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物馆工作了五年,来说说孩子怎样参观博物馆会有更大的收获_第1页
在博物馆工作了五年,来说说孩子怎样参观博物馆会有更大的收获_第2页
在博物馆工作了五年,来说说孩子怎样参观博物馆会有更大的收获_第3页
在博物馆工作了五年,来说说孩子怎样参观博物馆会有更大的收获_第4页
在博物馆工作了五年,来说说孩子怎样参观博物馆会有更大的收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在博物馆工作了五年,来说说孩子怎样参观博物馆会有更大 的收获 .本文由小花生网友 amychenamychen 发布于小花生写 作计划,原标题:带孩子参观博物馆时,您思考过这些内容 吗?在博物馆一线岗位工作了五年,我眼见越来越多的家长 带着孩子在博物馆里进进出出,既为许多目标明确的学习型 家长点赞,也为每天所见的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生出了一些小 小的思考。 为什么走进博物馆?只有成年人才能从博物馆中获益吗? 1、人们为什么走进博物馆? 中国博物馆协会高校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主任宋向光曾指出: “现在参观博物馆的主要目的,一个是学习,第二个是感受 一些新的体验,第三个认为参观博物馆是一件有价值的事 情,

2、当人们什么事情都不想去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去做的时 候,这时候博物馆就可能是一个首选。 ” 博物馆里丰富的实物展品是学校和其他社会机构所不具有 的资源, 它们是传统学校教学的良好补充和延伸。 在生活中, 学习知识、教育子女、参加活动、休闲娱乐、随意逛逛、刚 好路过这些都是公众走进博物馆的原因。 2、小孩子能从博物馆参观中获益吗? 我所在的是一家自然历史类博物馆。我发现,对于观众尤其 是少年儿童,形形色色的展品里总有一两件能引起他们的关 注,使他们联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和知识背景,从而激发出 探索、求知的兴趣来。举个例子,看到以下的“生命之水”模型,您想到了什么? 我曾遇到一位两三岁的小宝宝,她一看

3、到这个模型,立刻对 妈妈说:妈妈看,地球“流奶”了!在她眼中,悬垂在下方 的水珠就像一滴奶。 以她的认知水平和经验, 解释得多好啊! 如果是您,您会怎么接话呢?其实家长可以引导的内容很 多,比如:牛奶是什么颜色的?水又是什么颜色的?宝宝看,地球上有哪些颜色?宝宝在哪些时候要用水?个人认为,家长的引导不一定要带有很强的科普性,但一定 要延伸到日常生活中,引发孩子的思考和表达。非常遗憾的 是,很多时候,家长并未意识到这些令人忍俊不禁的话语背 后隐藏着孩子对事物某一方面的认知,因此往往一笑置之, 错过了激发孩子探索力与好奇心的好机会。再看上图这件天 然石膏标本,您觉得它像什么?好些小朋友的反应是:哇

4、! 大巧克力这时你怎么接话呢 o( n_n)o?实际上,两三岁时就来“泡”博物馆的孩子不少。以自然历 史类博物馆为例,其中有大量的动植物标本、化石,相对于 其他类型的博物馆而言,是比较适合少年儿童参观的。尽管 绝大多数祖辈只是为了“找个地方带孩子” ,但以我的观察, 许多孩子刚来时年纪很小, 什么也听不懂, 但到了五六岁时, 已经能头头是道地介绍很多化石、标本,甚至是场景了。一 些孩子最早比较内向怕生,但经常接触陌生人,性格也慢慢 变得外向、活泼了。所以孩子经常来馆里听听讲解、参加科 普活动,在潜移默化中是有收获的。从本质上来说,博物馆的探究学习和孩子们生活中的知识、 技能学习差不多,学说话、

5、学走路、学如厕,学与他人相 处这些都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如果家长能基于 孩子的观察来引导,再反过来以提问和引导来促进孩子的进 一步观察与探究,经过一段时间,孩子自主思考、自主学习 的能力就慢慢建立起来了。若能养成习惯,无疑对家长和孩 子都大有裨益。久而久之,孩子会喜欢博物馆,随着年龄的 增长、认知水平的提升,还可以基于自己的兴趣去探索更加 专业、类型更多样的博物馆、展览馆、纪念馆。除了增长知识以外,获得美学、情感、礼仪等方面的熏陶, 加强人与人、人与社会的联系也是博物馆参观学习的题中之 意。对于小孩如此,成年人更是如此了。因此,到博物馆参 观学习无疑是有意义的。多逛逛博物馆,没准会找到兴

