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前言(摘要) . 2一、 .常见病害及其防治 2(一) .症状识别与发生规律 21、小麦锈病 . 21.1症状与诊断 . 21.2发生规律 . 32、小麦白粉病 . 32.1症状与诊断 . 32.2发生规律 . 33、小麦赤霉病 . 43.1症状与诊断 . 43.2发生规律 . 44、小麦纹枯病 . 54.1症状与诊断 . 54.2发生规律 . 55、小麦全蚀病 . 65.1症状与诊断 . 65.2发生规律 . 6(二) .综合防治技术 6二、 .常见虫害及其防治 7(一) .概述 8(二) .综合防治技术 8三、 .常见草害及其防治 8(一) .概述 8(二) .综合防治技术 8四、 .参考
2、文献 9小麦常见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摘要:病虫草害是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我省每年因病虫草害 的发生,给小麦生产带来严重损失,直接威胁着我省小麦的安全生产。 在我省小 麦主要的病虫害有小麦锈病、白粉病、赤霉病、纹枯病、全蚀病、蚜虫、吸浆虫 和地下害虫等,主要杂草有播娘蒿、荠菜、泽漆、猪殃殃、婆婆纳、麦家公、大 巢菜等阔叶杂草和节节麦、野燕麦、看麦娘、雀麦等禾本科杂草。为确保小麦安 全高效生产,必须加强对小麦主要病虫草害的预警和综合防治。关键字:小麦,病虫草害,症状诊断,发生规律,综合防治一、常见病害及其防治(一)症状识别与发生规律1小麦锈病小麦锈病分条锈病、叶锈病和秆锈病三种,是我
3、国小麦上发生面积广,危害 最重的一类病害。我省以小麦条锈病为主,对小麦产量影响很大。条锈病、叶锈病主要危害小麦。秆锈病小麦变种除侵染小麦外,还侵染大麦和一些禾本科杂 草。1.1症状与诊断1.1.1小麦条锈病主要发生于叶片,叶鞘、茎秆少见。初期在病部出现褪绿斑点,以后形成橙黄色的粉疱,即夏抱子堆。夏抱子堆较小,长椭圆形,与 叶脉平行排列成条状。后期长出黑色、狭长形、埋伏于表皮下的条状疱斑,即冬 抱子堆。1.1.2小麦叶锈病主要发生于叶片,叶鞘、茎秆少见。发病初期出现褪绿斑,以后出现桔红色粉疱(夏抱子堆)。夏抱子堆较小,桔红色,在叶片上不 规则散生。后期在叶背面和茎秆上长出黑色阔椭圆形至长椭圆形、
4、埋于表皮下的冬抱子堆,其有依麦秆纵向排列的趋向。1.1.3小麦秆锈病为害部位以茎秆和叶鞘为主,也为害叶片和穗部。夏抱子堆较大,长椭圆形至狭长形,深褐色,不规则散生,常全成大斑,抱子椎周 围表皮撒裂翻起,夏抱子可穿透叶片。后期病部长出黑色椭圆形至狭长形、散生、 突破表皮、呈粉疱状的冬抱子堆。1.2发生规律1.2.1锈病病菌(主要是夏抱子和菌丝体)在小麦和禾本科杂草、小麦次生麦 苗上越夏和越冬。越夏病菌可以使秋苗发病。1.2.2传播途径:一是春季越冬病菌直接侵害小麦,病菌主要侵害就近的小 麦根部叶片;二是从周围地区靠气流传来病菌使小麦发病。1.2.3小麦上部的叶片发病,主要是外来菌源的侵染。小麦锈
5、病的发生与小 麦品种有密切的关系。一个小麦优良品种的种植,随着种植年限的延伸而锈病生 理小种的变化使该品种逐渐丧失抗锈性。因此,我们在小麦品种的种植上,要推广选用丰产抗锈的优良品种。小麦播种期迟早与锈病发生也有密切的关系。 实践 证明,冬小麦播种越早、秋苗发病越重。因此,提倡在当地适期范围内,适当晚 播,减轻秋苗的发病程度。1.2.4小麦夏季收割时掉落在地里的籽粒长出的麦苗称为次生麦苗。 次生麦 苗上带有病菌,越夏后成为当地秋苗感病的主要来源。 因此,在收割小麦时要适 时收割、减少小麦落粒。1.2.5小麦锈病的发生与气温有着一定的关系。春季气温回升早,抽穗前后 气温高也给锈病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
