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汉语音韵方言基础李荣、丁声树汉语音韵讲义导读提要u 广韵简介u 声母部分:1. 三十六字母系统与广韵四十声母系统2. 声母清浊与调类分合、声母清浊与声母送气情况3. 洪细与尖团u 韵母部分:1. 广韵的韵母系统2. 韵母相关概念简介u 声调部分:古调类、古今声调对应关系广韵简介u 全名全名:大宋重修广韵u 作者作者:(宋)陈彭年、邱雍等u 编撰目的编撰目的:方便诗文押韵u 类属类属:是一部“以调系韵、以韵系声”的同音字典,能大致反映隋唐时期汉语的语音系统宋本广韵书影“以调系韵、以韵系声”u 以平【注】、上、去、入四声为纲u 将各个韵按其不同的声调进行分派,以四个调统摄206韵u 根据声母(以及
2、介音)的不同,将206韵分为约3700个小韵u 如上平声第一韵东韵就有东、同等小韵。【注】因平声字过多,又分为上平声和下平声两卷,这不同于普通话分阴平和阳平广韵简介广韵简介广韵的东、同两个小韵广韵音系的性质u学界对此问题的三种观点:l广韵反映了一时一地的单一音系代表人物:高本汉(1933)、周法高(1968)、陈寅恪(1949)l广韵反映了杂糅古音、今音及各地方音的综合音系代表人物:章太炎(1910)、罗常培(1931)l广韵反映了吸收一定古音和方音成分的读书音系代表人物:王显(1961)、邵荣芬(1961)u周祖谟先生(1966)的结论得到了目前学界大多数人的赞同。他认为广韵的语音系统就是金
3、陵、邺下的雅言,参酌行用的读书音而定的。广韵简介广韵简介三十六字母系统u三十六字母系统是从唐末守温和尚创制的三十字母发展而来的一套能上推古音、下连今音的重要汉语声母参照系统,形成于宋代。u三十六字母系统中有所谓“五音”(唇、舌、齿、牙、喉),再加半舌音和半齿音成“七音”,后又细分为七音十类,指示不同的发音位置。声母部分声母部分广韵四十声母系统 讲义P2-3u由于广韵“以调系韵、以韵系声”的特点,其声母系统无法直接得出,只能通过系联法找出。u“系联法”由清代学者陈澧在其著作切韵考中提出,即对广韵中的各小韵所用的452个反切上字进行系联、统计。u具体的操作方法包括了基本条例、分析条例和补充条例三部
4、分。u因为不同学者对系联法中的补充条例的把握尺度不一,因而归纳出的反切上字类(声类)也不尽相同,从最少的40类(陈澧)到59类(李新魁)不等。u而后,学者们又将几个互补的声类归并为一个声母,得到35至41个声母。汉语音韵讲义认为广韵有40个声母。声母部分声母部分广韵声母数量众说u广韵的声母数量,各家说法互有龃龉,常见的五种说法是:u35声母说、37声母说、38声母说、40声母说和41声母说。u其中又以支持35声母说和40声母说的学者为多。u众说间的具体差别见右侧表:非组非组分立分立泥娘泥娘分立分立喻母喻母二分二分有俟母有俟母3535声母说声母说3737声母说声母说3838声母说声母说4040声
5、母说声母说4141声母说声母说声母部分声母部分35声母说与40声母说之对比声母部分声母部分广韵35声母说35声母说与40声母说之对比声母部分声母部分广韵40声母说声母的“系”和“组”u古声母的发音部位对于现代方言韵母变化的影响最大。u在方言变化中,有时同变的范围大,就得用上“系”,有时同变的范围小,就可以用“组”。u广韵声母系统共分四系十二组。帮系帮组非组端系端组泥组精组知系知组庄组章组日组见系见组晓组影组声母部分声母部分声母清浊与调类分合 讲义P4-5u“清”和“浊”本是音乐上的术语。在音乐上,清音高、浊音低,与语音上清辅音高、浊辅音低相类。因此音韵学家借此描写不同的声母发音方法。到了宋初韵
