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买卖合同标的物篇一:关于买卖合同的标的物 关于买卖合同的标的物 买卖合同的标的物应包括哪些?是仅限于实物还是包 括未来之物和权利?对此,大陆法系许多国家都作出了明确 的规定,我国合同法则没有明确规定。实体物作为买卖合同 的标的物在各国立法上的规定是一致的。但对于买卖合同的 “标的物”是否包括将来之物,以及是否包括权利的问题, 国外立法也存在不同的立法例,国内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 界均存在不同认识。1. 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是否包括将来之物 将来物,是相对于现在物而言的,在德国民法中,它被 称为“将来财产” 。它是指“现时不存在,将来才能存在的 物,有时也指事实上已存在,不过订约时还不属于当事人所
2、有的物。”就大陆法系国家而言,立法明确规定买卖标的物 的,当以日本和俄罗斯为代表。如日本民法典第 506 条就规 定:“以他人权利为买卖标的时,出卖人负有取得该权利并 转移于买受人的义务。 ”日本的学者和判例也都认为,以他 人权利为标的之买卖有效。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 455 条则明 确规定:“买卖合同可对卖方现有的商品签订,也可以对卖 方将来制造或将来取得的商品签订。 ”就英美法国家而言, 在立法和判例中也大都承认将来物可以成为买卖标的物。如 1979 年颁布的英国货物买卖法中就将 “货物” 的定义扩展到 正在制造中和卖方在买卖合同订立后将占有的物之上。而美 国统一商法典第 205 条也将货物
3、分为现货和期货两种,规 定:“不是现实存在并已特定化的货物称为期货。对期货或 期货中任何权益作出的现售,效力上相当于销售合同” 。不 仅如此,将来物为买卖标的的观点已为有关的国际公约所接受。 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第 3 条第 1 款规定:“供 应尚待制造或生产的货物的合同应视为销售合同。 ”在我国,买卖合同标的物是否包括将来之物呢?依合同 法第 130 条的规定,买卖合同实质是买卖双方进行所有权交 换的合同;第 132 条规定,出卖的标的物应当属于出卖人所 有或有权处分。据此,从理论上,法律并不承认正在制造中 和合同订立后将有的物能够成为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但是, 在经济活动和社会
4、生活实践中,存在着大量以将来之物为标 的物的买卖合同。农副产品预购合同,都是以合同订立时并 不存在、需要过一段时间才会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为标的物 的;许多工业制品定购合同,也是要在合同订立后再组织进 行生产加工的;许多技术开发合同,也是要在合同订立后才 进行研制开发的。对于这些合同,不论是原经济合同法、涉 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还是合同法,都是予以确认和 保护的。因此,虽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我国实际上是承认未来之物可以成为买卖合同标的物的基于上述分析,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出卖人在订立时并 不拥有所有权或处分权,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以拥有所有 权或处分权的合同,不能以标的物不合法为由否认合同
5、的法 律效力,而要依法予以确认并保护。如关于“期货”买卖的 合同,只要不违背其他有关法律的特别规定, 就要予以确认、 保护。否则,就违反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制约着市场经济 的发展。2. 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是否包括权利 对于买卖合同标的物是否应当包括权利,历来有不同的 理解。一种观点认为,作为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是指具有特定 物或种类物特征,并允许进入民事流转的有体物;其他类型 的财产流转(如有价证券、智力创作成果、请求权和使用权 的转让等),则归入其他合同类型研究。另一种观点认为, 买卖的标的包括物和权利两种, 物指有体物, 物附着所有权, 物的买卖即是所有权买卖;权利指所有权以外的其他财产权 利,
6、包括其他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不含人 身权和继承权。上述两种观点均有其各自的道理,世界各国 立法对此也有不同的规定,大体上有两种观点。英美法系国 家大都认为,买卖合同是关于有体物移转财产所有权的活动, 权利不能成为一般买卖合同的标的,而需接受其他法律的调 整。大陆法系国家,大都承认权利作为买卖合同标的物。如 德国民法典第 433 条规定:“因契约买卖,物的出卖人负有 向买受人交付其物,并使其取得该物所有权的义务。权利的 出卖人负有使买受人取得权利的义务。 ”法国民法典第 1598 条在对有体物买卖标的物的范围作了明确界定后, 在第 1607 条也对无形财产的买卖作了明确的规定。俄罗