6、。小麦锈病与降雨量有密切的关系。46月的降雨量多,特别是56月的降雨量较多有利于锈病的发生和蔓延2、小麦白粉病小麦白粉病白粉病是我国大部麦区的重要病害。白粉病病菌能侵染小麦叶 片、茎秆和穗部,在有利条件下每周可繁殖一代,因而小麦生育期再次侵染次数 多;过量施用氮肥和加大种植密度均有利于白粉病发生。2.1症状与诊断该病可侵害小麦地上部各器官,但以叶片和叶鞘为主,严重时颖壳与芒亦可 受害。初发病时,叶片出现1-2mm的白色霉点,后逐渐扩大为近圆形至椭圆形白 色霉斑,霉斑表面有一层白粉(菌丝体和分生抱子),遇外力或振动立即飞散; 后期病部霉层变为灰白色至浅褐色, 病斑上散生有针头大小的小黑粒点(病原
7、菌 的闭囊壳)。2.2发生规律2.2.1该病菌可以分生抱子阶段在夏季气温较低地区的自生麦苗或夏播小 麦上侵染繁殖或以潜育状态渡过夏季,也可通过病残体上的闭囊壳在干燥和低温 条件下越夏。病菌越冬方式有两种,一是以分生抱子形态越冬,二是以菌丝体潜 伏在寄主组织内越冬。越冬病菌先侵染底部叶片呈水平方向扩展, 后向中上部叶 片发展,发病早期发病中心明显2.2.2该病发生适温1520C,低于10C发病缓慢。相对湿度大于70%t可 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区当年雨多则病重,多雨地区如果雨日、雨量过多,病 害反而减缓,因连续降雨冲刷掉表面分生抱子。223施氮过多,造成植株贪青、发病重。管理不当、水肥不足、土地
8、干旱、 植株生长衰弱、抗病力低、也易发生该病。此外密度大发病重3、小麦赤霉病该病害主要分布于潮湿和半潮湿区域, 尤其气候湿润多雨时受害严重,主要 引起苗枯、穗腐、茎基腐、秆腐和穗腐,从幼苗到抽穗都可受害。其中影响最严 重是穗腐,一般减产10%-20%,严重时达80%-90%。此外,病麦粒中含有脱氧 雪腐镰刀烯醇、玉蜀黍赤霉烯酮等多种对人、畜有害的毒素,严重危害食品安全。3.1症状与诊断3.1.1苗腐 由种子带菌或土壤中病残体侵染所致。先是芽变褐,然后根冠 随之腐烂,轻者病苗黄瘦,重者死亡,枯死苗湿度大时产生粉红色霉状物(病菌分生抱子和子座)。3.2.2茎基腐 自幼苗出土至成熟均可发生,麦株基部
9、组织受害后变褐腐 烂,致全株枯死。3.3.3秆腐 多发生在穗下第一、二节,初在叶鞘上出现水渍状褪绿斑,后 扩展为淡褐色至红褐色不规则形斑或向茎内扩展。病情严重时,造成病部以上枯黄,有时不能抽穗或抽出枯黄穗。气候潮湿时病部表现可见粉红色霉层。3.4.4穗腐 小麦扬花时,初在小穗和颖片上产生水浸状浅褐色斑,渐扩大 至整个小穗,小穗枯黄。湿度大时,病斑处产生粉红色胶状霉层。后期其上产生 密集的蓝黑色小颗粒(病菌子囊壳)。用手触摸,有突起感觉,不能抹去,籽粒干 瘪并伴有白色至粉红色霉。小穗发病后扩展至穗轴,病部枯褐,使被害部以上小 穗形成枯白穗。3.2发生规律3.2.1该病以菌丝体在小麦、玉米穗轴上越