6、镜,又将“清”和“浊”分别一分为二,称为“清、次清、浊、清浊”四类,即现代所说的“全清、次清、全浊、次浊”。u而现代方言的调类除了承袭古四声外,还有分有合。这主要就与古声母的清浊有关。不过在不同的方言中,其调类分合的具体情况各有不同,下边举普通话和吴语绍兴话为例分析:声母部分声母部分普通话的调类分合情况声母部分声母部分绍兴话的调类分合情况声母部分声母部分声母清浊与声母送气情况讲义P5-6u北京话(北方官话区大都适用):北京话(北方官话区大都适用):l古全清声母(帮端精知庄章见)今都读不送气的塞音、塞擦音l古次清声母(滂透清彻初昌溪)今都读送气的塞音、塞擦音l古全浊声母中的“並、定、从、澄、崇、
7、群”按“平声送气、仄声不送气”分为两套l古全浊声母中的“邪、船、禅”的分派规律是:平声字大都今读塞擦音且一律送气,仄声字今都读擦音,还有少数平声字今读擦音的u东南方言区:东南方言区:l吴方言、老湘语中仍保留成套的全浊音声母l客家话、赣方言中浊塞音、塞擦音全部变为送气清塞音、塞擦音l桂南平话则相反,浊塞音、塞擦音全部变为不送气清塞音、塞擦音声母部分声母部分洪音和细音 讲义P6u 现代汉语语音中有“四呼”之分,其中开口呼和合口呼合称“洪音”,齐齿呼和撮口呼合称“细音”。u 韵母的洪细一方面影响了现代方言的声母分化。如北京话中的精组和见晓组声母在细音前合并为一组 (即后边即将要提到的“尖团合流”),
8、如“酒”(精母)=“九”(见母)、“须”(心母)=“虚”(晓母、溪母)、“就”(从母)=“旧”(群母)。而在洪音前分别读 s和k k x。u 另一方面还影响了声韵配合情况,如北京话的 s、k k x和t t 三组声母只与洪音相拼,而 声母只与细音相拼。(联系现代汉语声韵配合表)尖音与团音 讲义P6-7u “尖音”和“团音”本为近代词曲家评论音韵时使用的术语,后为一般的音韵研究者采用。u “尖音”指中古精组声母细音字,如“酒、津”;“团音”指中古见晓组声母细音字,如“九、巾”。u 是否“分尖团”,是指这两组古声母在今细音前是否有别。如普通话中这两组古声母在细音前则合流为一组舌面音声母,就被称作“
9、尖团不分”或“尖团合流”,大多数北方官话区也是如此。u 但南方的不少方言中仍保持两组声母的完整分别,就叫“分尖团”。如上海嘉定话:酒y35九y35 须sy53虚y53 就zy13旧y13声母部分声母部分广韵韵母系统u广韵有206韵,这是指书中韵的标目(韵目)有206个。而同一类的几个韵常具有“四声相承”的关系,即韵母(含介音)相同或相类而声调不同。u如果不计声调差别,“举平以赅上去”,则只有61个韵(又叫韵部)。u若再将这些韵部根据韵腹相近、韵尾相同或相类、开合口相同三个条件做进一步归并,则可归为43个“转”。u将43个转再归并,可以得出韵母系统中最大的概念“摄”,43个转共可归为十六摄。同摄
10、的韵主元音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或相类。十六摄的排列顺序是:果假遇蟹止效流咸深山臻宕江曾梗通。韵母部分韵母部分韵部、转、摄对应表韵母部分韵母部分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 讲义P12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是对各韵的字按韵尾不同韵尾不同分的类,与阴调类和阳调类无关。u 阴声韵是指不带辅音韵尾(即无韵尾或韵尾为元音)的韵,包括十六摄中的“果假遇蟹止效流”七摄。阴声韵字均没有入声调,只有平、上、去三声(统称舒声)。l例如:果摄开口一等“歌、哿、个”三韵,分别是平声、上声和去声,没有读入声的韵,韵母都为a。u 阳声韵是指带鼻音韵尾的韵,包括“咸深(收-m)山臻(收-n)宕江曾梗通(收-)”五摄的舒声。阳声韵
