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动态报告(19981999)_第1页
一年来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动态报告(19981999)_第2页
一年来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动态报告(19981999)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年来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动态报告(1998-1999)文章来源 毕业论文网 一年来秦汉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在以下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 一、尹湾汉简:1993年,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尹湾六号汉墓出土了一批简牍,内容涉及西汉末年、军事及生活的许多方面。近年来,有关此方面的论文不断问世。1999年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连云港市博物馆与中国文物研究所合编的尹湾汉墓简牍综论一书。其中所收录的27篇论文,着重于对简牍内容的综合研究,包括对简牍所见上计、建制、官吏除迁、盐铁生产、兵器及汉赋等的论证考述。其中不乏高水平之作。该书同时还收录了对尹湾汉墓出土文物进行研究的文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有关于此的文章散见于

2、其它杂志。研究1998年第5期发表了高大伦的 尹湾汉墓木牍集簿中户口资料研究一文,对集簿中所列户口资料提出了疑问。作者参照现代学理论,从”户口及户与口的比例”、”获流”、”人口性别比”、”老年、少儿人口及老少比”、”高年受王杖的问题”、”老龄化问题”六个方面对集簿进行了考察,发现东海郡女性人口偏多、老年人口偏多。作者认为这当是与汉代赋税义务有关。因为按规定,服各种劳役、兵役的都是成年男性,因此,在户籍统计中向上级多报女性人口、老年人口的做法就可以达到隐瞒丁口数目,以逃避服役或贪污税赋款的目的。集簿中虚报户口的问题反映出西汉中期以后,国家控制力减弱,官场腐败开始表面化。一般来说,考古发掘出土文物

3、,因属第一手资料,容易被研究者认为是真实可信的。该文的可贵之处在于,作者既不轻信其中的统计数字,又能从虚假的数字之中发现真实存在的问题。 许昌师专学报1999年第1期发表了朱绍侯的题为<尹湾汉墓简牍>解决了汉代官制中几个疑难问题的文章。他认为尹湾汉简的出土解决了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以下几个问题:1,确定了乡里与亭邮是两种不同性质不同系统的机构。2,可以确定”三老”是荣誉头衔,而不是在编乡官,更不是乡官中的第一把手。3,理清了国与邑的机构建制和吏员编制。还说明了汉代地方盐铁官,属于与县平级的独立机构。史学月刊1999年第3期还发表了他的另一篇文章:<尹湾汉墓简牍>是东海郡非

4、常时期的资料,作者根据尹湾汉墓简牍所记,发现了一些反常现象,如:东海郡都尉的官秩高于太守、东海郡有12个小县也设有两个县尉、东海郡的官职提升多与镇压山阳铁官苏令暴动有关、东海郡武库储存有过量兵器等,从而得出尹湾汉墓简牍是东海郡非常时期的档案文献的结论。 二、史及中外关系史:历史研究1998年第4期刊载了王素的沮渠氏北凉建置年号规律新探,该文所谈的的北凉是指河西沮渠氏北凉和高昌沮渠氏北凉两个政权。前者为所谓的五胡十六国之一,后者为前者的流亡政权。这两个政权四位统治者所建年号,或者与出土文献不合,或者为传世文献漏略,曾经引起很大争议,国内外研究成果甚多。有的研究者因为沮渠氏北凉在自建年号之外,还曾

5、奉用过大夏真兴、承阳两年号及北魏缘禾、太缘两年号,所以认为北凉使用了两套年号。也的研究者发现了北凉自建年号的规律,如以下依时间顺序排列的三组六个年号:玄始-承玄,义和-承和,建平-承平,显然有规律,”承”均可作继承解释。王素发现在这三组年号中都有中断,如玄始、承玄间中断了5年,义和承和间中断了5年,建平、承平间中断了3年。作者发现前两次中断都是因为其间采用了大夏的真兴、承阳两个年号或北魏的缘禾、太缘两个年号,第三次中断则是因为河西沮渠氏北凉灭亡。由此作者得出了新的认识:北凉自建年号中所用的”承”字并不仅仅是继承之意,更主要的是为了抹去自身曾臣属大夏、北魏的丧权辱国的历史,抹去其间曾经国破家亡的

