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表慧学篇教师用_第1页
出师表慧学篇教师用_第2页
出师表慧学篇教师用_第3页
出师表慧学篇教师用_第4页
出师表慧学篇教师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出师表慧学篇班级: 姓名: (一)【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乙】鲁宗道为谕德时,居近酒肆,尝微行就饮肆中,偶真宗亟召,使者及门,久之,宗道方自酒肆来。使者先入,约曰:“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宗道曰:“第以实言对。”使者曰:“然则公当得罪。”曰:“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真宗果问,使者具以宗道言对。帝诘之。宗道谢曰:“有故人自乡里来,臣家贫无杯盘,故就酒家饮。”帝以为忠实可大用。【注释

2、】德:负责教育太子的官。酒肆:酒馆。微行就饮肆中:这里指鲁宗道乔装改扮前往酒馆饮酒。亟:急迫地。即:如果。上:皇上,这里指宋真宗。第:只。诘:责问。谢:道歉。1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5分) 饮 酒 人 之 常 情 欺 君 臣 子 之 大 罪 也。2下列句子中“之”字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5分) A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醉翁之意不在酒 B 盖追先帝之殊遇 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C 第以实言之 闻之,欣然规往 D 帝诘之 孰视之,自以为不如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10分) (1)以光先帝遗德 光:_ (2)尝微行就饮肆中 尝:_ (3)使者及门 及:_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

3、汉语。(10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即上怪公来迟,何以为对? 5乙文表现了鲁宗道怎样的品质?(5分) 1饮酒/人之常情/欺君/臣子之大罪也。【解析】文言文首先要结合原文的语境,弄清基本意思(喝酒是人之常情,但是欺君确实做大臣的犯的大罪),再根据词语之间的关系(尤其是主谓宾及其附属成分之间的关系,“饮酒”是“人之常情”的主语,“欺君”是“臣子之大罪”的主语,它们之间是并列关系)划分句子的断句之处,同时注意一些句首、句尾(也)的虚词。2B【解析】考点:虚词用法思路:对“之”的几种常用用法必须掌握。A中都是“助词,的”;B中前者是“助词,的”,后者是“代词,它,指这件事”;C中都是“

4、代词他(皇帝)或它(这件事)”;D中都是“代词他(鲁宗道、徐公)”3(1)发扬光大 (2)曾经 (3)到【解析】课内词语解释要准确无误;课外词语要结合语境和联想学过的课文是否出现过该词语。4(1)这实在(的确、确实)是危急存亡的时候(时刻、时期、关头)啊。(2)如果皇上责怪您来晚了,那什么来回答?(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解析】句子翻译最主要的方法是“留(保留法,人名、地名、官职等,以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词语、组(组词法,如“皇上、责怪、对答、回答、换(根据语境替换法,如用“如果”替换“即”;用“您”替换“公”;用“晚”替换“迟”;用“什么”替换“何”;用“拿”替换“以”)”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译、

5、漏译(“也”是语气词,相当于“啊”)情况,再有注意省略、特殊句式(“何以为对”是倒装句式,翻译时按照“以何为对”句序)。5忠实【解析】人物分析要抓住人物的表现,同时注意文中概括性的词语(“帝以为忠实可大用”中的“忠实”)。【参考译文】鲁宗道做人刚正,正直,嫉恶如仇很少容忍,遇到事情敢于直言,不拘谨。作教育太子的官时,家住得离酒店很近,有一次穿着便衣到酒店中,恰巧真宗急召(他)入宫,使者到了门,过了很久,鲁宗道才从酒店回来。使者先回宫了,约定说:“如果皇上怪罪你来晚了,用什么来回答?”鲁宗道说:“(你)只管说实话。”使者说:“你这样是会有罪的。”(鲁宗道)说:“喝酒,人之常情。欺骗君王是做臣子的

6、大罪阿!”真宗果真问了,使者详细地把鲁宗道所说的告诉了皇上。皇帝问鲁宗道,他道歉说:“有老朋友从乡里来,我家贫穷得没有杯盘,所以到酒店去喝。”皇帝因为他忠诚诚实认为可以重用。(二)(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

7、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节选自 出师表)(二)魏郑公谏止唐太宗封禅,曰:“今有人十年长患,疗治且愈,此人应皮骨仅存,便欲使负米一石,日行百里必不可得。隋氏之乱,非止十年,陛下为之良医,疾苦虽已安,未甚充实。告成天地,臣切有疑。”太宗不能夺。 (节选自容斋随笔)注:魏郑公:魏征。封禅: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的祭祀天地的典礼。夺:使之改变。不能夺,无言反驳。 1、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5分)A遗 以光先帝遗德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出师表)B喻 引喻失义 征于色,发于

