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人琴俱亡(教学案)_第1页
十三人琴俱亡(教学案)_第2页
十三人琴俱亡(教学案)_第3页
十三人琴俱亡(教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十三人琴俱亡刘义庆【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疏通文意,明确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意思。过程与方法1、世说新语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2、人琴俱亡之中,初具的小说艺术特色。3、子猷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文章的内容,体会人物的心情和个性特点,感受兄弟亲情。【教学重难点】1、世说新语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和作用2、人琴俱亡之中,初具的小说艺术特色。3、子猷前后的表现是否矛盾。【教学法】自主合作讨论【课时】1课时【预习导学】1 导入新课课堂提问:同学们通过预习对世说新语有何认识? 了解哪些?2作者链接文収庆,南朝宋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侄儿,世袭临川王。世说新语,是记载魏晋人物言谈逸事的笔

2、记小说、志人小说。全书分德行、言语、 政事、文学等三十六个门类,较为集中地反映了魏晋时期的社会面貌和士大夫的思想性格。人琴俱亡选自世说新语伤逝。【合作探究展示】一、 读书(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对作品有大概的把握,反复读书培养语感,为翻译,背诵 奠定基础)1、学生朗读作品,教师纠正字音:笃(d u )都(d u )丧(s mg ) ( s eng )了( li do)舆(y u )调(ti do)恸(t mg2、体朗读课文3、师范读课文(注意在范读期间,容易读错的字音要重读)二、 对文中主要人物的把握:学生活动:学生读出他们课下找到的相关资料(一)子猷:王徽之,是王羲之之子,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

3、。在世说新语中对其 生平逸事有大量记载。教师补充资料:1、王子猷出都,尚在渚下。旧闻桓子野善吹笛,而不相识。遇桓于岸上过,王在船中,客有识之者,云是桓子野。王便令人与相闻云:“闻君善吹笛,试为我一奏。”桓时已贵显,素闻王名,即便回下车,踞胡床,为作三调。弄毕,便上车去。客主不交一言。2、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 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 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二)子敬:王献之,王羲之之子。东晋著名书法家。主要作品洛神赋三、 扫清字、词、句等障碍(使学生能掌握作品大意,为

4、理解作品中心思想奠定基础) 小组活动:1. 以平时要求的四人为一小组活动。2. 结合工具书、课下注释读课文。3. 读懂课文,把握大意,全班交流。要符合新课标的精神, 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成为课堂的主体,调动其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增加互动性,调动课堂气氛课堂检测一:找出下列翻译的不当之处。1、原文: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翻译:子猷向左右问:“为什么总听不到子敬的消息。”改错:左右:近旁的人,这里指近侍2、原文:语时了不悲。翻译:说完话后根本就不悲哀。改错:说话时完全不悲伤。了:完全3 、原文:便径入坐灵床上。翻译:(子猷)从小路上走向灵床。改错:(子猷)径直坐在灵床上。比较阅读:(分析人物形象

5、)王子猷、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 ”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伤逝第十七)人琴俱亡!”因顿绝,先有背疾,遂溃裂,月余亦卒。(晋书?列传十五)1、子猷、子敬兄弟感情深厚,在上面两个语段之中都有反映2、在语段一之中人物形象刻画很有个性,请你摘抄其中充分展示子猷个性的语句体会 子猷的形象,并说一说这些语句与语段二之中哪些语句相照应。3、子猷对弟弟有深厚的情谊,但弟弟死后他一开始并没有哭,这是为什么?你能从语 段二之中找到答案吗?(教师通过对此题

6、的分析,使学生更加了解其中的人物形象,以及后人用“人琴俱亡”一词表达对死者无限哀悼之情的主要原因)四、 小结:课文内容结构人亡俱病笃冋左右子敬先亡奔丧不哭手足情深人琴俱亡取琴弹不调掷地琴亡恸绝久月余亦卒在此结构之中,小说的雏形依稀可见。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形式业已具备。叙 事较为完整,情节波荡起伏,首尾呼应,实为一佳作。在整理结构的同时,让学生试背文章, 完成大纲要求。五、布置作业:拓展思维:根据人琴俱亡写一篇亲情故事,更好的体味其中的情感。【反馈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王子猷()病笃()了()不悲舆()不调()恸()绝2.解释下列加点词。(1)王子猷,子敬俱 病笃:(2)而子敬先亡。(

7、3)何以都不闻消息。(4)语时了不悲。(5)便索舆 来奔丧。(6)子敬素 好琴。(7)便径入坐灵床上。 (8)弦既不调。(9)因恸绝良久。(10)月余亦卒。3 人琴俱亡选自 作者是,他是 (朝代)文学家,人琴俱亡的意思是:“”4.文中说“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你认为“不调”的原因是:5 世说新语中很多故事发展为成语人琴俱亡发展的一个成语是。这则故事表现了:6.翻译句子:(1)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2 )子敬子敬,人琴俱亡。(3)因恸绝良久。1. y du d u li ao y u ti do t eng2. 俱:都。而:顺承,不译何以:以何,为什么。语:说话。了:完全。便:就。索:要。舆:轿子。素:一向。径:直往。既:已经。因:于是。绝:气息中止。卒:死3. 笔记体小说世说新语刘义庆 南朝宋 人琴俱亡,睹物思人,悼念死者。4.“不调”既是写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