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第1课时教学设计3_第1页
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第1课时教学设计3_第2页
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第1课时教学设计3_第3页
1.6利用三角函数测高第1课时教学设计3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利用三角函数测高(第1课时)教学设计说明深圳市龙岗区新梓学校 谢铭杰一、学生知识状况分析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通过锐角三角函数、特殊角函数值、三角函数的计算、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函数的应用等内容的学习,已经掌握了利用角度及测量得到的长度计算物体高度的原理.二、教学任务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在对三角函数的理解基础上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为下一节课的测量物体高作好知识与能力储备,同时根据已掌握的方法,预先策划好测量物体高的方案,并验证其方案的可行性.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能够根据三角函数测高的原理制定测量方案,能够制作测倾器并掌握测倾器测角的方法,能综合应用直角

2、三角形的边角关系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目标,经历制作测倾器的过程,提高学生数学动手能力,并会对仪器进行调整,对测量结果进行矫正,从而使测量结果符合实际;经历策划测量方案的过程,提高数学应用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情感与价值观目标,能够主动积极地思考,积极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不怕困难的品质,在活动中发展合作意识和科学精神.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合理制定方案,掌握用三角函数的知识计算出物体的高度.教学难点:制作测倾器,理解测倾器的构造原理,并对测量结果进行矫正.三、教学过程分析 本课时设计了五个教学环节:掌握测量高度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制定测量方案、讲解测倾器的原理,

3、布置作业(自制测倾器).第一环节 掌握测量物体高度的原理活动内容:1、物体底部可到达;(1)测量以下数值:mce=,an=l,ac=a(2)根据三角函数正切值的原理:在rtmec中,由得,所以,物体高度mn=a+2、物体底部不可到达.(1)测量以下数值:mce=,mde=,ab=b,ac=bd=a(2)根据三角函数正切值的原理:在rtmec中,由得,在rtmed中,由得,所以b=,则所以物体高度为mn=a+活动目的:让学生熟悉掌握三角函数的公式,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温习,同时提高第二课时利用数据解决问题时的能力.注意事项:应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思考,是否还有其他方法测量物体高度,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

4、行归纳总结,加强知识与实际问题的联系.同时发展学生符号化的数学思维习惯.第二环节 实际应用活动内容:例题1,如图,某中学在主楼的顶部和大门的上方之间挂一些彩旗,经测量,得到大门的高度是5m,大门距主楼的距离是30m,在大门处测得主楼顶部的仰角是30,而当时测倾器离地面1.4m,求学校主楼的高度.(精确到0.1米)am30d过a作amcd,在rtadm中,则ab=cm=1.4,,即17.3所以,cd=17.3+1.4=18.7答:学校主楼的高度是18.7米.例题2,河对岸的高层建筑ab,为测量其高,在c处由d点用测量仪测得顶端a的仰角为30,向高层建筑物前进50m到达c处,由d测得顶端a的仰角为

5、45,已知测量仪cd=cd=1.2m,求建筑物ab=的高(精确到0.1米).延长dd,交ab于点e.adbcecd在rtade中,由得,在rtade中,由得,所以50=,则所以物体高度为ab=68.3+1.2=69.5米第三环节 制定测量高度的方案活动内容:1、活动分组:6人一组,分工合作(组长a、器材管理员b、测量员c、记录员d、计算员e、复核员f)2、小组根据需要测量的对象的实际情况,先讨论研究测量方案及具体的操作步骤,分别讨论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操场边的国旗)、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围墙外的居民楼)各需要测量哪些数据.活动目的:明确活动任务,根据方案实施测量计划,确保活动能够

6、组织有序,高效完成测量工作.事前预“算”测量数据,为解决实际问题提前热身.注意事项:提前设计预案,每个成员均要参与设计,清楚自己的分工.给予足够时间让学生经历运算过程,锻炼学生处理数据的能力.第四环节 制作测倾器活动内容:教师展示测倾器,并讲解测倾器的构造及其使用原理.1、把支杆竖直接触地面(可借助直角三角板人手扶稳),使支杆的中心线、铅垂线和度盘的0刻度线重合,这时度盘的顶线pq在水平位置.2、转动度盘,使度盘的直径对准目标m,记下此时铅垂线所指的度数.3、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将“读数”与“仰角”(俯角)建立联系.mm活动目的:明确操作步骤,理解数据与情境的联系.掌握测倾器操作的方式,合

7、理读取数据,并掌握如何减少误差.注意事项:1、目标m要在度盘所在平面内(即目标m在pq所在直线上);2、铅垂线要停稳后,观察者在正面进行读数记录;3、目标m最终高度要加上测倾器本身高度.第五环节 布置作业活动内容: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及要求,课后完成测倾器制作,小组合作完成. 活动目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明确分工,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能力.注意事项:教师讲解仪器制作的方法及要素,确保测倾器误差小.学生作品完成后,教师应进行检查验收,确保收集数据有效.四、教学反思本课时是一节活动课的准备课,应作好活动课的各项准备,提前预判活动课所需要的各种知识与能力上的、动手操作环节上等相关经验储备.不能把本节课当做简单的应用题讲解课,而是要为活动课作好铺垫.课堂是生命绽放的场所,由于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已有经验,不同的情感表达,不同的认知方式,因此老师在组织活动时要放弃齐步走、一刀切的观念,对待结果也不要急于求成,应重视过程,让每个孩子都参与方案讨论中来,慢下节奏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