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摘 要我国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品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 在运输和管理的过程中毒害事故时有发生,而且造成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巨大,已成为国家十分重视、社会普遍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本文介绍了课题的目的、意义、要求、课题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研究思想及应解决的主要问题,还有国内毒害品安全管理和运输的法律法规及安全现状。列举了一些常见的毒害品的分子结构和毒理信息,以及相关事故案例、分析。然后从物质分子结构决定物质的毒性这一规律出发,对常见有机毒害品分子结构与其毒性的相关性做了初步研究,找到有机物的分子结构与其毒性之间的关系,为快速识别有毒物质及其毒性强弱提供了判断的依据。并分类列
2、出了多发事故有机毒害品分子结构与毒性大小的表格,总结了无需实验的有机毒害品毒性大小辨别的简易方法。关键字:有机物 分子结构 毒性ABSTRACTThe type and quantity of the chemical are increasing during the process of production,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but in the process of transportation and management poisoning accidents occur frequently. It causes casualties and
3、 huge economic losses and has been taken into account by the country and the society, becoming crying needs of safety problem.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urpose, significance, claim, development, the existing problem of the task, study ideas and the main problem that should be solved. Also, it recomm
4、ends regulation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poison product safety management and transportation. This passage also list molecular structure of toxicology and information of some common poisoning and relevant accident case analysis. After that, from the view of material molecular structure determine su
5、bstances virulence, the passage do a preliminary study of the relevance of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its toxicity, fi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its toxicity. And it can provide judgment of how to quickly recognize toxic material and its toxic factors. It also lists form
6、 of multiple accident organic poison product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its toxic size. At last, this passage summarized the simple method of distinguishing toxicity of organic poison product without doing experiment.Key words:organic molecular structure toxicity目 录第一章 绪论11.1题目来源11.2研究目的和科学意义11.2.1研究目的
