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201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12/027a59fd-ef0d-47cf-af77-0b82b1cd504c/027a59fd-ef0d-47cf-af77-0b82b1cd504c1.gif)
![(推荐)201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12/027a59fd-ef0d-47cf-af77-0b82b1cd504c/027a59fd-ef0d-47cf-af77-0b82b1cd504c2.gif)
![(推荐)201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12/027a59fd-ef0d-47cf-af77-0b82b1cd504c/027a59fd-ef0d-47cf-af77-0b82b1cd504c3.gif)
![(推荐)201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12/027a59fd-ef0d-47cf-af77-0b82b1cd504c/027a59fd-ef0d-47cf-af77-0b82b1cd504c4.gif)
![(推荐)201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12/027a59fd-ef0d-47cf-af77-0b82b1cd504c/027a59fd-ef0d-47cf-af77-0b82b1cd504c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3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复习题论语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2)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3)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 )( )(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5)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 )( )(6)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 )( )(7)温故而知新( )(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9)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 )(10)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 )( )( )(11)于我如浮云( )新 课
2、 标 第 一 网(1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 )( )(1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 )(14)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 )( )(15)匹夫不可夺志也( )(16)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短文两篇一、解释词语1、俄而( ) 2、雪骤( ) 3、撒盐空中差可拟( )( )4、公欣然( ) 5、未若柳絮( ) 6.因风起( )7、期行( ) 8、期日中( ) 9、太丘舍去( ) 10、去后乃至( )( ) 11、尊君在不( )( ) 12、相委而去( ) ( ) 13、君与家君期日中(
3、) 14、下车引之( ) 15、元方入门不顾( )虽有嘉肴(1)虽有嘉肴( )( )( )w W w .x K b 1.c o M(2)弗食,不知其旨也( )( )( )(3)虽有至道( )(4)不知其善也( ) (5)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 )(6)教然后知困( )(7)然后能自反也( )( )(8)然后能自强也 ( )( ) (9)教学相长( ) (10)学学半( )(11)其此之谓乎( )(12)兑命( )河中石兽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一寺临河干( )( )(2)山门圮于河( )(3)二石兽并沉焉( )(4)阅十余岁( )(5)求石兽于水中( )(6)竟不可得( ) (7)以为顺流
4、下矣( )(8)棹数小舟( )(9)曳铁钯( ) (10)一讲学家设帐寺中( )(11)尔辈不能究物理( )( )( )(12)是非木杮( )(13)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 )(14)湮于沙上( ) (15)渐沉渐深耳( )(16)不亦颠乎( )(17)众服为确论( )(18)盖石性坚重迎水处( ) (19)啮沙为坎穴( )( )(20)如是再啮( )(21)再转不已( )( ) (22)遂反溯流逆上矣( )( )(23)固颠( )(24)如其言( )(25)然则天下之事( )(26)但知其一( )(27)可据理臆断欤( )(28)凡河中失石( )新|课 |标 |第 |一| 网阅读陈太丘与
5、友期完成2025(共14分)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20、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 (1)元方入门不顾 顾:_ (2) 下车引之 引:_(3) 太丘舍去 去:_ (4)相委而去 委:_2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 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22、 元方面对父亲朋友的粗野语言,针锋相对地指出他的“
6、无信”“无礼”,这说明元方是个怎样的人?(2分)23、有人认为客人已经认错,元方就应该原谅他,而他居然“入门不顾”,弄得客人尴尬之极,无地自容,这的确有些失礼。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2分)24、 有人认为,陈太丘的朋友也有可取之处,你同意这个看法吗?(2分)25、 如果父母不在家,家中来了客人,你该如何接待?(2分)26从文章中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2分) 虽有佳肴 过关检测 一、基础巩固(一)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18分1、虽有佳肴( ) 2、不知其旨也( )3、虽有至道( ) 4、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5、教然后知困( ) 6、然后能自反也 ( )7、然后能自强也( ) 8、学学半( )