7、斯联邦民法典 第 1 编第 54 条规定:“本节(指批发买卖合同一节)规定的 原则适用于财产权利买卖。但如果该权利的内容和性质有其 他不同的除外。 ”日本民法典则完全抛弃了将有体物买卖与 其他财产权利分别定义的繁琐做法,将买卖标的统一于“财 产权”这一概念里。我国合同法基本上沿用了英美法上的规定,其所规定的 买卖合同制度基本上只调整以有体物为标的的买卖合同活 动,而不调整以权利为标的的买卖合同活动。而有关权利的转让、买卖分 别由特别法予以调整和规范,如专利法调整有关专利转让合 同、证券法调整股票和债券的买卖活动、商标法调整商标的 转让活动、技术转让合同则在合同法中列出专章作出专门的 规定。这就
8、形成了将实物买卖与权利买卖区分开来的,实物 买卖由合同法调整,权利买卖则由其他特别法来调整的立法 格局。对于没有特别法或其他法律没有规定的,则参照适用 买卖合同制度的有关规定处理。合同法第 174 条对此也作了 明确的规定:法律对其他有偿合同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根据上述分析,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以权利为标的的转 让、买卖合同,应当首先适用有关专门法律或其他法律、行 政法规的规定处理。在其他法律或行政法规没有具体规定和 处理原则时,才参照适用合同法中买卖合同的规定处理。篇二:论关于买卖合同标的物 论关于买卖合同的标的物 买卖合同的标的物应包括哪些?是仅限于实物还
9、是包 括未来之物和权利?对此,大陆法系许多国家都作出了明确 的规定,我国合同法则没有明确规定。实体物作为买卖合同 的标的物在各国立法上的规定是一致的。但对于买卖合同的 “标的物”是否包括将来之物,以及是否包括权利的问题, 国外立法也存在不同的立法例,国内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 界均存在不同认识。1. 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是否包括将来之物 将来物,是相对于现在物而言的,在德国民法中,它被 称为“将来财产” 。它是指“现时不存在,将来才能存在的 物,有时也指事实上已存在,不过订约时还不属于当事人所 有的物。”就大陆法系国家而言,立法明确规定买卖标的物 的,当以日本和俄罗斯为代表。如日本民法典第 506
10、条就规 定:“以他人权利为买卖标的时,出卖人负有取得该权利并 转移于买受人的义务。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 455 条则明确 规定:“买卖合同可对卖方现有的商品签订,也可以对卖方 将来制造或将来取得的商品签订。 ”不仅如此,将来物为买 卖标的的观点已为有关的国际公约所接受。如(联合国国际 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 3 条第 1 款规定:“供应尚待制造或 生产的货物的合同应视为销售合同。 ”在我国,买卖合同标的物是否包括将来之物呢?依合同 法第 130 条的规定,买卖合同实质是买卖双方进行所有权交 换的合同;第 132 条规定,出卖的标的物应当属于出卖人所 有或有权处分。据此,从理论上,法律并不承认正
11、在制造中 和合同订立后将有的物能够成为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但是, 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存在着大量以将来之物为标 的物的买卖合同。许多工业制品定购合同,也是要在合同订 立后再组织进行生产加工的;许多技术开发合同,也是要在 合同订立后才进行研制开发的。对于这些合同,不论是原经 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还是合同法,都 是予以确认和保护的。因此,虽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我 国实际上是承认未来之物可以成为买卖合同标的物的。基于上述分析,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出卖人在订立时并 不拥有所有权或处分权,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以拥有所有 权或处分权的合同,不能以标的物不合法为由否认合同的法 律效力
12、,而要依法予以确认并保护。如关于“期货”买卖的 合同,只要不违背其他有关法律的特别规定, 就要予以确认、保护。否则,就违反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制约着市场经济的发展。2. 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是否包括权利 对于买卖合同标的物是否应当包括权利,历来有不同的 理解。一种观点认为,作为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是指具有特定 物或种类物特征,并允许进入民事流转的有体物;其他类型 的财产流转(如有价证券、智力创作成果、请求权和使用权 的转让等),则归入其他合同类型研究。另一种观点认为, 买卖的标的包括物和权利两种, 物指有体物, 物附着所有权, 物的买卖即是所有权买卖;权利指所有权以外的其他财产权 利,包括其他物权、债