7、11.2.2科学意义11.3国内外发展状况和国内存在的问题21.3.1 国内外发展情况21.3.2国内存在的问题3第二章 典型化学品中毒危险性及相应的理化特性归纳62.1化学品中毒危害62.1.1呼吸系统62.1.2血液系统62.1.3中毒性脑病62.2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62.2.1呼吸道62.2.2皮肤72.2.3消化道72.3苯72.3.1分子结构72.3.2健康危害72.3.3毒理学信息72.4甲苯72.4.1分子结构72.4.2健康危害72.4.3毒理学信息82.4.4某鞋厂苯和甲苯中毒事故案例82.5二甲苯82.5.1分子结构82.5.2健康危害82.5.3毒理学信息92.5.4急性
8、混苯中毒92.6酚102.6.1分子结构102.6.2健康危害102.6.3毒理学信息102.7甲基异氰酸酯112.7.1分子结构112.7.2健康危害112.7.3毒理学信息112.7.4印度博帕尔农药厂甲基异氰酸脂(MIC)泄漏事故112.8亚硝酸甲酯112.8.1分子结构112.8.2健康危害122.8.3毒理学信息122.8.4甲酯气中毒事故12第三章 典型多发事故有机毒害物毒性规律133.1芳香族化合物毒性规律133.2酚类物质的毒性规律143.3酯类物质的毒性规律163.3.1甲酸某酯毒性规律163.3.2某酸甲酯毒性规律163.3.3取代基为有毒基团的酯类毒性规律173.4醛类物
9、质的毒性规律173.4.1醛的同系物的毒性规律173.4.2取代基为饱和烃基的醛类物质毒性规律183.4.3取代基为不饱和烃基的醛类物质毒性规律183.5酮的毒性规律193.5.1脂肪族饱和酮毒性规律193.5.2取代基为毒性基团的酮类毒性规律203.6有机物毒性大小判断简易方法20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224.1总结224.2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展望224.2.1研究存在的问题224.2.2课题展望22谢 辞23参考文献24大连交通大学2011届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 绪论1.1题目来源目前全世界化学品的年产量已超过4亿吨,已为人所知的化学品就有五百到七百万种之多,在市场上出售使用的已超过10
10、万种,常用化学品超过7万种,每年还有一千多种新的化学品问世。我国生产、贮存、运输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品种类和数量也越来越多,化学品危险性复杂多样,导致的火灾、爆炸和有害物质泄漏事故也是层出不穷,已成为国家十分重视、社会普遍关注、迫切需要解决的安全问题。我国关于化学品安全和环境管理决策基本上是依据化学品固有的危险性及其潜在危害程度大小进行管理,这就使得对化学品的危险性进行鉴别和分类成为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在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中,大多数危险性较大的物质均为有机化合物,而有机化合物的品种和类别纷繁复杂,危险特性也千差万别,而这主要由其分子结构所决定。1.2研究目的和科学意义1.2.1研究目的本课题拟对
11、危险化学品名录及危险化学品频发事故的品种,应用数理统计分析的方法,找出分子结构与毒害性之间的相关性,为有机化合物的物质危险性鉴定提供一种无需实验手段的可行(便捷)的鉴别方法。结合分子结构与毒害性的相关性规律,提出物质毒害危险性鉴别的注意事项或判定法则。1.2.2科学意义有机物分子结构决定了物质的性质包括毒性。分子结构是指分子的原子构成、原子的连接顺序、分子的大小及立体形状等。物质结构决定物质毒性,不同分子结构所对应的毒性不同。有毒有机物主要包括:酚类物质、有机农药、多氯联苯、多环芳烃、芳香族氨基化合物、各种人工合成的高分子化合物等等。现在,化工业非常发达而且有机物应用广泛,这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毒