10、夏越冬,次年条件适宜时产生子 囊壳放射出子囊抱子进行侵染。赤霉病主要通过风雨传播,雨水作用较大。3.2.2春季气温7C以上,土壤含水量大于50%成子囊壳,气温高于12C 形成子囊抱子。在降雨或空气潮湿的情况下,子囊抱子成熟并散落在花药上,经 花丝侵染小穗发病。迟熟、颖壳较厚、不耐肥品种发病较重;田间病残体菌量大 发病重;3.2.3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粘重土壤,偏施氮肥、密度大,田间郁闭发病 重4、小麦纹枯病该病是小麦产区的重要病害,近年,由于品种、栽培制度、肥水条件的改变, 病害逐年加重,病区由南向北不断扩大。发病早的减产 20%40%严重的形成 枯株白穗或颗粒无收。该病可危害整个小麦生育期,
11、播种后造成烂芽,苗期造成 死苗,拔节期是发病的高峰期,表现眼斑花秆和叶鞘枯死,严重时后期倒秆或形 成枯白穗。4.1症状与诊断4.1.1烂芽 芽鞘褐变,后芽枯死腐烂,不能出土;4.1.2病苗枯死 发生在3-4叶期,初仅第一叶鞘上现中间灰色,四周褐色 的病斑,后因抽不出新叶而致病苗枯死;4.1.3花秆烂茎 拔节后在基部叶鞘上形成中间灰色,边缘浅褐色的云纹状 病斑,病斑融合后,茎基部呈云纹花秆状;4.1.4枯株白穗 病斑侵入茎壁后,形成中间灰褐色,四周褐色的近圆形或 椭圆形眼斑,造成茎壁失水坏死,最后病株因养分、水分供不应求而枯死,形成 枯株白穗。此外,有时该病还可形成病侵交界不明显的褐色病斑。4.
12、2发生规律4.2.1病菌以菌丝或菌核在土壤和病残体上越冬或越夏。播种后开始侵染为害。在田间发病过程可分5个阶段即冬前发病期、越冬期、横向扩展期、严重度 增长期及枯白穗发生期。冬前发病期:小麦发芽后,接触土壤的叶鞘被纹枯菌侵 染,症状发生在土表处或略高于土面处,严重时病株率可达50%左右。越冬期:外层病叶枯死后,病株率和病情指数降低,部分季前病株带菌越冬,并成为翌春 早期发病重要侵染源。横赂扩展期:指春季 2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气温升高, 病菌在麦株间传播扩展,病株率迅速增加,此时病情指数多为1或2。严重度增长期4月上旬至5月上中旬,随植株基部节间伸长与病原菌扩展,侵染茎秆, 病情指数猛增,这时
13、茎秆和节腔里病斑迅速扩大,分蘖枯死,病情指数升级。枯 白穗发生期:5月上中旬以后,发病高度、病叶鞘位及受害茎数都趋于稳定,但 发病重的因输导组织受害迅速失水枯死,田间出现枯孕穗和厅白穗。4.2.2发病适温20E左右。凡冬季偏暖,早春气温回升快,阴寸多,光照不 足的年份发病重,反之则轻。4.2.3冬小麦播种过早、秋苗期病菌侵染机会多、病害越冬基数高,返青后 病势扩展快,发病重。适当晚播则发病轻。重化肥轻有机肥,重氮肥轻磷钾肥发 病重。高砂土地纹枯病重于粘土地、粘土地重于盐碱地5、小麦全蚀病小麦全蚀病由土壤真菌侵染根组织引起, 主要危害小麦根部和茎基部,全生 育期均可受害。病根变黑,新生根少,茎基
14、部变黑呈“黑脚”;植株长势弱,严 重时早枯形成白穗,颗粒无收或严重减产,是小麦毁灭性病害,被称为小麦的“癌 症”。土壤肥力、酸碱性、小麦连作年限与发病关系密切。5.1症状与诊断抽穗后田间病株成簇或点片状发生早枯白穗,病根变黑,易于拔起。在茎部表面及叶鞘内布满紧密交织的黑褐色菌丝层, 呈“黑脚”状,后颜色加深呈黑膏药状,上密布黑褐色颗粒状子囊壳。该病与小麦其他根腐型病害区别在于种子根 和次生根变黑腐败,茎基部生有黑膏药状的菌丝体。5.2发生规律521该菌主要以菌丝遗留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或混有病残体未腐熟的粪肥 及混有病残体的种子上越冬、越夏,是后茬小麦的主要侵染源。5.2.2割麦收获区病根茬上的休