8、声,而后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C远 亲贤臣,远小人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曹刿论战)D悉 此悉贞良死节之臣 男女衣着,悉如外人(桃花源记) 2、把语段(一)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3、语段(一)中诸葛亮向后主提出了三条建议,其中哪一条最重要?为什么?(10分) 4、同样是劝谏君主,诸葛亮和魏郑公的劝谏艺术有什么不同?(10分) 【答案】1D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比理解文言实词的能力。A项前“遗”为“遗留”的意思,后“遗”为“留给”的意思。 B项前“喻”为“比喻”的意思,后“喻”为“明白”的意思。C项前

9、“远”为“远离”的意思,后“远“为“长远”的意思。D项都是“全、都”的意思。2、(1) 这实在是形式危急决定存亡的关键时刻啊。(2) (2)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这样汉朝的兴隆便为时不远了。3广开言路(原文:诚宜开张圣听)赏罚严明(原文:陟罚臧否,不宜异同)亲贤远佞(原文:亲贤臣,远小人)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原因在于广开言路是前提,执法公平是关键,亲贤远佞是核心,能否做到广开言路和严明赏罚,关键在于能否做到亲贤远佞。【解析】此题考查学生提取信息,理解文意的能力。选段第一层里有关建议的关键词是“诚宜开张圣听”,第二层里的关键词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第三层里的关键词是“亲贤

10、臣,远小人”, 由这些关键词语的意思,分别概括出以上三条建议。4诸葛亮:以情动人,以理服人,由主而次,循循善诱,谆谆告诫,不失人臣身份。 魏征:劝谏不但有大勇,还有大智。他很讲究劝谏艺术,他生动地讲述了一个故事,综合使用了比喻、类比等艺术手法来说理,很有说服力。【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在对比中理解文章的表达手法的能力。题干中“劝谏艺术”提示要从人物语言的艺术特点上分析他们的不同之处。分析人物的语言可以从语言的内容和语言的特色两个方面分析。诸葛亮的话是从内容上来看从三段从三个方面说明三个道理,从语言特色上来看,“先帝”“愿”“陛下”及循循善诱的语气,体现出他作为臣子的身份;魏征的话从内容上来看,他讲

11、了一个故事,从艺术手法来看,拿病人来说理,是把隋朝后的国家比喻成了病人,用病人背米类比增加人民的负担。 【参考译文】魏征竭力劝阻唐太宗举行封禅大典,说:“现在有这么一个人,患病十年,经过治疗,逐渐痊愈。此人应该瘦得皮包骨头,如果一定要让他背着一石米,一天走上一百里路,那是绝对办不到的。隋朝末年的社会动乱不只十年,陛下作为技术精神的医生,(精心调治,)虽然去除了百姓的痛苦,天下平安无事,但是百姓还不富裕。(在这个时候举行封禅大典,)敬告天地大功告成,我实在怀疑这种做法是否妥当。”唐太宗听了,无言反驳。(三)【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

12、,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

13、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乙】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则如之何?”王曰:“弃之。”曰:“士师不能冶士,则如之何?”王曰:“已之。”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王顾左右而言他。选自孟子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0分)(1)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秋: (2)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咨: (3)将军向宠,性行淑均。 淑: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5分) A、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朝而往,暮而归 B、宜

14、付有司论其刑赏 其如土石何 C、试用于昔日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 D、俱为一体 为 宫室之美,妻妾之奉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2)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4、对【乙】文中画线句“比其反也,则冻馁其妻子”的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5分) A等到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已经因冻饿而死。 B等到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 C等到他返回的时候,他的妻子已经因冻饿而死。 D等到他返回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受冻挨饿。5、诸葛亮和孟子都对君王有所期望。结合选文,回答问题。(5分) (1)诸葛亮希望后主能够继承先帝遗志,

15、为此,他就国内政治问题向后主提出了哪三条建议? (2)孟子对齐宣王有怎样的期望? 1(1)时 (2)询问 (3)善2C3(1)因此先帝选拔他们来给予陛下您。(2)希望陛下亲近他们,信任他们,那么汉朝的兴盛就为期不远了。4D5(1)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臣,远小人。(2)希望君王尽职尽责,治理好国家。 【参考译文】孟子对齐宣王说:“如果大王您有一个臣子把妻子儿女托付给他的朋友照顾,自己出游楚国去了。等他回来的时候,他的妻子儿女却在挨饿受冻。对待这样的朋友,应该怎么办呢?”宣王说:“和他绝交!”孟子说:“如果您的司法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应该怎么办呢?”齐宣王说:“撤他的职!”孟子又说:“如果一

16、个国家的治理得很糟糕,那又该怎么办呢?”齐宣王左右张望,把话题扯到一边去了。(四)【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节选自出师表) 【乙】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10分) (1)光: (2)闻: 2、翻译下列语句。(10分) (1)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乙】文中威王采纳了邹忌的建议,采用分等赏赐的办法激励群臣踊跃进谏,用【甲】文中的四字词语表达就是“ ”;【甲】文用“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来预期察纳雅言的效果,【乙】文则用“ ”来彰显纳谏的最终效果。(10分)4、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之后,中国成语大会再次掀起人们学习汉字、成语的热潮。学习成语要追根溯源,请从上面两段文字中各找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