12、危险化学品。不同毒性的有毒物质管理、运输、防范、泄漏处理和中毒者治疗方法各不相同,所以分辨有机物的毒性至关重要,由于分子结构决定了毒性,所以就需要研究分子分子结构与毒害的具体关联。而且现存的毒害物毒性大小主要鉴别方法是实验方法,试验方法能够准确的检验出其毒性,但是这种这方法也存在一些不足,太过麻烦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有实验材料,而且实验需要使用白鼠或兔子试毒,观察它们毒发时的毒物剂量和毒发时间,这种方法太残忍也太不人道,而且无法百分之百的预测毒物在人体中的毒性。本课题是为了建立一种不需要实验,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辨别毒害频发事故的品种的简易方法。为了在危险品运输以前,通过鉴别物质毒性来确定
13、运输、管理方法。在事故发生现场也能够很快的确定毒性,从而确定正确的处理方法和中毒者紧急治疗方法。1.3国内外发展状况和国内存在的问题1.3.1 国内外发展情况 目前主要的毒害物毒性鉴别方法是急性毒理学实验方法。其中最为普遍的是动物实验方法1。(一) 急性毒性概念 急性毒性是指机体(人或实验动物)一次(或24小时内多次)接触外来化合物之后所引起的中毒效应,甚至引起死亡。 但须指出化合物使实验动物发生中毒效应的快慢和剧烈的程度,可因所接触的化合物的质与量不同而异。有的化合物在实验动物接触致死剂量的几分钟之内,就可发生中毒症状,甚至死亡。而有的化合物则在几天后才显现中毒症状和死亡,即迟发死亡。此外,
14、实验动物接触化合物的方式或途径不同,“一次”的含义也有所不同。凡经口接触和各种方式的注射接触,“一次”是指在瞬间将受试化合物输入实验动物的体内。而经呼吸道吸入与经皮肤接触,“一次”是指在一个特定的期间内实验动物持续地接触受试化合物的过程,所以“一次”含有时间因素。 (二) 实验目的 1.求出受试化合物对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致死剂量(通常以LD50为主要参数),以初步估计该化合物对人类毒害的危险性。 2.阐明受试化合物急性毒性的剂量反应关系与中毒特征。 3.利用急性毒性试验方法研究化合物在机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过程及其动力学变化。也可用于研究急救治疗措施。 二、实验动物和染毒方法 (一) 实
15、验动物选择 在卫生毒理学领域中,体内试验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最终是为了阐明受试外来化合物对人的急性危害性质和危害强度。所以选择实验动物时,要求在其接触化合物之后的毒性反应,应当与人接触该化合物的毒性反应基本一致,虽然利用任何一种或几种实验动物的急性毒性结果向人外推都必须十分慎重,但这一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仍非常重要。 1.物种选择以选择哺乳动物为主。目前实际应用中以大鼠和小鼠为主,尤以大鼠使用很多。需指出大鼠并非对外来化合物都最敏感。家兔常用于研究化合物的皮肤毒性,包括对粘膜的刺激。猫、狗也用于急性毒性试验,但因价贵不易于大量使用。猪为杂食动物,对一些化合物的生物效应表现与人有相似之处,尤其是
16、皮肤结构与人较近似。但因体大、价贵,不便大量使用。 归纳起来,在进行化合物急性毒性研究中,选择实验动物的原则是:尽量选择对化合物毒性反应与人近似的动物;易于饲养管理,试验操作方便;易于获得、品系纯化,且价格较低的动物。为了有利于预测化合物对人的危害,要求选择两种以上的实验动物,最好一种为啮齿类,一种为非啮齿类,分别求出其急性毒性参数。 一般研究外来化合物急性毒性,需雌雄两性动物同时分别进行,每个剂量组两性动物数相等。急性毒性使用小鼠体重以1825g、大鼠180240g、豚鼠200250g、家兔22.5kg、猫1.52.0kg左右为宜2。1.3.2国内存在的问题在我国毒害品鉴别分类推行的过程中,
17、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化学品鉴别分类工作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实施。首先,毒害品鉴别与分类是化学品管理的基础。我国现行的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安全生产方面的法规,大部分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制订的,安全生产的执法主体及执法客体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我国危险化学品立法管理体系不健全,例如,我国缺少一部控制工业化学品和民用化学品的综合性环境立法。因此,应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法规。由于相关的法规不健全,因此,鉴别分类工作就缺少法律的保障,实施起来缺乏力度。下表为不同运输方法的毒害管理条例和毒害品定义比较。表1-1 毒害品运输管理条例 运输方法毒害品运输管理条例毒害品定义道路运输在运
