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角度与画面构成_第1页
拍摄角度与画面构成_第2页
拍摄角度与画面构成_第3页
拍摄角度与画面构成_第4页
拍摄角度与画面构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2n角度,就是镜头拍摄时的角度,就是镜头拍摄时的“视点视点”,也可以,也可以说角度是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实际空间中构成说角度是镜头与被摄对象在实际空间中构成的。的。3n拍摄角度的变化是从人们的生活以及习惯演拍摄角度的变化是从人们的生活以及习惯演变而来的变而来的n拍摄角度的变化影响到画面主体与陪体、前拍摄角度的变化影响到画面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及各方面因素的变化。景与背景及各方面因素的变化。n拍摄角度总是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拍摄角度总是千变万化多种多样的。n拍摄角度的变化是由拍摄拍摄角度的变化是由拍摄方向方向、高度高度、距离距离来决定的。来决定的。45n方向变化是指拍摄视角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方

2、向变化是指拍摄视角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化。n摄影者以拍摄对象为中心,进行水平圆周运动摄影者以拍摄对象为中心,进行水平圆周运动寻找拍摄角度。寻找拍摄角度。方向变化方向变化6一、正面结构形式一、正面结构形式n被摄对象的视线或建筑物的朝向与镜头视象被摄对象的视线或建筑物的朝向与镜头视象相对即获得正面结构形式。相对即获得正面结构形式。7一、正面结构形式一、正面结构形式正面结构的优势:正面结构的优势:n毫无保留地再现被摄体正面的全貌或者局部;毫无保留地再现被摄体正面的全貌或者局部;n便于表现人物的横向线条和外部轮廓形式、西便于表现人物的横向线条和外部轮廓形式、西部的对称结构以及面部情感的微妙变化;部的对称结

3、构以及面部情感的微妙变化;n给人稳定、和谐之感和对称、静态之美;给人稳定、和谐之感和对称、静态之美;n强调庄严、隆重、肃穆的气氛;强调庄严、隆重、肃穆的气氛;n表现威严、神圣、古板。表现威严、神圣、古板。8一、正面结构形式一、正面结构形式正面结构的弊端:正面结构的弊端:n呆板并缺乏活跃因素;呆板并缺乏活跃因素;n各种透视关系不明显,没有明确的方向性,不各种透视关系不明显,没有明确的方向性,不利于空间感和立体感的表达;利于空间感和立体感的表达;n不利于表现动势或运动的题材。不利于表现动势或运动的题材。9二、侧面结构形式二、侧面结构形式n如果以正面角度拍摄,就人或物的视向而言,如果以正面角度拍摄,

4、就人或物的视向而言,被摄对象的视线朝向与拍摄者成直角即九十被摄对象的视线朝向与拍摄者成直角即九十度时,通常称为侧面结构形式。度时,通常称为侧面结构形式。10二、侧面结构形式二、侧面结构形式侧面结构的作用:侧面结构的作用:n表现人和物的某种动势;表现人和物的某种动势;n表现人物间的情感交流;表现人物间的情感交流;n表现侧面的情节或细节;表现侧面的情节或细节;n给观者判断、理解画面提供形象信息。给观者判断、理解画面提供形象信息。11二、侧面结构形式二、侧面结构形式侧面结构的注意事项:侧面结构的注意事项:n表现人物间交流时要避免由画面内部结构对表现人物间交流时要避免由画面内部结构对称而形成平分秋色的

5、局面。称而形成平分秋色的局面。12三、斜侧面结构形式三、斜侧面结构形式 介于正面角度和侧面角度之间的角度即斜介于正面角度和侧面角度之间的角度即斜侧面角度。侧面角度。常称为对角线结构形式常称为对角线结构形式既具备正面和侧面角度的优势,又有自身的特点既具备正面和侧面角度的优势,又有自身的特点13三、斜侧面结构形式三、斜侧面结构形式斜侧面角度的作用斜侧面角度的作用:n弥补前两种结构形式的不足,消除画面的呆滞,弥补前两种结构形式的不足,消除画面的呆滞,形成物体间的大小对比;形成物体间的大小对比;n有利于表达空间透视感和物体立体感;有利于表达空间透视感和物体立体感;n充分利用了画面对角线的容量,扩充和伸