6、趣爱 好之所在呢。怎样参观才能有更大的收获? 1、您和孩子是怎样参观博物 馆的? 漫无目的、走马观花?还是有重点地了解展陈,参与活动? 不少博物馆的展陈区域大,陈列内容丰富,仅凭一次参观就 了解博物馆的全貌是不太可能的。理想的状态是,每次走进 博物馆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多次走进博物馆,注重形成自己 的知识脉络与体系。得不提的一个现象。那就是,不少家长在参观时会睁眼 说瞎话!放上几张图片,大家看看它们是什么?下方这件:“恐龙骨头”?(其实是灰鲸骨骼标本)右面 这件:“海豚”?(其实是鱼龙)眼前这是:“河马”?(看到它的名字了吗?)第一幅图是我们馆一楼序厅的鲸鲨与灰鲸,我认为所有展 品中,灰鲸的心情

7、最郁闷的,为什么?因为每天都有好多好 多人管它叫“恐龙”、“恐龙骨头”、“恐龙化石”!其中很多 是家长。其实大家仔细看看,标本的前方是设有指示牌的, 上面把每个名称都标记出来了好吗?但是,很多人即使就 站在那里,也没有“看”到它的名字。 。“视而不见”的最 佳解释莫过于此。也有的家长在孩子问:“这是什么”的时候,如实地回答不知道。这是很正常的,我们谁也不可能知 道一切。但随后家长却随便给出了自己猜测的答案:大概是 海豚吧?应该是河马吧? 另外一个我经常听到的问题是, 孩子:“这里的东西是真的还是假的?”家长:“当然是假的 呀!”有些还补充上一句“标本嘛! ” 真是让人无奈呀。你都说那是标本了,

8、怎么还说它是假的 呢? 所以,参观时家长可多留心博物馆的指示牌,尽管介绍的内 容相对简短, 但也是重要的知识点。 遇到自己不清楚的问题, 可以询问工作人员,或者也可以用笔记下来、拍个照片什么 的,对孩子说:我们回家一起查一查!这不是很好吗。成就 了一段亲子合作的探究式学习!2、怎样做才能更有效地参观? 参观前,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了解场馆的展示主题,预设参 观时长及重点;到达目的地后,一起收集资料,听讲解员的 讲解,或是租借语音导览器,了解展陈内容;如果有可能, 可以选择参与适合的博物馆科教活动(目前绝大多数的博物 馆都设有微博、微信、 QQ 群等信息平台,有心的家长多是 通过这些平台了解资讯,

9、报名参与的) ;参观结束后,做一 个回顾与总结也很必要哦。 一般来说,带着学习目的的家长与孩子都有自己的想法与思 路,有些家长和孩子还会事先列好一些问题,以便在参观过 程中寻求答案,这样的做法很值得提倡。总的说来,学习的 目的越明确,获得的收获也更多。 怎样为孩子选择博物馆科普活动? 活动是博物馆教育功能发挥的一大载体,许多博物馆都推出了科普活动供观众参与。简单地谈谈我认为重要的几点内 容。1、以孩子的兴趣为导向,兴趣是最好的路引。 2、不应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孩子通过一次活动学到多少具体 知识,而是孩子是否喜欢活动的氛围,是否愿意再次、多次 来参与活动。“太好玩了,我下次还要来参加! ”从工作人

10、员的角度来说, 这也是工作价值的体现。听到这样的话,即使活动策划、组 织的过程很辛苦,也觉得值了!3、特别要注意的一点,一些家长会为了刻意“弥补”孩子 的“缺点”而为孩子报名参加某些活动。举个例子,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语言表达能力差” “普通话 说得不好”而让孩子来参加“小小讲解员” 。报名时时还会 当着工作人员的面强调孩子的“缺点” ,令孩子非常不开心, 内心更加抵触;更有甚者,对带教老师也提出非常令人有压 力的期望:老师,孩子的普通话就靠你们帮忙矫正了!最糟 糕的情况,有的孩子硬着头皮参加了一两次活动就中途不干 了,尽管这种情况非常个别, 但这样的结果显然是事与愿违, 起到的反作用更大了。4

11、、报名活动还是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多方面、多角度地依然以“小小讲解员”活动为例。我们馆的“小小讲解员” 活动非常火爆,许多家长口口相传,成为了活动的“义务宣 传员”。大量的咨询电话中不乏一年级孩子的家长。这些家 长有些共同点:了解到活动口碑不错,急于为孩子“占个坑” 从家长的角度考虑,孩子的理解力、表达力、文字书写能力 在同龄人中是可以的,甚至是不错的,因此参与活动“应该 没有问题”。但是家长没有考虑到的是,孩子在活动中的同 学可能是中高年段的小学生。对于孩子来说,即使只相差一 个学年,各种能力的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当哥哥姐姐很快地 查好资料、做好笔记、编写起各自的讲解内容时,自己却还 在一个一