15、眠菌丝体成为下茬方要初侵染源。冬麦区种子萌发不久,夏病菌菌丝体就可侵害种根,并在变黑的种根内越冬。翌春小麦返 青,菌丝体也随温度升高而加快生长,向上扩展至分蘖节和茎基部,拔节至抽穗 期,可侵染至第12节,由于茎基受害腐解病株陆续死亡。在春小麦区,种子 萌发后在病残体上越冬菌丝侵染幼根, 渐赂上扩展侵染分蘖节和茎基部,最后引 起植朱死亡。病株多在灌浆期出现白穗,遇干热风,病株加速死亡。5.2.3小麦全蚀病菌较好气,发育温限335C,适宜温度19 24C,致死 温度为5254E (温热)10分钟。土壤性状和耕作管理条件对全蚀病影响较大。5.4.4 土壤土质疏松、肥力低,碱性土壤发病较重。土壤潮湿有
16、利于病害发 生和扩展,水浇地较旱地发病重。与非寄主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发病较轻。根 系发达品种抗病较强,增施腐熟有机肥可减轻发病。冬小麦播种过早发病重。(二)综合防治技术1、农业措施1.1选用抗耐病品种在条锈菌越夏区及周边地区实施药剂拌种和适期晚播。 对于白粉病可选用郑 州8915、豫麦9/15/16/21、中育4号、鲁麦14/22号等;对于小麦全蚀病可选 用烟农15号,济南13号,济宁3号等。1.2根据品种特性和地力合理密植,播种时药剂拌种,防止秋苗发病。避免 早播,适当降低播种量,合理、均匀施肥,合理排灌,雨后及时排水,施肥均匀, 忌偏施氮肥,收获后要深耕灭茬,减少菌源;隔年轮作可减轻病害
17、;增施肥料提 高土壤肥力,特别是铵态氮和磷、钙、锌等元素;对怀疑带病种子用51 54C温水浸种10分钟或用有效成分0.15托布津药液浸种10分钟。1.3药剂防治1.3.1播种期可用三唑类农药拌种,如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用药量为 种子量的0.3%。防全蚀病以有效成分计算,播前用三唑酮或三唑醇按种子量的 0.03 %,或丙环唑按种子量的0.05 %拌种,或敌力脱0.025%-0.05 %拌种或全蚀 净(硅噻菌胺)0.025%-0.0375 %拌种防病效果好。1.3.2翌年小麦拔节期,每667吊用5规岗霉素水剂7.5g兑水100kg或 15%三坐醇粉剂8g兑水60kg或20%三坐酮乳油8 10g
18、兑水60kg,12.5%烯唑醇 可湿性粉剂12.5g,兑水100kg或50%克菌200g,兑水100kg喷雾,防小麦纹 枯病效果比单独拌种的提高10%- 30%增产2%-10%此外还可选用33液霉净 可湿性粉剂或50%甲基立枯灵(利克菌)可湿粉400倍液防治小麦纹枯病。于小麦 拔节孕穗期叶面喷洒力克麦得每 667吊用药量15ml,对水15 25kg。防小麦全 蚀病于拔节期、花期每亩用三唑酮 20-25克,或丙环唑10g,或全蚀净(硅噻菌 胺)60-70g兑水40-50kg喷施也有较好效果。此外小麦拔节期亦是白粉病药剂防治的关键时期,防治药剂每 667吊用50-60g的12.5 %烯唑醇可湿性粉
19、剂,或 用30g的2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或 20-30g的12.5 %腈菌唑对水50kg喷雾。 如果发病重可在第一次施药后10天再施药1次。1.3.3抽穗扬花期是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关键期。 当抽穗期间天晴、温度高, 小麦边抽穗边扬花,在始花期(扬花10%-20%施药最好;抽穗期低温、日照少,小 麦先抽穗后扬花,在始花期(10%扬花)用药;抽穗期遇到连阴雨,则应在齐穗期用 药,要抓住下雨间隙时机进行用药。用药注意药械要能保证弥雾 、压力和喷孔口 径要符合弥雾要求,有连阴雨天气时适当高浓度喷雾,因为赤霉病发生在多雨季节,弥雾和适当高浓度能防止雨水冲刷,可以带来药剂的二次稀释而不造成药浪 费和流失,