6、展空充分利用了画面对角线的容量,扩充和伸展空间。间。14四、背面结构形式四、背面结构形式 被摄体背向镜头,人物轮廓线上升到造型被摄体背向镜头,人物轮廓线上升到造型的主要地位。的主要地位。15四、背面结构形式四、背面结构形式作用与长处作用与长处:n具有很强的参与感。具有很强的参与感。n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悬念效果。在视觉上产生一种悬念效果。n具有借具有借“实实”写写“意意”效果。效果。n背影能够微妙含蓄的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背影能够微妙含蓄的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1617n拍摄高度的变化是从生活中人的视点高度的拍摄高度的变化是从生活中人的视点高度的变化演变而来的。变化演变而来的。n分为分为平角度平角度

7、、仰角度仰角度、俯角度俯角度、顶角度顶角度拍摄。拍摄。高度变化高度变化18一、平角度拍摄一、平角度拍摄摄像机镜头与被拍摄对象处在同一水平线上。摄像机镜头与被拍摄对象处在同一水平线上。平摄的四种情况:平摄的四种情况:n平角度正面拍摄;平角度正面拍摄;n平角度侧面拍摄;平角度侧面拍摄;n平角度斜侧面拍摄;平角度斜侧面拍摄;n平角度背面拍摄。平角度背面拍摄。19一、平角度拍摄一、平角度拍摄平角度拍摄的优势:平角度拍摄的优势:n合乎或接近人们平时的视觉习惯和观察景合乎或接近人们平时的视觉习惯和观察景物的特点,给人正常的视觉感受。物的特点,给人正常的视觉感受。20一、平角度拍摄一、平角度拍摄平角度拍摄的

8、弊端:平角度拍摄的弊端:n背景上重叠杂乱的线条和纷乱的影调色彩毫背景上重叠杂乱的线条和纷乱的影调色彩毫无保留地涌入画面;无保留地涌入画面;n容易造成被摄物体与背景的叠加、堆砌,压容易造成被摄物体与背景的叠加、堆砌,压缩了被摄物体与背景的空间距离;缩了被摄物体与背景的空间距离;n容易出现被摄体等量排列、主次不分的现象。容易出现被摄体等量排列、主次不分的现象。21一、平角度拍摄一、平角度拍摄拍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拍摄中需要注意的问题:n拍摄小场景以人物为主的画面要谨慎处理好拍摄小场景以人物为主的画面要谨慎处理好画面背景;画面背景;n拍摄大场景以风景为主的画面要防止和避免拍摄大场景以风景为主的画面要

9、防止和避免地平线平分画面。地平线平分画面。22二、仰角度拍摄二、仰角度拍摄 摄影机镜头处在正常水平线之下,从低处摄影机镜头处在正常水平线之下,从低处向上拍摄被摄体。向上拍摄被摄体。23二、仰角度拍摄二、仰角度拍摄仰角度拍摄的长处:仰角度拍摄的长处:n在构图上能有效的突出画面中的被摄体,净化在构图上能有效的突出画面中的被摄体,净化环境和背景。环境和背景。n在创作上具有某种歌颂、赞颂之感。在创作上具有某种歌颂、赞颂之感。n仰拍具有潜在意义和暗喻色彩,能给人们象征仰拍具有潜在意义和暗喻色彩,能给人们象征性的联想(高大、向上、稳定、牢固、神圣、性的联想(高大、向上、稳定、牢固、神圣、敬仰、胜利)。敬仰