11、字也只有舒声调,没有入声调。l例如:咸摄开口一等“谈、敢、阚”三韵,分别是平、上、去三声,也没有读入声的韵,韵母都为am,收-m尾。韵母部分韵母部分u 入声韵是指带塞音韵尾的韵,包括“咸深(收-p)山臻(收-t)宕江曾梗通(收-k)”五摄的入声(也叫促声)。入声韵字只有入声调,没有舒声调,因此“入声”既是韵的特征也是调的特征。l例如:与咸摄开口一等“谈、敢、阚”三韵相配的入声韵是“盍”韵,读入声调,韵母为ap,收-p尾。u不过,在现代汉语方言中,有些方言的入声韵尾已经合并为一个喉塞音-,有的地方韵尾完全消失,只保留一个单独的调类,此时仍可称其为入声韵。u入声韵与阳声韵配对整齐:都是鼻音韵尾配塞
12、音韵尾,且两者的发音部位均相同,即双唇音-m配-p、舌尖中音-n配-t、舌根音-配-k。因此,若一个韵部中有阳声韵则必有相配的入声韵,但有阴声韵却未必有相配的入声韵。阴声韵、阳声韵和入声韵(续)韵母部分韵母部分阴声、阳声和入声韵的方言体现u总的来说,这三类韵在各方言中均有所体现,但保留较为完整的是以粤语为代表的东南方言区。u阴声韵各方言都有,但有些方言还有收-y尾的阴声韵,如广州“去”hy33、福州“锯”ky213,该类韵尾未见于古代韵书。u阳声韵中,大部分官话区缺失-m尾韵,有些方言甚至只留下-n或-一种韵尾以至全部消失,广州话则-m、-n、-尾齐备。u入声韵只有粤语保留得较完整,其次是客家
13、话区和部分闽语区。有些方言(如南昌话、潮州话)的部分入声韵尾转为喉塞尾。吴方言区大部和晋语区则丢失所有塞音韵尾,合并为一个喉塞尾。还有的方言(如长沙话)连喉塞尾也已丢失,但入声仍自成一类。韵母部分韵母部分阴声、阳声和入声韵的方言体现(续)韵母部分韵母部分入声韵的方言体现阳声韵的方言体现等韵图和“等” 讲义P12u “等”是传统音韵学的概念,是对各韵的字按韵腹的舌位高低和韵腹的舌位高低和前后前后分的类。从一等到四等,韵腹的舌位不断升高、不断前移。另外还有介音差别,一二等韵无i介音,三等韵有i介音。四等韵是否有i介音尚有争议。如王力先生、杨剑桥等认为四等韵无i介音,而唐作藩先生、游汝杰等认为三四等
14、韵均有i介音。u “等”这一名称来自等韵图(简称韵图),如前边提到的韵镜以及七音略、切韵指掌图等。所谓韵图,简而言之,就是古代等韵学家编制的、用汉字表示的古声、韵、调配合的音节表(参照普通话的声韵调配合表)。韵图中,同一韵部的平上去入四韵各分四层,以表示四等。如合口东韵含“东董送屋”四韵,每韵各分四层,即为一、二、三、四等。韵母部分韵母部分等韵图实例韵镜第二十五转切韵指掌图第二图韵母部分韵母部分十六摄与四等的关系 讲义P12u 等是按韵母不同分的类,而十六摄和206韵也是关于韵的分类,因而二者必定有一定的对应关系。u 按这一标准,十六摄可以分为四等俱全的摄和四等不全的摄。u 依表四可知,四等俱
15、全的摄包括蟹摄、效摄、咸摄、山摄,其他的韵摄都是四等不全的。u 其中:仅有一三等的韵摄:果遇流臻宕曾通 仅有二三等的韵摄:假 仅有三等的韵摄:止深 仅有二等的韵摄:江 仅有二三四等的韵摄:梗韵母部分韵母部分206韵与四等的关系 讲义P12u同样,206韵也可按四等分类,具体情况是(举平以赅上去入):l一等:歌戈模咍泰灰豪侯覃谈寒桓痕魂唐登东冬l二等:麻皆佳夬肴咸衔山删江庚耕l三等:戈麻鱼虞祭废支脂之微宵尤幽盐严凡侵仙元真臻殷谆文阳蒸庚清东钟l四等:齐萧添先青【注】单细线表示只有入声的韵部,双细线表示在一三等重出的韵部,单粗线表示在二三等重出的韵部韵母部分韵母部分40声母与四等的关系u虽然“等之
