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课堂文化为支点撬动课堂教学改革_第1页
以课堂文化为支点撬动课堂教学改革_第2页
以课堂文化为支点撬动课堂教学改革_第3页
以课堂文化为支点撬动课堂教学改革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以“课堂文化”为支点,撬动课堂教学改革靖州县平茶中学 石元昌【摘要】 1、课堂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含义 2、课堂文化的构成及意义 【关键词】 课程改革 课堂教学 课堂文化课程改革基本目标有三:一、关注学生发展;二、强调教师成长;三、重视以学定教。课程改革的基本落脚点为课堂,则课堂教学应该围绕这三大基本目标展开教学,实施教学活动。因此,作为教学管理者、组织者及具体实施者,必须明确课堂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如何将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明确了战役目的、策略及战场,方能打好“国家兴衰,系于教育”这场战役。课堂作为主战场,如何打?如何打好?其战略为课堂教学改革,那么课堂教学改革究竟要改什么呢?是不是一种观

2、念代替另一种观念?一种模式代替另一种模式?一种行为代替另一种行为呢?我认为不仅仅只是观念、模式、方式及行为上的变革,教学活动本身的变革只是其一,核心应为课堂文化的变革,除此之外还有学校管理文化、教师个人素质等诸多方面的变革,否则将变为“穿新鞋走老路”,势必形式化、最终无功而返。这就是为什么树之多,而立之少的原因。一、课堂文化产生的背景及含义现代教育理论认为,课堂是学校最主要的教育载体,课堂教学在本质上是一种以提高个体生活质量以及生命价值和意义为旨归的特殊的生活实践过程,是一个学生不断地超越和提升现有的生存状态,从而创造一种更为完满的可能生活的动态生成过程,而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教师和教材提供的

3、现成观点与结论的过程。新课程要打破旧有的课堂教学文化,充分发挥教师自己的智慧和特长,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由关注知识变为关注人的发展,由给出知识到发现、生成知识,将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参与,处处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让课堂动起来、活起来,焕发出勃勃生机,显现真正的活力。由此可见,课堂不是由人和物组成的简单形式,而是一种体现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的文化形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其职业的价值得到体现,文化得到传承与发展;学生在学习中个性得到彰显,知识得到建构,思维得到发展,人格得到塑造。课堂文化体现出的是精、气、神,是开放的、和谐的、智慧的。二、课堂文化的构成及意义1、教室文化(静态)教室作为

4、师生活动的主要场所,如何将静态的教室布置,体现出崇高的教育意义及审美价值,使师生具有心理趋向性,即“愿学,乐教”。首先,学习化。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学习化”为教室文化之首要,则教室环境的构思、设计和建设,符合人的学习需要,使人置于其中,产生学习的趋向性。教室应为学习的“天堂”,而不是苍白的四壁。如展示的师生作品,每日一语,设计精致的“班级公约”、“班级誓词”、“班级口号”“青春风采”及建的“三味书屋”等等均需散发出文化韵味。其次,空间化。在有限的45分钟时间内如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注,有机会展现自我,从而在展现中获得自信,知识、能力、思维等得到培养,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目标,应为小班制教学

5、。教室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场所,教室内课桌椅的编排、形式等场所的设置,应该为学生创造学习、游戏的空间。在空间上加以设计外加小班制教学,则机动灵活,便于施展。最后,审美化。审美化是教室文化的突出体现,环境上,窗明几净、整洁大方;作品设计上精致、美观。使之“凡而不俗”,抓住细节,培养学生审美观。2、班级文化往往我们理解班级文化为一种静态的教室文化,这是一种狭义上的理解。班级的主人是学生,班级是由每一个学生组成的一个集体,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单位。则班级文化应是由这个集体体现出的一种精神、意识、情感、理念、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上的文化。重建同学关系是班级文化、课堂文化之核心。同学关系应该是学习上的伙伴

6、,情感上的朋友,工作上的同事。首先,构建学习共同体。在应试教育环境中,分数被不断强化,同学关系演变成了竞争性的学习关系,“攻防转换”,或者是“孤狼”式的个体学习方式,同学间没有互帮互学式的合作性学习关系。其次,情感认同。学生在校学习需要得到的是认可、肯定及接纳,无论来自教师还是学生。如果学生间没有主动性的问候,真诚的肯定,热情的关心,则学生在如此环境中,则势必造成学生心理障碍,交际能力、品德等不断弱化的局面,成为“孤独的守望者”。最后,建造公正、公开、透明的班务处理系统。班级事务是学生的公共事务,是关系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及班级的良性发展, “繁”与“杂”是班级事务的特点,往往也是矛盾激发的焦点。

7、因此,作为班主任应该建立责任共享、任务分担的工作系统。如在班级制度的制定上,应该学生商定出班级公约等其它管理制度,此为学生主动参与管理,而不应是由教师“自制”式的被管理方式。班级是一个精神共同体,班级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班魂。3、教学文化教与学是课堂的主要活动,教师如何通过课堂使学生在知识、技能、智力、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思维、个性、尊严等等得到培养、提升及维护,我们应该创造什么样的“教学文化”?如何创造“教学文化”(1)教学模式上转变目前,课堂中普遍存在着“单簧”式的独白式教学、“填鸭”式的记忆式教学及接受式教学。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只是一种复制、记忆、了解、接受知识的工具,而没有经过生

8、产、建构、体会、感悟升华的情感过程,是被动的。从而导致课堂是压抑、苍白、痛苦的场所。因此,课堂教学应向对话式、思维式、感悟式教学模式转变,使课堂成为开放的、探究的、建构的、快乐的地方。以学情定教情,让课堂成为彰显个性、形成习惯、思维碰撞、能力提升、文化传承的“天堂”(2)教师角色转变与发展首先,教师与课本、学具、标本、挂图等等这些课程载体不一样,教师作为性情中人,更易与学生交流及相处,使课堂、教学更具有情趣性及感召力,更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及自信心。因此教师不仅仅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实施者,其自身更是一种重要的课程资源。作为一种极具创造性的职业,教师不应是谋生的工具,而应该以培养社会栋梁为己任,以学生的不断发展来获取心灵满足感、幸福感,以实现职业自我的价值及意义。其次,教师作为学生知识的引领者、习惯的促进者、道德观念的塑造者,应弯下腰与学生交朋友,让学生喜欢你的为人、喜欢你的学科、喜欢你的课堂,感受到课堂的魅力及乐趣。从而点燃希望之火。再次,教师不仅仅育人,还应育己,一方面,教师的发展是教育成功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教师的自我发展即是教师的义务,也是权力,更是体现本身生命内涵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在教学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