18、输危险货物的过程中,发生、中毒事故,驾乘人员必须根据承运危险货物的性质,按规定要求,采取相应的救急措施,防止事态扩大;并应及时向当地道路运政机关和有关部门报告,共同采取措施,消除危害;一级毒害品(即剧毒品、烈性毒品),应有市公安机关签发的剧毒物品运输证;危险货物品名表中列明的有毒危险货物和虽未列入危险货物品名表但是具有毒害的新产品的运输铁路运输运输剧毒化学品必须申领公路运输通行证;装运易燃易爆、有毒化学危险物品的车辆通过市区和城镇时,事前要向当地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办理准运证,申请行车路线和时间,运输途中不得随便停车;严禁使用不合格车辆、容器。运输车辆及其容器、包装、槽罐必须符合国家标准。按照规定
19、安装、喷涂警示牌“毒”铁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提到的毒害货物,船舶运输禁止利用内河以及其他封闭水域等航运渠道运输剧毒化学品以及交通部规定禁止运输的其他危险化学品。严禁装载毒害品的车辆上客混船;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列出的毒害品。航空运输禁止以非危险品品名托运毒害品;不得通过航空邮件邮寄毒害品;航空运输的毒害品应当使用优质包装容器,该包装容器应当构造严密,能够防止在正常的运输条件下由于温度、湿度或压力的变化,或由于振动而引起渗漏。毒害品和感染性物质的包装件应根据技术细则的规定装载在航空器上;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和危险品运输手册提到的危险品运输。通过表格的比较不难看
20、出来,不同运输方法关于毒害品的定义并不完全相同,可能有些毒害品就会被漏掉,例如: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提到只有具有较强的毒性的货物才算作有毒危险品,船舶运输主要强调的是毒害对环境的污染;而铁路运输强调的是在运输过程中能发生毒害事故的危险品才算做毒害品,在这一点上航空运输要求比较高,中国民用航空危险品运输管理规定提到凡是对人能够造成毒害的都算毒害品,和公路运输要求近似;可见各部门够不协调统一。其次,我国的毒害品鉴别分类工作起步较晚,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相对缓慢,实验室的软硬件条件至今不能够满足鉴别分类工作的要求,不利于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实施3。我国著名的毒理实验室有:1.江苏省应用毒理学重点实验室依
21、托于南京医科大学,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生殖内分泌毒理学、分子遗传毒理学、神经毒理学和食品毒理学。是卫生部、农业部、省卫生厅、省计量标准监督局等机构认可的保健食品、药物农药水质检测和计量论证合格单位。主要从事新药物、保健食品、新农药、工业化。学品及各种毒物、环境污染物的毒性、毒性机理、功效学和水质检测的科技开发研究。2.国家北京药物安全评价研究中心(NBCDSER),隶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心原为国防工业独立研究室。3.卫生毒理研究室,是中国毒理协会和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等的挂靠单位,隶属于第二军医大学,教研室现有遗传毒理、生殖发育毒理、分子毒理三个功能室。第二章 典型化学
22、品中毒危险性及相应的理化特性归纳2.1化学品中毒危害化学品中毒是由于人们在生活工作中,对化学品保管或使用不当,致使化学品泄漏,对人体造成损害。由于化学品种类的不同,对人体造成的危害也有所不同,主要有过敏、缺氧、昏迷和麻醉、致癌、致畸、致基因突变等。化学品毒性分为:剧毒、高毒、中毒、低毒四级。根据大白鼠急性口服LD50划分,其对应值(mg/kg)如下:剧毒:5;高毒:5-50;中等毒:50-500;低毒:500。2.1.1呼吸系统在工业生产中,呼吸道最易接触毒物,特别是刺激性毒物,一旦吸入,轻者引起呼吸道炎症,重者发生化学性肺炎或水肿。常见引起呼吸系统损害的毒物有某些酸类、酯类、磷化物等。2.1