12、个地码拼音,查字典,多沮丧。有必要过于心急吗?为什么不等到孩子再大一些呢?要知 道,经典活动每年都开展的!同样的,相对于与其他孩子做 比较,我们更应该看到孩子自身在活动里获得的进步。 概括起来,选择参与真正“合适孩子”的活动是最要紧的。 选择很多,这也是在考验家长的判断。参观博物馆(等公共场所)时,您注意到自身的“文明礼仪” 了吗?有礼貌、懂规矩,真诚微笑的人受到的待遇不会太差, 我想大家对这一点不会有太多异议。家长能想到在博物馆中 增长孩子的知识、开阔孩子的视野,培养孩子发现美的眼光, 但是“文明礼仪”这种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也是每个孩子 必须学习的内容,是很容易被我们忽略的。我在年观众量超

13、过百万的博物馆里工作,想问问大家,在参 观博物馆时,是否遇到过下面罗列的情况?您当时又是怎么 想、怎么做的? 参观时:您和家人、朋友在人流中被冲散过吗?您的第一反 应是大声呼叫吗?您曾忙于与他人谈话而忽略了孩子正在 要求您的关注吗?拍照之前,您是否留意过展区能否使用闪 光灯?在开放式的场景中,您留意过展台能否攀登、展品能 否触摸吗?您会边走边看边饮食吗?您会事先留意卫生间、 垃圾桶的位置吗?参观之前,您会有意识地打电话询问注意 事项吗?借用婴儿车、爱心伞等便民设备时,您会小心使用 吗?听公益讲解时,您会和其他观众一起蜂拥而上,把讲解 员团团围住, 使他 /她寸步难行吗?您认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

14、“请轻声细语,文明参观”的提示有作用吗? 休息时:走累了的时候,您会在休息区的座椅上脱了鞋躺卧 休息吗?找不到座位时,您会在大厅席地而坐吗?有人伸直 双腿坐在人来人往的过道处,您怎么看?吃完东西后,您是 如何处理废弃物的? 关于科普活动:临时遇到特殊情况无法参加已预约的科普活 动,您会打电话取消预约吗?您怎么看待活动中的爽约现象 和迟到现象?一项有名额限制的免费活动开始了,您的孩子 没来得及报上名,您会怎么做?一项活动出于各种原因临时 取消了,您能理解吗? 关于孩子:您的孩子是否知道乘坐扶手电梯时应该注意什 么?若他 / 她在电梯上快速行走、 与其他孩子相互追逐、 在电 梯上反向奔跑、在电梯口

15、滞留、玩手机、东张西望,您会置 之不理吗?孩子是否曾在您不注意的情况下自行乘坐过厢 式电梯?他 /她认为电梯的开开停停、 进进出出是一种好玩的 游戏吗?孩子对某一互动装置非常感兴趣,久久不愿离开, 而后面的观众在排队,您会怎么做?您带着孩子在排队等待 体验某一互动装置,孩子按捺不住想要插队,您会劝阻吗? 孩子到服务台刷“第二课堂”卡、盖参观章、询问参观或便 民服务的相关问题时,是怎样称呼工作人员的?是怎样组织 语言的?工作人员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后,孩子是否主动致谢 了?孩子对待场馆的宣传单页, 是认真收好, 还是拿上几份, 看完就随意丢弃了?在场馆门口收到一些小玩具(弹球、彩 带、竹蜻蜓等),孩子会自觉先收起来, 还是边走边玩呢? 当 有人提醒您的孩子不要奔跑、不要喧哗、不要攀爬展台、文 明参观时,您会怎么做?您会帮着开脱,说“他 /她又没有在 跑”、“孩子小,不懂事”吗? 关于如厕:小宝宝忽然要上厕所,您会立刻向工作人员、保 安员、保洁员、志愿者、其他观众求助厕所的位置吗?当来 不及赶到厕所,您不得已带着宝宝就近解决在地面上、展台 上、垃圾桶里、洗手台里甚至花坛中以后,您会通知工作人 员处理吗?或者,您会亲自处理吗?在卫生间里发现到处随 意丢弃的卫生纸和污浊的地面,您的感觉如何?发现上一位使用者没有做到“来也匆匆,去也冲冲”,您的感觉如何?如厕时您会关上厕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