13、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不含人 身权和继承权。上述两种观点均有其各自的道理,世界各国 立法对此也有不同的规定,大体上有两种观点。英美法系国 家大都认为,买卖合同是关于有体物移转财产所有权的活动, 权利不能成为一般买卖合同的标的,而需接受其他法律的调 整。大陆法系国家,大都承认权利作为买卖合同标的物。如 德国民法典第 433 条规定:“因契约买卖,物的出卖人负有 向买受人交付其物,并使其取得该物所有权的义务。权利的 出卖人负有使买受人取得权利的义务。 ”我国合同法基本上沿用了英美法上的规定,其所规定的 买卖合同制度基本上只调整以有体物为标的的买卖合同活 动,而不调整以权利为标的的买卖合同活动。
14、而有关权利的 转让、买卖分别由特别法予以调整和规范,如专利法调整有 关专利转让合同、证券法调整股票和债券的买卖活动、技术 转让合同则在合同法中列出专章作出专门的规定。这就形成 了将实物买卖与权利买卖区分开来的,实物买卖由合同法调 整,权利买卖则由其他特别法来调整的立法格局。对于没有 特别法或其他法律没有规定的,则参照适用买卖合同制度的 有关规定处理。合同法第 174 条对此也作了明确的规定:法 律对其他有偿合同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参 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根据上述分析,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以权利为标的的转 让、买卖合同,应当首先适用有关专门法律或其他法律、行 政法规的规定处理。在其
15、他法律或行政法规没有具体规定和 处理原则时,才参照适用合同法中买卖合同的规定处理。篇三:买卖合同标的物 篇一:论关于买卖合同标的物 论关于买卖合同的标的物 买卖合同的标的物应包括哪些?是仅限于实物还是包 括未来之物和权利?对此,大陆法系许多国家都作出了明确 的规定,我国合同法则没有明确规定。实体物作为买卖合同 的标的物在各国立法上的规定是一致的。但对于买卖合同的 “标的物”是否包括将来之物,以及是否包括权利的问题, 国外立法也存在不同的立法例,国内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均存在不同认识。1. 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是否包括将来之物 将来物,是相对于现在物而言的,在德国民法中,它被 称为“将来财产” 。
16、它是指“现时不存在,将来才能存在的 物,有时也指事实上已存在,不过订约时还不属于当事人所 有的物。”就大陆法系国家而言,立法明确规定买卖标的物 的,当以日本和俄罗斯为代表。如日本民法典第 506 条就规 定:“以他人权利为买卖标的时,出卖人负有取得该权利并 转移于买受人的义务。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 455 条则明确 规定:“买卖合同可对卖方现有的商品签订,也可以对卖方 将来制造或将来取得的商品签订。 ”不仅如此,将来物为买 卖标的的观点已为有关的国际公约所接受。如(联合国国际 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 3 条第 1 款规定:“供应尚待制造或 生产的货物的合同应视为销售合同。 ”在我国,买卖合同标
17、的物是否包括将来之物呢?依合同 法第 130 条的规定,买卖合同实质是买卖双方进行所有权交 换的合同;第 132 条规定,出卖的标的物应当属于出卖人所 有或有权处分。据此,从理论上,法律并不承认正在制造中 和合同订立后将有的物能够成为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但是, 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存在着大量以将来之物为标 的物的买卖合同。许多工业制品定购合同,也是要在合同订 立后再组织进行生产加工的;许多技术开发合同,也是要在 合同订立后才进行研制开发的。对于这些合同,不论是原经 济合同法、涉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还是合同法,都 是予以确认和保护的。因此,虽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我 国实际上是承认未
18、来之物可以成为买卖合同标的物的。基于上述分析,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出卖人在订立时并 不拥有所有权或处分权,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以拥有所有 权或处分权的合同,不能以标的物不合法为由否认合同的法 律效力,而要依法予以确认并保护。如关于“期货”买卖的 合同,只要不违背其他有关法律的特别规定, 就要予以确认、 保护。否则,就违反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制约着市场经济 的发展。2. 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是否包括权利 对于买卖合同标的物是否应当包括权利,历来有不同的 理解。一种观点认为,作为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是指具有特定 物或种类物特征,并允许进入民事流转的有体物;其他类型 的财产流转(如有价证券、智力创作成果、请求