23、.2血液系统在工业生产中,有许多毒物能引起血液系统损害。如:苯、砷、铅等,能引起贫血;苯、琉基乙酸等能引起粒细胞减少症;苯的氨基和硝基化合物(如苯胺、硝基苯)可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患者突出的表现为皮肤、黏膜青紫;氧化砷可破坏红细胞,引起溶血;苯、三硝基甲苯、砷化合物、四氯化碳等可抑制造血机能,引起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苯可致白血症已得到公认,其发病率为0.14。2.1.3中毒性脑病中毒性脑病多是由能引起组织缺氧的毒物和直接对神经系统有选择性毒性的毒物引起。前者如甲烷等;后者如四乙基铅等。急性中毒性脑病是急性中毒中最严重的病变之一,常见症状有头痛、头晕、嗜唾、视
24、力模糊、步态蹒跚,甚至烦躁、抽搐、惊厥、昏迷等。可出现精神症状、瘫痪等,严重者可发生脑疝而死亡。慢性中毒性脑病可有痴呆型、精神分裂症型、震颤麻痹型、共济失调型等。2.2毒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毒物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体内,在工业生产中,毒物主要经呼吸道和皮肤进入体内,亦可经消化道进入,但比较次要。2.2.1呼吸道呼吸道是工业生产中毒物进入体内的最重要的途径。凡是以气体、蒸气、雾、烟、粉尘形式存在的毒物,均可经呼吸道侵入体内。人的肺脏由亿万个肺泡组成,肺泡壁很薄,壁上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毒物一旦进入肺脏,很快就会通过肺泡壁进入血循环而被运送到全身。通过呼吸道吸收最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其在空气中的浓度
25、,浓度越高,吸收越快。2.2.2皮肤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皮肤吸收引起中毒亦比较常见。脂溶性毒物经表皮吸收后,还需有水溶性,才能进一步扩散和吸收,所以水、脂皆溶的物质(如苯胺)易被皮肤吸收。2.2.3消化道在工业生产中,毒物经消化道吸收多半是由于个人卫生习惯不良,手沾染的毒物随进食、饮水或吸烟等而进入消化道。进入呼吸道的难溶性毒物被清除后,可经由咽部被咽下而进入消化道。2.3苯2.3.1分子结构分子式:C6H6,分子量:78.11。 2.3.2健康危害 第一位因素是接触苯的浓度。第二位因素是接触苯的时间。健康危害:导致再生障碍性贫血以及白血病。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症状是身体虚弱、血液中的白血细胞减少
26、、身体免疫功能下降,严重中毒者全血细胞(包括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都减少,又称再生障碍性贫血。亚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后可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失眠等症状。约经12个月后可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如及早发现,经脱离接触,适当处理,一般预后较原发性再障为好。急性中毒: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苯蒸气,造成急性中毒,发生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像喝醉酒一样,严重者神志昏迷,摔倒,如不及时抢救,可造成死亡。2.3.3毒理学信息毒性:属低毒类毒理学:LD50:930mg/kg(大鼠经口);LD50:9400mg/kg(兔经皮);吸入LC50:10000ppm/7H。2.4甲苯2.4.1分子结构
27、 含有一个苯环和一个甲基。分子式:C7H8。分子量:92.14。2.4.2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急性中毒:短时间内吸入较高浓度本品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部充血、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步态蹒跚、意识模糊。重症者可有躁动、抽搐、昏迷。慢性中毒:长期接触可发生神经衰弱综合征,肝肿大,女工月经异常等。皮肤干燥、皲裂、皮炎。2.4.3毒理学信息毒性:属低毒类。急性毒性:LD50:5000mg/kg(大鼠经口);LC50:12124mg/kg(兔经皮);人吸入71.4g/m3,短时致死