20、特别在下雨间歇时用药更要强调弥雾和适当高浓度,每667mi40%多菌 灵胶悬剂120g,80%的可湿性粉剂100g,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有效成分 70g, 都可用于赤霉病防治,如果有多菌灵超微粉或多菌灵胶悬剂,最好用超向粉和胶 悬剂,其效果比可湿性粉剂要好。1.3.4抽穗至灌浆期是防治小麦锈病的关键期。当麦田病叶率达0.5 %-1.0 %时进行药剂防治。每667m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g,或12.5 %禾 果利可湿性粉剂20-30g,或12.5 %速保利可湿性粉剂12-32g,对水50kg喷雾。 种植高感品种麦田可进行二次防治。二、常见虫害及其防治(一)概况危害我省小麦的蚜虫主要
21、有麦长管蚜和麦二叉蚜2种。防治麦蚜的适宜期是小麦孕穗至灌浆期。危害小麦的红蜘蛛,主要有麦圆蜘蛛和麦长腿蜘蛛,受害严重的小麦不能抽穗,枯萎而死。地下害虫在我省小麦主要生产区主要有蝼蛄、蛴 螬和金针虫。(二)综合防治技术1、农业防治1.1每667mi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0.3kg,加水1-2kg , 拌细土 25kg制成毒土,犁地前均匀撒施地面,随犁地翻入土中可防治地下害虫。1.2合理耕作:深耕灭茬,耙耱镇压,中耕除草,均可杀灭大量红蜘蛛。2、药剂防治2.1药剂拌种:播种前用 40%甲基异柳磷乳油10ml或40%辛硫磷乳油 20ml兑水0.5-1kg,拌麦种10kg可防地下害虫
22、。2.2苗期防治:当蛴螬1 000头/667m2;金针虫1 000头/667m2;蝼蛄100 头/667m2,每667m用40%辛硫磷乳油或40%甲基异柳磷乳油300ml加水1-2kg 拌细沙20kg顺垄撒施,撒后浇水。2.3孕穗至灌浆期:当平均每百株小麦有蚜虫500头以上,或者有蚜株率大于25%时,应及时打药防治。每667nm用25%蚜螨清乳油50ml,或40%氧化 乐果乳油50-100ml,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15g,手动喷雾器加水50-75kg, 机动喷雾器加水10-15kg喷雾防治。当条播小麦单行 33cm长,有麦圆蜘蛛200 头或麦长腿蜘蛛100头时,应及时用药剂防治,每6
23、67m用73%克螨特乳油1 500 倍液,或1.8 %阿维菌素3 000倍液,或1.8 %阿维菌素乳油8-10ml,或40%氧 化乐果乳油50-100ml,手动喷雾器加水50-75kg喷雾。起身拔节期于中午喷药 效果最好;抽穗后气温较高天气则应于上午10时以前和下午4时以后喷药。三、常见草害及其防治(一) 概况麦田杂草我省主要有播娘蒿、荠菜、泽漆、猪殃殃、婆婆纳、麦家公、大巢 菜等阔叶杂草和节节麦、野燕麦、看麦娘、雀麦等禾本科杂草。麦田杂草防治应 贯彻以化学除草为主,人工除草为辅;冬前化学除草为主,春季补防为辅的防治 策略。(二) 综合防治技术1、冬前防除,待小麦冬前杂草基本出齐且以阔叶杂草为