19、权和使用权 的转让等),则归入其他合同类型研究。另一种观点认为, 买卖的标的包括物和权利两种, 物指有体物, 物附着所有权, 物的买卖即是所有权买卖;权利指所有权以外的其他财产权 利,包括其他物权、债权、知识产权中的财产权利,不含人 身权和继承权。上述两种观点均有其各自的道理,世界各国 立法对此也有不同的规定,大体上有两种观点。英美法系国家大都认为,买卖合同是关于有体物移转财产所有权的活动,权利不能成为一般买卖合同的标的,而需接受其他法律的调 整。大陆法系国家,大都承认权利作为买卖合同标的物。如 德国民法典第 433 条规定:“因契约买卖,物的出卖人负有 向买受人交付其物,并使其取得该物所有权
20、的义务。权利的 出卖人负有使买受人取得权利的义务。 ”我国合同法基本上沿用了英美法上的规定,其所规定的 买卖合同制度基本上只调整以有体物为标的的买卖合同活 动,而不调整以权利为标的的买卖合同活动。而有关权利的 转让、买卖分别由特别法予以调整和规范,如专利法调整有 关专利转让合同、证券法调整股票和债券的买卖活动、技术 转让合同则在合同法中列出专章作出专门的规定。这就形成 了将实物买卖与权利买卖区分开来的,实物买卖由合同法调整,权利买 卖则由其他特别法来调整的立法格局。对于没有特别法或其 他法律没有规定的,则参照适用买卖合同制度的有关规定处 理。合同法第 174 条对此也作了明确的规定:法律对其他
21、有 偿合同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没有规定的,参照买卖合同 的有关规定。根据上述分析,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以权利为标的的转 让、买卖合同,应当首先适用有关专门法律或其他法律、行 政法规的规定处理。在其他法律或行政法规没有具体规定和处理原则时,才参照适用合同法中买卖合同的规定处理。篇 二:关于买卖合同的标的物关于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买卖合同的标的物应包括哪些?是仅限于实物还是包 括未来之物和权利?对此,大陆法系许多国家都作出了明确 的规定,我国合同法则没有明确规定。实体物作为买卖合同 的标的物在各国立法上的规定是一致的。但对于买卖合同的 “标的物”是否包括将来之物,以及是否包括权利的问题, 国外立法也存
22、在不同的立法例,国内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务 界均存在不同认识。1. 买卖合同的标的物是否包括将来之物 将来物,是相对于现在物而言的,在德国民法中,它被 称为“将来财产” 。它是指“现时不存在,将来才能存在的 物,有时也指事实上已存在,不过订约时还不属于当事人所 有的物。”就大陆法系国家而言,立法明确规定买卖标的物 的,当以日本和俄罗斯为代表。如日本民法典第 506 条就规 定:“以他人权利为买卖标的时,出卖人负有取得该权利并 转移于买受人的义务。 ”日本的学者和判例也都认为,以他 人权利为标的之买卖有效。俄罗斯联邦民法典第455 条则明确规定:“买卖合同可对卖方现有的商品签订,也可以对卖 方将来
23、制造或将来取得的商品签订。 ”就英美法国家而言, 在立法和判例中也大都承认将来物可以成为买卖标的物。如 1979 年颁布的英国货物买卖法中就将 “货物” 的定义扩展到 正在制造中和卖方在买卖合同订立后将占有的物之上。而美 国统一商法典第 205 条也将货物分为现货和期货两种,规 定:“不是现实存在并已特定化的货物称为期货。对期货或 期货中任何权益作出的现售,效力上相当于销售合同” 。不 仅如此,将来物为买卖标的的观点已为有关的国际公约所接 受。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第 3 条第 1 款规定: “供应尚待制造或生产的货物的合同应视为销售合同。 ” 在我国,买卖合同标的物是否包括将来之
24、物呢?依合同 法第 130 条的规定,买卖合同实质是买卖双方进行所有权交 换的合同;第 132 条规定,出卖的标的物应当属于出卖人所 有或有权处分。据此,从理论上,法律并不承认正在制造中 和合同订立后将有的物能够成为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但是, 在经济活动和社会生活实践中,存在着大量以将来之物为标 的物的买卖合同。农副产品预购合同,都是以合同订立时并 不存在、需要过一段时间才会生产出来的农副产品为标的物 的;许多工业制品定购合同,也是要在合同订立后再组织进 行生产加工的;许多技术开发合同,也是要在合同订立后才 进行研制开发的。对于这些合同,不论是原经济合同法、涉 外经济合同法、技术合同法,还是合同
25、法,都是予以确认和 保护的。因此,虽然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我国实际上是承 认未来之物可以成为买卖合同标的物的。基于上述分析,在司法实践中,对于出卖人在订立时并 不拥有所有权或处分权,但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可以拥有所有 权或处分权的合同,不能以标的物不合法为由否认合同的法 律效力,而要依法予以确认并保护。如关于“期货”买卖的 合同,只要不违背其他有关法律的特别规定, 就要予以确认、 保护。否则,就违反了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制约着市场经济 的发展。 我国合同法基本上沿用了英美法上的规定,其所 规定的买卖合同制度基本上只调整以有体物为标的的买卖 合同活动,而不调整以权利为标的的买卖合同活动。而有关 权利的