10、、胜利)。 24三、俯角度拍摄三、俯角度拍摄 摄影机镜头处在正常水平线之上,由高处摄影机镜头处在正常水平线之上,由高处向下拍摄被摄体。向下拍摄被摄体。 25三、俯角度拍摄三、俯角度拍摄俯角度拍摄的作用:俯角度拍摄的作用:n强调被摄对象的地理位置、数量距离,展现强调被摄对象的地理位置、数量距离,展现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相互间的地位感;物体间的相互关系、相互间的地位感;n展现纵向线条。展现纵向线条。26三、俯角度拍摄三、俯角度拍摄俯角度拍摄的长处:俯角度拍摄的长处:n给观众视觉上一种优越感,有效拓展了观众的视野,给观众视觉上一种优越感,有效拓展了观众的视野,扩大了画面视觉信息含量。扩大了画面视觉信息

11、含量。n展示空间感和透视感,交代远近景物的层次关系,交展示空间感和透视感,交代远近景物的层次关系,交代和表现环境气氛。代和表现环境气氛。n使地面上的图案造型效果在画面上充分展开。使地面上的图案造型效果在画面上充分展开。n俯摄还能很好的表现某种气势、地势。俯摄还能很好的表现某种气势、地势。n俯摄能强调规模、数量,交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俯摄能强调规模、数量,交代人物与环境的关系以及环境对主题思想的作用和影响。环境对主题思想的作用和影响。27三、俯角度拍摄三、俯角度拍摄俯角度拍摄的局限:俯角度拍摄的局限: 俯角度拍摄一般不适合表现人物,除了特俯角度拍摄一般不适合表现人物,除了特殊情况下的人物主观镜

12、头之外。殊情况下的人物主观镜头之外。28四、顶角度拍摄四、顶角度拍摄n摄影机镜头近似垂直于地面、位于被摄体上摄影机镜头近似垂直于地面、位于被摄体上方的自上而下拍摄。方的自上而下拍摄。n用顶摄拍摄景物、人物,更能强调相互之间用顶摄拍摄景物、人物,更能强调相互之间的密切关系和造型上的图案变化。的密切关系和造型上的图案变化。n顶摄还能造成观众心理上的高低、大小、上顶摄还能造成观众心理上的高低、大小、上下的悬殊对比。下的悬殊对比。2930距离变化距离变化n拍摄距离变化是指在实际拍摄中,远离或者靠拍摄距离变化是指在实际拍摄中,远离或者靠近被摄体拍摄。近被摄体拍摄。n分为分为远景远景、全景全景、中景中景、

13、近景近景、特写特写五个景别。五个景别。n可用改变实际空间距离或用不同焦距的镜头获可用改变实际空间距离或用不同焦距的镜头获得。得。31一、远景一、远景n远景画面有较大的空间容量,它主要表现自然远景画面有较大的空间容量,它主要表现自然环境、某种气氛、人物周围广阔空间、地点、环境、某种气氛、人物周围广阔空间、地点、自然景观或大场景的群众活动场面;自然景观或大场景的群众活动场面;n表现景物的宏大气势、地势及地理特征;表现景物的宏大气势、地势及地理特征;n一般没有明确的主体。一般没有明确的主体。32一、远景一、远景远景的优势:远景的优势:n体现宏观态势与规模;体现宏观态势与规模;n以画面内的空白、空间、

14、自然景观为主,激发人的情以画面内的空白、空间、自然景观为主,激发人的情绪,调动人的想象与感受力;绪,调动人的想象与感受力;n借助山川、河流、道路、光调的深浅渲染环境特点,借助山川、河流、道路、光调的深浅渲染环境特点,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n创造自然地含蓄美和无限深远的意境。创造自然地含蓄美和无限深远的意境。33一、远景一、远景构图方法:构图方法:n要讲究画面的要讲究画面的“单纯单纯”与简单,要形成影调或色彩的与简单,要形成影调或色彩的整体趋势,同时寻求影调或色调上的对比;整体趋势,同时寻求影调或色调上的对比;n从大处着眼,选择、提炼、确定画中大的线条的走向从大处着眼,选择、提