28、;人吸入3g/m318小时,急性中毒;人吸入0.20.3g/m38小时,中毒症状出现。 2.4.4某鞋厂苯和甲苯中毒事故案例事故经过:有一个刚建立不久的鞋厂,它的劳动卫生设施由于资金问题没能投入运行。由于厂房面积小,使用有毒胶水和溶剂的工序与不使用胶水和溶剂工序在同一车间工作。有一天,有8名工人因头晕、乏力、皮下淤斑等表现到当地卫生院就医,当地卫生防疫站接报后到现场调查发现:取该厂使用和的有害化学物为清洁剂、黄胶、白乳胶和快干剂进行测定,其结果显示清洁剂的挥发成分主要是苯。车间空气监测8个点中有6个点的苯和甲苯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对全厂生产工人(包括住院8人)进行应急职业性健康检查,有37人
29、被诊断为职业性苯中毒。事故分析: (1)使用的清洁剂和胶水中含苯量高; (2)车间劳动卫生防护设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无卫生防护设施;(3)生产车间布局不合理,将不同工序的作业安排在一起工作,通风不良,导致苯浓度严重超标。 2.5二甲苯2.5.1分子结构分子式:C8H10,分子量106.17。2.5.2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二甲苯对眼及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急性中毒:短期内吸入较高浓度核武器中可出现眼及上呼吸道明显的刺激症状、眼结膜及咽充血、头晕、恶心、呕吐、胸闷、四肢无力、意识模糊、步态蹒跚。重者可有躁动
30、、抽搐或昏迷,有的有癔病样发作。慢性影响:长期接触有神经衰弱综合征,女工有月经异常,工人常发生皮肤干燥、皲裂、皮炎。2.5.3毒理学信息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5000/(大鼠经口);14100/(兔经皮) 刺激性: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实验:10/(24小时),重度刺激。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DL0):3000mg/m3,24小时(孕74天用药),对胚泡植入前的死亡率、胎鼠肌肉骨骼形态有影响,有胚胎毒性。邻二甲苯:属于低毒类,急性毒性:LD50:1364mg/kg(小鼠静脉)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DL0):1500mg/m3间二甲苯:属于低毒类,急性毒性:
31、LD50:5000mg/kg(大鼠口);14100mg/kg(兔经皮) 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DL0):3000mg/m3。2.5.4急性混苯中毒事故经过:2007年5月3日15时,某防腐公司劳务队3名油漆工在江南造船集团责任有限公司7万6千吨散货船(H2320)四号大舱进行喷漆作业(自述均佩带防毒面罩),1730左右其中1人首先出现头晕、胸闷症状,另2人也相继出现类似症状。这3人相继被监护人员发现后救出,于1855分被送入瑞金医院急诊救治。该船甲板至舱底有5层楼深。发生中毒的3名工人当时就在舱底处喷漆作业,事故发生后调查人员赶到现场时发现已有3条送风管被放入舱底送风,而四号大舱的
32、入口处已成为一个排风口。调查人员在距舱底3层半楼的高处(由于晚间无照明设施)设点采样(采样时间21502210)。采样结果为苯3.1mg/m3、3.4mg/m3、甲苯13.8mg/m3、13.3mg/m3、二甲苯161.0mg/m3、150.3mg/m3。根据现场调查与专家会诊结果,初步诊断本次中毒为一起急性职业性混苯中毒事件。事故分析:三苯属于芳香烃类化合物,是有特殊芳香气味的油状液体。在常温下为无色油状液体,极易挥发。造船业常用作溶剂、稀释剂。在空气中以气状态存在,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长期接触主要损害造血系统。急性中毒是由于短时间内吸入大量苯蒸汽而引起的。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受损症状。轻度有
