排列,韵律在其中徐行缓步地铺展,颇
24、有些“长袍白面,郊寒岛瘦”的诗人气度。可以说,正体现了徐志摩的诗美主张。(五)、表现诗人对个人自由个性的追求,从侧面反映了“五四”以来的时代精神。徐志摩是大自然的崇拜者,他主张人类接近自然,回归自然,融合自然。他发现的“康桥世界”是人类心灵共同的“自然保护区”。在诗中,他与大自然似乎有一种本能的感应和认同,与大自然达成和谐,如“我”与“西天的云彩”的感情交流,感觉到“金柳”具有“新娘”的魅力,“我”想化入康河柔波之中,作“一条水草”的体验等。 五、结束语。再别康桥是徐志摩最著名的诗篇之一,抒写了诗人故地重游,再别康桥时的情感体验。诗人在剑桥留学的两年中深受西方教育的熏陶及欧美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
25、人的影响,追求个性解放的人生理想,追求“爱、自由、美”的生活理想,追求英国式资产阶级民主的政治理想。然而回国后,诗人屡屡受挫,曾经似“快乐的雪花”般的诗人,变成了“卑微”的“残苇”,发出了绝望的叹息。理想的幻灭更激起诗人对往昔康桥岁月的回忆与珍惜,诗人以这样的心绪再次漫步康桥上。因此诗歌反映的情感是复杂的,既有理想幻灭的感伤,更有对母校的挚爱、依恋,以及淡淡的离情别绪。全诗以三个“轻轻的”起笔,将至深的情怀幻化为西天的云彩,用虚实相间的手法,描绘了一幅幅流动的画面,构成了一处处美妙的意境,细致入微地将诗人情感表现得真挚、隽永。胡适尝言:“他的人生观真是一种单纯信仰,这里面只有三个大字:一个是爱,一 个是自由,一个是美。他梦想这三个理想的条件能够会合在一个人生里,这是他的单纯信仰。他的一生的历史,只是他追求这个单纯信仰的实现的历史。”果真如此,那么诗人在康河边的徘徊,不正是这种追寻的一个缩影吗?徐志摩是主张艺术的诗的。他深崇闻一多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学主张,而 尤重音乐美。他甚至说:“明白了诗的生命是在它的内在的音节(Internal rhythm)的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代销意向合同范本
- 二手车线上交易合同范本
- 众筹股东合同范本6
- 买卖带表格合同范例
- 加工中心保养合同范本
- 兄弟共同承包土地合同范本
- 办公电脑合同范本
- 代理执行合同范本
- 共同买地皮合同范本
- pc吊装合同范本
- “四节一环保”的管理措施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阅读之赏析语言、手法(原卷版+解析)
-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淮安市七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环保行业合同管理制度
- 严重创伤患者紧急救治血液保障模式与输血策略中国专家共识(2024版)
- 中国无人机市场分析
- 2025高考数学专项复习:圆中鬼魅阿波罗尼斯圆(含答案)
- 2024年新课标培训2022年小学英语新课标学习培训课件
- 福建省福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英语试题 含答案
- 中学八年级信息技术Excel-电子表格教案
- 哲学与人生 第二课 树立科学的世界观2.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