6、历史。该文的新贡献不仅在于澄清了在北凉年号问题上的混乱认识,更重要的是,它提醒人们注意年号设置中所蕴含的政治涵义。 1998年兰州大学出版社出版了黎虎所著汉唐外交制度史。全书50万字,共三编,上编为汉代外交制度,中编为魏晋南北朝外交制度,下编为唐代外交制度,分别从外交决策制度、外交专职机构、外交关涉机构三方面对上述三个时期的外交决策制度进行了研究。作者在具体讨论之前,首先对中国古代外交发展史的发展阶段做了划分:第一,先秦时期,其主要特点是外交基本上是在中国本土范围内进行的。第二,汉唐时期,其主要特点是打开了通往世界的道路,进入了与域外国家建立外交关系的新阶段;第三,宋元明清时期,其主要特点是盛

7、极而衰,并逐步由古代外交而向近代外交转化。在这个大背景下,作者进而又对汉唐外交与此前的外交做了进一步的对比,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外交主要是配合兼并战争的一种权宜之计,还没有成为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到了汉唐时期,外交的巨大发展,促进了外交制度的确立和完善。主管外交的机构,已逐步发展为国家政权机构的重要部门之一。作者还指出,在中国古代,最初外交管理是附属于民族与封建事务的,形成民族、外交与封建事务三者混通、合一的。汉唐时期,它才逐步从民族、封建事务的附庸地位中摆脱出来。就汉唐间外交史的演变而言,作者着重对决策体制进行了研究,指出,在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决策体制有较大的随意性和一定程度的无序

8、性。基本上是以皇帝决策与公卿百官决策为主的两级决策体制,而到了唐代则发展演变为以御前决策、宰相决策与百官决策为主的三级决策体制。其中宰相决策逐渐成为独立决策层次并日益占居重要地位。从而在皇帝和百官之间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常设决策班子。此外,作者还就外交决策与执行之分离、外交政令与外交事务之分离、主管机构与关涉机构关系之协调、地方外交管理体制诸方面做了深入探讨。关于中国古代外交史,以往的研究极少,该书的工作具有开创性。这方面还有一些工作要做,比如外交思想、外交与中外文化的关系、不同时期外交战略的异同及得失等等。该书的出版无疑为进一步的研究打下了一个扎实的基础。 三、政治史、政治制度史:陈爽所

9、著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一书1998年12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全书除导言外,共分七章:前两章为从”改降五等”到分定姓族:北朝门阀体制确立的历史背景及”四姓辨疑:北朝门阀体制的确立过程及其历史意义。这是本书最重要的部分。以下依次为对北魏世家大族范阳卢氏、太原王氏、荥阳郑氏、及关东风俗传所见诸豪族的个案性研究。最后一章为综论世家大族与北朝政治,意在全书。在世家大族问题的研究上,多年来学界对东晋南朝士族发展脉络的把握显得更为清晰和准确,而对北朝士族的理解和认识则相对模糊和笼统。本书细致分析北朝士族发展,新意颇多。在研究北朝士族问题时,通常的做法是就士族论士族,鲜卑贵族及皇权的存在只是一个一般性的背景,而本书则不是这样,作者对鲜卑贵族、皇权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指出:北魏前期的政治体制具有许多原始部落制和军事制的特点,鲜卑贵族以封君为保障,享有政治和经济上的世袭特权,并在王位继承、军事征讨等军国大政中具有相当的影响力,王权处在贵族的包围之中。以后北魏政局发展的基本趋势是,皇权逐渐摆脱贵族的控制而确立自身独立的权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