26、转让、买卖分别由特别法予以调整和规范,如专利法 调整有关专利转让合同、证券法调整股票和债券的买卖活动、 商标法调整商标的转让活动、技术转让合同则在合同法中列 出专章作出专门的规定。这就形成了将实物买卖与权利买卖区分开来的,实 物买卖由合同法调整,权利买卖则由其他特别法来调整的立 法格局。对于没有特别法或其他法律没有规定的,则参照适 用买卖合同制度的有关规定处理。合同法第174 条对此也作了明确的规定: 法律对其他有偿合同有规定的, 依照其规定; 没有规定的,参照买卖合同的有关规定。根据上述分析,在司法实践中,对于以权利为标的的转 让、买卖合同,应当首先适用有关专门法律或其他法律、行 政法规的规
27、定处理。在其他法律或行政法规没有具体规定和处理原则时,才参照适用合同法中买卖合同的规定处理。篇 三:论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负担 毕 业 论 文题 目:论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负担 专 业:指导老 师:学 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二一二年七月十六日目录 一、买卖合同中“风险”的界 定 2 (一)风险的内 涵 2 (二)风险负担的法律后 果 2 二、风险负担的主要规 则 义 3(二)所有权主义 3(三)交付主义 4三、风险负担的具体适()合同成立主用 4(一)买卖合同一般形态下的风险划分 4(二)特殊形态的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 5三)特种买卖的风险负担 6 四、结 语 7论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负担【摘
28、要】 买卖合同风险负担问题涉及双方当事人的根 本利益 , 是货物买卖合同中的重要法律问题。在当今这个交 易频繁的时代,签署协议即合同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在完成 交易之前必然存在标的物的风险负担问题,那么风险如何分 配学界对此类相关法律规定的理解存在较大的争议和一定 的偏差 , 导致了风险负担规则在实践运用中存在误解和不当 之处。因此 , 本人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 , 对风险负担的基本 概念、立法规定以及具体适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 提出 了个人的一些见解和风险负担的对策。【关键词】 买卖合同 标的物 风险 风险负担一、买卖合同中“风险”的界定(一)风险的内涵“风险”一词,英文是 risk ,
29、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 常被人们在不同意义上使用。在合同法上,广义的风险是指 各种非正常的损失,它既包含因可归责于合同的一方或双方 当事人的事由所导致的损失,又包括因不可归责于合同双方 当事人的事由所导致的损失;狭义的风险仅指因不可归责于 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带来的非正常损失。目前,普遍的法学学术界人士都关注于狭义的风险,即 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由而导致的损失。认为风险具 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风险是指合同项下标的物的毁损 或灭失,所应承担的后果,它发生在合同订立之后。(2)风险的发生,不是由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故意或过失行为所造 成的,当事人对标的物的毁损或灭失, 在主观上并没有
30、过错, 客观上并没有实施损害行为。 (3)导致合同标的物的毁损、 灭失的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 ,是当事人所无法预见的, 且是不可克服和避免的。 (4)通常情况下,对于承担风险责 任的当事人而言,不存在免责的可能性,尤其是不允许当事 人以主观无过错为由提起免责抗辩。买卖合同中标的物的风险是指狭义的风险即买卖合同 的标的物由于不可归责于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毁损、 灭失所造成的损失。风险负担是指该损失应由谁来承担。(二)风险负担的法律后果风险发生后,对双方当事人而言发生如下效力:1、给付义务的免除。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由致标的物毁损灭失而履行不能的,债务人免除给付义务。2、代价让与请求权
