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研究》方案_第1页
《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研究》方案_第2页
《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研究》方案_第3页
《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研究》方案_第4页
《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研究》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研究方 案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及意义(一)课题的现实背景1、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它是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成分,是推进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源动力。学生只有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专心听讲,积极思考,从而学到新的知识。如果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表现出对科学学习的一种特殊情感,学习起来乐此不疲,正所谓“乐学之下无负担”。一位教育家也曾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即他乐意接受,并且很好地消化它。”同样的道理,成功的教学也不

2、应是强制性,而应该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它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强大内驱力。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学是一种教起来使人感到愉快的艺术。”所以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被一种愉快和谐的特殊气氛所陶冶、感染、激励,从而激发对地理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真挚而深厚的情感。这样往往会让学生喜欢上这门学科,从而更加努力、乐意地去学习它。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强调过兴趣的重要性。他说:“知之不如好知,好知不如乐知。”所以由古至今,无论学习什么,都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才能达到学进学好学透的目的。正因为如此,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想方设法

3、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觉性和主动性。2、本课题研究的必要性: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我们教育教学活动的中心。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外界的信息,而是根据先前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地知觉外在信息,构建当前事物的意义。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和学的全过程,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注重过程体验,以此来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初中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大多数初中学生在学习地理过程中都有比较浓厚的兴趣。但在实

4、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的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不够恰当等诸多原因造成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不高,并且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会随着学习内容的难度增加、知识的抽象化程度提高、理性思维要求的提高等原因而降低,这就说明在地理教学中需要针对不同的领域、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兴趣是人对事物的特殊认识倾向,无论是对客观事物的兴趣还是对自身主体的兴趣,总是伴随着快乐、欣喜、满意等肯定的情感体验。而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求知的愿望,是他们力求认识事物、渴望获得知识的一种意向活动。学习兴趣对于学生从事认识、学习、实践、形成能力是一种强大的动力,对于学生的智力开发起着定向、维持和强化的作用。

5、爱因斯坦有句至理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确,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内在动力。大量的观察事实和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对某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时,其注意力就会高度集中,致使其观察细致,思维敏捷,记忆深刻,想象力丰富。在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下,如果能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就等于在学习中添加了“催化剂”,有时甚至可以起到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效果。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开展素质教育,优化课堂教学,实现高质量轻负担课堂的最根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二、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成果、资料综述“兴趣”是个古老而又年轻的话题,古今中外许多的教育家、心理学家都对其做过许多的研究。兴趣是

6、努力寻求知识,积极探究某种事物的心理倾向。兴趣是一种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倾向和选择,是客观事物引起人的情绪和共鸣而产生的。兴趣以认识和探索事物的需要为基础的,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事物本质规律的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跃的因素。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有人研究过,如果一个人对本职工作有兴趣,工作的积极性就高,就能发挥出他全部才能的70%90%;如果一个人对工作没有兴趣,工作积极性就低,只能发挥他全部才能的20%40%。难怪德国伟大作家歌德这样说:如果工作是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认知建构主义理论学生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

7、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学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即个体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自己原有认知结构内的过程;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有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学生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可见,同化是认知结构数量的扩充,而顺应则是认知结构性质的改变。认知个体(学生)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平衡:当学生能用现有图式去同化新信息时,他是处于一种平衡的认知

8、状态;而当现有图式不能同化新信息时,平衡即被破坏,而修改或创造新图式(即顺应)的过程就是寻找新的平衡的过程。学生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2、行为主义理论 这种理论认为:人类学习的起源是外界对人产生刺激使人产生反应,强化这种刺激,才能使人记忆深刻。因此通过控制行为和预测行为,才能控制和预测学习的效果,将行为主义理论应用于研究中,就是要把地理课程资源作为一种刺激源,利用研发 好的课件,对学生产生多种形式的动态信息的刺激,使学生通过多种感官获得丰富的信息,达到促进学习的效果3、认知心理理论认知心理学强调研究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强调人的认识不是由外

9、部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部刺激和认知主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这种观点,学习过程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态度、需要、兴趣、爱好并利用原有认知结构对当前的外部刺激主动做出的,有选择性地信息加工过程。这说明,教师的任务不是简单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器。”,而是主动地对外部刺激所提供的信息进行选择性加工的主体。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现代教育的核心是主体性教育,学生应该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会探索、批判与创新。所以充分的培养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主体性地位在教学过程中得到最有效的发挥。学习有关先进教学方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

10、,在地理教学中强化“思维”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智慧。五、课题研究的内容1、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调查采用座谈等形式分别调查各年级,各班同学学习地理的兴趣,对调查数据进行初步分析;分析归纳兴趣不足的各类原因。2、激发并维持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针对兴趣不足的各类原因分别进行研究。每个小组成员对其中的一个或几个原因采用各种研究方法开展重点研究。3、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进行阶段性小结,形成阶段性成果。4、把阶段性成果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进行检验。5、对初步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修正和完善,汇总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六、课题研究的方法调查法、观察法、分析比较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个案研究法及资料文

11、献法得出一套激发初中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教学模式。七、课题研究对象按照新课程标准和地理教材编排的特点,确定全校所有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初一年级地理任课教师为重点研究人员。八、课题研究的步骤本课题自2011年6月2012年6月,为期一年。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1.62011.8)课题的提出和研究内容的确定,课题组人员的确定和分工,课题方案的确立和申报。第二阶段:课题的实施阶段(2011.92011.11)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学习新课程标准、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教育教学理论,制定研究计划。第三阶段:课题的验证阶段(2011.122012.2)课题组成员全面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并取得初

12、步研究成果。第四阶段:课题的总结阶段(2011.32011.5)课题的总结汇报工作,包括论文的撰写和结题报告的完成。九、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1、课题组成员多次亲沛县实验中学、五中、泰兴洋思中学、扬州一中,听取专家如何进行有效课堂教学和如何培养学生地理学习兴趣的讲座,这为课题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有利因素。2、学校领导重视,提出要在全校开展 “高质量轻负担”的课堂展示活动,这为课题的实施创设了良好的氛围。三、课题研究读书学习计划以及具体时间安排读书时间 所读书目2011年7-9月 杨新 地理教学论 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0月版2011年10-12月 魏宗宣主编中学素质教育湖南人民出版社1998版2012年1-2月 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8至20102012年3-4月 王海龙.创设情景激发兴趣j.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12012年5月 陈澄.地理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