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资料来源:来自本人网络整理!祝您工作顺利!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策略 现代文阅读是高考语文必考的题型,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需要留意些什么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策略,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策略:(一)文章的表达技巧的分析鉴赏 1、修辞手法 (1)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点明所用修辞手法。 (2)明确答题方向。答题时,肯定要结合语句内容分析每一种修辞手法的详细作用。 一般说来: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方、拟人、夸大;构造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加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 详细如
2、下: 比方使事物生动、形象、详细,给人以鲜亮的印象;化无形为有形。使奥秘的道理粗浅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详细形象生动地突出本体的什么特点,从而增加文章的兴趣性、生动性。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对象+特性 拟人使物具有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能使读者对所表达事物产生鲜亮的印象,产生剧烈的感情,引起共鸣。(比较:颜色鲜亮,描绘形象,表意丰富)假如在人称上将物说成你等,不仅具有使物具有人的某种情感,便于抒发某种感情,而且有显得亲切自然的表达效果。 排比剧烈表达的思想感情。增加气概、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突出强调。议论文往往增加语势,起到了强化论证观点的作用。用来说理,可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
3、透彻;用来抒情,可把感情抒发淋漓尽致。 答题格式:强调了+对象+特性 夸大可以引起丰富的想象,更好地突出事物的特征,表达感情更剧烈,引起读者的剧烈共鸣。放大观点感情,强调爱憎是非,美丑更加鲜亮。 对偶形式上音节整齐均匀、节奏感强,具有音律美;内容上凝练集中,概括力强。 设问无疑而问,明知故问,引人留意,启发思索,突出效果。引起读者爱好,引起读者思索。用在一段的开头或结尾处,除引起思索外,还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用在议论文中,能使论证深化,脉络清楚。 答题格式:引起读者对+对象+特性留意和思索 反问以否认的形式表示确定,表达鲜亮,目的是加强语气,起强调、强化作用。 反复紧凑、有气概、表达效果剧烈
4、。如1998年第29题即可答为: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将一个个节气紧凑地连接起来,强调时间的飞逝。层层铺开,逐步扩大,强化了文章的主旨。 借代:生动活泼、使语言形象鲜亮、利于表达的思想感情。引用:增加文句意蕴,丰富文章内容,增中表达效果,增加劝说力。 (附: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认、挖苦、反语 ) 破折号用法:提示、说明、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双关:表达含蓄,语意丰富。一方面可使语言幽默,另一方面能适应某种特别语境的需要,使表达含蓄、曲折,生动活泼,以增加文章表现力。 2、表现手法类 解题思路: (1)确认所用表现手法。 (2)明确常见表现手法的作用如下文: 象征:引申事理
5、,含蓄形象鲜亮,使抽象事物详细化,激发联想,感染力强 抑扬:有先抑后扬或先扬后抑,其作用可使文章曲折有波澜,突出喜爱、赞美或批判、挖苦的感情 比照:使形象鲜亮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互相比拟。 突出对这一事物或者道理的某种感情。运用比照,或使对立事物的冲突鲜亮突出,提醒本质,给人深入启示。或使比照事物的两个方面相互衬托,相得益彰,给人深入印象,使形象更鲜亮,特点更显著,道理更深入,冲突更锋利。和衬托相比,比照没有主次。 衬托: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持点,强化思想感情。有主次之分。 渲染:为行文设置铺垫,营造气氛。 类比:以浅寓深,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以小见大:表现人、事
6、。 反语(反讽):有2种作用-表示人与人之间的亲昵感情和揭露批判。辛辣挖苦,幽默好玩,使文章富有战斗性。遇到其他手法请准时补允。 (3)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策略:(二)表达方式类 一般针对段落或篇章中详细的表达方式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语段所用的详细的表达方式。 2、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说明描写抒情)详细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同 3、确认所指定语段运用何种表达方式,结合文章详细分析。 学问储藏:运用描写手法总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肖像描写以形传神 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特点 语言描写言为心声,表现人的性格特点 心理描写提醒人物内心
7、世界 景物描写渲染气氛,衬托人物,寄予感情 白描简笔勾画,简洁精确传神 工笔细描精雕细刻,纤毫毕见,详细生动 插叙丰富内容,深化主题,曲折有致 倒叙设置悬念,吸引爱好,波澜起伏 叙后议论画龙点晴,点明题旨 比方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挺直抒情直抒胸臆,淋漓尽致 间接抒情寓情于景,物事含蓄 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详细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虚实结合、点面结合、声色结合 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挺直)、侧面(又叫间接)。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拟、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引用 议论文论据分类为:事实论
8、据、道理论据 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作用:详细实在,读者易于承受,增加说明力)、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比照(或正反比照)论证、比方论证 留意表达的语言:记叙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描写了何对象的什么缺点或者何对象怎么样,表达了怎样的感情。议论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论证了什么观点或通过批驳,确立了什么观点。说明性语段的表达方式往往是:说明(介绍)了什么对象的什么特征(特点)。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策略:(三)行文段落类 针对文章中句段的作用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指定句段在行文中的位置。 2、明确句段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详细赏析从三个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
9、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构造上的作用如:a、开头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铺垫;总领下文;统摄全篇;开门见山;上下文形成对比;渲染气氛;奠定基调;提醒主题。 b、中间段: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总领下文;总结上文;埋下伏笔;铺垫蓄势;详略结合;改善内容 c、结尾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照应前文;画龙点晴;升华感情;卒章显志;含蓄有余味;寄予感情。使构造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 3、结合段落位置及在文章中所起作用作答。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策略:(四)形象物象分析型
