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科学课可以创设哪些有效的科学课堂情境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在现实的情景中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于是乎在这种课改潜能的感召下,越来越多的教师十分重视“情景的创设”, 上课一开始往往呈现这样一种教学流程:教师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学习新课为此,不少教师都要绞尽脑汁、煞费苦心想方设法去创设一个“情景”,当然一个好的“情景”,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和参与动机,能使学生主动地融入问题中,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氛围中,也能够化解教学中的一些重难点。于是乎我们科学课堂中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学习气氛异常的活跃,在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满教室都是嗡嗡声,你
2、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但谁也听不见别人在说什么。特别是交流汇报时,很多学生不会倾听,我行我素,教室里热闹非凡,于是出现了这样的情景:教师走下讲台越来越靠近这位发言的学生。本应是面向全体;本应是最能体现学生理性质疑、自主思考等良好学习习惯的交流活动就这样被教师和发言者之间的“零距离”接触所替代并且匆匆收场。也常常听到科学教师无奈地感叹:科学课堂活动组织、驾驭太难了!细细想之,新课程,带来了新理念和新思想:尊重学生的个性;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这些都无可质疑。那问题出在哪?如果我们对新课程背景下的某些课堂教学行为进行深入反思,就不难发现,我们的一些课堂教学在热热闹闹
3、的表象下却丢失了宝贵的东西“有效”。下面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让小学科学课堂教学更有效。一、在创设情境中面向生活,让学生真正走进“科学探究”。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把“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权利和机会交给学生,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它适应了小学生求知、好玩、好表现的心理特征,促进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我们要根据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年龄特点,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使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科学,更好地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在探究的过程中,最能引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的因素是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智力背景中,可以引起学生的认知兴趣,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激起学生解决问题的自觉意志。所
4、以我们科学课创设情境,应追求实效性,远离“华丽生动”。如一位教师在上测量摆的快慢时是这样导入的:师:教室多了一个装置,是什么?(课前在教室里安装了一个摆的装置)师:生活中你见过这样的装置吗?生1:我家大闹钟有这个装置,整点时会摆动,发出声音。生2:外婆家的古钟也有这个装置。师:谁能让教室的这个摆也动起来?生1:用手的推力。生2:往外拉再放手,它自己就往前。生3:能用风力。师:你的回答很有创意。接着让学生想办法测出教室里的摆10秒钟摆几次,并小组合作设计制作一个摆,测量自己制作的摆10秒钟摆几次。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已成为我们一线教师投身课改所追求的一种时尚和潮
5、流。它不仅调动了学生对学习的热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现实情境。但是,现在我们创设的问题情境似乎越来越优美华丽,也更加动人了,但却远离了实效性。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学生,使学生乐于学习。”情境教学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最好手段,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将学生置于乐观的情感中,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调动学生求知欲望,发展创造思维,培养发现精神。所以我们的科学课应追求实效性,远离“华丽生动”。 二、用实验创设情境 实验是一项兴趣盎然的活动,创设实验情境,科学课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课堂教
6、学中教师要善于采取灵活多样的实验方法,巧妙地安排新异有趣的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动脑,创设寓教于乐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产生动力,主动探索。例如,教气体的热胀冷缩时,教师先演示一个“喷泉”实验,即把一个带有橡胶塞的玻璃管插入瓶底,用一杯热水浇浇瓶,烧瓶内的冷水便会立即从玻璃管口喷出一米多高。学生被这一新奇的现象吸引住,激发了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达到了最好的教学效果。三、用科技史设置故事情境 曾经有一位教育家说过:“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科学教材中一些著名实验、发现事例,是情境教学的优质素材。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授课内容,穿插讲一些生动有趣的名人轶事、历史故事,看一些
7、科学家的照片或插图,能够使学生终生难忘,他们会追踪科学家的思维,去体验创造发明的境界。例如,教生物进化时,讲达尔文从热爱大自然,课余时间常到野外捕捉昆虫,寻找矿石,拣拾贝壳和采集标本的故事;教水的压力和浮力时,讲阿基米德从浴桶水益出来的启发而获得一种“直觉的顿悟”,发现了物体的沉浮规律的故事这些丰富的史料,扣人心弦,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为一体,能够吸引学生进入教学情境,再现科学家们的忘我探索情境,激励学生,陶冶情操,鼓舞斗志,培养发现精神。四、联系旧知识创设情境 巴莆落夫说过:“任何一个新问题的解决,都要利用主题经验中已有的同类题。”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巧设悬念,创设
8、多种新情境,让学生把原有的知识、经验迁移到新情境中,使学生尽可能多的机会在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探求。例如在导体、绝缘体、半导体一课教学中,教师先出示电路板,紧接着提问“有什么方法使小灯泡变亮?”学生答:“用一金属接在开关两端,就能使小灯泡亮起来,这样让学生在这种情境中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动手操作,通过观察小灯泡亮与不亮来证明该物体是导体,还是绝缘体。学生即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 五、利用游戏创设情境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心理特点和教材内容,设计各种游戏、创设教学情境,以满足学生爱动好玩的心理,产生一种愉快的学习氛围。这种氛围不但能增长学生的
9、知识,还能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观察、记忆、注意和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挖掘学生的学习潜力,游戏活动一般有比赛、表演、角色扮演等方式。例如,在教怎样认出它们一课时,在学习了用摸的方法认识东西之后,设计一个摸袋子游戏,给每个小组准备一个牛皮纸袋,里面装有铅笔、橡皮、糖、小刀、硬币、花生等东西,要求学生不准看,只能用手伸进去模,比一比谁摸出的东西最多,最后把东西倒出来看,究竟摸对多少,摸对了的同学开心得不得了,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加深了对科学课的理解,在学中玩,玩中学,学的有劲,玩的开心,增强了学习科学的兴趣。 六、利用想象构思情境爱因斯坦曾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是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想象是学生掌握知识的必要前提,丰富灵活的想象力是构筑知识的重要成分。在课堂教学中,努力设置各种情境激发学生去想象,去构思,培养学生的科幻意识。例如,教叶的蒸腾作用一课时学生通过“植物蒸腾作用”的实验观察,发现罩植物的塑料袋内有很多小水珠,教师启发学生思考塑料袋内的小水珠是怎样形成的?从湿土里进去的吗?(这些水蒸气是从植物的体内跑出来的,植物体应该有什么构造,才往外跑“气”?)学生自然会想象出植物体表面应有水蒸气跑出的孔,这些孔一定很小,是肉眼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教育科技的力量优化教学流程
- 挖掘教育大数据潜力无限的决策支持系统
- 超市收银员培训手册
- 全球创新药研发成本控制与效益分析2025年研究报告
- Cationomycin-生命科学试剂-MCE
-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七校联考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唐山师范学院《农产品市场营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5届江苏省邗江区化学九上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宁夏师范学院《数理统计与随机过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公路货运行业数字化转型与绿色运输模式创新报告
- 腹壁下动脉损伤的血管重建新技术
- (正式版)HGT 6312-2024 化工园区竞争力评价导则
- 施工成品保护方案及措施
- 医保按病种分值付费(DIP)院内培训
- 检修安全培训教材
- 2020长沙市一中新高一入学分班考试试卷
- 洗浴中心的物业管理方案
- 人教版七年级(初一)数学上册全册标准课讲义终稿(教师版)
- 盐酸安罗替尼三线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的III期临床试验
- 二手车买卖合同电子版下载
- YS/T 534.5-2007氢氧化铝化学分析方法第5部分:氧化钠含量的测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