33、黏膜刺激征,随即出现兴奋或酒醉状态,并伴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重症除上述神经系统症状外,还可出现昏迷、谵妄、阵发性或强直性抽搐、脉细、呼吸浅表、血压下降,严重时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慢性苯中毒主要临床症状表现:神经系统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失眠等,也可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个别晚期会有四肢尖端麻木和痛觉减退的现象。造血系统的异常表现是慢性苯中毒的主要特征,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苯中毒早期的红细胞由于代偿作用及其寿命较长,数量未见明显减少,但晚期可出现全血细胞减少,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调查发现事故现场二甲苯浓度超标(
34、检测结果二甲苯161.0mg/m3、150.3mg/m3,最高容许浓度乙酸甲酯丙酸甲酯,因为就毒性而言,甲酸乙酸丙酸,所以某酸某酯类物质当“某酸”取代基为烷烃基的时候取代基越多毒性越小。表3-4某酸甲酯毒性规律表格物质分子结构简式毒性规律甲酸甲酯毒性 LD50:475mg/kg(大鼠经口) 大 小毒性 LD50:5000mg/kg(大鼠经口)乙酸甲酯丙酸甲酯丁酸甲酯某酸甲酯的毒性范围判断。例如:戊酸甲酯,因为取代基在羧基位置所以比同类物质毒性减小,所以戊酸甲酯毒性小于丁酸甲酯;例如:戊酸乙酯的毒性则小于丁酸乙酯。3.3.3取代基为有毒基团的酯类毒性规律如果取代基中有毒性基团,则毒性大大升高,即
35、氯甲酸甲酯的毒性远远大于甲酸甲酯,而且取代基的毒性越大形成的化合物的毒性越大,即溴甲酸甲酯的毒性大于氯甲酸甲酯,而且如果取代基在羧基上则毒性取代基越多毒性也就越强,如果取代基在酯基上则毒性减弱。并且乙酯的作用比乙酸强,所以氯乙酸甲酯的毒性比氯甲酸乙酯大。这中间有一个特例:硫氰酸乙酯,它属于剧毒,毒性很大,不符合一般规律。表3-5部分酯类毒性规律表格物质分子结构简式毒性规律硫氰酸乙酯毒性 LD50:5mg/kg(兔子经皮) 大 小毒性 LC50:3600mg/m3/10min(小鼠吸入)氯甲酸氯甲酯溴乙酸甲酯溴乙酸乙酯硫氰酸甲酯氯甲酸甲酯氯乙酸甲酯氯甲酸乙酯氯甲酸三氯甲酯酯类物质毒性范围判断,例
36、如:氯乙酸乙酯从表中找到相似的物质氯甲酸乙酯和氯甲酸三氯甲酯,和氯甲酸乙酯比较,取代基在羧基,可得毒性小于氯甲酸乙酯,和氯甲酸三氯甲酯比较,取代基在羟基位置,可得毒性大于氯甲酸三氯甲酯。3.4醛类物质的毒性规律醛,是醛基(-CHO)和烃基(或氢原子)连接而成的化合物。 醛基由一个碳原子、一个氢原子及一个双键氧原子组成。醛基也称为甲酰基。醛是分子里由烃基跟醛基相连的化合物,醛类的通式是RCHO,官能团是醛基(-CHO)。醛可分为脂肪醛、酯环醛、芳香醛和萜烯醛。多发中毒事故的醛类多为脂肪醛和少量的芳香醛。3.4.1醛的同系物的毒性规律脂肪醛的碳链越多毒性越小,即乙醛毒性小于甲醛,但是有一个特例就是
37、丙醛,丙醛的碳链比乙醛长,但是毒性却比乙醛略大。表3-6醛的同系物的毒性规律表格物质分子结构简式毒性规律甲醛毒性 LD50:100mg/kg(大鼠口服) 大 小毒性 LD50:3200mg/kg(大鼠经口)丙醛乙醛丁醛戊醛脂肪醛类毒性范围判断。例如:己醛,由于碳链比戊醛长而且不是特例所以,己醛毒性小于戊醛。3.4.2取代基为饱和烃基的醛类物质毒性规律如果取代基为饱和烃基则毒性减少,而且取代基碳链越长毒性越小。例如2,2-乙基丁醛的毒性小于丁醛。表3-7取代基为烷烃基的醛类毒性规律表格物质分子结构简式毒性规律丙醛毒性大LD50:1410mg/kg(大鼠,经口)毒性小LD50:2800mg/kg(
38、大鼠经口)2-甲基丙醛丁醛毒性大LD50:2490 mg/kg(大鼠经口)毒性小LD50:6400mgkg(大鼠经口)3-甲基丁醛取代基为饱和烷烃基毒性大小判断。例如:4-甲基戊醛,因为取代基为烷烃基所以毒性减小,所以毒性小于戊醛。3.4.3取代基为不饱和烃基的醛类物质毒性规律如果取代基为不饱和烃基则毒性大大增加,但是也符合直链醛的规律,即碳链越长毒性越小例如2-丁烯醛毒性大于丁醛,但是小于2-甲基丙烯醛。表3-8取代基为不饱和烃基的醛类毒性规律表格物质分子结构简式毒性规律2-甲基丙烯醛毒性大LD50:111mg/kg(大鼠经口)毒性小LD50:2810 mg/kg(大鼠经口)2-甲基丙醛2-