10、 1、人物形象的分析:首先,可以从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提醒的内涵,即独特特征及形象的意义。再次,体悟的创作意图,从所提醒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 2、物象的分析:宜从文章构造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索。 (1)对文章构造详细的思索角度:构造: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支配;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详细分析。思索角度: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b对内容
11、的改善作用;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d寄予的思想感情。 如: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辞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肯定在萧萧寒风中轻肠,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假设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终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为民解难。生命的大孤独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
12、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选自张驰心中的芦苇) 芦花在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条作答) 答案为:(1)是串连大事的线索。(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3)芦花见证、记录、蕴涵着历史的苦痛和沧桑。(4)表达了怜悯或崇敬的感情。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策略:(五)人称表达类 人称表达类可以针对某一人称的运用命题,也可以针对行文中人称的改变命题;或者针对称谓的改变命题。 解题思路: 1、确认人称的运用或改变。 2、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 如:第一人称便于挺直抒情、真实可信;其次人称呼告抒情更剧烈感人,可使的看法更鲜亮,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空限制,敏捷自由,显得客
13、观冷静,便于叙事和议论。 3、结合内容分析其详细作用。 高三语文现代文阅读答题策略:(六)其他: 1、词语理解型: (1)理解词语的比方义就要搞清其比方的对象,查找它的本体; (2)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查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 (3)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留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4)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查找释义。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需联络词语的详细语境,结合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即六比拟:比拟范围的大小、比拟词义的轻重、比拟搭配习惯、比拟构成成分、比拟词性功能、比拟感情颜色与语体颜色。 2、句子理解型:一
14、是将用法了修辞手法的形象化的语句转化为概括性的直白的语言,二是将抽象含蓄的概念或句子转化为详细化的阐释。 3、挑选整合型:常见的命题形式是: (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改变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 答题方略:挑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答复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慨句、议论句等,尤其要关注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和段中的过渡句,这些句子往往是文章的关键所在。整合的题型一般不宜机械地摘录原文的句子。而应当紧扣题干要求,将提取的关键语句、中心词进展改造、组合、变换,使之成为全面、凝炼
15、、流畅、符合要求的答案。另外,要总揽全局,总体把握,防止因答案要点不全而丢分。 4、某句话中某个词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1)动词:不行。因为该词精确生动详细地描写出了 (2)形容词: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3)副词(如都,大都,特别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精确地说明了的状况(表程度,表限制,表时间,表范围等),换了后就变成与事实不符。 5、一句话中某两三个词的挨次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1)与人们认识事物的(由浅入深、由表入里、由现象到本质)规律不全都。(2)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3)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 6、题目的作用:及好在哪里,概括内容,
16、提醒主题,提示线索,紧扣文章内容,简洁新颖。 7、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虚实结合:关于散文的线索,明线和暗线。06高考黑龙江等地题:16除了以沙漠绵绵土沙漠为思路支配的文章构造,本文还另有一个隐喻性的表达构造,请写出表达这一线索的三个关键词语:母体绵绵土家乡) 8、环境景物描写的作用: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可结合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景中藏情此为散文中的描写,而在小说中的描写主要有衬托人物的心情,交代故事发生背景,推动故事情节的进展,最终的景物描写一般都有象征意义,比方课文药之结尾。留意结合详细的题目。此外有渲染(衬托)气氛、衬托情感或主旨、表现人物品质、预示人物命运、提醒社会本质,提醒人物心理、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 补充:托物言志、象征、虚实结合:使表达更加含蓄,有意在言外之妙,而且能使文章内涵丰富,富有哲理,给人以启迪。 动静结合,化静为动:使表达更加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举例或列举:详细实在,易于被读者承受,增加劝说力和感染力。 白描:文字简练,不加学渲染和衬托,有简洁传神的表达效果。 9、过渡和照应 过渡和照应是在文章中表达事物进展的连接性的一种构造手段。假如问过渡或照应的作用,可答复:使文章构造严密,气概贯穿,前后照应,条理清楚,增加表达效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第20课《谈创造性思维》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 江苏省2025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地理试题仿真模拟卷01(解析版)
- 机器学习原理与应用课件 第4章 Logistic回归
- 2025至2030年中国手绣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沪科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教材《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第3章 信息的加工与获取 第3节 计算机与信息处理
- 二零二五年度农业产业化财务支持会计聘用协议
- 环境化学(第二版)(戴树桂)课后作业参考答案2(部分)学习资料
- 二零二五年度婚姻财产保全与家庭财富增长协议
- 2025年度社区便利店酒水配送与营销支持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学校办学场地租赁与师资培训合同
- 基于ChatGPT的ESG评级体系实现机制研究
- 2024年精对苯二甲酸市场分析报告
- 成人手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团体标准
- 2025年中考数学二轮专题复习 题型四-二次函数图象与性质综合题
- 春节申遗成功的意义
- 上海市黄浦区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模)
- 子女放弃继承房产协议书
- 施工方案与技术措施合理性、科学性与可行性
- 小学体育课件《立定跳远课件》课件
- 《生物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
- 2018中国技能⼤赛全国选拔赛“3D数字游戏艺术”项⽬技能样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