31、 代价让与请求权,又称代偿请求权,指债务人因发生给 付不能之同一原因,取得给付标的的代偿利益的,债权人对 于债务人得请求其代偿利益的偿还权利。在发生风险后, 一方当事人给付义务免除,如果对方当事人(债权人)也免 除了对待给付义务,其是否有代偿利益请求权?德国民法第 333 条第二项规定,他方请求债务标的物所得之代偿物的交 付或代偿利益请求权之让与时,仍负对待给付之义务。如代 偿或代偿请求权较债务标的物的价格为少时,其对待给付相 应减少。所以,代偿利益请求权行使与否,由债权人自由决 定,如其行使,则在代偿利益范围内,应为对待给付,如仅 获一部分的利益,应按其比例减少对待给付。3、对待给付返还请求
32、权 债务人负担的给付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由为 给付不能时,债务人的 王利明、崔建远主编: 合同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XX 年版。 史尚宽:债法总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XX 年版,第 594 页。债务消失,同时债权人的债务亦当然消灭。所以债权人 未为对待给付的,必须为对待给付,已为对待给付后,因债 务人所负担的给付发生不能,债权人的给付为无法律上的原 因,可以基于目的消灭的不当得利请求权请求返还。如果债 务人所负担的给付为不能后,债权人不知其为不能而为对待 给付的,可基于非债清偿的不当得利请求权,请求返还。但 如果债权人知道债务人给付不能而仍为对待给付的,不得请求返还。二、风险负担的主要
33、规则 多年来,学者们就风险的转移推出了不少理论,归纳起 来大致有三种,且三种理论都把风险的转移与买卖交易中得 不同事件结合起来。即把风险同买卖合同的缔结相联系,或 与买卖货物的所有权的转移相联系,或与货物的交付相联系。(一)合同成立主义 十九世纪的法律大多采取风险随所有权的移转而移转 的规则。 1804 年的法国民法典第 1583 条规定 : “当事 人就标的物及其价金相互同意时,即使标的物尚未交付,价 金尚未支付,买卖即告成立,而标的物的所有权即依法由卖 方转移到买方。 ”第 1138 条规定 : “自物件应交付时起,即 使尚未现实交付,债权人即成为所有人,并负担该物件受损 的风险,但如交付
34、人迟延交付,物件受损的风险由交付人承 担。”据此法国民法典确定了风险从合同成立时转移于买方 的规则。该规则主要适用于特定物的买卖。瑞士,西班牙及 荷兰等也采纳了这一规则。 法国法之所以采纳风险从合同 订立时转移于买方的规则,与法国民法就物权的变动采债权 意思主义有密切关系。法国法在物权的变动模式方面,采取 的是债权意思说,只要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标的物的 所有权即行转移,而标的物的风险也一并转移。从而使标的 物毁损灭失的风险与标的物的所有权转移相关联。依法国 法,双方当事人达成合意,标的物所有权即当然发生移转, 其之所以规定标的物的毁损灭失的风险从合同订立时起移 转于买方,与其意思主义的物
35、权变动模式是相吻合的,实质 上仍然是由所有权人承担标的物上的意外风险,其风险分配 模式在分类上应当属于所有人主义。显然这一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 合同成立之后,在出 卖人实际交付货物之前,标的物始终处于出卖人的占有之下, 出卖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标的物。在标的物遭受不可归 责于当事人的事由所产生的毁损灭失方面买方难以举证,而 且对于出卖人仍然占有标的物,对标的物享有一定的利益的 情况下,却不承担任何风险,这显然与权利义务一致性原理 相冲突。(二)所有权主义 所有权主义是指标的物风险转移的时间应当于所有权 转移的时间一致。这一原则最早为罗马法采用。英国法以及 曾经受其影响的美国法也采用此原则
36、。风险随所有权转移使风险的转移与交付发生一定程度 的分离。因为字现实生活中,当事人可能交付了标的物,但 并没有发生所有权的移转,或者移转了所有权之后并没有实 际交付。这一理论的确主要依据是所有权是最完整的物权, 只有所有权人才是该物的最终受益人。按照权利义务对等原 则,谁有权享受物的权利和利益,谁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和风险。同时转让标的物所有权是买卖合同的主要特征和法 律后果, 从根本上说, 风险和利益都是基于所有权而产生的, 是所有权的法律后果,是从属于所有权的。所有权主义的 固有缺陷表现在标的物的 刘宗胜:也论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负担 ,云南大学 学报法学版XX年第15卷第2期。 王轶:物权
37、变动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XX 年版,第 334 页 。 孙美兰:论 国际货物买卖中货物损失风险的转移 ,民商法论丛第八 卷,第 659 页。实际控制与风险负担的分离,这对于风险的 有效防范不利,同时也加重了所有权人的负担。(三)交付主义 交付主义是指把风险与所有权的转移区分开来,以物的 实际交付时间作为标的物的风险转移的确定标志,无论标的物的所有权是否转移。均由标的物的实际占有者承担风险, 交付是指权利人将自己占有的物或所有权凭证移转给他人 占有的行为。交付主义最早为德国民法典所采用,美国也采 用交付转移风险的原则。美国法在历史上曾采用所有权主义 原则,在统一商法典的起草过程中,起草人经