24、主时,可以用杜邦 巨星或麦金龙等,每667吊地对水30kg均匀喷雾。小麦冬前杂草基本出齐且以 禾本科杂草居多时,可以用骠马或世玛,对水 30kg均匀喷雾。喷药时要根据天 气情况,气温应在10C左右进行防治,气温降至 0C以下禁止施药。2、小麦返青期拔节前,小麦未封垄,麦田主要以禾本科杂草为主时, 可以用 骠马(6.9 %精唑禾草灵乳油)、世玛(3%甲基二磺隆悬浮剂)等;小麦已封垄, 杂草大且以阔叶杂草为主时,可直接用杜邦巨星(75%苯磺隆干悬浮剂)、司特 龙(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麦金龙(75%苯磺隆干悬浮剂)、快灭灵(40% 唑酮草酯乳油)等。如果小麦后茬种植花生、辣椒等,在小麦返青期应
25、提前用药 或降低苯磺隆的用量或不用苯磺隆,以免对后茬作物造成药害。3、施药前洗刷喷雾器械,使用扇形喷头的背复式喷雾器;无论是使用单剂还是复配剂都应先将制剂倒入小型容器内配成母液再倒入喷雾器械中使用;施药时期最好是小麦冬前,也可在小麦返青期后(严格注意把握好时间);选择天气 晴朗、无风,日平均气温在10C以上时喷药;人工施药时,应倒着喷药(即退着 走),这样可避免往前走动时将刚喷的药液带掉。四、参考文献1许晓风,农业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10-1 ;2中央电视台农广天地,优质小麦生产与病虫害防治,上海科学技 术文献出版社,2009-3-1 ;3王慧卿,小麦常见病虫害防治,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011-6-1 ;4韩召军、杜相革、徐志宏,园艺昆虫学(第 2版),中国农业大学出 版社,2008-1 ;5向子钧、王盛桥,农作物病虫害简易测报与防治(第二版),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4-1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 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 比高。须晴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养殖合作协议合同范本
- 加工及测试合同范本
- 2025年锡林郭勒盟c1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东莞物业服务合同范本
- 六座车买卖合同范本
- 买卖货款利息合同范本
- 劳动关系托管合同范本
- 劳务服务费合同范本
- 万瑞地产合同范本
- 办公商品采购合同范本
- 2025年黑龙江农垦职业学院单招职业倾向性测试题库完整版
- 2025年02月黄石市残联专门协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开学典礼-开学典礼校长致辞
- 蚌埠介绍-蚌埠简介课件(经典版)
- GB/T 15561-2024数字指示轨道衡
- 探究烟花爆竹知识产权-洞察分析
- 网络保险风险评估-洞察分析
- 呼吸机湿化的护理
- 2025-2030年中国旅居康养行业全国市场开拓战略制定与实施研究报告
- 2024“五史”全文课件
- 食品检验员聘用合同样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