7、9、教学相长也( )(二)翻译下列句子。15分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故曰:教学相长也。 5、兑命曰:“学学半。” (3) 填空。34分1、 礼记,又名 , 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 (朝代) (人名)编撰。2、“四书”是指 。“五经”是指 。3、学记是 中的一篇,是中国教育史上的 系统性的 论文。其中许多看法和认识至今仍然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如“因材施教”“ ”等。二、能力提升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
8、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1、翻译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6分 (1) 不知其旨也( )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 兑命( )2、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4分(1)是 故 学 然 后 知 不 足 (2)知 困 然 后 能 自 强 也3、本文的中心句是( )。3分4、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4分 阅读河中石兽1、翻译句子(12分)(1)、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沛,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大水带走呢?(2).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一定在石头下面迎着水流处冲刷沙子成为坑
9、穴。(3).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石头特性是重的,流沙特性是松散轻浮的,石头埋在沙里,越埋越深罢了。(4).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那么天下的事,只了解其一,不了解其二的情况太多了,怎么能只根据某一个道理就主观地判断呢?3、探究在寻找石兽的问题上,庙僧 和讲学家犯了什么错误?为什么只有老河兵提出了正确的方法?(4分) 庙僧和讲学家都犯了脱离实际、主观臆断的错误。老兵则从实际经验出发,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因此能提出正确看法。 4、阅读理解全文后填空。对于河中石兽的位置,寺僧判断其“在水中”、“顺流下矣”;讲学家判断其在_,理由是_;老水兵则判
10、断其在_,是因为“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3分)5、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答:_6.文中讲到了哪几种寻找石兽的方法?他们各自的根据是什么? 答:_陈太丘与友期答案:20.回头看拉、牵离开舍弃,不再等候21、略22、聪明睿智、知书明理、落落大方。23、第一种意见不同意。元方当时才七岁,他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从容不迫地反驳一个成年人,使对方明理,并赢得对方的叹服,维护了父亲的名誉,这已属不易。我们不能对一个七岁的孩子求全责备。 第二种意见同意。父亲的友人已经表示了歉意,应该给人改正过错的机会。人没有一生都不犯错误的,只要改正,就是好的,不能总是抓住人的“小辫子”不放。24、同意。
11、面对元方的反驳,有人很惭愧,想与元方握手道歉,这说明他有知错能改的精神。25、在能确定对方身份的前提下,以礼相待;如果不明对方身份,要机智地探询对方情况,提高安全意识。答案虽有佳肴: 1、即使 2、甘美 3、最好的道理 4、所以 5、不通,理解不了 6、反省 7、自我勉励 8、教人 9、增长(或促进) (二) 1、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 2、所以学习以后就会知道不足,教学以后就会知道自己有理解不了的地方。 3、知道不足,然后就能反过来要求自己;知道困难,然后就能勉励自己。 4、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 5、兑命说:“教育别人,能收到一半的学习效果。” (三)1、小戴礼记,儒,西汉,戴圣 2、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3、礼记 第一篇 教育学(或 教育、教学活动) 教学相长 二、 1、(1)它的 (2)这样以后 (3)通“说”,指殷商时期的贤相傅説。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2)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3、教学相长 4、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理解得更深刻。或:在学习中,当别的同学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学会去教别的同学,这样也能明白自己的不足的地方,同时提升自我。16、“湮于沙下,渐沉渐深”“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求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智能仓储卷帘门系统采购及集成合同
- 2025年度区块链技术应用项目开发与许可合同
- 2025年休假村租赁协议模板
- 2025年建筑工程模板工程承包合同书
- 2025年信用卡债务履行协议
- 2025年金刚石膜工具项目立项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血液系统用药项目规划申请报告模范
- 2025年街头篮球项目规划申请报告
- 2025年放射性药品项目提案报告模式
- 2025年生活用橡胶制品:塑胶盒项目规划申请报告范文
- 2022人脸识别安全白皮书
- 【建模教程】-地质统计学矿体建模简明教材
- 无人机应用案例-石油领域油气管线巡查
- DB23T 2656-2020桦树液采集技术规程
- 重源煤矿 矿业权价款计算书
- PSM工艺安全管理
- GB/T 21872-2008铸造自硬呋喃树脂用磺酸固化剂
- 上海市中小学生语文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测试
- GA/T 501-2020银行保管箱
- 《育儿百科》松田道雄(最新版)
- 轴对称图形导学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