39、丁烯醛毒性大LD50:240 mg/kg(小鼠经口)毒性小LD50:2490 mg/kg(大鼠经口)丁醛例如:2-乙基戊烯醛,因为取代基为不饱和烃基所以毒性大于戊醛,而小于2-丁烯醛。芳香醛,当芳环中氢为醛基取代时,毒性减小。芳香醛的刺激作用相当微弱,同时由于挥发性小,其蒸气的麻醉作用也不显著。如苯甲醛的毒性小于苯。醛的麻醉作用随碳原子数目增多而增加,而刺激性相应减弱。甲醛具有特殊的致毒作用。如对粘膜和皮肤有刺激作用,对肝脏和神经有毒性作用,此外还有致突变作用。醛类物质毒性大小判断,首先要确定是脂肪醛还是芳香醛,如果是脂肪醛再确定是饱和醛还是开链不饱和醛,然后再根据一般规律与对应的表格中的物质
40、相比较从而确定毒性范围。3.5酮的毒性规律酮是羰基与两个烃基相连的化合物,酮的官能团羰基-C=O-。根据酮中烃基的不同,酮可分为脂肪酮、脂环酮、芳香酮、饱和酮和不饱和酮。 芳香酮的羰基直接连在芳香环上。3.5.1脂肪族饱和酮毒性规律脂肪族的饱和酮蒸气一般有麻醉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作用。且刺激性随分子量的增加而增加,毒性也越来越强。这里也有一个特例:2-戊酮,2-戊酮的碳链比丁酮长,但是毒性却比丁酮小,可以作为食品添加剂。表3-9脂肪饱和酮毒性规律表格物质分子结构简式毒性规律仲辛酮毒性 LD50:800mg/kg(大鼠腹注) 大 小毒性 LD50:3730mg/k
41、g(大鼠经口)2-庚酮2-己酮2-丁酮2-戊酮直链酮毒性范围判断。例如:5-壬酮,由于碳链长于仲辛酮,所以毒性大于仲辛酮。3.5.2取代基为毒性基团的酮类毒性规律取代基为毒性基团的时候,毒性增加,而且毒性基团取代基越多毒性越强,取代基毒性越强,取代后的酮毒性越强。表3-10取代基为毒性基团的酮毒性规律表格物质分子结构简式毒性规律六氯丙酮毒性 LD50:240mg/kg(大鼠经口) 大 小毒性 LD50:3000mg/kg(大鼠经口)二氯四氟丙酮六氟丙酮丙酮酮类物质的毒性大小判定,首先确定是否为脂肪酮,如果是脂肪酮,再看它是否有取代基,如果没有则符合规律:碳链越长毒性越大,可以通过表3-9比较得出毒性大小范围,如果有取代基且取代基为毒性基团,则取代基毒性越大,酮毒性越大,可以通过表3-10类比。3.6有机物毒性大小判断简易方法 判断步骤:第一步:区分有机物的类别。即是芳香族化合物、酚、酯、醛还是酮。第二步:区分取代基。如果是芳香族化合物在看取代基是否为有毒基团;如果是酚的话也看取代基是否为有毒基团;如果是酯类,要确定取代基在羟基位置还是羧基位置,取代基是烃基还是有毒基团;如果是醛,要确定是否有取代基,取代基是饱和烃基还是不饱和烃基;如果是酮的话,也要确定是否有取代基,取代基是否为有毒基团。第三步:根据规律得结论。如果是芳香族化合物取代基为有毒基团,则毒性会比苯大,如果取代基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化粪池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制度
- 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方案
- 学校中层干部竞岗方案
- 测绘质量检查管理制度
- 审计问题整改闭环管理制度
- 2023年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招聘笔试真题
- 学校2024年春季学期开学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 激素类及血液制品管理制度
- 中坝中心幼儿园-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实施方案
- 带式输送机基础知识培训ppt课件
- JJG 1005-2019 电子式绝缘电阻表(现行有效)
- 精神科护理风险管理及防范.(省会)PPT课件
- 静脉治疗专项培训试题库(含答案)
- 生物校本教材—生活中的生物科学
- 《汽车机械基础》试卷试题(含答案)
- 高空作业平台使用说明书
- 303093 池国华 《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第3版)》思考题和案例分析答案
- 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奖励办法实施细则
- 02安全培训、教育需求识别表
- 餐饮业4D厨房现场管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