16、云者,当主乎韵,不当主乎声”(陈澧),但由于韵总要和声母组合形成音节,因此从声韵配合的角度分析四等区别也是有必要的。具体地说,广韵40声母与四等的配合关系为:韵母部分韵母部分帮组帮组非组非组端组端组泥组泥组精组精组知组知组庄组庄组章组章组日组日组见溪见溪疑母疑母群母群母晓母晓母匣母匣母影母影母云以云以母母一等二等三等四等【注】只有部分三等韵能配泥组、精组、知系和以母,如虞韵(遇合三)、尤韵(流开三),即讲义中的“声母多的三等韵”,而另一类“声母少的三等韵”只能与帮组或非组以及见系(不含以母)四等合口只配见溪疑母、晓组和影母,帮组和端系只有四等开口。“呼” 讲义P12u“呼”是对各韵的字按韵头(
17、介音)不同韵头(介音)不同分的类,这一术语延续到现代汉语中仍在使用。u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开、齐、合、撮四呼,但中古汉语却只分开口呼和合口呼。两呼的差别在于前者无u介音,后者有u介音。其在韵图中多分作相邻的两图,一图列开口呼、一图列合口呼。u从韵摄上分,“效、流、深、江”四摄只有开口呼、“遇、通”两摄只有合口呼,其余十个摄都兼有合口呼和开口呼。u从声母上分,帮系字总是不分开合口的,这使得广韵里反切下字和被切字的开合口不同,如“班,布还切;斌,府今切”。而帮组和端系配四等韵只有开口没有合口,只有见系配四等合口。韵母部分韵母部分“两呼八等”和四呼的关系 讲义P12u从古今语音对应的角度说,普通话四呼与古“两呼八等”的可粗略地对应为:l 今开口呼古开口一二等;今齐齿呼古开口三四等;l 今合口呼古合口一二等;今撮口呼古合口三四等u但细究起来,古今“呼”的对应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济宁高新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河南省平舆县中等职业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2024沧源佤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工作人员招聘考试及答案
- 疼痛腰痛康复规范
- 幼儿园冬季卫生保健小知识
- 教育机构二人合资托管合同书
- 心理知识习题(含参考答案)
- 电子商务行业分析报告
- 植物题库含答案
- 企业与员工离职合同样本
- 造价咨询公司组织机构及人员岗位职责
- 中国文化科举制度的等级
- GB/T 700-2006碳素结构钢
- 多发性骨髓瘤NCCN患者指南中文版2022
- GB/T 13441.4-2012机械振动与冲击人体暴露于全身振动的评价第4部分:振动和旋转运动对固定导轨运输系统中的乘客及乘务员舒适影响的评价指南
-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全套课件【最新版】
- 中绿的制度课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抽油机机械系统设计说明书
- 医疗护理品管圈QCC成果汇报之提高住院病人健康宣教的知晓率(问题解决型)
- DBJ41T 074-2013 高压细水雾灭火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规范
- Q∕SY 05262-2019 机械清管器技术条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