38、过讨论, 认为交付主义比所有权主义更为优越,因而改采篇四:论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负担毕业论文题 目:论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负担 专 业:指导 老师:学 生:身份证号:准考证号:二一二年七月十六日目录一、买卖合同中“风险”的界定 . 2(一)风险的内涵 . 2(二)风险负担的法律后果 .风险负担的主要规则 3(一)合同成立主义 3义 (二)所有权 3义 (三)交付 4三、风险负担的具体适 用 4(一)买卖合同一般形态下的风险划分 4二)特殊形态的买卖合同的风险负担 5三)特种买卖的风险负担 6四、结语 7论买卖合同标的物的风险负担【摘要】 买卖合同风险负担问题涉及双方当事人的根 本利益 , 是货
39、物买卖合同中的重要法律问题。在当今这个交 易频繁的时代,签署协议即合同是必不可少的。那么在完成 交易之前必然存在标的物的风险负担问题,那么风险如何分 配学界对此类相关法律规定的理解存在较大的争议和一定 的偏差 , 导致了风险负担规则在实践运用中存在误解和不当 之处。因此 , 本人运用比较、分析等方法 , 对风险负担的基本 概念、立法规定以及具体适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 , 提出 了个人的一些见解和风险负担的对策。【关键词】 买卖合同 标的物 风险 风险负担一、买卖合同中“风险”的界定(一)风险的内涵“风险”一词,英文是 Risk ,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 常被人们在不同意义上使用。在合同法上,
40、广义的风险是指 各种非正常的损失,它既包含因可归责于合同的一方或双方 当事人的事由所导致的损失,又包括因不可归责于合同双方 当事人的事由所导致的损失;狭义的风险仅指因不可归责于 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所带来的非正常损失。目前,普遍的法学学术界人士都关注于狭义的风险,即 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由而导致的损失。认为风险具 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风险是指合同项下标的物的毁损 或灭失,所应承担的后果,它发生在合同订立之后。(2)风险的发生,不是由当事人一方或双方的故意或过失行为所造 成的,当事人对标的物的毁损或灭失, 在主观上并没有过错, 客观上并没有实施损害行为。 (3)导致合同标的物的毁损
41、、 灭失的意外事件(或不可抗力) ,是当事人所无法预见的, 且是不可克服和避免的。 (4)通常情况下,对于承担风险责 任的当事人而言,不存在免责的可能性,尤其是不允许当事 人以主观无过错为由提起免责抗辩。买卖合同中标的物的风险是指狭义的风险即买卖合同 的标的物由于不可归责于买卖合同双方当事人的事由毁损、 灭失所造成的损失。风险负担是指该损失应由谁来承担。(二)风险负担的法律后果风险发生后,对双方当事人而言发生如下效力:1、给付义务的免除。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由致标的物毁损灭失而履行不能的,债务人免除给付义务。2、代价让与请求权 代价让与请求权,又称代偿请求权,指债务人因发生给 付不能之同
42、一原因,取得给付标的的代偿利益的,债权人对 于债务人得请求其代偿利益的偿还权利。在发生风险后, 一方当事人给付义务免除,如果对方当事人(债权人)也免 除了对待给付义务,其是否有代偿利益请求权?德国民法第 333 条第二项规定,他方请求债务标的物所得之代偿物的交 付或代偿利益请求权之让与时,仍负对待给付之义务。如代 偿或代偿请求权较债务标的物的价格为少时,其对待给付相 应减少。所以,代偿利益请求权行使与否,由债权人自由决 定,如其行使,则在代偿利益范围内,应为对待给付,如仅 获一部分的利益,应按其比例减少对待给付。3、对待给付返还请求权 债务人负担的给付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事由为 给付不能时
43、,债务人的 王利明、崔建远主编: 合同法,北京大学出版社 XX 年版。 史尚宽:债法总论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XX 年版,第 594 页。债务消失,同时债权人的债务亦当然消灭。所以债权人 未为对待给付的,必须为对待给付,已为对待给付后,因债 务人所负担的给付发生不能,债权人的给付为无法律上的原 因,可以基于目的消灭的不当得利请求权请求返还。如果债 务人所负担的给付为不能后,债权人不知其为不能而为对待 给付的,可基于非债清偿的不当得利请求权,请求返还。但 如果债权人知道债务人给付不能而仍为对待给付的,不得请 求返还。二、风险负担的主要规则 多年来,学者们就风险的转移推出了不少理论,归纳起 来大
44、致有三种,且三种理论都把风险的转移与买卖交易中得 不同事件结合起来。即把风险同买卖合同的缔结相联系,或 与买卖货物的所有权的转移相联系,或与货物的交付相联系。(一)合同成立主义 十九世纪的法律大多采取风险随所有权的移转而移转 的规则。 1804 年的法国民法典第 1583 条规定 : “当事 人就标的物及其价金相互同意时,即使标的物尚未交付,价 金尚未支付,买卖即告成立,而标的物的所有权即依法由卖 方转移到买方。 ”第 1138条规定 : “自物件应交付时起,即 使尚未现实交付,债权人即成为所有人,并负担该物件受损 的风险,但如交付人迟延交付,物件受损的风险由交付人承 担。”据此法国民法典确定