15、炼、确定画中大的线条的走向与趋势,调整画面大的网络结构;与趋势,调整画面大的网络结构;n要发挥光线在远景画面构图中的关键作用,注意利用要发挥光线在远景画面构图中的关键作用,注意利用光源的投射方向和光线的入射角(逆光、侧逆光);光源的投射方向和光线的入射角(逆光、侧逆光);n可适当考虑选用前景,加大画面形式上的大小、深浅、可适当考虑选用前景,加大画面形式上的大小、深浅、浓淡和暖冷对比。浓淡和暖冷对比。34一、远景一、远景拍摄忌讳:拍摄忌讳:n色彩的色彩的“五彩缤纷五彩缤纷”;n影调的斑斑点点;影调的斑斑点点;n线条的庞杂重叠。线条的庞杂重叠。35二、全景二、全景n全景画面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全

16、景是相对全景画面以主体的存在为前提,即全景是相对画面中的主体而言的。画面中的主体而言的。n分为分为人物全景人物全景、物体全景物体全景、景物全景景物全景。36二、全景二、全景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要保证主体外延轮廓线条的完整性。要保证主体外延轮廓线条的完整性。n主体与环境同等重要,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主体与环境同等重要,相互影响、互为补充,不能顾此失彼。不能顾此失彼。n主体与环境的交融组合才是全景的最佳特色。主体与环境的交融组合才是全景的最佳特色。37三、中景三、中景n中景主要是交待人与人和人与物间的情节交流中景主要是交待人与人和人与物间的情节交流及相互之间的关系,反映人物的动作、姿态、及相互之

17、间的关系,反映人物的动作、姿态、手势。手势。n以展示生动的情节取胜。以展示生动的情节取胜。38三、中景三、中景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在构图时,要注意揭示人或物富有典型意义之在构图时,要注意揭示人或物富有典型意义之处,把中景画面与全景和近景画面的不同之处处,把中景画面与全景和近景画面的不同之处拍摄出来。拍摄出来。n在电视访谈、座谈、栏目主持人现场采访等镜在电视访谈、座谈、栏目主持人现场采访等镜头以中景画面为主,要通过表现人物的外形、头以中景画面为主,要通过表现人物的外形、相互间的动作与姿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相互间的动作与姿态,吸引观众的注意力。39四、近景四、近景n近景画面的表现重点是人物的神

18、情态势和物体近景画面的表现重点是人物的神情态势和物体的局部细节特征。的局部细节特征。n人像摄影常用的景别就是近景。人像摄影常用的景别就是近景。40四、近景四、近景注意事项:注意事项:n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神与态。要着重表现人物的神与态。n在表现人物的神情、窥视人物内心世界的在表现人物的神情、窥视人物内心世界的同时,人物的脸部轮廓、上身动作姿势也同时,人物的脸部轮廓、上身动作姿势也必须关注。必须关注。41五、特写五、特写n特写,突出地强调人或物的一特写,突出地强调人或物的一“点点”,即局部,即局部细节,通过一点窥视人的内心或物的本质。细节,通过一点窥视人的内心或物的本质。n人物特写(头部、手、脚等)

19、、景物特写。人物特写(头部、手、脚等)、景物特写。n利用长焦距镜头或短焦距镜头靠近拍摄,都能利用长焦距镜头或短焦距镜头靠近拍摄,都能获得特写画面。获得特写画面。42五、特写五、特写特写的作用:特写的作用:n实现心灵的交往;实现心灵的交往;n具有突出和强调的作用;具有突出和强调的作用;n能造成一种悬念效果;能造成一种悬念效果;n能形成气氛,造成节奏的重点;能形成气氛,造成节奏的重点;n具有承上启下的转场作用;具有承上启下的转场作用;n特写镜头能在繁杂之中把被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特写镜头能在繁杂之中把被摄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能有效突出主体。能有效突出主体。43五、特写五、特写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拍摄特写时要注意保证光效美、角度拍摄特写时要注意保证光效美、角度美、线条美、质感美。美、线条美、质感美。44六、景别概念与视觉要求六、景别概念与视觉要求n摄影中景别概念要清楚。摄影中景别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