45、了风险从合同成立时转移于买方 的规则。该规则主要适用于特定物的买卖。瑞士,西班牙及 荷兰等也采纳了这一规则。法国法之所以采纳风险从合同订立时转移于买方的规 则,与法国民法就物权的变动采债权意思主义有密切关系。 法国法在物权的变动模式方面,采取的是债权意思说,只要 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标的物的所有权即行转移,而标 的物的风险也一并转移。从而使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与标 的物的所有权转移相关联。依法国法,双方当事人达成合 意,标的物所有权即当然发生移转,其之所以规定标的物的 毁损灭失的风险从合同订立时起移转于买方,与其意思主义 的物权变动模式是相吻合的,实质上仍然是由所有权人承担 标的物上的意外
46、风险,其风险分配模式在分类上应当属于所 有人主义。显然这一模式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 合同成立之后,在出 卖人实际交付货物之前,标的物始终处于出卖人的占有之下, 出卖人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控制标的物。在标的物遭受不可归 责于当事人的事由所产生的毁损灭失方面买方难以举证,而 且对于出卖人仍然占有标的物,对标的物享有一定的利益的 情况下,却不承担任何风险,这显然与权利义务一致性原理 相冲突。(二)所有权主义 所有权主义是指标的物风险转移的时间应当于所有权 转移的时间一致。这一原则最早为罗马法采用。英国法以及 曾经受其影响的美国法也采用此原则。风险随所有权转移使风险的转移与交付发生一定程度 的分离。因为字
47、现实生活中,当事人可能交付了标的物,但 并没有发生所有权的移转,或者移转了所有权之后并没有实 际交付。这一理论的确主要依据是所有权是最完整的物权, 只有所有权人才是该物的最终受益人。按照权利义务对等原 则,谁有权享受物的权利和利益,谁就应该承担相应的责任 和风险。同时转让标的物所有权是买卖合同的主要特征和法 律后果, 从根本上说, 风险和利益都是基于所有权而产生的, 是所有权的法律后果,是从属于所有权的。所有权主义的 固有缺陷表现在标的物的 刘宗胜:也论买卖合同中的风险负担 ,云南大学 学报法学版XX年第15卷第2期。 王轶:物权变动论,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XX 年版,第 334 页 。 孙
48、美兰:论 国际货物买卖中货物损失风险的转移 ,民商法论丛第八 卷,第 659 页。实际控制与风险负担的分离,这对于风险的有效防范不 利,同时也加重了所有权人的负担。(三)交付主义 交付主义是指把风险与所有权的转移区分开来,以物的 实际交付时间作为标的物的风险转移的确定标志,无论标的 物的所有权是否转移。均由标的物的实际占有者承担风险, 交付是指权利人将自己占有的物或所有权凭证移转给他人 占有的行为。交付主义最早为德国民法典所采用,美国也采 用交付转移风险的原则。美国法在历史上曾采用所有权主义 原则,在统一商法典的起草过程中,起草人经过讨论, 认为交付主义比所有权主义更为优越,因而改采纳交付主义
49、 由于实行所有权主义向交付主义的转化,交付的概念不仅对 于法官而言,而且对于当事人而言也容易判断,这就极大的减少了有关风险负 担的纠纷。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与合同成立主义和所有权主义两 种风险负担规则相比,在买卖合同中,选择交付主义具有以 下优点 :第一 : 保持风险负担与利益享有之间的一致性。享受利 益者承担风险为正义理念之要求。即利益之所在危险之所在 的原则。买卖标的物必须先置于一个人的事实管理之下,他 才有可能对之为使用收益,因此使对标的物有事实上的管领 力的当事人承担风险为妥当。第二,形成控制风险的有效激 励。只有当标的物已置于某人的事实管领下,他才有可能对 物上发生的一切风险进行必要的防范。以免发生损害。也就 是说管领者更有利于防范风险。第三,使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主任工作范文七年级一班工作计划
- 城市轨道交通电气集中进路办理方法培训课件
- 新郎婚礼致辞10篇
- 高一政治:6.2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 执政为民
- 二建法规真题和答案
- 临床试验合同保险条款
- 房租租赁合同的特殊内容
- 合同试运行条款
- 昭苏课件教学课件
- 《动漫形象设计》课件
- 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试验方法
- 海南省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资料(一册和二册)
- 2023年中国铁路南宁局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解、续聘物业服务意见单 选聘物业服务企业选票
- 李孟潮个体心理咨询的操作
- 人工智能课题研究报告PPT模板
- 概率期末考试试题答案《概率论与数理统计B》
- 大学校园交通规划以南京林业大学为例
- 山东2023泰安银行春季校园招聘25人上岸提分题库3套【500题带答案含详解】
- GB/T 11446.9-2013电子级水中微粒的仪器测试方法
- GB 8537-20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